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气候边缘 > 第68章 永冻警报

气候边缘 第68章 永冻警报

作者:寒箫冷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4 来源:小说旗

艾瑞克将钻探机的液压杆固定在冰架上,格陵兰零下四十二度的寒风让液晶屏蒙上霜花,像砂纸打磨着他的面罩。他调整着第三代冰芯取样器的激光定位仪,十字准星对准2012年钻孔点东北方17米处。上次钻探留下的钛合金标记桩,已被冰层移动推挤变形。当第八节冰芯样本被他抽出时,淡紫色气泡突然在透明管壁内炸开,释放出刺鼻的腐蛋味。

“钻头温度保持在-10c,转速每分钟200转。”他对着头盔麦克风汇报,声音混着电磁杂音传入新加坡指挥中心。淡蓝色冰屑呈螺旋状喷出取样管时,陈曦的警告突然刺破耳膜:“暂停!热红外显示你下方32米处有异常空腔!”

艾瑞克切换到穿冰雷达界面,荧绿色扫描波显示出一个直径4.7米的椭圆形气穴。当他启动防爆型微型钻头穿透最后半米冰层时,淡紫色气泡如沸腾的岩浆喷涌而出,瞬间在防护面罩上凝结成酸蚀纹路。

“立即注射中和剂!”李墨飞在卫星画面中握紧拳头。艾瑞克按下胸前的应急阀门,碳酸氢钠溶剂与甲烷混合产生的放热反应却让气穴进一步扩张。辐射检测仪突然发出高频警报,钚-239的辐射值达到每小时580微西弗——相当于切尔诺贝利石棺外围的剂量。

陈曦调出1987年的苏联北极核试验档案:“你正位于红十月号核潜艇失事点上方!那些气泡是核反应堆冷却剂与甲烷冰的混合产物!”

“甲烷浓度超标七百倍!”陈曦的声音从卫星电话里传来,“立即密封样本!”

苏珊娜的纳米密封胶却在低温下失效了,紫色气体渗入营地帐篷。艾瑞克注意到辐射检测仪的数值开始跳跃,他三天前发现的钚-239污染区正在扩大。

新加坡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内,李墨飞隔着双层防弹玻璃操控机械臂观察冰芯样本。紫色气泡在零下二十度依然保持活性,显微镜下可见未知的纺锤形微生物。冰芯样本在真空舱内被激光切割成0.3毫米薄片,电子显微镜显示紫色微生物呈三棱锥结构,表面密布纳米级孔洞。

“它们在吞噬辐射能。”陈曦指着能谱分析图,“钚-239的a射线被转化为生物电能,加速细胞分裂。”她调出基因测序对比库,“16S rRNA序列与西伯利亚冻土菌群有79%相似,但多出四组cRISpR抗辐射基因簇。”

“这些生物能在冻土休眠数万年。”陈曦调出基因测序图谱,“它们的代谢会加速冻土解冻。”

苏珊娜带着北极星科技的污染吸附剂闯进来:“威廉姆斯集团用货轮倾倒了三千吨氢氧化钙,说是要中和甲烷酸性。”她将纳米吸附剂注入模拟舱,紫色微生物却分泌出柠檬酸,将纳米颗粒腐蚀成絮状残渣。

“中和剂反而提供了有机碳源。”李墨飞调出化学反应式,“ca(oh)? 2ch?cooh→ca(ch?3coo)? 2h?o,醋酸钙是这些微生物的最佳培养基。

达卡医院的值班室里,阿米莎用医学影像软件看着威廉姆斯集团的发布会直播:西装革履的cEo站在冰盖上,背后是喷洒白色粉末的无人机群。当她把锶-90的字样局部增强时,发现字母\"Sr\"的字体与其它成分不符——这是后期添加的伪造标识。

“我们的中和剂能固化甲烷……”cEo话音未落,冰面突然塌陷。镜头剧烈摇晃中,紫色气体如恶龙腾空,操作无人机的工程师咳血倒地。

直播信号被切断前,阿米莎截图放大:中和剂包装上的成分表被打了马赛克,但能辨认出“放射性锶-90”的字样。

“他们在掩盖真正的催化剂。”她连线陈曦,“威廉姆斯中和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铁,这会导致甲烷氧化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

卫星云图证实了她的推测:倾倒区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直径800公里的空洞。陈曦建立的三维大气模型显示,紫外线强度已超出安全值17倍,足够在半小时内诱发三级灼伤。

艾瑞克的雪地摩托在冰裂隙间蛇形穿梭,盖革计数器用不同音调区分辐射类型:钚-239是尖锐的蜂鸣,铯-137则是低沉的嗡响。当他发现第一个被冰层挤压变形的集装箱时,γ射线剂量已超过仪器量程。

“铅防护层厚度不足标准值三分之一!”他用液压钳切开箱体,内部支架上固定着1989年产bN-350快堆的乏燃料棒。紫色微生物在燃料棒表面形成珊瑚状增生体,分泌的蛋白酶正在分解锆合金包壳。

“立即撤离!”李墨飞看到实时回传画面后大吼,“那些微生物一旦暴露在富氧环境.……”

话音未落,艾瑞克的防护服警报器炸响。燃料棒内部的铀-235开始发生缓发中子裂变,冰层下的链式反应临界指数突破0.87。艾瑞克在暴风雪中追踪污染源,盖革计数器的鸣叫与狼嚎此起彼伏。雪地摩托灯光照亮前方时,他看见威廉姆斯集团的集装箱半埋在冰层里,箱体上的辐射标志被故意刮花。

“这是冷战时期的核废料!”他对着卫星电话嘶吼,嘴里泛着血锈味。集装箱内壁结满紫色冰晶,未知微生物正在吞噬铅防护层。

研究所紧急会议上,所长调出经费来源图:“威廉姆斯集团每年资助我们2.7亿美元,占全年预算的61%。如果现在公开数据……”

“看看这个!”李墨飞启动全息投影,紫色微生物的扩散模型与全球癌症发病率曲线重叠,“二十年内,北半球将有四百万人因辐射累积患癌。”李墨飞把研究报告摔在会议桌上:“必须立即公开微生物数据!”

财务总监擦着冷汗反驳:“但根据《国际核能责任公约》,我们如果提前预警就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你知道这会导致什么?”研究所所长擦着冷汗,“所有北极开发项目都要暂停,我们三分之二的经费……”

陈曦默默调出实时模拟:如果隐瞒数据,紫色微生物将在二十年内释放相当于全球十年碳排放量的甲烷。她突然插入最新的基因编辑模拟结果:“如果用cRISpR技术敲除微生物的辐射代谢基因,或许能:”

“那是生物武器级别的改造!”苏珊娜拍案而起,“谁又能保证变异菌株不会更具侵略性?”

表决持续到凌晨三点。当李墨飞将辞职信拍在桌上时,所长终于同意有限度公开数据——删除所有涉及某联核废料的内容。

当苏珊娜的北极星号深潜器潜入北冰洋2800米深的海床上方悬停时,在海底发现了更多集装箱。苏珊娜调整着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当紫色微生物群进入采样舱时,纳米材料采样器刚接触箱体,纳米吸附剂突然自燃,舱内温度瞬间突破400c。声呐显示,整片海床正在形成甲烷气泡构成的“死亡地毯”。

“它们在释放储存的辐射能!”工程师大喊。苏珊娜启动应急协议,向海水中投放硝酸银抑制剂。紫色微生物却将其转化为导电银纳米线,在北冰洋形成覆盖三万平方公里的生物电路网。

“这不是污染,”她颤抖着记录现象,“这是地球在制造自己的散热系统……”她冒险放出深海无人机,镜头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窒息:集装箱堆中夹杂着某联时期的核潜艇残骸,反应堆裂缝里不断涌出紫色微生物。

艾瑞克在病床上签署了辐射暴露同意书,他的白细胞计数只剩正常值的三分之一。陈曦将加密数据包上传至国际科学联盟服务器,鼠标悬停在“发送”键上足足三分钟。

国际科学联盟的服务器收到1.2tb加密数据时,艾瑞克正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

苏珊娜站在破冰船甲板上,看着纳米材料在海水中形成银色油膜。这原本用于吸附污染物的发明,此刻正包裹着紫色微生物向洋流扩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