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气候边缘 > 第77章 冷却之链

气候边缘 第77章 冷却之链

作者:寒箫冷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4 来源:小说旗

新加坡滨海湾的晨雾被切割机火星刺破时,刘宇的耳膜正承受着双重折磨——钛合金管道的切割声和环保人士的抗议口号。他蹲在五米深的基坑里,手指抚过刚焊接的管道接缝,海风裹着咸腥味从五十米外的取水口涌来。

“刘总工!三号泵站又跳闸了!”新来的越南籍焊工阿勇探出头,安全帽上贴着张褪色的符纸。刘宇摸出浸满汗水的施工图,潮气让纸面皱得像海带,标注\"海面下50米低温层\"的箭头正被浪花打湿。

海水冷却系统的核心是37公里长的钛合金管网,这些埋藏在滨海湾地下的金属血管,要将深海冷水输送到cbd的每栋摩天楼。刘宇看着第一段管道沉入海底,GpS浮标显示深度停在49.8米——还差20厘米就能触及最佳低温层。

“误差在允许范围。”新加坡水务局的陈工程师推了推金丝眼镜。他身后,鱼尾狮雕塑正对着施工船喷水,仿佛在嘲笑人类的精确计算。

抗议者的橡皮艇突然闯入作业区。领头的是个银发老太太,举着扩音器喊:“你们在抽走海洋的血液!”她身后拉着条横幅,上面印着大堡礁白化珊瑚的照片。刘宇突然认出,那是吉姆寄来的航拍图。

首场热带风暴比气象预报早到了六小时。刘宇蜷在临时工棚核对压力数据时,屋顶的彩钢板正被狂风撕扯出刺耳的尖叫。阿勇冲进来,防水手电筒的光柱里飞舞着雨丝:“三号泵站压力异常!”

他们冒雨跑到滨海堤坝时,海水正从地缝喷出两米高的水柱。陈工程师的平板电脑显示,地下管网某处承压阀破裂,高压海水正在侵蚀路基。刘宇盯着监控画面里扭曲的管道,突然想起吉姆的蚝排——那些顺应海流走向的天然结构。

“关主阀!启动应急分流!”陈工程师的指令被雷声淹没。刘宇却抓起工具箱冲向检修井:“不能停!cbd十七栋楼的中央空调都指着这个系统!”

阿勇用消防斧劈开井盖时,腥咸的海水已漫到胸口。应急灯照亮了管道裂缝,刘宇看到牡蛎壳的尖锐边缘——这些本该被过滤网拦住的生物,竟在钛合金表面凿出细密的孔洞。

“拿海藻胶!”刘宇想起吉姆修补渔船的法子。阿勇却掏出越南带来的鱼鳔胶,两人把两种粘合剂胡乱糊在裂缝处。监控屏上的压力曲线开始回落,但路面塌陷声从头顶传来——滨海大道裂开了五米长的口子,一辆公交车后轮悬在深渊边缘。

刘宇的雨衣帽檐在狂风中翻飞,雨水顺着脖颈灌进工装服。眼前的海湾像一锅沸腾的铅水,三艘漆着红白条纹的工程船正破浪而来。领头的“海神号”船艏站着个魁梧身影,探照灯扫过时照亮他左脸的疤痕——那是2015年柔佛州抗洪留下的勋章。

“新加坡朋友!”船长操着混了福建腔的马来语喊话,暴雨中每个字都像掷出的铁锚,“记得你们送来的抽水泵吗?”他身后的水手掀开防水布,六台潜水机器人闪着幽蓝的指示灯滑入海中。

陈工程师的平板电脑突然震动,修复进度条从17%开始龟速爬升。刘宇看着实时画面:机器人的机械臂喷射出乳白色树脂,遇水膨胀成蜂窝状补丁,精准贴合在钛合金管道裂缝处。这种挪威船级社认证的材料,此刻正被马来西亚人用来修复中国制造的管道。

“钛合金扛得住腐蚀,却防不了藤壶。”陈工程师突然开口,金丝眼镜蒙着层水雾,“你那个渔民老头往水泥里掺海藻的法子……”他抹了把屏幕上的雨水,“或许该用在防护涂层上。”

刘宇的防水手机在此时震动。视频接通时,吉姆的脸占满屏幕,老人正跪在澳洲礁盘上种珊瑚,马克的镶钻手机壳在背景里晃来晃去。“后生仔!”吉姆举起个布满凹痕的钛合金板,这正是深圳湾基座的边角料,“这玩意儿被珊瑚幼虫当产房了!”

修复进入第四天,滨海湾成了露天国际工厂。马来西亚船员搬来柔佛特产的橡胶密封圈,越南焊工阿勇贡献了祖传的鱼鳔胶配方,东方联盟工程师调试着改进版树脂喷射器。刘宇蹲在甲板上调配新型防护涂层:吉姆寄来的海藻粉混着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发的纳米材料,散发出诡异的芥末味。

“试试这个。”陈工程师扔来罐喷漆大小的密封胶,“汉斯国的货,专防藤壶。”刘宇瞥见标签上的骷髅标志。这是种生物抑制剂,会杀死所有附着生物。他默默把罐子踢进工具箱深处。

深夜,暴雨暂歇。刘宇在探照灯下观察试验样本:涂着海藻涂层的钛合金板上,藤壶幼虫正在形成规则的环状群落,而德国密封胶处理的表面死寂如月球。他突然抓起角磨机,在两种涂层交界处刻下波浪纹。

第七日的朝阳刺破云层时,刘宇站在金沙酒店57层的玻璃幕墙前。监测屏上的数据让他眼眶发热:气温下降2.3c,滨海大道上的行人摘下了遮阳伞;能耗降低41%,隔壁金融区的用电曲线出现十年首个波谷;水温恒定7c,取水口附近的珊瑚开始分泌钙质。

陈工程师递来冰镇椰青,吸管上凝结的水珠滴在监测台上。“总理要扩建二期工程,”他指着对岸的马来西亚船只,“但我想先给管道穿上;‘海藻甲胄’。”

退潮时分,刘宇独自来到曾塌陷的滨海大道裂缝处。修补后的路面微微隆起,形成个三米长的潮池。他惊讶地发现,裂缝边缘吸附着五颜六色的管虫、树脂补丁表面覆盖着新生珊瑚斑、钛合金接缝处游弋着荧光小鱼。

环保组织的银发老太太突然现身,她的新横幅写着:“向大海借冷,记得还温度。”无人机航拍显示,这条人工裂缝的物种多样性竟比天然礁石高出15%。

海风送来远处船只的汽笛声,刘宇想起吉姆视频里的话:“大海比你会喘气。”他摸出那罐德国密封胶,奋力掷向海湾。夕阳下,铝罐划出的抛物线尽头,“海神号”正在起锚返航,船尾拖着条粼粼的光带——那是夜光藻在向深海迁徙。

陈工程师递来冰镇椰青:“总理要求扩建二期工程。”刘宇望向海湾对岸的马来西亚船只,忽然说:“该用吉姆的藤壶胶做防护层了。”

潮水退去时,新铺的滨海大道裂缝处长出簇簇海藻。环保组织送来监测仪,数据显示裂缝处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比天然礁石还高15%。那位银发老太太再次出现,这次她举着的横幅写着:“向大海借冷,记得还温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