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气候边缘 > 第24章 破晓时分:从官僚齿轮到生命防线

气候边缘 第24章 破晓时分:从官僚齿轮到生命防线

作者:寒箫冷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4 来源:小说旗

“首长,我这里有一份紧急的气象预测报告,需要您立即过目。”洪大远秘书长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这份报告是由李墨飞博士提供的,数据显示未来三天内将有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雨,降雨量将远超城市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

电话那头的市政厅主要领导沉默了几秒,随后说道:“好,你立刻把报告送过来,我马上看。”

半小时后,洪大光秘书长带着报告走进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办公室。主要领导接过报告,迅速阅起来。他的目光在数据图表上扫过,眉头逐渐皱起。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可靠吗?”主要领导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洪秘书长。

洪秘书长点了点头:“首长,李墨飞博士是气象学领域的双博士专家,他的数据分析非常严谨。这份报告是基于最新的气象模型和实时数据得出的结论,可信度非常高。”

主要领导沉默了片刻,随后果断地说道:“你立刻通知相关部门,明天早上召开紧急会议。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不能等到灾难发生后再来补救。”

翌日早上八点半,市政府的紧急会议室里坐满了各部门的负责人。

主要领导坐在会议桌的首位,手中拿着李墨飞的预测报告,目光扫过每一位参会者:“各位,我刚刚看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气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未来三天内将有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雨,降雨量将远超城市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这场暴雨的威胁不容忽视,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会议室里的每一位官员都屏息凝神,认真聆听。

“气象局、城建局、交通局、应急管理局、交警及警方各个部门领导听好了,这场暴雨的威胁不容忽视。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能有任何拖延。各部门要迅速落实,做好应变的准备。我会亲自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展,确保万无一失。”

窗外开始淅淅沥沥地落雨,市政厅青铜摆件渗出的电解液在地面蜿蜒,与窗外的雨痕交织成良渚玉琮的纹路。主要领导凝视着这道跨越五千年的水渍,突然抓起加密电话:“启动‘后羿协议’,所有防汛设施进入战时状态!”

电子印章落下时,暴雨预案的每个字符突然脱离文档,在市政联盟链上裂变成NFt碎片。200万市民的手机同时震动,全息投影从屏幕中迸发——文件标题用燃烧的像素写道《致2100年的生存契约》。某程序员发现,文件水印遇雨显影后,竟是自己曾祖父在1931年长江洪灾中的手写日记。

会议结束后,市政厅洪大光秘书长拨通了李墨飞的电话:“李博士,你的预测报告已经引起了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厅已经召开了紧急会议,对预防暴雨的到来做了具体的安排。各部门会迅速落实,做好应变的准备。”

李墨飞的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应,但这场暴雨的威胁依然不容忽视。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但坚定:“谢谢秘书长的支持。我会继续关注气象数据的变化,并及时向市府汇报。”

是夜,新海市城市的广告牌上,“生命至上”的荧光字样在雨幕中流转,点亮了城市每个角落的智能窨井盖。这些六边形金属装置突然翻转变形,太阳能板化作螺旋桨,将淤积的雨水抽向云层。天空响起诡异的嗡鸣,仿佛远古治水的号子被编码成声波武器。

地铁隧道内,纳米机器人正用分泌物加固墙体。它们的黏液配方源自白蚁巢穴的防水结构,却在作业过程中自发排出青铜色代谢物。检修工老周的手电筒扫过这些结晶,发现其原子排列与良渚陶片完全一致。

交通信号灯集体失控,红灯在空中投射出虚拟洪水线。早高峰的车流在AI调度下,竟自发排列成逃生船队的阵型。一辆自动驾驶公交车突然偏离路线,碾压绿化带冲上高架——车载系统日志显示,它正在执行“良渚3号应急预案”。

“这不符合程序!”工程师疯狂敲击键盘,却发现代码库中混入了甲骨文符号。AI公务员的投影突然出现在控制室,用机械音背诵《防洪法》第四章第五条“防洪工作按照流域或者区域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这一条款的目的是确保防洪工作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他的瞳孔中闪烁着青铜器特有的铜绿光泽。

此时,李墨飞的手机突然收到厘米级定位警报:“您右前方2.3米处将于43分钟后积水1.2米”。这是5G基站通过分析行人步态、鞋底磨损度与地砖缝隙得出的预测。他抬头看见外卖员正用荧光涂料标记窨井,图案与他未公开的管网弱点图完全吻合。

市政厅倡导的气候灾难防灾警讯,立马引起了民众的高度警觉并化为行动——

超市抢购现场,退休教师丁兰慧发现购物车阵型暗藏玄机。矿泉水箱的缺口组成莫尔斯电码,翻译过来是“东南方地下车库有漏洞”。当她循迹而去,果真看见漩涡状的积水正在侵蚀承重柱。

无人机群掠过城市上空,热成像画面显示数万市民的体温正形成特殊波形。赵东浩将数据导入气候模型,屏幕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良渚文明生物电磁场残余,是否进行基因记忆匹配?”

暴雨倾泻而下的瞬间,监控摄像头捕捉到诡异同步率:87%的市民屈膝护颈,以良渚陶俑的防洪姿势贴墙而立。流浪狗叼着塑料瓶奔向排水口,爪印在地面踩出《禹贡》上的山川脉络。某网红直播时突然跪地痛哭,他的耳后浮现出青铜器雷纹,直播间的AI美颜功能将其识别为“新型潮流贴纸”。

李墨飞站在实验室窗前,看着雨滴在玻璃上重绘五千年前的洪水线。黄娅娅的无人机穿透雨幕,将纳米传感器投入漩涡中心。传回的数据流中,夹杂着一段低频声波。经破译,竟是良渚古笛演奏的《候雨令》。

“这不是预测,”赵东浩的智能假肢因激动而迸出火花,“是递归。人类在基因里写了太多末日,终于触发了解压程序。”

市政厅楼顶的量子钟突然倒流,青铜摆件在暴雨中彻底融化。金属溶液渗入排水管,与纳米机器人分泌的黏液结合,在市中心广场凝成全新的图腾:一半是暴雨模型的数据云图,另一半是良渚神徽的抽象变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