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气候边缘 > 第31章 蒙尘的镜头,当快门成为最后一道防洪堤

拜迪的街头,烈日如同一只无情的手,狠狠地摧残着每一个生灵。

李墨飞和赵东浩走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四周的空气仿佛被灼烧得变得稀薄,几乎让人窒息。真正灾难性的沙尘暴还没有到来,仅仅是前奏序曲的沙尘暴余威仍在,漫天灰尘遮蔽了阳光,街道两旁的建筑物玻璃幕墙反射出黄沙的模糊轮廓,豪华跑车与行人匆匆,却也不得不放慢脚步,脸上写满了敬畏与无奈,在这场自然的浩劫中显得愈发苍白无力,高楼大厦在沙尘中若隐若现,现代文明的坚固在这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显得十分渺小。

“老师,按照我们的预测,还有不到12个小时,拜迪就要被百年不遇的极端天气所笼罩与覆盖。我真希望是我们的预测错了,是我们的模型错了。看看那些在尘光里玩耍孩子,当灾难来临时,他们避不能避,藏不能藏、躲不能躲,他们的命运该当如何?”李墨飞的声音颤抖,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那时候他就渴望改变世界,然而如今的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比渺小。

“老师,我们到处去看看?”李墨飞的声音因为酷热而微弱,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承受着这场极端天气的折磨,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贫民区的人们。

赵东浩沉默片刻,回应李墨飞:“走吧,去记录一下拜迪在极端气候摧残下的真实。”他目光扫过街头,停留在一群无家可归的穷人身上。他们蜷缩在街角,面色苍白,显得无精打采。几名儿童在烈日下玩耍,身上满是灰尘,眼中却闪烁着无辜的光芒。可在这温度逼仄的环境下,任何欢乐都是如此脆弱。

“看,他们根本没有地方可去。”赵东浩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无奈与愤怒,“这就是全球气候危机的缩影。那些拥有财富和权力的人可以选择逃避,而穷人却只能在这场灾难中挣扎。”

拜迪的玻璃幕墙在沙尘中扭曲成哈哈镜。

李墨飞的摄像机自动切换为灾难记录模式。这个价值23万美元的4K设备正在执行精密计算:根据目标对象的衣着光谱分析阶级属性,用景深虚化技术淡化背景里的贫民窟。

“关闭AI美化。”赵东浩的食指在触控屏划出血痕。老人坚持使用上世纪尼康F3胶片机,过片扳手每推进一格都吸入沙粒,像台吞食现实的机械肺。

镜头掠过某栋写字楼时,防弹玻璃突然爆出蛛网裂痕。三个白领正用《金融时报》折纸滤尘罩,油墨遇湿显现出加密股票代码。他们身后,全息投影的纳斯达克指数仍在跳动,数字间缠绕着沙尘组成的丝状菌群。

贫民窟的空气质量指数突破仪器量程。李墨飞发现摄像机开始自动生成附加数据——每个拍摄对象的瞳孔直径被换算为肺活量估值,贫民孩童的生存概率以百分比悬浮在头顶,像一组待清除的弹幕。

“别拍那个女孩!”赵东浩突然按住镜头。

三十米外,穿褪色碎花裙的孩子正用雪茄铝管组装滤尘器。管身“哈瓦那之光”的烫金商标与她溃烂的牙龈形成刺眼对比。当女孩对着镜头微笑时,牙龈渗出的血珠在沙尘中凝结成微型珊瑚。

李墨飞与赵东浩感到无法形容的酷热,不,是干热。烤出的不是汗,就像架在火上的羊,烤出的是他们体内的脂肪油。

无人机群掠过他们头顶时,正在播撒抗辐射药剂。药盒条形码被沙粒磨损成摩尔斯电码,赵东浩用钢笔速记破译:“优先供应棕榈岛基因优化者”。一粒药片恰巧坠入流浪汉的锡罐,瞬间将残汤蒸发出骷髅状雾气。

李墨飞切换红外模式,发现摩天楼通风口正在排泄富人的代谢废气。那些富含抗氧化剂与纳米修复因子的气体,在贫民窟上空聚合成彩虹色云团,气象局将其命名为“新镀金时代积云”。

赵东浩的胶片在第36次过片时断裂。

老人跪在沙地上抢救曝光的画面,发现每一帧都印着相同的基因图谱——某跨国制药公司的专利水印。此刻他才明白,所有胶片出厂前都浸泡过dNA显影液。

“用这个吧。”一个流浪汉给赵东浩递来一台一次性相机,取景窗里卡着半张彩票。当赵东浩按下快门时,彩票号码突然开始重组,最终定格为当天的死亡人数统计。相机吐出的相纸背面,印着某富豪太空舱的租赁广告。

黄昏时分,沙尘暴在摄像机镜头镀上琥珀色滤镜。李墨飞拍到震撼一幕:贫民们用身体组成人墙,阻挡富豪车队的防弹玻璃上却自动播放虚拟绿洲广告。某个瞬间,沙粒在玻璃表面蚀刻出焦痕,拼成古拜迪语“观看即共谋”。

设备即将断电前,穿碎花裙的女孩突然冲向镜头。她用渗血的手指在镜片上书写,每一笔都触发摄像机的生物污染警报。当最后一丝电量耗尽时,取景框里只剩四个扭曲的血字:“我们即数据!”

赵东浩在酒店暗房冲洗最后的底片。显影液浮现出的却不是图像,而是密密麻麻的免责声明条款。其中一行小字在红光下渗血:“拍摄即同意被拍摄者生命权转让”。

老人将胶片卷成筒状塞入漂流瓶,扔进拜迪最后的排污渠。3小时后,某渔民在三角洲捡到瓶子,发现内壁结满盐晶——那是被海风还原的人类泪液成分。

李墨飞与赵东浩的这些记录了拜迪富豪逃离与普通人无助的画面的小视频被渔民上传到社交媒体后,评论开始迅速涌入。人们纷纷转发、评论,有的愤怒,有的悲伤,甚至还有人开始质疑富人的道德底线。视频成为了热议的话题,许多人开始讨论气候变化对于社会不平等的影响,呼吁更多的关注与行动。李墨飞和赵东浩的努力开始得到回响,渐渐地,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你看,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赵东浩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然而,李墨飞的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他看着那些评论,感受到重视与漠视交织的复杂情感。虽然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愤怒与同情,但现实依然残酷。那些富人仍然在高高的天空中逃避,而普通人却依旧在黄沙风尘中苦苦挣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