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儒有些好奇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周衍没有说的意思,只拱拱手,起身告辞,“看来这是有些事了,那就告辞了,下次再聚。”
方鸿儒起身相送。
回到钜心阁,手下上前禀报,“钜子,果然如您所料,探子传回消息,从京城附近开始明德商行都受到了打压。”
说着给周衍呈上一份文件,“朝廷向各地官府下发了通知。
说是皇帝听说各地土地荒芜,百姓都不慕耕耘,而是操持起了商人贱业。
现在要抑制商人,鼓励农业。
不过据兄弟们探查这事就是冲我们来的,各地太监都有收到宫里传来的消息,要他们针对明德商行。
这段时间各地官府都在响应,明德商行受创不小。”
周衍一边听着汇报,一边看手中文件。
情况与汇报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些细节。
靠近京城的官府率先动作,当地豪强知道内情后,也想在明德商行上撕扯一块肥肉。
周衍的产业有不少是新型产业,有棉布、玻璃、灯泡、染料等。
这些产业有些过去存在,但只能人工制作,价格极其昂贵,现在同样不便宜,不过已经比过去强了太多。
而且因为是独家生意,赚来的钱称得上日进斗金。
这些豪强早就眼馋不已,只是碍于明德商行势大,不敢强行侵占。
现在好了,朝廷都要出手对付,他们不啃上一口肉,是决不甘心的。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产业严重依赖配套工业,而这些配套都掌握在周衍手里。
而且这些配套工业大都不赚钱,很多都要总行补贴。
这些豪强盯上的都是能日进斗金的产业,对那些傻大黑粗的东西看都不看。
周衍手中还有不少传统产业,比如运输业,比如造纸业,比如酒楼客栈。
这些产业在这个年代发展的已经很成熟了,只是周衍更近一步,依靠各种配套设施抢占了大量市场。
虽然不如新兴产业吸金能力强,但好歹也是个产业,豪强们也对其下手。
这么多产业都离不开配套。
配套就是学校、医院、铁厂、焦厂、土地、矿产、养殖等。
这些东西都是投入极大,收入只能说凑合。
以上大致就是周衍势力的缩影,已经控制了民生的方方面面。
重工业,豪强们当然也会下手,只是他们只是要现成利益。
比如矿产,他们不在乎未来产出,只想尽快回血。这些产业落在他们手里算是倒了血霉。
因为不会操作,机械开采又回到了过去那种人工开采。
只是因为前期投入过大,没有赚到反而赔进去不少。
导致最后砸在手里,想卖都无人接手。
就此京城附近的产业链遭到严重破坏。
这就是周衍看到的。
看完之后周衍抬头问道:“我们的员工如何?”
手下汇报:“大多数员工收到消息后已经转移了,少数潜伏了下来,能让商行正常运行的管理人员全部撤离,各种管理资料和技术资料也全都带走了。
只剩下了普通工人。现在那些工人已经开始闹起来了。”
周衍的商会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办法,各种技术都不是最重要的,这是百年间,各个优秀人才一点点实地考察后设计出来的。
在这个时代,这就是最科学最高效的管理办法。
人心可以用《新墨经》引导,具体做事靠的可全是这一套管理办法。
这其中每一条背后都有深层逻辑,就是靠这一套管理办法,才做到近乎控制一国命脉。
这些当然不是完美无缺,只是那些豪强想夺取周衍产业,离了这些是一点可能也没有。
除非他们也能发展上百年,这显然不可能。
周衍笑着问道:“京城附近怕是乱起来了?”
手下同样笑着回应:“不出钜子所料,我们已经控制了当地经济命脉,我们一倒,他们除非立刻找到代替,否则必然发生大乱。
当地物价已经疯涨,过去只需要一些铜板能买到东西,现在就算拿出银子也买不到。
现在已经是民怨沸腾,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生暴动。
等我们再去的时候,完全可以更深入的控制当地。
也是我们保密做的太好,他们只看到我们日进斗金,看不到我们背后运行有多复杂。”
周衍笑笑没有回话,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
几十年前,明德商行遍布全国时,他就明白他已经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
现在只要明德一倒,朝廷必然灰飞烟灭,最好的情况也是推倒重来。
只看朝廷顶层武力能不能做到,以少数人镇压全国叛乱了。
据周衍观察朝廷怕是没有这个武力,算上太虚宗不知道行不行。
周衍让手下退去,安排旁边文员去叫麾下势力高层来此开会。
没过多久高层悉数赶来,现在明德商会高层基本与墨家合流。
周衍计划让墨家逐步取代商行,商行毕竟有其上限,不足以支撑自己做成大事。
待人到齐,周衍把那份文件让众人传看。
“你们也看到了,朝廷已经有所行动。我们应该作何反应?”
墨家贤者郑砚农率先开口:“朝廷如此做事,实属自取灭亡。
只要等他们撑不下去,自然会恢复原样。”
另一位贤者田安宜开口反驳,“朝廷对我等率先下手,若不反击,岂不显得我等软弱可欺?
若是让人认为我等软弱可欺,将来岂不是随便来只阿猫阿狗都要上来踩两脚?
而且若我等就此妥协,将来朝廷做好准备岂不是更加被动?”
郑砚农回应道:“现在还不是与朝廷撕破脸的时候。
要是现在与朝廷起了冲突,怕是不好收场。”
田安宜却不认同:“直接冲突又如何,我们还怕了朝廷不成?
就算不直接冲突,我们也有办法让朝廷难受。
最起码在京城扶持一支义军就可以让朝廷顾不过来。”
另外一个贤者曲晨羽插话:“义军倒是可以让朝廷无心他顾,只是这义军说白了就是乱民。
他们只要一成型,受害的终究是当地百姓。
我墨家是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可不能自己成为天下之害。”
周衍看着这一幕,这些人在自己势力里全都位高权重,一个个都是人精。
周衍有时候也分不出他们谁是真心拥护墨家,谁是演戏。
不过也无所谓,只要自己还在,他们就不可能完全脱离墨家规制,而自己可是长生者。
只要这些顶层管理严格遵循墨家守则,势力就偏不到哪里。
田安宜说道:“那也不能任由朝廷肆意妄为吧?
要是任由如此,朝廷可不一定长教训,现在这个皇帝可不能以常理度之。
看其行为,可不是个正常人,之前行事完全是任意而为,惹出后果还能找出理由鼓吹自己英明神武。”
底下几位贤者开始纷纷出言,都在表达自己的看法。
周衍冷眼看着,这些人都是人老成精,就算在自己面前也是演戏居多,迟迟不愿表露实实在在的态度,生怕被旁人抓住把柄。
这是势力发展到一定地步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周衍有自己的智囊团,想要解决问题他会找智囊团。
找这些人开会,是因为自己已经做出了决定,让他们讨论只是要表示出墨家势力不是自己的一言堂。
毕竟成立之初,自己就表示过,若有人贤明超过自己,自己不介意退位让贤。
这不过是一句空话,谁要是敢抢自己的位子,周衍绝对能让对方生活不能自理。
但这样一来自己掌权的合法性就有了,毕竟自己是因为贤明才坐上了钜子之位,而非武力。
周衍看他们迟迟讨论不出,于是出声打断:“好了,既然大家都说不出所以然,那我就说说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