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算长安 > 第101章 废后风波起

天算长安 第101章 废后风波起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9 来源:小说旗

麟德元年正月,太极殿的铜鹤香炉正飘着龙脑香。武则天捏着袖口的明黄缎面,听着下方御史台丞王本立的弹劾声,忽然想起十二年前在感业寺抄经时,指尖被铜笔尖刺破的滋味。

“陛下可知,您的宠臣李义府,竟私藏废后诏书?”王本立的奏疏抖得哗哗响,腰间悬着的獬豸玉佩折射出冷光,“更甚者,此诏竟与贞观十七年太子遇刺案有关!”

殿中哗然。李治握笔的手猛地一抖,朱砂在奏疏上洇开团血迹般的晕染。武则天垂眸,看见自己鎏金鞋尖正碾过青砖缝里的积雪——这是今冬最后一场雪,却比刀还冷。

“呈上来。”她的声音像冰面下的流水,听不出喜怒。

王本立捧出个檀木匣,匣中黄绢展开时,殿内烛火突然暗了三分。武则天瞳孔骤缩:那绢上“废武氏为尼”的字迹虽已褪色,落款处的“天命玺”印泥却红得刺目——那是太宗皇帝亲赐的传国玺,传说能照见天命所归。

“陛下,此诏乃前太子李承乾旧部所藏。”王本立叩首,“当年太子遇刺,刺客所持匕首刻有‘武’字,如今看来......”

“够了!”李义府突然出列,珠冠上的红宝石跟着乱颤,“血口喷人!区区黄绢安能证明......”

“义府卿稍安勿躁。”武则天抬手,金镶玉护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王御史,你说这诏书与太子遇刺案有关,可有人证?”

王本立抬头,目光扫过武承嗣攥紧的拳头:“有!当年刺客之一的‘夜枭’,如今就在长安西市!”

西市地牢的腐臭味里,狄仁杰按住那刺客的脉门。此人后背生着狼首刺青,正是当年“太子遇刺案”中消失的杀手。

“说,谁雇你刺杀太子?”狄仁杰的指尖扣住他腕间麻筋,“天命玺又为何会出现在李义府府中?”

刺客突然咧嘴,染着蓝靛的牙齿间渗出黑血:“天后......好手段......”他猛地转头,血沫喷在狄仁杰出神的脸上,“太子...看见不该看的......”

“什么?!”狄仁杰按住他抽动的肩膀,却见刺客瞳孔已散,掌心死死攥着枚铜扣。扣上刻着北斗七星,正是武承嗣府中私铸的纹样。

“狄大人,”狱卒举着火把凑近,“这刺客后颈有星纹刺青!”

狄仁杰掀开衣领,只见苍白皮肤上刺着心宿二的图案,与袁天罡曾描述的“逆命者印记”分毫不差。他猛地想起今早武则天的密旨:“查清楚天命玺下落,朕要活的证据。”

立政殿的铜镜前,武则天望着自己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抓起孔雀石笔洗砸向墙壁。鎏金凤凰纹饰的笔洗碎成齑粉,露出墙内暗格——里面藏着半块染血的龙纹玉佩。

“陛下息怒。”上官婉儿拾起碎瓷,目光落在玉佩上,“这是当年太子遇刺时......”

“朕知道。”武则天抢过玉佩,指腹摩挲着缺口处的血渍,“李承乾临死前攥着这块玉,说‘天命玺在......’就断了气。”她忽然冷笑,“如今李义府拿出废后诏书,又牵扯出星纹刺客,是想逼朕自乱阵脚?”

婉儿低声道:“奴婢派人查过,李义府与武承嗣近日过从甚密。还有......”她递上片碎纸,“这是从刺客指甲缝里抠出的,西域粟特文。”

纸上只有三个字母:“m·c·S”——正是武承嗣(wu cheng Si)的缩写。

武则天突然起身,凤冠上的珍珠流苏扫过案头《贞观政要》。书页翻开处,“天命所归,非人力可夺”几个朱砂批注赫然在目。她指尖划过字迹,想起十四岁初入宫时,李世民指着星图对她说:“武才人,你看这荧惑星,总在不该出现的位置发亮。”

“传狄仁杰进宫。”她将玉佩收入袖口,“顺便把李义府的生辰八字送给钦天监,就说......朕要算一算,他的天命该何时终结。”

三日后早朝,李义府被金吾卫押上殿时,冠带已乱作一团。他瞪着狄仁杰手中的铜扣,声音里带着破罐破摔的狠戾:“就算这扣是我的,也不能证明诏书是真!天命玺早就在玄武门之变后失踪了!”

“哦?”武则天转动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可朕记得,义府卿去年曾奉旨修缮太庙,太庙的密道......”

“陛下!”武承嗣突然出列,“此乃前朝旧案,若再追查下去,恐怕动摇国本啊!”

他话音未落,狄仁杰已展开一幅卷轴:“这是从李义府书房搜出的舆图,红线标注的正是太庙到东宫的密道。而这里——”他指着图上朱砂点,“埋着当年刺杀太子的凶器,上面刻着......”

“武氏私兵。”武则天替他说完,目光扫过武承嗣骤然惨白的脸,“承嗣,你父亲武士彟当年跟着朕爹打天下时,可曾教过你什么叫忠君?”

武承嗣扑通跪地,却见李义府突然癫狂大笑:“武则天!你以为毁了诏书就能掩盖真相?天命玺上的星纹早就预示了一切——你注定是个祸国妖后!”

“星纹?”武则天瞳孔骤缩,想起袁天罡曾说过天命玺“刻有二十八宿图,得之可测天命”。她猛地起身,龙袍扫落案上《大云经》:“带李义府去太庙,朕要亲自验玺!”

太庙的龙穴之下,青石板被撬开的瞬间,腐臭气息扑面而来。李义府被按在地上,眼睁睁看着狄仁杰挖出个铁盒,盒中黄绢上的“天命玺”四字正在月光下泛着幽光。

“不可能......”他浑身发抖,“我明明埋在......”

“你埋的是假玺。”武则天蹲下身,指尖抚过黄绢边缘的磨损痕迹,“真的天命玺,十二年前就该出现在感业寺——当你把它藏在给朕的佛经里时,可曾想过,朕会留着这丝马脚?”

李义府猛然抬头,看见武则天从袖中掏出半块玉佩,与黄绢上的龙纹缺口严丝合缝。记忆如潮水涌来: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攥着玉佩对他说:“去告诉武才人,天命玺在太庙龙穴,星纹共鸣者......”

“原来你都知道......”他瘫软在地,“当年太子发现陛下有星纹之相,想借天命玺废后,却被您......”

“被我设计反杀。”武则天替他说完,声音里带着冰碴,“李承乾不该去碰星纹预言,更不该在玉佩上刻‘武氏代唐’四个字——这不是预言,是催命符。”

她站起身,望着狄仁杰捧来的真天命玺。玺面二十八宿图中,心宿二的位置果然刻着与自己掌心相同的星纹。忽然,玺印发出嗡鸣,与她袖中袁天罡留下的罗盘残片产生共鸣。

“陛下,这玺印的星纹......”狄仁杰惊道。

“是朕的天命。”武则天按住玺面,星纹瞬间亮起,在太庙穹顶投下璀璨星图,“当年袁天罡说朕‘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原来应在这里。”

武承嗣突然暴起,抽出藏在袖中的短刀刺向武则天!却见上官婉儿的金线如灵蛇缠住他手腕,狄仁杰同时甩出袖中判官笔,笔尖直取他咽喉——

“慢着。”武则天抬手,星纹光芒映得她眉眼如神,“承嗣,你可知为何朕一直留着你?”

他颤抖着跪下,看见天命玺上的星纹竟缓缓流转,最终指向自己眉心的朱砂痣——那是今早匆忙点的遮瑕,却原来是与生俱来的印记。

“因为你也有星纹。”武则天指尖掠过他眉心,“心宿主杀,你本是朕用来挡灾的棋子。可惜啊......”她猛地扣住他手腕,“你竟想拿假诏书撼动真天命!”

太极宫的篝火映红了半边天。武则天将废后诏书投入火中,黄绢上的墨字遇火显出血纹,竟组成心宿二的星图。

“陛下,李义府招供,当年买通刺客的确实是武承嗣。”狄仁杰递上供状,“但他为何要扯出太子遇刺案?”

“因为他知道朕怕什么。”武则天望着跳动的火焰,想起李承乾临终前的眼神,“怕后人说朕杀子夺位,怕星象预言成了真——可现在......”她举起天命玺,星纹在火光中明明灭灭,“天命都在朕手里,还有什么可惧?”

狄仁杰沉默片刻,忽然指向天际:“陛下看,荧惑星退了。”

武则天抬头,只见原本悬在心宿附近的红星正缓缓向东方移动,取而代之的是紫微垣中一颗明亮的辅星。她忽然轻笑,将罗盘残片与天命玺一同埋入火中:“从今往后,钦天监只算农时,不算君心。”

上官婉儿捧着染血的奏疏退下,听见身后传来武则天的低语:“婉儿,把武承嗣的星纹刺青剜了,送去感业寺——让他替朕抄二十年《大云经》,好好算算什么叫天命。”

雪又下起来了。狄仁杰望着殿外纷飞的雪花,想起袁天罡曾说“民心是雪,压得住枯枝,也能催开新花”。他摸了摸袖中刺客留下的北斗铜扣,忽然明白——

真正的废后风波,从来不是诏书与玺印的较量,而是有人想借“天命”二字,折断武则天正在伸向寒门士子的手。而那枚铜扣上的北斗七星,终有一天会指向新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