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算长安 > 第110章 星渊决生死

天算长安 第110章 星渊决生死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9 来源:小说旗

神龙元年春,洛水冰层下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太平公主攥着天命玺,指尖触到玺面新刻的双星纹,冰面突然裂开丈许宽的缝隙,露出深不可测的幽蓝水渊——那是星陨秘钥启动后,大禹封印千年的星渊秘境入口。

“公主,水脉波动异常,怕是撑不了半个时辰。”李昭的铠甲蹭过冰棱,腰间尚方宝剑泛着冷光。自武则天殡天以来,他愈发沉默,唯有剑柄缠着的那缕青丝,还留着先帝体温。

袁天罡的关门弟子明远真人跪捧罗盘,铜针在“天市垣”方位疯狂旋转:“此渊直通地脉核心,当年大禹以星陨为锁,镇压的何止是洪水......”话音未落,冰层下突现金光,隐约可见巨龟驮碑的轮廓,正是秘境入口的守护者。

太平公主深吸一口气,将天命玺按在龟甲上。刹那间,洛水倒卷成通天水幕,龟背石碑缓缓升起,碑身刻满的星象图与《推背图》第六十象完全重合。她听见母皇的声音在记忆里响起:“太平,星渊之内,藏着天下至险,亦藏着天下至仁。”

秘境通道内,石壁渗出荧蓝微光,那是星陨碎末千年不熄的辉光。李昭忽然停步,剑指前方石台上的青铜鼎:“鼎中气息与武三思之乱时的邪物同源。”鼎内淤积着黑红色膏状物,边缘刻着“人牲”“血祭”等古篆,明远真人见状脸色大变:“这是上古巫祭之法!”

太平公主指尖抚过鼎身纹路,忽然想起母皇书房暗格里的《金藤》残卷,里面记载着商汤祷雨、周武祭天的血祭秘辛。她转身望向随行的五百神策军,他们铠甲上的“武”字军旗已被扯去,露出底下未褪尽的朱红——那是武周王朝最后的印记。

“明远真人,《推背图》第五十九象‘水火相战’何解?”她忽然问道。

真人翻开随身携带的残页,图中一人执剑立于水火之间,谶语“非火非水,非战非和”旁有李淳风批注:“星渊之祭,必损其一。”他浑身一颤,罗盘铜针竟折断成两截:“公主,难道......”

通道尽头是圆形祭坛,九根盘龙柱环绕着中央的星陨台。武则天的画像赫然刻在柱身,凤袍上的金线与星陨碎末共鸣,映得整个空间恍若白昼。太平公主看见祭坛边缘刻着环形星图,每道纹路都对应着《推背图》的象数,而圆心处的凹槽,恰好能放下天命玺。

“母皇......”她轻声呢喃,指尖触到画像下的小字:“吾骨可碎,苍生不可负。”那是母皇的笔迹,力透石背,仿佛刻下时用尽了全身力气。

李昭忽然握紧剑柄,祭坛四角的青铜兽首张开巨口,喷出黑色烟雾。烟雾凝聚成狰狞的人面蛇身虚影,正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水神共工。明远真人惊呼:“这是星渊封印松动溢出的戾气!唯有以‘至阳之血’祭祀,才能重启封印!”

黑色虚影扑来时,李昭的剑已劈出。可剑锋穿过虚影,却如斩入泥潭,反震之力震得他虎口发麻。太平公主见状将天命玺嵌入圆心,星陨台突然升起,露出底下深不见底的地渊,渊底传来远古巨兽的低吟,混着千万冤魂的哭号。

“公主,看星图!”明远真人指向穹顶。众人这才发现,祭坛上方的石砖竟拼成完整的《推背图》六十象,此刻第六十象的“双星”正发出刺目光芒,而其他象数的人物轮廓正逐渐模糊。

太平公主忽然想起母皇临终前的密旨:“若星渊异动,唯有以凤凰血脉为引,方能平息。”她望向李昭,后者也同时转头,目光落在她颈间的凤凰金簪——那是武则天亲赐的成年礼,簪头嵌着的正是当年镇压邪物的凤血结晶。

“不可!”李昭伸手欲夺金簪,却被太平公主避开。她望着祭坛中央的星陨台,想起母皇在含元殿说的最后一句话:“太平,你要做的不是延续我的时代,而是开启新的时代。”

明远真人突然跪倒:“公主!凤凰血脉乃武周气运所系,若献祭......”

“什么武周李唐,不过是过眼云烟。”太平公主取下金簪,凤血结晶在掌心发烫,“母皇用一生证明,这天下需要的不是姓氏,是活着的人。”她转身对李昭说:“昭将军,当年你替母皇挡下刺客的剑,今日可愿再护她一次?”

李昭单膝跪地,声音沙哑:“臣生是陛下的臣,死是陛下的鬼。”

星陨台突然震动,地渊深处的吼声更烈。太平公主将凤血结晶按在星图圆心,刹那间,所有象数的光芒汇聚成一道光柱,直冲穹顶。她看见母皇的虚影在光柱中浮现,十四岁的才人、三十岁的皇后、六十岁的女帝,重叠成慈悲而威严的轮廓。

“太平,你看这星渊。”虚影开口,声音里有汾河的冰裂声,有大明宫的钟鼓声,“千年前大禹用星陨镇水脉,百年前朕用星象定乾坤,可终究抵不过人心欲壑。”虚影抬手抚过她的脸颊,“今日你以凤血献祭,不是为朕,是为这千万生民。”

地渊突然喷出黑色岩浆,共工虚影发出刺耳的尖啸。李昭挥剑斩向岩浆,却见剑身上泛起幽蓝光芒——那是当年女娲剑吸收的凤血之力。明远真人惊呼:“凤凰血脉与星陨共鸣了!”

太平公主感到力量正从体内流失,她强撑着走到祭坛边缘,取出母亲留下的最后一道密旨。黄绫展开,上面只有八个字:“星陨归位,吾骨为薪。”她终于明白,母皇早已算到这一步,甚至将自己的骸骨化作重启封印的“薪火”。

“昭将军,替我护好大唐。”她将天命玺塞进李昭手中,转身跃向星陨台。李昭伸手去抓,只揪住一片衣角,眼睁睁看着她坠入地渊,凤血在身后拖出长长的光带,宛如凤凰展翅。

“太平!”他的怒吼混着地动山摇的轰鸣。星陨台轰然闭合,光柱化作漫天星雨,落在每一个神策军的铠甲上,将“武”字军旗彻底洗净,露出底下新生的“唐”字——红底金纹,如涅盘之火。

共工虚影在星雨中发出悲鸣,渐渐消散。明远真人颤抖着指向穹顶,只见《推背图》六十象的石砖全部碎裂,唯有第六十象的双星纹完好无损,缓缓沉入祭坛底部。地渊的吼声渐弱,洛水重新恢复平静,仿佛方才的一切只是幻梦。

李昭跪在星陨台前,手中紧攥着太平公主的衣角。他想起第一次见她时,她还是个在御花园追蝴蝶的少女,发间别着母亲送的玉簪。如今玉簪碎了,人也没了,唯有天命玺上的双星纹,还在微微发烫。

“陛下,太平公主她......”明远真人欲言又止。

“她不是太平公主了。”李昭站起身,将天命玺系在腰间,“她是大唐的星渊守护者,是新的开始。”他望向秘境出口,晨光正穿透水幕,在石壁上投下凤凰的影子。

洛水重新冰封时,长安城里流传起新的童谣:“凤凰涅盘星渊底,换得人间春复秋。”有人说在洛水见过穿华服的女子踏波而行,有人说祭坛遗址长出了永不凋零的夜合花。而李昭知道,太平公主从未离开,她和武则天一样,化作了大唐的星斗,永远照耀着这万里山河。

他摸出怀中的《推背图》残页,第六十象的双星旁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一凤一凰,星渊永镇。”笔迹圆润,正是太平公主的字。他轻笑一声,将残页折好,转身走向晨光中的长安城。

新的时代开始了,而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比如头顶的星空,比如心中的信仰,比如,那些为了苍生甘愿化作星辰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