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宠你入骨,四爷的霸气小福晋 > 第15章 殿选

宠你入骨,四爷的霸气小福晋 第15章 殿选

作者:方糖明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42 来源:小说旗

储秀宫的更漏滴到卯正三刻,鎏金蟠龙烛台上的残蜡凝成垂泪状。筱悠对镜理妆,指尖轻点螺子黛,菱花镜中映出他塔喇氏紧绷的脊背。这镶蓝旗佐领嫡女正攥着绣帕反复擦拭手腕玉镯,帕上苏绣的蝶恋花纹被揉得起了毛边。窗外晨雾未散,檐角铜铃轻响如絮语,恍若三百年前翊坤宫晨起梳妆时的光景。

“妹妹莫慌,”筱悠将鎏金点翠步摇插入他塔喇氏发间,步摇尾端垂落的米珠流苏扫过她泛青的眼窝,“《内则衍义》有云:‘女子进御,当如月映寒潭,静而自华。’”她腕间玉镯随动作泛起幽光,恍惚照见前世殿选时年氏鬓边那支僭越的九尾凤钗。彼时德妃一句“妖媚惑主”,生生断了那年氏女封嫔的路。

他塔喇氏深吸一口气,指尖抚过襟前黄绫腰牌。那腰牌背面极隐秘处錾着半枚莲花暗纹,与筱悠玉镯上的纹路竟有三分相似。“姐姐可知太后今日会来?”她压低嗓音,袖中香囊泄出一缕苏合香,“我额娘说太后最喜《女诫》背得熟稔的,特意让我将卷三抄了百遍。”

筱悠眸光微闪。太后虽非康熙生母,却因仁厚端肃深得敬重。她记得太后曾为五阿哥胤祺指婚他塔喇氏一族,他塔喇氏是所有皇子福晋中出身最低的,父亲只是从五品员外郎,这也为胤祺后来在九龙夺嫡中能独善其身奠定了基础。现在想想太后才是那个真正的聪明人。菱花镜中忽现虚影,胤禛的声音似从芥子空间飘来:“太后问话时,切记提你外祖家与科尔沁的旧交。”她指尖一颤,螺子黛在眉尾拖出细长黛痕,恰如前世合卺夜他亲手为她描的画眉。

金砖生辉,蟠龙藻井下浮动着迦南香的青烟。康熙帝端坐御座,十二章纹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流转如星河。佟佳贵妃与四妃分坐两侧,德妃的翡翠护甲正无意识地叩着紫檀案几,青瓷茶盏里浮着的君山银针随声轻颤。殿角鎏金铜鹤香炉腾起袅袅烟篆,将太后的身影笼在朦胧中。

太后身着石青缂丝八团寿字纹常服,头戴点翠钿子,鬓边赤金嵌东珠的“福寿双全”簪在晨光中流转着温润光泽。她手中捻着伽楠香佛珠,目光掠过殿下秀女名录,在“他塔喇氏”旁朱批的“通晓蒙语”四字上稍作停留。当年科尔沁草原的往事忽涌上心头——彼时她还是待嫁的博尔济吉特格格,也曾这般跪在慈宁宫冰凉的金砖上,听姑姑孝庄太后训导“满蒙联姻乃社稷之基”。

“宣正黄旗秀女觐见——”梁九功的唱报惊起檐下铜铃。筱悠与他塔喇氏随引路太监踏入殿门,织金旗装下摆扫过万字地衣,步步皆踏在鎏金莲纹中央。佟佳贵妃忽地倾身向前,腕间佛珠与筱悠禁步上的缠枝莲纹同时泛起微光。

“臣女乌拉那拉·筱悠,恭请皇上万福金安。”筱悠行跪安礼时,襟前黄绫腰牌轻触金砖,背面莲花暗纹与胤禛玉佩的纹路悄然共鸣。康熙执起朱砂笔,目光掠过少女低垂的颈项——那里缀着枚鎏金嵌珊瑚项圈,正是他上月赏给佟佳氏的贡品。太后忽而轻笑,佛珠相撞声清越如泉:“这孩子倒有几分仁孝皇后的气度。”

满殿寂然。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早殇是康熙心头隐痛,此刻被太后提及,帝王执笔的手微微一滞。德妃见状忙岔开话头:“太后娘娘慧眼,臣妾听闻乌拉那拉氏女熟读《列女传》,不如让她诵一段?”她指尖掠过案上秀女名录,朱批“通晓满蒙汉三文”的字迹刺目如血。

筱悠抬眸,恰见太后腕间伽楠香珠闪过鎏金暗纹——那分明是芥子空间小灵翅膀抖落的星尘。她启唇诵道:“贤明传曰:惟若梁鸿之妻,椎髻布衣……”嗓音清越如碎玉,尾音里藏着前世为胤禛读奏折时的温软。太后眼底泛起涟漪,恍惚见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幼时在草原诵诗的模样。

“镶蓝旗他塔喇氏——”梁九功的唱报打断诵声。他塔喇氏行礼时禁步轻响如泉鸣,献上的双面绣《万寿图》徐徐展开。金线绣的寿字纹中暗藏百种蒙文吉祥符,边缘西府海棠以孔雀羽线掺银丝绣成,日光掠过时浮起层粼粼波光。太后指尖抚过绣面,蒙语脱口而出:“赛音拜努(好孩子)!”

荣妃抚掌笑道:“这针脚细密,倒让臣妾想起初入宫时绣的百子千孙帐。”她眼风扫过宜妃——五阿哥胤祺养在太后膝下,若得蒙妃指婚,宜妃一脉在宫中的势力必将受损。佟佳贵妃会意,执起青玉柄团扇轻摇:“蒙语绣纹最耗心神,他塔喇格格这份孝心实在难得。”

太后佛珠忽地一顿。记忆如潮水漫过——康熙二十八年,五阿哥胤祺出痘危殆,她跪在佛前发愿抄经百日。如今见这蒙文绣品,恍若佛祖应验当年祈愿。她转头对康熙温声道:“哀家记得小五书房缺幅蒙文挂屏,这孩子的手艺正合适。”

帝王朱笔悬在半空,墨汁将落未落间,梁九功疾步呈上暗卫密报。康熙扫过“年羹尧私会蒙古台吉”的字样,笔锋陡转,在他塔喇氏名录旁画了个圈。朱砂顺着“指婚五阿哥”的建议蜿蜒而下,浸透了宣纸背面的鎏金莲纹。

储秀宫东厢房,他塔喇氏攥着新赐的鎏金香囊,指尖抚过内衬暗绣的蒙文吉语。“姐姐可知太后为何独赞我的绣品?”她将香囊凑近烛火,金线中隐约现出科尔沁部图腾,“我外祖母是博尔济吉特氏庶女,这绣法……原是太后母家的秘传。”

筱悠摩挲着妆匣中太后赏的伽楠香珠,珠串忽明忽暗与玉镯共鸣。虚空涟漪中,小灵扑扇翅膀轻笑:“四爷让我告诉你,年羹尧的调令已发往西山。”话音未落,窗外忽起金铁交鸣之声。年玉娆的惨叫刺破夜幕,暗卫的柳叶镖正钉在她窗棂,镖尾满文暗记浸着血色月光。

“格格当心!”素心捧着承乾宫新赐的安神汤趋近,碗底压着张字条:“夜食勿动。”筱悠就着烛火细看,字迹清峻如松——分明是胤禛亲笔。她将字条焚于香炉,青烟凝成养心殿蟠龙地砖的纹路。三百年前饮鸩而亡的痛楚再度漫上喉间,而这一次,她腕间玉镯正泛起解毒的幽光。

三日后,慈宁宫偏殿,太后执着他塔喇氏秀云的手描蒙文佛经,伽楠香珠缠在少女腕间,恰与绣绷上的经文相映成趣。“哀家初见你外祖母时,她也是这般年纪。”太后笔锋扫过《金刚经》帛书,墨迹中暗藏鎏金砂,“小五性子敦厚,你需多劝他习骑射,莫总闷在书房。”

他塔喇氏秀云颊飞红霞,禁步上的青玉环佩叮咚作响。窗外忽掠过玄色衣角,粘杆处暗卫的夜枭哨音惊起檐下寒鸦。太后眸光骤深,佛珠碾过“年羹尧”三字——那满文朱批的折子,此刻正躺在康熙御案最深处。

殿选终了,神武门外,夕阳将骡车的影子拉得老长,筱悠回望宫墙朱红如血。殿选已结束,秀女们或永远留在了宫中,或者回家等待指婚,她抚过太后亲赐的伽楠香珠,忽觉腕间玉镯微震——虚空浮现胤禛的身影,他立于养心殿檐下,掌中握着半枚染血的翡翠翎管。

“这场棋,才刚开局。”他低语消散在晚风中。景仁宫飞檐上的嘲风兽爪下铜铃骤裂,裂痕蜿蜒如年氏一族的命数。而遥远的西山围场,年羹尧正将密信投入篝火,火光中映出粘杆处暗卫玄色披风的一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