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 > 第24章 大获全胜,声名远扬

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 第24章 大获全胜,声名远扬

作者:莫道逍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44 来源:小说旗

那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卷起一阵烟尘,一名黄巾斥候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跪倒在张角面前,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大、大贤良师!青州军……青州军彻底垮了!溃不成军,四散奔逃,降者……降者不计其数!”

战场上的喊杀声,在这一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残存的青州军士兵们如同惊弓之鸟,茫然四顾,手中的兵器仿佛有千斤重,随时都可能脱手落地。

血腥味和硝烟味混合在一起,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但恐惧,已经压倒了一切。

张角站在高处,黄色的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脸上却不见丝毫嗜杀之色,反而带着一种悲天悯人的肃穆。

他目光扫过那些瑟瑟发抖、面如死灰的青州兵,缓缓抬起了手。

“停!”

一声令下,犹如天宪。

原本还在追亡逐北、杀得兴起的黄巾军,尤其是那些刚刚经历了残酷战斗、眼珠子都有些发红的道兵,虽然有些不解,但出于对大贤良师近乎神只般的崇拜和信任,竟是硬生生止住了脚步。

刀砍在半空,矛刺到一半,都硬是收了回来。

只有典韦,还在不知疲倦地挥舞着他的双戟,像一尊杀戮魔神,直到张角眼神示意,他才喘着粗气,不甘心地停了下来,将双戟顿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溅起一片血泥。

整个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只有伤者的呻吟和粗重的喘息声此起彼伏。

数万双眼睛,无论是黄巾军还是残存的青州军,都聚焦在了那个站在高处的身影上。

张角清了清嗓子,运用《太平要术》中的法门,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战场,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尔等皆是汉家子民,受奸宦、豪强欺压,被迫为朝廷卖命,与我太平道为敌,实非尔等之罪!”

他的声音温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如今青州军已败,尔等放下武器,我张角以太平道大贤良师之名保证,绝不加害!”

这话一出,战场上顿时起了一阵骚动。

那些已经绝望的青州兵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不杀降卒?

这在动辄坑杀数万人的战场上,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仅不杀,”张角继续说道,声音提高了几分,“凡愿归降者,皆是我太平道兄弟!有伤者,立刻救治!无家可归者,我太平道管饭!愿随我等共建太平盛世者,按功劳分田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轰!”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管饭?分田地?

对于这些大部分出身贫苦,被强征入伍,平日里受尽军官克扣盘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州兵来说,这简直是天籁之音!

什么朝廷忠义,什么将军恩情,在“活下去”和“吃饱饭”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当啷!”

不知是谁第一个扔掉了手中的环首刀。

这声音仿佛一个信号,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

“当啷!”“哐当!”“哗啦啦……”

成千上万的兵器被丢弃在地上,汇成了一片钢铁的河流。

泥泞的土地上,黑压压地跪下了一大片人。

他们不再是凶悍的官军,而是一群只想活下去的可怜人。

“我降!我愿降!”

“谢大贤良师不杀之恩!”

“呜呜呜……俺娘还在家等俺,俺不想死……”

“太平道万岁!大贤良师万岁!”

哭喊声、感激声、宣誓效忠声混杂在一起,响彻云霄。

那场面,简直比刚才千军万马的厮杀还要震撼人心!

三万破二十万,这已经是军事上的奇迹了,而此刻,张角兵不血刃,仅凭几句话就收服了数万降兵,这更是政治和人心上的伟大胜利!

“赢了!大哥!我们真的赢了!”张宝兴奋得满脸通红,盔甲上还沾着敌人的脑浆子,他几步冲到张角面前,声音都在颤抖,“三万对二十万啊!俺以前想都不敢想!这简直……简直就是神仙打架!”

张梁也快步走了过来,他的脸上虽然不像张宝那么激动外露,但眼神中的欣慰和自豪却是掩饰不住的。

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拱手道:“大哥深谋远虑,用兵如神,更兼仁德服众,此战大胜,扬我黄天威名!后勤粮草虽有压力,但看到此情此景,值了!这些降兵,可都是壮劳力啊,咱们根据地的建设,有盼头了!”

张角看着两个弟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拍了拍张宝的肩膀:“二弟勇冠三军,此战首功!道兵训练有方,也是你的功劳。”又转向张梁:“三弟调度有方,保障有力,大军无后顾之忧,同样功不可没。咱们兄弟同心,何愁大事不成?”

兄弟三人相视而笑,胜利的喜悦在胸中激荡。

周围的黄巾将士们看着这一幕,无不欢欣鼓舞,士气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他们看向张角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这位大贤良师,不仅能呼风唤雨(虽然这次没用),还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能以德服人,简直就是天命所归的圣主!

就在这时,典韦那魁梧的身影走了过来,他一只手像拎小鸡一样,提着一个身穿高级将领铠甲、但此刻狼狈不堪、满脸不甘的汉子。

“主公,”典韦瓮声瓮气地说道,将那人往地上一扔,“这小子是青州军的一个别部司马,骨头还挺硬,刚才还想突围,被俺给活捉了。”

那别部司马摔在地上,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被典韦一只大脚踩住了后背,动弹不得,只能屈辱地嘶吼:“要杀便杀!休想折辱于我!”

张角示意典韦松开脚,然后亲自走上前,弯腰扶起了那位别部司马,还替他拍了拍身上的泥土。

那将领一愣,有些不知所措。

张角看着他,眼神平和,没有丝毫胜利者的倨傲:“将军姓甚名谁?”

那将领梗着脖子,但气势弱了许多:“哼,区区黄巾贼,又有何资格知道我的姓名……”

“将军不必如此,”张角打断了他,语气诚恳,“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能战至最后一刻,足见忠勇。只是,将军为之效忠的,真的是值得你抛头颅、洒热血的朝廷吗?”

张角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正在接受黄巾军救治、分发食物的降兵,声音沉痛:“看看这些士兵,他们为何而战?为了一斗米?还是为了那些高高在上、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灵帝昏聩,宦官当道,豪强并吞,民不聊生!这样的朝廷,难道还值得将军为之卖命?”

“我太平道,顺天应人,旨在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的黄天世界!将军若愿弃暗投明,与我共襄盛举,我张角必虚位以待,绝不因将军今日之败而有半分轻视!”

这一番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字字句句都敲打在那位别部司马的心坎上。

他本就是寒门出身,靠着军功才爬到今天的位置,对朝廷的**和百姓的疾苦,他又何尝不知?

只是身在军中,忠君思想根深蒂固。

但此刻,看着眼前这位气度非凡、言语恳切的黄巾领袖,再想想自己刚才所效忠的军队是如何一触即溃,以及那些袍泽们听到“管饭”、“分地”时的狂喜……他的信念,开始剧烈动摇。

他看着张角那双清澈而深邃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

沉默了良久,他终于长叹一声,颓然跪倒在地:“败军之将,何敢言勇……若大贤良师不弃,某……愿降!”

张角哈哈大笑,再次亲自扶起他:“好!得将军相助,如虎添翼!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兄弟!”

远处,一直默默观察着这一切的朱儁,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三万破二十万的战绩固然可怕,但更让他心惊的,是张角处理战后事宜的手段和胸襟!

不杀降、给饭吃、分田地……这哪里是流寇?

这分明是在挖大汉朝廷的根基啊!

而且,他竟然如此轻易地就说服了一名朝廷将领投降!

朱儁原本对张角只有敌视和轻蔑,认为不过是妖言惑众的贼寇。

但巨鹿城下的这一战,以及战后的这一幕幕,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看到了黄巾军惊人的战斗力,看到了张角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更看到了他那收拢人心的可怕魅力和似乎更加符合民心的政治主张。

战斗结束后,张角特意找到了朱儁。

两人没有了之前的剑拔弩张,反而像老朋友一样,在一处相对干净的山坡上席地而坐。

“朱将军,”张角递过一个水囊,“今日一战,委屈将军了。”

朱儁接过水囊,却没有喝,只是怔怔地看着远处正在被收编、脸上甚至露出笑容的降兵,声音有些干涩:“张……大贤良师,你究竟是何许人也?你这般手段,这般胸襟,若只是为了作乱,未免……未免太过可惜。”

张角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一丝神秘和深邃:“作乱?何为乱?朱将军,你看这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朝廷却依旧歌舞升平,横征暴敛。究竟是谁在作乱?是揭竿而起、为民请命的我等,还是那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衮衮诸公?”

朱儁语塞。他无法反驳,因为张角说的都是事实。

“我张角,并非天生反贼,”张角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我所求者,不过是为这天下苍生,争一个活路,争一个公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朱将军,这是我等的信念,也是这乱世之中,百姓唯一的希望!”

他看着朱儁,目光灼灼:“朱将军熟读兵书,可知天命所归?如今汉室衰微,气数将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将军一身才华武艺,难道真要为这腐朽的朝廷殉葬吗?”

朱儁的心,乱了。

他看着张角,仿佛看到了一个冉冉升起的时代枭雄。

张角的话语,像是有魔力一般,不断冲击着他固有的忠诚和认知。

他想到了雒阳城里的勾心斗角,想到了边疆的烽火连天,想到了自己屡次被小人掣肘的憋屈……再看看眼前这个气吞山河、言语间仿佛已经将天下握于手中的张角……

或许……或许他说的对?

朱儁紧紧握着手中的水囊,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他沉默了许久,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了远方,那里的天空,残阳如血。

张角也不再言语,只是平静地看着这位内心正在经历天人交战的汉末名将。

他知道,有些种子,一旦种下,迟早会生根发芽。

夜幕,悄然降临。

巨鹿城外的战场上,燃起了无数的篝火。

黄巾军的欢呼声和降兵们的感激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奇特的交响乐。

张角站起身,掸了掸道袍上的草屑,对着身旁的典韦低声吩咐了一句。

典韦点了点头,转身大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跳跃的火光和人群之中。

巨鹿之战,三千黄巾力克十万官军,这消息就像插了翅膀的火箭,嗖地一下传遍了大江南北,比隔壁村王二麻子偷看寡妇洗澡的速度都快!

一时间,整个天下都炸开了锅,比过年放鞭炮还热闹。

各路诸侯,原本还端着架子,一个个跟庙里的泥菩萨似的,现在全都被这消息震得七荤八素。

有的吓得筷子都掉了,有的激动得胡子都翘起来了,还有的干脆一拍大腿,仰天长叹:“乖乖,这世道,是要变天了啊!”

在洛阳的皇宫里,汉灵帝正搂着几个妃子寻欢作乐,听到这消息,吓得差点把怀里的美人儿给扔出去。

他脸色铁青,手里的酒杯都捏碎了,咬牙切齿地骂道:“张角!你这逆贼!朕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而远在冀州的袁绍,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有意思,真有意思!看来这乱世,终于要开始了!”他手里的羽扇轻轻摇动,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君临天下的那一天。

曹操此刻正在陈留招兵买马,听到这消息,猛地一拍桌子,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好!好一个张角!真乃英雄也!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如是!”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辉煌未来。

荆州的刘表,听到这个消息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表面上装作镇定,但心里却慌得一批。

毕竟荆州富庶,很容易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

他摸着自己精心保养的胡须,喃喃自语:“这乱世,该如何自处啊……”

益州的刘焉,听到这消息,则是老神在在地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乱世好啊,乱世好啊!只有乱世,才有我刘焉的机会!”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割据一方、称王称霸的美好前景。

至于那些还在观望的墙头草们,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

他们纷纷派人打探消息,生怕错过这乱世的风口。

毕竟,这可是一个一步登天、改写命运的大好时机!

总之,张角的这一场胜利,就像一颗炸弹,在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彻底改变了整个天下的格局。

巨鹿城内,张角的帅帐里,气氛一片欢腾。

张宝和张梁两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满脸通红。

“大哥!你真是太牛了!三万破二十万,这简直是神迹啊!”张宝激动地拍着张角的肩膀,差点把张角的骨头都拍散架了。

“二哥,淡定,淡定。”张角无奈地笑了笑,“这都是兄弟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

“大哥,此战之后,我太平道声名远扬,天下英雄豪杰,必然会纷纷来投!”张梁也是一脸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太平盛世就在眼前。

“三弟,不可骄傲自满。”张角摆了摆手,“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哥说得对,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张宝也冷静了下来,“朝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身材瘦小的密探,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张角面前,脸色苍白,声音颤抖着说道:“报……报告大贤良师……”

“何事如此惊慌?”张角眉头一皱,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那密探咽了口唾沫,艰难地吐出几个字:“诸……诸侯……联合……”

“联合?”张角脸色一变,“联合什么?”

那密探深吸一口气,颤抖着说道:“联合……讨伐……太平道!”

帐内,瞬间鸦雀无声。

张角三人面面相觑,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和肃杀。

张角猛地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目光如炬地盯着地图上的各个势力,一字一顿地说道:“好!好一个联合!看来,这乱世,比我想象的还要精彩!”

他伸出手,在地图上重重地划了一道线,将整个天下,一分为二。

“既然他们要玩,那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

他霍然转身,

“传令下去……”

他的话还没说完,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喊杀声,夹杂着马蹄的嘶鸣声和兵器的碰撞声。

“怎么回事?!”张宝脸色大变,一把抓起放在一旁的钢刀。

“不好!敌袭!”张梁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对,急忙抽出佩剑。

张角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好戏要提前上演了……”

他大步走向帐外,

他刚走到帐门口,一个浑身浴血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指着外面惊恐地喊道:“大贤良师!不好了!官军……官军杀进来了!”

“官军?!”张角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怎么可能这么快?!”

他猛地回头,看向地图上标记着官军位置的地方,

“等等……”

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看向帐外,

“难道……”

他刚要开口,突然,一只沾满了鲜血的手,从他的背后伸了出来,捂住了他的嘴巴。

一个阴冷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大贤良师,游戏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