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元直?”张角搓着下巴,眼中闪烁着精光,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
“这可是条大鱼啊!”
他来回踱步,思绪翻涌如潮。
颍川徐庶,在现代可是和诸葛亮、庞统齐名的顶级谋士!
要是能把他拉入伙,黄巾军的智囊团实力绝对暴涨,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大哥,可是在想这位徐先生?”张宝瓮声瓮气地问道,他五大三粗的身材站在张角旁边,像座小山似的。
“正是。”张角停下脚步,目光灼灼。
“二弟,这位徐庶可不是一般人,若是能得他相助,我黄巾大业必将事半功倍!”
一旁的张梁也凑过来,推了推鼻梁上的木框眼镜,精明地说:“大哥说得对,如今我们虽然声势浩大,但缺少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这徐庶若是真有本事,咱们可得想办法把他拉拢过来。”
“嗯,三弟言之有理。”张角点点头,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身影——曹操。
“传曹操!”
不多时,曹操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抱拳道:“天公将军有何吩咐?”
张角开门见山地说:“孟德,你可知颍川徐庶?”
曹操眼睛一亮,拱手道:“略知一二,此人乃颍川名士,颇有智谋。”
“好!我欲请徐庶先生来我黄巾军共襄盛举,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张角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属下领命!”曹操领命而去,心中暗自激动,能为天公将军招揽人才,这是何等的荣耀!
曹操策马扬鞭,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往徐庶隐居之处。
“徐先生,久仰大名!”曹操见到徐庶后,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明来意。
徐庶捋了捋胡须,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曹将军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曹操也不藏着掖着,将张角的雄才大略、黄巾军的正义之举,以及对徐庶的赏识之情,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
徐庶听完后,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沉吟道:“曹将军所言,在下已有所耳闻,只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下想亲自前往黄巾军营地一探究竟。”
曹操心中一喜,知道这事儿有戏!“徐先生请!”
徐庶来到黄巾军营地,张角亲自出门迎接,以最高的礼仪招待他。
当晚,两人秉烛夜谈,从天下大势聊到人生理想,从治国方略聊到黎民百姓。
张角的真诚和远见深深地打动了徐庶,让他对黄巾军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天,徐庶在营地里四处走动,仔细观察着一切。
他看到士兵们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
张宝操练士兵,那气势,简直像要把天捅个窟窿!
张梁管理后勤,井井有条,一丝不苟,简直比绣花针还细致!
徐庶心中暗暗点头,这黄巾军,果然名不虚传!
他找到张角,将军胸怀天下,麾下将士亦是精锐之师,庶佩服!”
张角哈哈大笑,握住徐庶的手,激动地说:“先生过誉了,我黄巾军正是需要先生这样的人才啊!”
徐庶看着张角真诚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
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点了点头:“将军,庶愿为黄巾军效力,共同开创天下大业!”
张角一听,顿时眉开眼笑,仿佛从心底涌出一股暖流,整个人都沐浴在春风中。
他拍拍徐庶的肩膀,语气充满激动与期待:“先生能加入,真是我黄巾军之大幸!从今往后,你就是我黄巾军的首席谋士,负责军事决策,运筹帷幄!”
徐庶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将军抬爱,庶不敢当,定当竭尽全力,为黄巾军出谋划策,不辱使命!”
张角哈哈大笑,大手一挥,下令张宝、张梁等将领前来见礼:“诸位,这位便是颍川徐庶,元直,从今往后,他就是咱们黄巾军的首席谋士!大家以后要多多配合,共同迎接更大的挑战!”
张宝闻言,当即抽出长刀,单膝跪地:“徐先生,宝愿随先生鞍前马后,为黄巾军冲锋陷阵,誓死不渝!”
张梁也走上前来,拱手道:“徐先生,粮草之事,梁自会安排得妥妥当当,保证不误军需!”
张角看着这一幕,心中更是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黄巾军未来的辉煌。
他转身对徐庶道:“元直,你来得正好。如今,中原局势风云再起,又有一股诸侯势力联合周边小势力,准备对我们发动新一轮的进攻。你有何高见?”
徐庶微微点头,眼中精光更甚:“将军高见,庶已有所思虑。中原局势复杂多变,这股联军虽兵力庞大,但各自心怀鬼胎,矛盾重重。我们可利用这一点,分化瓦解,逐一击破。”
张角听罢,你先去歇息,明日一早,我将召集所有谋士,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徐庶行礼道:“属下明白,绝不辜负将军期望!”
当夜,月色如水,徐庶独自在营帐中伏案疾书,一笔一划间,仿佛在勾勒黄巾军未来的蓝图。
他的心中充满了决心与希望,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知道,黄天当立,太平道兴,未来的路,将不再孤单。
第二天清晨,张角的营帐内,气氛紧张而肃穆。
张角坐在主位,目光炯炯有神,旁边徐庶、郭嘉、贾诩等谋士依次落座。
张角扫了一眼众人,沉声道:“诸位,今天召集大家,是因为有一股新的威胁正在逼近。各位有何看法,但说无妨。”
众人纷纷点头,目光中闪烁着不同的光芒。
徐庶微微一笑,目光坚定,正要开口……突然,营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喊道:“报——天公将军,敌军先锋已经逼近,距我军营仅五十里!”
张角的眉头微微一皱,眼中却闪过一丝坚定。
他望向徐庶,沉声道:“元直,你说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