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雷劈后!女杀手在古代疯狂搞钱 > 第167章 举荐

雷劈后!女杀手在古代疯狂搞钱 第167章 举荐

作者:兔睡不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2:10:02 来源:小说旗

五强发现那些店铺里有确凿的脚盆鸡文化元素后,当即派人烧的烧、砸的砸。

完事还立了块牌子:“脚盆鸡的狗滚出大锦国!”

不少百姓见状不禁心惊,这小小的脚盆鸡国,竟已在京都悄摸摸开了这么多店?

齐学士与刘御史得知此事,立刻进宫面圣。

“陛下,此事断不可轻忽。原本臣以为那些店铺不过是前朝遗风,我大锦虽不提倡,却也未加制止。

但如今看来,这小小脚盆鸡竟借此宣扬他们文化,长此以往,必埋祸患!”

“齐爱卿是否过虑了?不过是些市井小店……”

“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您可还记得前朝五胡乱华之祸?”刘御史也语重心长的说道。

皇帝闻言,眉头紧蹙,自先帝立国,便深恶胡风,刻意减少与胡族往来。看来此事确实需谨慎处置。

于是皇帝召来户部尚书商议后,下诏:其他番邦诸国在大锦国开店需严加查审,控制数量并增收额外商税。

户部尚书欲言又止,眼前这两位都是皇帝心腹,自己若说错半句,怕是要被刘御史这个狗东西咬住不放。

这回面具人彻底炸了肺,更让他窝火的事还在后头。

下属传来消息,黄茂被自家恶犬咬死,陈文堂离奇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他抬腿踹向地上跪着的喽啰,半晌才压下火气。

事情不对劲,自打白水州冒出那些东西,他就疑心那香水、蚝油是出自云水县那女子之手。

这些新奇物件极受番商追捧,纷纷抢着与她的人合作,闹得自己京都的香料货源都少了一大半。

他刚下令收拾她在白水州的产业,底下两个官员就接连折了。

但自己现在拿她没办法,派去的三波人全栽了跟头,他只好撺掇大皇子、二皇子出手,结果俩废物非但没伤到她分毫,如今一个被幽禁,一个被贬为庶人。

面具人揉着太阳穴,眼下没空纠结这些,得赶紧在福建路安插新棋子,决不能让五皇子那边抢了先机。

谁知五皇子早一步得了消息,已让人将黄茂、陈文堂的罪证递交给刘御史。刘御史连夜呈给皇帝。

御书房内,皇帝拍案而起:“岂有此理!这些蛀虫竟敢上下勾连,瞒报如此多商税!”

“不止于此。”刘御史展开卷宗,“他们还搞分户避役、田产虚挂,地方官府私收挂靠费,官绅则借特权逃税。”

(注:1.分户避役指的是,普通农户拆分户籍为多个“子户”,挂靠在有免税特权的官户、地方豪强名下,避免承担差役。

例 :一户实际有10口人,拆分为3户,2户挂靠官绅,仅1户承担赋役。

2. 田产虚挂是指,自耕农与官绅私下签订契约,将土地“赠送”或“低价卖给”官绅,田产登记在官绅名下,但实际仍由原户主耕种。

利用官绅的免税特权,规避国家赋税,如两税、青苗钱等。

官绅收取一定比例的“挂靠费”或直接占有部分收成。

原户主名义上成为官绅的佃户,实则保持对土地的控制权,但无需以自己名义缴税)

“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朕如此信任他们,他们竟这般欺君罔上!”

“陛下,此等乱象恐非独一地有之。”刘御史叩首道,“大量田产隐匿官绅名下,致使国库空虚。

官绅借虚挂之名兼并土地,贫富悬殊日甚,民怨必起。

户籍与田产脱节,地方税源再难厘理清。此事若不彻查,后患无穷啊!”

“此事必须彻查!这么大的事,户部尚书竟对此毫不知情?还是说……他也参与其中?”皇帝越想越气,“来人!即刻彻查户部尚书!”

次日早朝,龙颜震怒。满朝官员屏息凝神,无人敢言。

“怎么?平时不是很能说吗?怎么一说到正事一个个都成哑巴了?”

左相徐阶出列:“陛下息怒,此事千头万绪,须从长计议。如今一路一州主官空缺,当务之急是选派能吏赴任,安抚地方民心啊。”

宁相忙不迭附和:“徐相所言极是,我看不如就由......”

刘御史却突然开口打断了他的话:“陛下,说来这两位官员,一位是宁相举荐的,一位是户部尚书举荐的。”

宁相脸色微变,不动声色地剜了刘御史一眼,忙向皇帝拱手:“陛下明鉴,臣上次着实失察,被那陈文堂的表象蒙骗了。原以为他清廉可靠,谁知竟如此不堪……”

“所以说,宁相这识人之明还需精进。我看这次就不必劳烦你举荐人选了。”

猖狂,简直太猖狂了,一个小小御史居然敢对他这个右相这般讲话。

余光却瞥见皇帝端坐龙椅上神色莫测,这老东西竟半句不责,莫不是他暗中授意?

吏部尚书周明远适时开口:“刘御史所言在理。宁相既荐人失察,正该闭门思过,哪能再草率举荐?”

此话一出,右相一党顿时炸了锅。

“举荐本就是宰相之责!右相何错之有?哪个敢说自己举荐的人一点错都不犯?他们自己行为不端,怎能归咎于相爷?”

“哼,贪墨国税那是小错吗?若人人效仿,国库迟成为摆设!到时候连俸禄都发不出,看你还能不能站在这儿胡搅蛮缠!”

两边官员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乱飞。

皇帝揉着太阳穴重重拍案:“够了!再吵就都去殿外跪上三个时辰!”

龙袍拂过御案,他怒目扫过群臣:“一群读圣贤书的,吵起来竟跟市井泼妇无异!此事不必再争,朕自有决断!”

回到御书房,皇帝召来齐学士、刘御史与一位经筵官。

(注:经筵官是专为帝王讲解经史、提供治国咨询的官员,其职责核心是通过经筵讲席,影响帝王的思想与决策,兼具“帝师”与“政治顾问”的双重角色。)

虽说口称“自有定夺”,可他心底着实没谱,盯着舆图沉吟片刻:“诸位爱卿,福建路转运使一职,你们觉得何人可当?”

“全凭陛下圣裁。”

“朕单独留你们,就是想听些真话。但说无妨,说错了朕也不怪罪。”

刘御史往前半步:“臣举荐一人——应州知府章明。此人在任时,应州商贸兴盛、民生安定,确有治世之才。”

“齐学士所言极是,臣亦有所耳闻。此次天花疫苗正是他呈献朝廷的。”刘御史捻须补充,“听闻他先在死囚身上反复试种,确认无害有效后才上奏,足见其心细如发、行事稳妥,绝非急功近利之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