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外突然传来吵闹声,叶熙瞬间闪身而出。
看热闹是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她斜靠在门边,双手抱胸,饶有兴致地围观这场“乡村闹剧”。
听了几句,她就弄清了状况:三房小霸王盯上二房小子——也就是她便宜弟弟手里的羊**,想抢走。
便宜弟弟不肯,小霸王便撒泼哭闹,胖脸上的肉跟着蹦跶,模样滑稽可笑。
叶熙见状,只恨手头没把瓜子。
她压根没打算插手,这些羊**已经给了他们,保不住能怪谁?
周荷花听闻动静,扭着腰肢匆匆赶来。
满脸心疼地将胖儿子一把揽入怀中,尖着嗓子叫嚷:“哎哟,我这苦命的儿啊!不过就想吃几个野果子,哥姐竟都不肯给。咱不吃了,乖,跟娘走。”
话虽这么说,可她双脚像生了根似的,半步都没挪动,眼睛时不时朝院门口瞟,显然是在等人。
没多会儿,叶老婆子的声音就从院外传来:“哎哟喂,是哪个天收的杂种,把我的乖孙弄哭了!”
叶熙听着,觉得这老婆子是个狠人,骂起人来连自己都捎带上。
而叶光宗和叶来娣听到这熟悉的叫骂声,条件反射般脖子一缩,脸上满是畏惧。
叶老婆子一冲进院子,就径直走到叶光宗面前。
伸出手指,狠狠戳着他的鼻子:“我在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你弟不过想吃几个野果子,怎么就不行了?
你吃的喝的都是家里的,你的东西自然也归家里。
我做主了,这果子就当你给耀祖赔罪,赶紧拿来!”
叶光宗眼眶瞬间红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这果子是三姐给我的,我一个都还没吃呢,不给!”
说完,他委屈地抹了一把眼泪,拔腿就往院外跑去。
躲在一旁的叶熙看到这一幕,忍不住乐了。
这小子有点骨气,到底是男娃,还没被家里彻底压榨,没养成逆来顺受的奴性。
叶老婆子想追,可她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根本追不上。
她气得暴跳如雷,将满腔怒火一股脑儿转移到叶来娣身上。
二话不说,抡起巴掌就朝叶来娣脸上扇去。
叶熙见状,心中一紧。
明天还要带小跟班去镇上溜达呢,顶着个半边肿脸可不行。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叶熙就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过去,一把推开了老婆子。
叶老婆子猝不及防,一个趔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这时,叶小胖突然冲过来,张嘴就想咬叶熙的手。
叶熙眼疾手快,一把捏住小胖子腮帮子两边的肥肉,用力一掐。
胖小子疼得“吱哇”乱叫,手脚乱蹬。
叶老婆子见状又唱上了:“死妹崽,心好歹,黑心烂肝的把人踹,就该把你拿去卖,死了丢在家门外。”
“哈哈哈哈,你没去演《新白娘子传奇》都是导演的损失,就你会唱?我也会啊!
你人老钱少不得了,擦脂抹粉到处跑,以为能把隔壁王老头迷倒,人家笑你是个活宝,
你福如乌鸦,命比昙花,一出生就克你全家。”
骂了还不过瘾,揪着小胖子头发,啪啪两耳瓜子打得他脸上肥肉乱颤。”
“记住,你小孙子遭打是你招来的。”说着觉得手感不错,又扇了两耳巴子。
小胖子正处在换牙期,有颗牙齿本就摇摇欲坠。
经叶熙这几巴掌,牙根直接被打断,伴随着鲜血牙齿“噗”地吐了出来。
这一幕把叶老婆子和周荷花吓得脸色瞬间惨白,两人呆立原地,眼神中满是惊恐。
叶熙嫌弃地丢下小胖子,带着叶来娣大步离开。
第二天早上,叶熙天亮后才把叶来娣带出空间。
招娣醒来时看着窗外亮光,猛得惊坐起,嘴里念叨着“糟了,糟了,起晚了”,于是慌忙的去穿鞋。
叶熙却说:“不要慌,别管其他的,穿好了我们就去坐牛车。”
叶熙带着叶来娣出了门,两人很快到了村口停牛车的地方。
车上已经坐着三两妇人了,看见她姐妹俩时,都是一脸惊讶。
叶熙利落地掏出两文钱,递给赶牛车的李大爷。
随后,身姿轻盈地跳上牛车,顺势一把将叶来娣拉了上来。
来娣跟几位婶子打了招呼后,两人寻了车尾一处角落坐定。
爱唠嗑的牛婶子探过头来,脸上带着几分好奇
“招娣啊,平日里不都是你家大人去赶集,今儿怎么就你两姐妹去镇上?”
叶熙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目光下意识扫向妇人手中挎着的竹篮,礼貌回应:“我们有点小事要办。婶子这是去镇上卖东西?”
“哈哈哈哈!”牛婶笑声爽朗,“可不是嘛!家里鸡蛋攒了好些时日,这回带去镇上换点粮食回来。”
叶熙也没多的话跟她说,待车上人满,就听车夫李大爷吆喝一声:“驾!”声音沙哑而有力,牛车缓缓启动。
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这牛车乘坐体验糟糕透顶,木质车板硬邦邦的,一路晃晃悠悠,不停的颠簸,震得人骨头架子快散了。
从村子到镇上,即便乘坐牛车,也得耗费整整一个时辰。
好在她身体素质过硬,这颠簸对她说还能承受。
可叶来娣状况就没这么好了,随着牛车不断摇晃,她的脸色愈发苍白。
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双手紧紧攥着车厢边缘,一副随时都会呕吐的模样,显然晕牛车的症状已经开始显现 。
叶熙想起橘子的味道可以缓解晕车,就在商城买了一个,假装从篮子里摸出来递给叶来娣。
闻到橘子特有的清香,她原本紧绷的小脸逐渐放松下来,苍白的脸色也稍稍好转。
牛车载着一车昏昏欲睡的乘客,终于缓缓抵达安乐镇镇边。
车刚停稳,叶熙便向李大爷仔细询问了镇上药肆的位置,随后牵起叶来娣的手,朝着目的地走去。
踏入古镇,叶熙仿若置身于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之中。
这里的一切,和后世那些过度商业化的旅游古镇截然不同。
后世的古镇多为明清遗迹,历经多次修缮与改造,更多是为了迎合旅游需求,古韵在这过程中被消磨不少。
而眼前这座古镇,建筑风格质朴无华,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茶馆中,茶香袅袅升腾,茶客们一边品茶,一边谈天说地。
酒肆里,醇厚的酒香四溢,伙计们忙着招呼客人
布庄内,五颜六色的布料整齐码放,散发着独特的质感
糕点铺子前,热气裹挟着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叶熙深深吸了一口气,对这浓郁的人间烟火气喜爱不已。
一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集市,一边寻找着药肆,在向两位路人仔细打听后。
不多会儿,两人终于站在了一家药肆门口。
古旧的牌匾上,刻着苍劲有力的“济世堂”三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