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119章 假降巧计乱魏营

第一折?降幡之下藏锋刃

景耀六年冬月十二,剑阁关前凝结的霜花在晨曦中泛着冷光。姜维望着城头新换的“魏”字大旗,指节捏得发白,七星剑在鞘中微微震颤。三日前,南中军虽暂时逼退邓艾,但成都已降的消息如重锤般砸在他心头。此刻,钟会的亲卫正列队迎接他“归降”,铠甲碰撞声与北风呼啸交织成刺耳的乐章。

“姜将军果然识时务!”钟会披着紫貂大氅,笑容里藏着三分警惕,“听闻将军在涪水设下‘浮雷阵’,连邓士载都折戟沉沙,这份智谋,钟某实在佩服。”他伸手欲扶,却见姜维突然单膝跪地,将七星剑横在身前。剑身上“汉大将军姜维”的刻字被霜雪覆盖,仅余隐约的金芒。

“末将愿为都督效犬马之劳。”姜维声如寒铁,刻意压低的嗓音里混着沙哑,“但求保全剑阁百姓,否则,末将唯有以死谢罪。”他余光瞥见阿莱娜混在降兵中,白熊氅下隐约露出西羌短刀的刀柄——那是用南中见血封喉树汁液淬过的利刃。

当夜,钟会在中军帐设宴。青铜酒樽里的酒液泛着诡异的青芒——姜维认得,这是魏人特有的“鸩羽酿”,只需半盏便能封喉。他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暗藏的银针,这是西羌巫师所制的解毒器,可在瞬间刺破指尖取血试毒。

“将军可知,司马昭为何命我等急攻剑阁?”钟会忽然压低声音,案几上的牛油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帐幕上,扭曲如恶鬼,“他忌惮邓艾功高震主,更怕将军与南中蛮夷联手……”

姜维瞳孔微缩,端起酒杯的手却稳如磐石。他突然想起三日前在涪水河畔,马岱浑身浴血带回的情报:司马昭已密令关中守军截断邓艾后路。“末将愿为都督除去邓艾。”他将酒液泼在地上,火焰“轰”地窜起三尺高,故意让袖口滑落,露出臂上未愈的箭伤,“但需都督借我三千精兵,假作伐蛮之师,暗中截断邓艾粮道。”

帐外忽有脚步声逼近。姜维余光扫见两名魏军密探,袖中暗藏的“诸葛弩”悄然滑入手心。这是他根据诸葛亮《损益连弩》改良的袖珍版,可藏于广袖之中,瞬间连发三箭。钟会却突然大笑,挥退亲卫:“好!果然是诸葛丞相的传人!”他掏出虎符,指腹在虎纹上摩挲片刻,“明日卯时,你便出发。”

姜维退出营帐时,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他摸到怀中诸葛亮留下的锦囊,展开只见八字血书:“离间钟邓,徐图复国。”远处,马岱乔装成魏军伙夫,正往水井里倒入秘制的“麻沸散”——这是用曼陀罗花与蜀地特有的醉蛇草熬制七日的迷药,只需微量便能让千人昏睡。月光下,他看见阿莱娜正将一卷羊皮图藏入靴筒——那是今早从钟会书房偷出的魏军布防图。

第二折?暗渡阴平劫粮道

冬月十三,卯时三刻。姜维率三千魏军出剑阁西门,旌旗上绣着“魏”字,马蹄却裹着厚厚的棉布。行至阴平古道,积雪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咯吱声。他望着峭壁上残留的蜀军箭孔,突然勒住战马,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传令下去,原地休整。”

阿莱娜扮作魏军百夫长,凑上前来时,腰间的银铃刻意发出轻响——这是西羌人约定的暗号。“大将军,邓艾的粮草应在三日后经此运送,我们是否……”话未说完,姜维突然挥剑斩落道旁枯木,树干裂开处露出暗藏的“地听仪”铜管——竟是魏军所设!

“有埋伏!”姜维大喝一声,七星剑划出寒光。果然,两侧山壁传来机括响动,千余魏军从暗堡中杀出。他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图——正是钟会帐中偷出的魏军布防图,边角还沾着昨夜酒渍。“按图索骥,破其两翼!”他指向左侧山头,“那里藏着魏军的‘霹雳车’,一旦被毁,邓艾必乱!”

马岱率雪豹骑疾驰而去,弯刀专砍战车绳索。这些弯刀刀刃呈锯齿状,是姜维特意命铁匠用魏军缴获的寒铁打造,可轻易割断浸油麻绳。姜维则亲率精锐直冲中军,手中弩箭连发,箭簇上涂着南中见血封喉树的汁液。一名魏军将领挥刀格挡,却见箭簇竟直接穿透刀锋——这是姜维用诸葛亮遗留的陨铁锻造的“破甲箭”。

混战中,姜维瞥见魏军主将的银甲。他摘下头盔,白发在风中狂舞:“认得我吗?”七星剑如游龙般刺出,直取咽喉。主将举刀格挡,却听“咔嚓”一声——剑刃竟是特制的断钢剑!这十把断钢剑由诸葛亮临终前授意打造,剑身暗藏凹槽,可卡住敌方兵刃后瞬间折断。

“诸葛丞相临终前,特意为魏军打造了十把!”姜维冷笑,剑势不停。主将倒地时,他从其怀中搜出密信:“司马昭密令邓艾,事成后即刻剿灭钟会……”他将信揣入怀中,目光扫过远处燃烧的粮草车。突然,他注意到押运粮草的士卒衣甲上有奇怪的朱砂标记——那是黄皓私军的徽记。

“撤军!”姜维突然下令。阿莱娜一怔,却见他对着远处山壁连打三个手势——那是西羌人“危险撤离”的信号。原来,他在密信边缘发现了蜡封痕迹,这意味着信件可能是黄皓故意泄露的诱饵。当魏军追兵赶到时,只看到满地散落的“蜀锦”——这些布料被浸泡过西羌的“**香”,吸入者会产生幻觉,互相残杀。

第三折?锦官城内暗潮涌

冬月十五,成都。姜维带着“捷报”返回钟会大营时,正撞见黄皓与魏军将领密谈。黄皓的貂裘上沾着蜀锦碎屑,眼神躲闪:“姜将军真是威风,连邓艾的粮草都能劫……”他的声音尖细如鼠,尾音在寒风中打着颤。

“公公谬赞。”姜维皮笑肉不笑,余光扫过黄皓袖中露出的半片虎符——正是刘禅的调兵凭证,边缘还留着牙印,显然是仓促间扯断的。他突然压低声音,靠近黄皓时故意让身上的血腥气扑面而来:“不过,末将倒是听闻,公公与邓艾有书信往来?”

黄皓脸色骤变,后退半步撞翻案几,茶盏碎裂的声音惊飞了屋檐下的寒鸦。却听钟会大笑声传来:“姜将军来得正好!”他展开舆图,指尖重重戳在剑阁标记上,“司马昭命我即刻班师,你以为如何?”姜维盯着图上邓艾的驻军标记,注意到钟会用朱砂在绵竹关画了个醒目的叉——那是通往成都的咽喉要道。

“都督若撤军,邓艾定会坐大。”姜维故意皱眉,从怀中掏出密信时,故意让袖口滑落,露出臂上新添的鞭痕——这是昨夜让阿莱娜用魏军皮鞭抽打的。“这是从邓艾部将身上搜出的,还请都督过目。”他特意将信件折起,只露出“钟会谋反”四字。

钟会的脸色瞬间阴沉。当夜,姜维换上西羌夜行衣,潜入黄皓宅邸。他避开屋檐下悬挂的铜铃——这些铃铛用蜀地特有的响铜制成,稍有震动便会发出警报。在书房暗格里,他发现了更多证据:盖着刘禅玉玺的降表、与邓艾约定瓜分蜀地的密信,甚至还有司马昭赏赐的黄金印信。他将这些证据用油布包好,突然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

“谁?”姜维迅速躲入书架后。却见黄皓抱着一个檀木匣子匆匆而入,匣子里隐约露出半卷帛书。姜维屏住呼吸,待黄皓离开后,悄悄打开匣子——竟是失传已久的《太平要术》残卷,扉页上还有张角后人的印章。他瞳孔骤缩,突然意识到黄皓的野心远超想象。

与此同时,马岱在锦官城散播谣言:“钟会要杀邓艾,独吞蜀地!”他特意让孩童传唱童谣:“钟会狼子野心藏,邓艾功高要遭殃,可怜蜀地百姓苦,何日再见汉旗扬。”百姓们义愤填膺,纷纷聚集在钟会府前抗议。姜维站在人群中,望着混乱的场面,心中默默祈祷:丞相,这步棋,可走对了?

第四折?魏营内乱起萧墙

冬月十七,魏军大营。邓艾看着阿莱娜呈上的密信,手不禁颤抖。信中,黄皓承诺助他登基,条件是事成后诛杀钟会与姜维。信纸边缘还残留着黄皓特有的龙涎香,这让邓艾不得不信。“此乃钟会与姜维的奸计!”副将提醒,但邓艾已被野心蒙蔽双眼。他抚摸着案头的青铜虎符,想起司马昭前日的密函中那句“若平蜀,必封王”。

“传令下去,备战!”他握紧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钟会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我等当奉天子之命,讨逆!”与此同时,钟会也收到密报,暴跳如雷:“邓艾竟敢先下手为强?集结大军,给我拿下他!”他踢翻案几,地图上的剑阁标记被墨水染得模糊不清。

姜维躲在暗处,看着魏军自相残杀,心中五味杂陈。箭雨纷飞中,他突然听见熟悉的号角声——是南中军的战鼓!原来,孟获之孙接到密信,率象阵赶来支援。这些战象身披犀牛皮甲,象牙上绑着姜维特制的“火油罐”,只需点燃引线,便可形成移动火海。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姜维振臂高呼,率雪豹骑杀入乱军。七星剑所到之处,魏军纷纷败退。他望见邓艾与钟会对峙,突然纵马冲入阵中:“两位都督何必自相残杀?司马昭才是真正的敌人!”他的声音穿透喊杀声,带着二十余年沙场磨砺出的威严。

邓艾与钟会同时愣住。姜维趁机抛出黄皓的密信:“看看吧,这才是真相!”信中,黄皓与司马昭勾结的证据确凿,甚至还有瓜分蜀汉领土的手绘舆图。钟会脸色铁青,邓艾则呆若木鸡。就在此时,姜维突然指向远处:“诸位请看!”

只见一队魏军打着“司马昭亲军”的旗号杀来,领头将领高举诏书:“钟会、邓艾意图谋反,着即就地正法!”原来,这是姜维提前派人伪装的。魏军顿时陷入混乱,不知该听谁的号令。姜维趁机高呼:“我等皆是魏臣,却被小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竟有几分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与其内耗,不如联手,共抗司马昭!”

第五折?汉魂不灭待春来

冬月二十,剑阁关。姜维站在城头,望着重新升起的“汉”字大旗,泪水模糊了视线。经过几日激战,魏军元气大伤,邓艾与钟会暂时达成和解,同意与蜀汉休战。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被战火熏黑的边缘微微卷曲,却依然坚挺。

“大将军,南中军送来捷报!”马岱浑身浴血,却难掩喜色,手中的战报还滴着水渍,“孟获之孙已夺回江州,守住了长江天险!”阿莱娜捧着诸葛亮留下的《兵法二十四篇》,书页间夹着姜维伪造的“天子诏书”——诏书中,刘禅赦免了邓艾与钟会,封他们为蜀地都督,印泥是用朱砂混着姜维的鲜血调制而成。

“这只是权宜之计。”姜维抚摸着剑鞘上的“汉”字,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清醒。他望向北方,那里是司马昭的势力范围,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派人去洛阳,联络旧部,告诉他们:汉魂不灭,总有一日,我们会杀回去!”他的声音坚定,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夜幕降临,剑阁关的灯火次第亮起。姜维独自来到丞相祠堂,在诸葛亮的画像前焚香。烛光摇曳中,他仿佛又看见那个白衣飘飘的身影,听见熟悉的声音:“伯约,汉祚兴衰,便在你肩上了。”供桌上的《出师表》残卷被风吹动,“兴复汉室”四字在火光中明明灭灭。

突然,祠堂外传来脚步声。阿莱娜提着食盒而入,里面是姜维最爱吃的诸葛烤鱼,鱼身上还撒着西羌特有的香料。“大将军,该用膳了。”她轻声说,注意到姜维鬓角新添的白发。姜维摇头,目光依然停留在画像上:“阿莱娜,你说,丞相若还在,会怎么做?”

寒风掠过祠堂,卷起地上的枯叶。姜维握紧七星剑,剑身上“汉大将军姜维”的刻字在烛光下闪烁。他心中默念:此身可灭,汉魂不熄!只要还有一人记得汉室,只要还有一寸土地插着汉旗,这场复兴大业,就永远不会结束。

远处,传来百姓的歌声:“诸葛在世,姜维重生,汉家天下,必将复兴……”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如同希望的火种,在黑暗中顽强燃烧。姜维走出祠堂,望着满天星斗,忽然想起诸葛亮曾说:“汉,乃天命所在。”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入掌心:“天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