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110章 洮阳风雪照汉心

第一折?成都急报破重关

洮阳城头的风雪如刀刃般刮过,姜维裹紧身上的蜀锦披风,手中的七星剑在结着冰棱的城砖上艰难刻下最后一道\"汉\"字。剑刃与城墙上原有的诸葛连弩刻痕重合时,发出清脆的金石相击之声,在呼啸的北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报——\"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阿莱娜骑着一匹浑身浴雪的战马疾驰而来。她银饰上的冰晶随着剧烈动作簌簌掉落,手中的军报边缘已被风雪浸透,却依然清晰可见鲜红的成都卫血印:\"大将军!钟会大军已过涪城,宦官黄皓开城献降,陛下被困太极殿!\"

姜维握着剑柄的手骤然收紧,指节泛白。他转身望向远处连绵的祁连山,山巅的积雪在暮色中泛着冷光。诸葛亮的教诲犹在耳畔:\"守险不守陴\",此刻洮阳隘口的防御工事,正是当年丞相亲自指导修建的。城墙上密布的菱形弩孔,专为破盾而设,此刻仿佛都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恶战。

\"大将军,\"阿莱娜平复着喘息,\"老族长的鹰眸骑在绵竹关被截,魏军的'寒铁盾阵'异常坚固,竟硬生生挡下了连弩齐射。\"

姜维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城头上严阵以待的将士。忽然,他转身对马岱道:\"带五千天汉新军走阴平小径,用羌族的'雪豹战术'绕后。蒋斌,你率弩兵在洮阳隘口布'梅花阵',箭簇换作三棱破甲锥,务必撕开魏军的盾阵!\"

就在此时,城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姜维低头望去,只见当地百姓背着装满青稞饼的麻袋,扶老携幼地聚集在城门下。孩童们手中握着用兽骨磨制的小弩箭,虽然简陋,却透着坚定。为首的老者高声喊道:\"将军!我们虽不是蜀军,却也是汉家子孙,能帮着递箭,能守城门!\"

姜维眼眶微热,快步走下城头。他扶起老者,声音里带着难得的激动:\"当年丞相在时,便说'汉贼不两立'。今日有你们在,洮阳便是第二个剑阁!\"他望向城头新挂的\"汉\"字大旗,旗角绣着的羌汉双图腾在风雪中猎猎作响,仿佛预示着一场壮烈的保卫战即将展开。

第二折?洛阳宫深锁汉胄

洛阳深宫之中,刘禅独坐寝殿,手中紧紧攥着衣带里的\"汉\"字锦缎。殿外传来魏军拆卸汉家铜环的刺耳声响,每一声都像重锤敲击在他心头。黄皓尖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陛下,晋王有请,该写禅位诏书了。\"

刘禅握紧腰间诸葛亮亲赠的连弩形玉佩,那温润的玉质仿佛还带着相父的体温。他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心中默默祈祷着姜维能守住洮阳。忽然,他感觉到怀中的玉璜微微发烫,这是姜维用秘法炼制的联络信物,此刻的异动,是否意味着千里之外的激战?

\"还是说,陛下还想着姜维那个反贼?\"黄皓阴恻恻的话语打断了他的思绪。刘禅抬头,正对上黄皓贪婪的目光——他觊觎这块玉佩已久,因为相传上面刻着诸葛连弩的终极机关图。

就在此时,宫外突然传来箭矢破空之声。无数弩箭如流星般射在太极殿的飞檐上,箭尾都系着鲜红的蜀锦,上面用朱砂写着\"汉祚未绝\"四个大字。黄皓脸色骤变,卫士们匆忙抬来的\"魏\"字灯笼刚挂起,便被精准的弩箭射穿,火焰在灯笼上烧出醒目的\"汉\"字窟窿。

\"反了反了!\"黄皓尖叫着躲到柱后。而刘禅则快步走到殿前,眼前的景象让他热血沸腾:无数百姓举着用树枝自制的连弩,高喊着\"还我汉家天下\"。人群中,有人高举着诸葛亮的画像,有人展示着胸前\"汉\"字刺青,与定军山的\"汉\"字军旗遥相呼应。

刘禅想起姜维在定军山的血书:\"陛下,汉家的江山,是千万百姓用血肉堆起来的。\"他猛然转身,从袖中掏出诸葛亮的遗诏残页,大步走向宫外。玉璜的光芒照亮他坚定的脸庞,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懦弱的后主,而是汉家血脉的守护者。

第三折?洮阳隘口布奇阵

洮阳隘口的风雪愈发猛烈,能见度不足十步。姜维站在高处的了望塔上,看着魏军的\"寒铁盾阵\"如黑色潮水般缓缓逼近。盾阵整齐划一,盾牌相接处严丝合缝,在风雪中泛着森冷的寒光。

\"大将军,弩兵已就位!\"蒋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姜维回头,只见雪岩后的弩兵们严阵以待,他们手中的弩机经过羌族工匠改良,弹簧片由雪山冰蚕筋制成,即便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弹性。

\"放!\"姜维的七星剑狠狠挥落。第一波弩箭破空而出,三棱破甲锥精准射向盾缝。倒钩状的箭头勾住寒铁盾,巨大的冲击力将魏军的阵形拉扯得七零八落。阿莱娜率领的鹰眸骑趁机从雪崖滑下,狼头刀寒光闪烁,瞬间砍断数条盾链。她马靴上的八阵图纹路在雪地上划出醒目的\"汉\"字轨迹。

\"邓艾,你还记得阴平的滚木吗?\"姜维的声音混着风声,在隘口回荡,\"今日洮阳的雪,便是汉家的刀!\"

魏军前锋迅速重组盾阵,然而还未等他们站稳,头顶突然落下密集的雪团。这是蜀军提前囤积的\"雪崩弩\",用蜀锦袋装着碎石和硫磺,砸在盾面上轰然炸开。刺鼻的硫磺味混着雪雾弥漫开来,满山遍野仿佛都笼罩在\"汉\"字雪雾之中。

邓艾在中军帐内握紧长矛,望着这熟悉又陌生的场景,额角不禁渗出冷汗。他忽然想起定军山的\"魂归阵\",当年蜀军正是用类似的奇袭战术,让他铩羽而归。而此刻,姜维显然有备而来。

深夜,马岱的密探带回紧急消息:\"大将军,钟会在成都大肆搜捕汉臣,却在丞相府遗址发现'天汉隐军'的密道标记!\"

姜维望向东南方,仿佛能看见成都城的火光。他摸出贴身收藏的诸葛亮遗图,指尖划过\"洮阳\"与\"成都\"的连线,那里标着醒目的\"羌汉血盟\"记号。\"告诉老族长,启动'雪豹连弩阵',\"他眼神坚定,\"我们的箭,要让钟会知道,汉家的河山,寸土不让!\"

第四折?雪夜奇袭破敌胆

洮阳的雪夜格外寂静,只有风雪掠过地面的沙沙声。姜维亲率三千天汉新军,身着裹着雪豹皮的特制衣甲,脚踩羌族的\"冰上飞\"木屐,在雪地中悄无声息地接近魏军大营。他们的弩箭涂着羌族秘制的\"迷踪药\",中箭的魏军哨兵甚至来不及发出声响,便无声倒地。

\"大将军,前方是邓艾的中军帐。\"阿莱娜压低声音,她的银铃被特意用布条缠住,以免发出声响。

姜维点头,七星剑出鞘三寸,剑鞘上的\"汉\"字在雪光中若隐若现。帐内传来邓艾愤怒的吼声:\"快给我炸开洮阳隘口,否则钟会那厮要抢头功!\"

话音未落,姜维的弩箭已精准射穿帐帘,箭尾的红绳在风雪中晃出\"汉\"字残影。魏军大营顿时大乱,寒铁盾在积雪覆盖的地面上打滑,反而成了蜀军突进的阻碍。阿莱娜的狼头刀上下翻飞,很快砍断了邓艾的帅旗。旗面上的\"魏\"字被风雪撕成碎片,露出底下百姓连夜绣上的\"汉\"字底纹。

\"姜维!\"邓艾挥舞着长矛冲来,\"你死守洮阳,成都已破!\"

姜维冷笑一声,七星剑轻松架住对方的攻势:\"成都的百姓,会用连弩教你什么是汉家骨气。\"他望向远处的火光,那是马岱率领的伏兵得手,魏军的粮草正在熊熊燃烧,\"而你,将永远记得洮阳的雪,是汉家儿郎的血染红的。\"

奇袭战持续到后半夜,魏军损失惨重,邓艾不得不下令暂时后撤。姜维站在燃烧的魏军营寨前,看着雪地中散落的寒铁盾和魏军尸体,心中明白,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决战,还在后面。

第五折?孤剑长吟汉魂存

洮阳之战的硝烟渐渐散去,天边泛起鱼肚白。姜维站在城头,看着百姓们自发地在缴获的魏军寒铁盾上刻\"汉\"字。这些盾牌将被重新熔铸,变成守护洮阳的武器。

阿莱娜递来一封密信,绢帛上用鲜血写着:\"陛下已禅位,晋朝立国,然民间私藏汉旗者十万,连弩图纸遍传九州。\"

\"好。\"姜维的手指抚过剑柄上的缺口,那是昨夜与邓艾激战留下的痕迹,\"只要百姓还在刻'汉'字,还在传连弩,汉家就还有希望。\"

马岱匆匆赶来,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伯约,相父的遗计成了!'天汉隐军'的据点已全部亮起,凉州、西羌、南中都有了我们的根基!\"

姜维望向祁连山的方向,那里的羌族少年正在练习连弩,老人们耐心传授着诸葛亮的八阵图。他忽然想起相父在五丈原的那个夜晚,羽扇轻摇,语重心长地说:\"伯约,汉家的未来,在人心。\"

是夜,姜维沉沉睡去。梦中,他看见诸葛亮站在洮阳城头,羽扇指向北方:\"伯约,洮阳守得好,汉家的魂,便在这风雪中。\"他猛然惊醒,案头的《出师表》残卷上,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汉魂在,剑不折。\"

雪又下了起来,纷纷扬扬。但洮阳城头的\"汉\"字军旗依然猎猎飘扬,比任何时候都要鲜艳。姜维握紧七星剑,剑鞘上的划痕,像极了诸葛亮羽扇的纹路。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天汉新军化整为零,转入西羌雪山。我们的连弩,要变成百姓手中的耕具;我们的军旗,要化作田间的汉柳。但记住——\"他望向东方,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若有一日,晋朝的刀再敢欺压百姓,我们的箭,必从雪山而来,让'汉'字,重新在九州飘扬!\"

羌笛悠扬的声音响起,吹奏的正是《出师表》的旋律。姜维望着雪地中百姓们自发堆砌的\"汉\"字石堆,嘴角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身或许终会埋骨雪山,但汉家的魂,就像这洮阳的风雪,永远凛冽,永远不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