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136章 玉门沙暗战云涌

第一折 商道骤起马蹄尘

景元十七年秋,玉门关外的胡杨染成金红。姜维骑在枣骝马上,望着驼队扬起的烟尘。这支由鲜卑、羌人、汉人组成的商队载着蜀锦、铁器,正要前往大月氏。突然,前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三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骑士浑身是血。

“将军!”为首的鲜卑骑士扯着嘶哑的嗓子喊道,“商队在白龙堆遇袭!劫道的不是马贼,看装束像是……像是魏军!”

姜维神色一凛。白龙堆位于敦煌与楼兰之间,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地形复杂,流沙遍布。他立刻下令:“木尔丹,你带五十人绕道红柳峡,从侧面包抄;霍弋,率百人沿丝路主干道搜索。记住,尽量抓活口!”

夜幕降临时,姜维率亲卫抵达白龙堆。月光下,散落的货物和尸体铺满沙砾,二十余辆马车被焚毁,幸存者蜷缩在沙丘下瑟瑟发抖。一个满脸血污的月氏商人爬过来,抓住姜维的衣角:“将军,他们说……说要截断西域与汉家的联系!”

姜维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尸体上的伤口。箭矢三棱状,箭头淬毒,这是魏军制式装备;而死者身上的刀伤呈弧形,分明是羌人弯刀所致。“有意思,”他喃喃道,“魏军和羌人联手?”

正说着,远处传来喊杀声。木尔丹的声音穿透夜色:“将军!发现敌人踪迹!”姜维翻身上马,银枪一挥:“随我来!”

追出二十里,他们在一片雅丹地貌中发现了敌人。三百余名骑兵正在分赃,为首的将领身着魏军铠甲,腰间却挂着羌人的狼牙吊坠。姜维认出此人——原是曹魏安西将军麾下的偏将郭勋,去年叛逃后便没了音讯。

“郭勋!”姜维勒住马,“你身为魏将,为何勾结马贼劫掠商队?”

郭勋冷笑:“姜维,天下大势已变。司马昭即将称帝,西域这块肥肉,我们岂能让蜀汉独占?这些羌人不过是棋子,事成之后,他们的牧场也将归大魏所有!”

姜维眼中闪过怒火:“你可知,这些商队维系着西域与中原的和平?断了商道,就是断了万千百姓的生路!”他转头对身后的士兵,“放箭!”

顿时,改良后的诸葛连弩发出轰鸣,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阵。郭勋没想到汉军的弩箭如此迅猛,慌忙指挥撤退。混乱中,姜维瞅准机会,拍马冲入敌阵,银枪挑翻两名骑兵,直取郭勋。

郭勋抽出弯刀迎战,却在交手三招后露出破绽。姜维一枪刺中他的左肩,将他挑落马下。“绑了!”姜维喝道。

此时,一名羌人骑士突然冲向姜维,手中短刀泛着蓝光。姜维侧身避开,反手一枪,刺穿了对方的胸膛。羌人骑士倒地前,从怀中掉出一块刻有狼头的青铜牌——正是西羌某部落的信物。

姜维捡起铜牌,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这场劫掠,恐怕不只是魏军的阴谋,背后或许还有西羌部落的影子。他望向东方,夜幕深沉,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

第二折 羌帐暗涌风云变

回到姑臧城,姜维立即提审郭勋。大牢里,郭勋虽身负重伤,却依然嘴硬:“杀了我吧,你们救不了西域!”

“我问你,”姜维目光如炬,“与你勾结的羌人,是哪个部落?”

郭勋冷笑:“你以为我会说?告诉你也无妨,是北山羌王哈木尔。他早就不满汉家在西域的势力,这次不过是顺水推舟!”

姜维心中一震。北山羌部落在西羌中势力庞大,若真与魏军勾结,西域局势将岌岌可危。他命人将郭勋押下,连夜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大将军,”霍弋皱着眉头说,“哈木尔的部落有两万骑兵,且熟悉西域地形。我们若贸然出兵,恐怕讨不到便宜。”

木尔丹也点头:“哈木尔为人狡猾,去年还与我们互通有无,如今却……”

姜维沉思片刻:“先礼后兵。我亲自去北山羌帐,试探哈木尔的态度。霍弋,你整顿兵马,做好备战准备;木尔丹,你联络其他羌人部落,探听消息。”

三日后,姜维带着百名亲卫,前往北山羌王庭。王庭外,旌旗猎猎,数百名羌人骑兵列队而立,刀光闪烁,气氛剑拔弩张。哈木尔坐在虎皮椅上,眼神阴鸷:“姜大将军大驾光临,所为何事?”

姜维下马,神色镇定:“听闻贵部与魏军来往密切,特来问问。商道乃西域命脉,断商道者,必遭万民唾弃。”

哈木尔大笑:“姜将军这是在威胁我?北山羌部落在汉魏之间周旋多年,不过是为了生存。司马昭许诺,只要我截断西域与蜀汉的联系,便封我为‘西域大都护’!”

“哈木尔,你可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姜维直视他的眼睛,“魏军野心勃勃,一旦掌控西域,下一个目标便是你们羌人部落!当年轲比能与我盟誓,如今鲜卑族在汉家的庇护下,牛羊兴旺,商路畅通,难道你不想走同样的路?”

哈木尔神色微动,但很快又冷笑道:“少废话!你若想平安离开,就留下半数西域屯田的收益!否则……”他一挥手,四周的羌人骑兵立刻围了上来。

姜维毫不畏惧,拔出银枪:“哈木尔,你若执意与汉为敌,我便让你知道,汉军的剑锋,从未生锈!”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名羌人将领冲进来:“大王!不好了!我们的牧场着火了,是魏军干的!他们说……说您若不配合,就踏平北山羌部落!”

哈木尔脸色骤变:“什么?这群背信弃义的小人!”

姜维趁机说:“哈木尔,魏军根本没把你当盟友。与我汉军联手,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哈木尔沉默良久,终于咬牙道:“好!我与你合作。但你需答应我,事成之后,让北山羌部落自治,不受汉家约束。”

“可以。”姜维点头,“但前提是,你们必须遵守汉羌盟约,共同守护西域安宁。”

当晚,姜维与哈木尔歃血为盟。然而,姜维知道,这场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想要真正稳定西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折 沙海奇兵破敌阵

结盟后的第三天,姜维收到密报:魏军安西将军王欣率五千骑兵,正从酒泉出发,意图突袭玉门关。哈木尔的北山羌骑兵可牵制敌军一部分,但正面交锋,汉军仍处劣势。

“将军,”霍弋提议,“我们可在疏勒河设伏,利用地形消耗敌军。”

姜维摇头:“王欣老谋深算,不会轻易中伏。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众将惊讶。

“不错。”姜维展开地图,“玉门关西北百里,有一片大沙丘,名为‘沙魔岭’。那里流沙频繁,常人不敢靠近,但我已找到一条安全路径。我们可从沙魔岭绕到魏军后方,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木尔丹皱眉:“可是将军,沙魔岭地形复杂,若遇上流沙……”

“所以我们要速战速决。”姜维握紧拳头,“我亲自率三千精兵,携带干粮和水囊,三日内穿过沙魔岭。霍弋,你率两千人在玉门关正面佯攻,吸引魏军注意力;哈木尔,你的羌骑兵在半路截击魏军补给。”

三日后,姜维的部队踏上了沙魔岭。烈日当空,滚烫的沙子仿佛要将人融化。士兵们背着沉重的装备,在沙丘间艰难跋涉。突然,前方传来惊呼:“流沙!有流沙!”

姜维望去,只见一片黄沙如潮水般涌动,眨眼间便吞没了几棵胡杨树。“稳住!按训练队形散开!”他大声喊道。

原来,出发前姜维已命人制作了“防沙板”——一种长宽五尺的木板,可插入沙中固定身形。士兵们迅速将防沙板插入沙地,手挽手组成人墙,艰难地抵御着流沙的冲击。

经过半日惊险跋涉,部队终于穿过沙魔岭,抵达魏军后方。此时,霍弋的佯攻也已奏效,王欣率主力向玉门关杀去,只留下一千老弱看守营地。

“动手!”姜维一声令下,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营。魏军没想到汉军会从沙魔岭绕过来,顿时乱作一团。姜维一马当先,银枪连挑数名敌将,直取魏军粮草库。

“放箭!”随着姜维的命令,火箭如雨般射向粮草堆。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王欣得知后方遇袭,急忙回援,却在半路遭到哈木尔的羌骑兵截击。

前后受敌,魏军军心大乱。姜维抓住机会,指挥部队发起总攻。经过一番血战,魏军大败,王欣仅率数百残兵逃回酒泉。

此役后,汉军声威大震,西域各部落纷纷遣使表示愿与蜀汉交好。但姜维知道,这只是开始,司马昭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第四折 洛阳密信藏玄机

打败魏军后,姜维在玉门关设立了新的西域都护府,统筹西域军政事务。然而,还没等他喘口气,一封从洛阳送来的密信,又让他陷入了新的危机。

密信是阿莱娜派人送来的,字迹工整却透着焦急:“洛阳局势突变,司马昭即将称帝,其党羽已开始谋划吞并西域。近日,有神秘商队频繁出入铜驼巷,携带大量金银,不知意欲何为。”

姜维捏着信纸,眉头紧锁。司马昭称帝,意味着曹魏名存实亡,而西域作为战略要地,必将成为下一个争夺目标。神秘商队的出现,更让他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木尔丹,”他叫来亲信,“你立刻乔装成商人,前往洛阳,查清商队底细。记住,一切小心。”

半个月后,木尔丹带回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将军,那些商队背后是司马昭的心腹贾充。他们用金银收买了西域多个部落的首领,还在暗中打造兵器!更可怕的是,他们似乎在联系匈奴余部,想组建一支联军!”

姜维倒吸一口凉气。匈奴余部一直对西域虎视眈眈,若与司马昭联手,西域危矣。他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大将军,”霍弋说,“我们应先发制人,趁他们尚未集结完毕,逐个击破!”

“不可。”姜维摇头,“西域部落众多,若贸然出兵,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反抗。我们要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他沉思片刻,继续道:“霍弋,你修书给西域各部落首领,晓以利害,承诺只要他们不与司马昭合作,汉家将给予更多通商优惠;木尔丹,你联络轲比能,让鲜卑骑兵在边境巡逻,威慑匈奴;我则亲自前往鄯善,说服鄯善王与我们结盟。”

鄯善国位于西域要冲,若能得到鄯善王支持,局势将大为改观。姜维带着重礼,日夜兼程赶到鄯善。然而,鄯善王却避而不见,只派一名大臣传话:“我王说了,汉魏相争,鄯善只想自保。”

姜维没有放弃,他在鄯善城外搭起帐篷,每日派人向城中百姓分发粮食和药品,宣讲汉家的仁义。三天后,鄯善王终于被打动,召见了姜维。

“姜将军,”鄯善王说,“我并非不愿与汉家结盟,只是担心司马昭报复。”

“大王不必忧虑,”姜维诚恳地说,“汉军已在西域布下天罗地网,司马昭若敢来犯,必让他有来无回!而且,与汉家结盟,鄯善的商队可直达洛阳,这对贵国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鄯善王犹豫再三,终于点头:“好!我愿与汉家结盟,共抗司马昭!”

与此同时,霍弋的书信也起到了效果,半数西域部落表示中立,不再与司马昭合作。局势开始朝着有利于汉军的方向发展,但姜维知道,真正的决战还未到来。

第五折 丝路长歌忠义传

景元十八年春,司马昭正式称帝,国号“晋”。称帝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任命钟会为征西大将军,率十万大军进攻西域。消息传来,西域震动。

“将军,敌军势大,我们该如何应对?”霍弋焦急地问。

姜维却出奇地镇定:“钟会虽有谋略,但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我们以逸待劳,利用西域广袤的沙漠和戈壁,消耗敌军。”

他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霍弋率三万汉军驻守玉门关,依托关隘死守;木尔丹率领两万鲜卑、羌骑兵,在敌军侧翼骚扰;而他自己,则亲率两万精锐,在敌军必经之路——莫贺延碛设伏。

莫贺延碛是一片广袤的戈壁,方圆八百里,无水无草,风沙肆虐。姜维提前命人在碛中埋设了大量“铁蒺藜”,又在隐蔽处储备了水源。当钟会的大军踏入莫贺延碛时,噩梦开始了。

风沙漫天,士兵们迷失方向;铁蒺藜刺破马蹄,战马嘶鸣;水源被汉军破坏,将士们饥渴难耐。钟会意识到中计,慌忙下令撤退,却遭到木尔丹骑兵的突袭。

混乱中,姜维率伏兵杀出。改良后的诸葛连弩再次发挥威力,箭矢如雨,晋军死伤惨重。钟会见势不妙,只得丢下辎重,率残部狼狈逃回。

此役,汉军大获全胜,缴获粮草军械无数。消息传到洛阳,司马昭气得吐血,却也无可奈何。

战后,姜维在玉门关外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西域各部落首领纷纷前来祝贺,献上奇珍异宝。姜维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各族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诸位!”他大声说,“西域之所以能安宁,不是靠某一国的武力,而是靠我们共同的信念——守护丝路,守护和平!从今往后,无论汉、羌、鲜卑、月氏,都是一家人!”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阿莱娜带着维兴也来到了西域,看着丈夫在台上意气风发的样子,眼中满是骄傲。

维兴扯着母亲的衣角:“娘,我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守护丝路!”

阿莱娜笑着说:“傻孩子,丝路的和平,靠的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千千万万人的努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丝路就会永远畅通!”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丝路上,宛如一条金色的绸带。姜维望着远方,思绪飘向了成都,飘向了武侯祠。丞相,您看到了吗?学生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汉家的旗帜,依然飘扬在西域的天空!

此后多年,西域在姜维的治理下,商贸繁荣,各族和睦。丝路之上,驼铃声声,汉家的丝绸、铁器,西域的葡萄、玉石,往来不绝。而姜维的故事,也随着丝路的驼队,传遍了中原与西域,成为了忠义与和平的象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