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143章 祁连烽火御敌寇

第一折 急报频传乱军心

景元二十三年春,祁连山巅的积雪尚未消融,刺骨的寒风裹挟着砂砾,如利刃般刮过玉门关的城墙。姜维伫立在箭楼之上,望着蜿蜒西去的古道,眉头紧锁。近日来,不安的预感如阴霾般笼罩着他,而案头那一封封加急军报,正不断印证着他的担忧。

最上方那封鄯善国密报的火漆印已被他摩挲得模糊不清,信中详细描述了邓忠在武威郡的异动。三百艘牛皮战船正在紧张打造,魏军扬言要沿着弱水直捣玉门关,这无疑是要切断汉军在河西走廊的补给线;更令人心惊的是,鲜卑慕容垂与匈奴左贤王达成盟约,三万骑兵正朝着祁连山南麓集结,意图从背后包抄汉军防线。这两股势力一南一北,形成钳形攻势,若不能及时应对,汉军苦心经营的西域防线将危在旦夕。

\"将军,小月氏王派使者求见!\"张虎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打破了箭楼的寂静。话音未落,满脸风尘的使者已冲进营帐,他的皮靴上沾满泥浆,腰间弯刀还在往下滴水,显然是日夜兼程赶来。\"魏军买通了月氏叛徒!\"使者气喘吁吁,声音中带着绝望,\"他们偷走了祁连山隘口的布防图,现在正带着邓忠的先锋军朝当金山口去了!\"说着,他掏出半块染血的玉佩——正是姜维亲手赐予小月氏守关将领的信物。

姜维猛地握紧栏杆,玄甲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当金山口是祁连山最险要的关隘,素有\"西域咽喉\"之称,一旦失守,魏军便可长驱直入,切断敦煌与西域诸国的联系,整个西域局势将急转直下。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步走到舆图前,指尖重重划过当金山脉:\"传令霍弋,带五千精兵星夜驰援当金山口;木尔丹,你率羌人勇士在黑水河谷设伏,截断魏军粮道。告诉他们,务必在明日日落前到达指定位置!\"

夜色深沉,玉门关的了望塔上,火把在风中明明灭灭,宛如黑暗中闪烁的鬼火。

姜维独自伫立城头,望着祁连山方向隐隐闪烁的红光,心中泛起不祥的预感。先帝托孤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刘备临终前的谆谆嘱托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诸葛亮临终前赠予的兵法竹简仿佛还带着余温,那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都是丞相一生心血的结晶。

他握紧腰间的亮银枪,枪柄上镶嵌的龙纹硌得掌心生疼,\"不能让丞相的心血白费,不能让先帝的遗愿落空!\"他在心中暗暗发誓。

次日清晨,霍弋的加急军报便送了回来。信中字迹潦草,透露出战场的紧迫与混乱。

当金山口的汉军虽奋力抵抗,但魏军带来了一种新型攻城器械——\"冲山弩\",这种弩车体型巨大,射程远超汉军的床弩,威力惊人。巨大的弩箭射穿汉军的盾牌,将士兵钉在城墙上,守军伤亡惨重。更糟糕的是,魏军中有熟悉地形的叛徒指引,绕过了汉军的暗哨,对关隘形成了合围之势,情况万分危急。

\"备马!\"姜维披上披风,眼神坚定而冷峻,\"传令全军,即刻开拔!玉门关交给张虎镇守,务必守住河西走廊的咽喉!违令者,斩!\"马蹄声划破黎明的寂静,姜维率领的精锐骑兵朝着祁连山疾驰而去,身后扬起漫天黄沙。风呼啸着掠过耳畔,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守住当金山口,守住西域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二折 当金血战守雄关

当姜维赶到当金山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如刀绞。关隘内外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残肢断臂散落各处,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霍弋的铠甲上布满箭孔,脸上血迹斑斑,正带着残部依托断壁残垣拼死抵抗。远处,邓忠的魏军排成整齐的方阵,新型的冲山弩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大的弩箭如流星般划破天空,射穿汉军的盾牌和城墙,将士兵钉在地上,惨叫声此起彼伏。

\"将军!这些冲山弩太厉害了!\"霍弋抹了把脸上的血污,声音中带着疲惫和绝望,\"我们的床弩射程够不到他们,根本无法反击!这样下去,关隘撑不了多久!\"

姜维举目望去,只见魏军后方的工匠正在组装更多的冲山弩,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低头沉思片刻,目光落在满地的碎石和散落的兵器上,突然有了主意。

\"传令下去,收集所有的石块!\"姜维大声下令,声音盖过了战场上的喊杀声,\"再把备用的桐油搬来,越多越好!快!\"汉军将士们虽然不解,但还是迅速行动起来。

姜维亲自指挥,将石块堆放在关隘两侧的山崖上,用桐油浸透的麻布包裹,再用绳索固定,做成简易的火石。同时,他让人将汉军备用的铁蒺藜全部取出,安装在特制的木车上,制成\"铁蒺藜车\"。

当魏军再次发动进攻时,冲山弩的箭雨如蝗虫般袭来。汉军士兵们躲在城墙后,紧张地等待着命令。姜维站在高处,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等魏军进入射程后,他猛地挥动令旗:\"点火!\"刹那间,山崖上的石块裹着熊熊烈火倾泻而下,滚入魏军阵营。冲山弩的木质框架被烈火点燃,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顿时陷入混乱。魏军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惨叫声不绝于耳。

邓忠见势不妙,立即改变战术,下令骑兵冲锋。鲜卑骑兵挥舞着弯刀,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姜维早有准备,汉军推出改良后的\"铁蒺藜车\",车轮上布满尖锐的铁钉,在关隘前形成一道钢铁屏障。鲜卑骑兵的战马纷纷踩中铁蒺藜,受伤倒地,骑兵们也被甩下马来,顿时阵脚大乱。汉军趁机发动反击,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喊杀声响彻山谷。

战斗持续到黄昏,魏军始终无法突破汉军防线。邓忠望着损失惨重的部队,脸色阴沉如铁,咬牙下令撤退。然而,当他们退至黑水河谷时,木尔丹率领的羌人骑兵突然杀出。羌人勇士们骑着矫捷的战马,手持弯刀,如猛虎下山般冲入魏军阵营。魏军的粮草辎重被付之一炬,大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夜空。惨叫声、马嘶声、兵器碰撞声混作一团,魏军陷入了彻底的混乱。

第三折 离间奇谋破联军

当金之战虽胜,但姜维深知危机并未解除。邓忠与慕容垂的联军仍在祁连山外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更糟糕的是,匈奴左贤王的部队也在向祁连山方向移动,三方势力一旦会合,汉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分化敌军,打破他们的联盟,成为了摆在姜维面前的一道难题。

深夜,姜维的营帐内灯火通明。他坐在案前,反复研读细作传回的情报,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终于,他发现了一个关键细节:邓忠与慕容垂在战后因战利品分配不均产生了矛盾,双方为此多次发生争执;而匈奴左贤王对鲜卑人占据过多地盘也颇为不满,认为自己在联盟中利益受损。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即召来心腹谋士,如此这般吩咐一番。

次日,几封伪造的书信悄然流传到魏军和鲜卑军中。第一封以邓忠的口吻写给司马昭,信中诬陷慕容垂暗中与汉军勾结,意图独吞西域的财富和土地,还附上了所谓的\"证据\";另一封模仿慕容垂的笔迹,指责邓忠作战不力,故意保存实力,想让鲜卑人替魏军卖命。同时,汉军的细作在匈奴营地散布谣言,称鲜卑人打算吞并匈奴的牧场,还计划在战后将匈奴人赶到更偏远的地方。

这些谣言如同一把把利刃,迅速撕裂了联军的信任。邓忠看到书信后,暴跳如雷:\"慕容垂这个老匹夫,竟敢背后捅刀子!我定饶不了他!\"他立即下令加强对鲜卑军的戒备,还克扣了原本要分给鲜卑人的粮草。慕容垂得知消息后,也是怒不可遏:\"邓忠血口喷人!当我鲜卑人好欺负不成?\"双方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差点拔刀相向。

匈奴左贤王则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他召集各部族首领商议,营帐内气氛紧张。\"大王,鲜卑人最近行事越来越嚣张,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一位部落首领愤怒地说道,\"这次若让他们得逞,我们匈奴以后还有什么立足之地?\"左贤王皱着眉头,陷入沉思。这时,汉军的使者携带厚礼前来,向他晓以利害:\"大王,邓忠和慕容垂各怀鬼胎,他们的联盟本就脆弱不堪。若大王与我军结盟,共同对抗魏军和鲜卑人,事成之后,西域商路的利益将与大王共享。而且,我军还可助大王夺回被鲜卑人侵占的牧场。\"

左贤王权衡再三,终于同意与汉军结盟。他秘密派遣使者与姜维会面,双方约定:匈奴骑兵从祁连山北麓突袭魏军后方,汉军则从正面发动进攻,两面夹击,彻底粉碎敌军的阴谋。

第四折 祁连设伏歼顽敌

得知匈奴倒戈的消息,邓忠和慕容垂惊慌失措,急忙调整部署。邓忠将主力部队撤回祁连山北麓,试图抵御匈奴的进攻;慕容垂则率领鲜卑骑兵,在祁连山南麓的山谷中设下埋伏,企图伏击前来追击的汉军。他们以为这样就能稳住局势,却不知这一切都在姜维的算计之中。

姜维将计就计,故意让汉军在祁连山南麓虚张声势,大张旗鼓地做出大举进攻的姿态。白天,汉军的旌旗在山谷间飘扬,鼓声震天;夜晚,火把连成一片,宛如一条蜿蜒的火龙。同时,他暗中调遣精锐部队,绕道祁连山北麓,与匈奴骑兵会合。

当邓忠的魏军在寒风中苦等匈奴时,汉军与匈奴的联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魏军后方。黎明时分,天色刚蒙蒙亮,山谷中弥漫着一层薄雾。汉军的床弩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巨大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魏军营地。匈奴骑兵挥舞着弯刀,如旋风般冲入魏军阵营,喊杀声、马嘶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邓忠慌忙组织抵抗,但部队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陷入混乱。许多士兵还在睡梦中就丢了性命,营地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姜维手持亮银枪,一马当先,枪尖所指,魏军士卒纷纷倒地。他的玄甲在晨光中闪烁着寒光,宛如战神降临。

与此同时,霍弋和木尔丹率领的汉军从祁连山南麓发动进攻,将慕容垂的鲜卑骑兵引出埋伏圈。鲜卑骑兵在开阔地带与汉军展开激战,汉军的强弩和长矛让他们吃尽苦头。慕容垂见势不妙,试图突围,但退路已被汉军截断。

祁连山谷中,喊杀声、惨叫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魏军和鲜卑骑兵死伤惨重,血流成河。邓忠和慕容垂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杀出一条血路,狼狈逃窜。汉军乘胜追击,缴获了大量的兵器和粮草,大获全胜。

第五折 边疆稳固奏凯歌

祁连山之战大获全胜,邓忠和慕容垂的联军元气大伤,短期内再无力进犯西域。匈奴左贤王遵守盟约,与汉军共同守护祁连山防线;小月氏王也因汉军的胜利重新坚定了结盟的决心,将祁连山隘口的防御全权交给汉军。西域的局势终于暂时稳定下来。

战后,姜维在祁连山脚下设立了新的军事要塞,派驻重兵把守。他亲自规划要塞的布局,修建坚固的城墙和了望塔,还挖掘了护城河,以防敌军再次来犯。同时,他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将中原的农耕技术引入西域。在他的带领下,汉军士兵和当地百姓一起劳作,修建水渠,开垦农田,原本荒芜的土地逐渐变得生机勃勃。

为了促进汉人与西域各族的交流,姜维在要塞内设立集市,鼓励通商往来。集市上热闹非凡,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琳琅满目,西域的皮毛、香料、玉石等特产也应有尽有。各族百姓在这里交易货物,交流文化,欢声笑语不断。

这日,阿莱娜带着维兴来到祁连山要塞。看着儿子熟练地指挥士兵操练新改良的防御器械,姜维欣慰地笑了。维兴兴奋地向父亲展示自己的新发明——一种可以旋转的弩车,能够同时向多个方向发射弩箭,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父亲,您看!\"维兴满脸自豪,\"我还在弩车上加装了盾牌,这样士兵们在发射弩箭时就更安全了。\"

\"很好,\"姜维拍着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但记住,这些兵器是用来守护和平的。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我们的付出才有意义。\"夕阳西下,祁连山被染成一片金黄,远处传来悠扬的胡笳声,那是百姓们在庆祝胜利。

姜维站在城楼上,望着这片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土地,心中感慨万千。先帝的遗愿、丞相的教诲,仿佛都化作了眼前的安宁景象。他握紧腰间的亮银枪,默默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会一直守护这片土地,守护汉家的尊严与荣光。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义无反顾,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百姓的安宁,战至最后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