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82章 阴平奇谋定汉基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第82章 阴平奇谋定汉基

作者:作家小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8:45:47 来源:小说旗

第一折 阴平布网

景耀六年冬,阴平道的寒风卷着细雪,姜维的白披风在摩天岭顶猎猎作响。他蹲下身,指尖抚过冻硬的红土——这里埋着三天前埋下的磁石,每十步一枚,呈北斗状排列。阿莱娜的银链缠着罗盘,指针正对着东南方的阴平关。

“将军,西羌的磁石甲胄已送达。”蒋斌的马蹄碾碎冰棱,身后跟着的牦牛队驮着裹着兽皮的甲胄,“孟炎族长说,战象队可在三日内抵达阴平道北口。”

姜维点头,目光落在崖底的狭谷。这条被邓艾视为“天险”的通道,此刻布满陷阱:表面覆盖的浮土下,是混着磁石粉的胶泥,再往下三尺,埋着诸葛亮遗留的“地听”机关,能将马蹄声放大十倍。

“传令下去,”他指向谷口的巨石,“将木牛流马的磁石核心嵌入崖壁,遇敌即启动机关。”他转向阿莱娜,“当年丞相在五丈原布的‘磁石阵’,该让邓艾尝尝滋味了。”

子夜时分,阴平道传来战马嘶鸣。姜维站在了望台,看见前方火把如长蛇般蜿蜒——邓艾的“飞熊军”果然来了。他举起令旗,二十架改良的“元戎弩”从崖顶伸出,箭簇在月光下泛着幽蓝,那是嵌了陇右磁石的破甲箭。

“放!”

弩箭破空声撕裂夜幕,魏军的铁铠在磁石吸引下成为活靶子。邓艾在马上惊觉不对,急令撤退,却听见山壁传来机括轰鸣——木牛流马的磁石核心启动,整块崖壁成为巨大磁体,魏军的兵器纷纷脱离手掌,钉在山岩上。

“好个姜维!”邓艾勒住受惊的战马,“你竟敢在阴平道布下磁石天罗!”他望向两侧崖顶,汉旗在风雪中招展,每面旗角都系着磁石,“可惜,我早有准备!”

话音未落,魏军推出覆盖生牛皮的“冲车”,车辕上的铜盾刻着北地玄武纹,竟能抵消磁石引力。姜维瞳孔骤缩,忽然想起三年前缴获的魏军密档——邓艾果然改良了冲车,用玄武纹铜盾破解磁石阵。

“阿莱娜,用西羌的‘雷石’!”他突然下令。

阿莱娜的银链甩出,点燃崖顶的桐油桶。混着磁石粉的火焰倾泻而下,冲车的生牛皮遇火即燃,铜盾在高温中变形,磁石的引力重新生效。魏军甲士被磁石吸在冲车上,成为弩箭的活靶。

黎明时分,邓艾带着残兵退至摩天岭脚下。他望着满山遍野的汉旗,忽然看见崖顶立着一人——姜维的白盔缨在风雪中格外醒目,手中握着的,正是诸葛亮遗留的七星剑。

“邓士载,”姜维的声音混着风雪,“阴平道不是你的退路,是你的葬身之地。”

邓艾咬牙切齿,却不得不承认,姜维的磁石阵和火攻术,让他的“飞熊军”折损过半。他忽然想起钟会的密信:“姜维必守阴平,祁山交给我。”或许,他该换个思路,从祁山方向突破。

第二折 祁山烽火

祁山堡的积雪尚未融化,钟会的“虎豹骑”已兵临城下。姜维站在城头,望着敌方阵中飘扬的“魏”字大旗,忽然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赵夯带着五千精兵赶到。

“将军,成都的粮草到了!”赵夯的战斧磕在城砖上,“还有东吴的三万石稻米,够我们坚守三个月。”

姜维点头,目光落在祁山九井上。经过半年的修缮,九井的磁石阵更加稳固,井水混合着巴豆粉,专门用来对付魏军的战马。他忽然指向敌方的粮草队:“蒋斌,带两百死士,去烧了他们的马料。”

正午时分,钟会的攻城战开始。魏军的投石机抛出巨大的石弹,却被祁山堡的磁石墙吸附,坠落在护城河中。钟会在阵中皱眉,忽然看见远处浓烟升起——那是他的粮草队遇袭了。

“好个姜维,”钟会冷笑,“竟用巴豆粉让我的战马腹泻。”他忽然下令,“推出‘铁臂车’,给我撞开城门!”

铁臂车的巨木撞在城门上,却听见“当啷”一声——城门内侧嵌着磁石,与铁臂车的精铁部件相互排斥。姜维趁机下令,城墙上的磁石弩箭齐发,专射铁臂车的连接处。

“将军,西羌的战象队到了!”阿莱娜的银链指向西北方,尘土飞扬中,战象的号角声隐约可闻。

姜维望向战象队,忽然想起诸葛亮的《陇西策》:“西羌战象,可破重甲。”他下令打开城门,战象队冲出,象鼻卷起的磁石锤专砸魏军的铁铠,所过之处,甲士们的兵器纷纷被吸走。

钟会的虎豹骑在战象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不得不后撤三十里。姜维站在城头,望着魏军的营帐,忽然看见远处有快马赶来——那是阴平道的信使。

“将军,邓艾绕道沓中,正向阴平关进军!”信使滚鞍落地,“阿莱娜姑娘请您速回阴平!”

姜维握紧剑柄,目光在祁山和阴平之间逡巡。他知道,钟会的进攻是虚,邓艾的偷袭是实。“赵夯,”他忽然说,“祁山堡交给你,我带三千精兵回阴平。”

赵夯抱拳:“末将必守祁山,不让魏军前进一步!”

姜维翻身上马,白盔缨在风中扬起:“记住,磁石井水每三个时辰放一次,可保城墙无虞。”

马蹄声渐远,姜维望着祁山的烽火,心中暗叹:“祁山,千万不能失守。”

第三折 阴平决战

阴平关的暮色中,姜维的战马踏碎最后一块浮冰。他看见阿莱娜站在关前,银链缠着从魏军缴获的“玄武纹铜盾”,正在研究破解之法。

“将军,邓艾的大军已过摩天岭,”阿莱娜抬头,眼中闪过精光,“他这次带了五万精兵,还有改良的‘浮桥车’,能在狭谷中快速架桥。”

姜维望向阴平道的狭谷,忽然想起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残页:“狭谷之战,贵在因地制宜。”他下令,“将磁石埋入谷底的河流,引动地下水脉,让浮桥车陷入泥沼。”

三日后,邓艾的大军踏入阴平道。浮桥车刚架起,车轮便陷入混着磁石粉的胶泥中。魏军甲士刚踏上浮桥,便被磁石吸引,纷纷坠入河中。邓艾在马上大骂,却听见山壁传来机括声——姜维的弩箭从四面八方射来,专打浮桥的连接处。

“邓艾,你以为改良浮桥车就能过阴平?”姜维站在崖顶,七星剑直指敌方帅旗,“丞相在九泉之下,早为你备好了葬身之地。”

邓艾忽然看见,谷底的河流泛着幽蓝,那是磁石粉的光芒。他的战马突然受惊,铁蹄陷入泥沼,无法自拔。而汉军的战象队从两侧杀出,象鼻卷起的磁石锤将魏军的兵器吸走,甲士们只能徒手应战。

“撤退!”邓艾不得不下达命令,却发现退路已被赵夯的骑兵切断。他望着满山遍野的汉旗,忽然明白,自己中了姜维的“诱敌深入”之计。

黄昏时分,阴平道的狭谷中尸横遍野。姜维站在邓艾遗留的帅旗旁,捡起一枚玄武纹铜盾,忽然想起钟会的密信:“邓艾若败,祁山必危。”他望向祁山方向,心中忽然不安。

“阿莱娜,”他说,“你带西羌勇士镇守阴平,我回祁山。钟会一定知道邓艾兵败,会全力进攻祁山。”

阿莱娜点头,银链在夕阳下划出优美的弧光:“将军放心,阴平道有我和磁石阵,邓艾休想再前进一步。”

第四折 朝堂驰援

建兴宫的正殿里,刘禅握着姜维的密信,手在发抖。刘谌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东吴的盟书:“父皇,陆抗的十万大军已过荆州,直取襄阳,钟会不得不分兵应对。”

刘禅点头,眼中闪过愧色:“朕当年错信黄皓,险些误了大事。如今朕亲政,必当全力支持大将军。”他转向蒋斌,“传朕旨意,打开成都武库,将所有磁石弩箭送往祁山。”

蒋斌抱拳:“陛下,武库中还有丞相遗留的‘木牛流马改良图’,末将请命,亲自押运前往祁山。”

与此同时,西羌的孟炎族长带着战象队抵达祁山,赵夯的压力大减。钟会的虎豹骑在战象和磁石阵面前寸步难行,不得不退回陈仓。

姜维回到祁山时,正看见蒋斌的车队驶入大营。他展开“木牛流马改良图”,发现丞相早已在图中注明:“磁石引车,可在雪地日行百里。”他忽然下令,“将木牛流马改装,用于运输粮草,绕道阴平道,支援阿莱娜。”

是夜,姜维在丞相祠堂守夜,望着诸葛亮的塑像,忽然想起当年丞相的教诲:“为将者,不仅要善用兵器,更要善用人心。”他忽然明白,祁山和阴平的胜利,不仅是战术的胜利,更是蜀汉军民同心的结果。

“丞相,”他低声说,“维虽不才,定当继承您的遗志,让汉旗永远飘扬在祁山之巅。”

第五折 汉魂不灭

景耀七年春,祁山堡外的积雪开始融化。姜维站在点将台,望着校场上的五万精兵——其中有一万是新招募的西羌勇士,他们的甲胄上,都嵌着磁石。

“将军,东吴的粮草已送达阴平,”阿莱娜的银链缠着最新的战报,“邓艾退回陇西,钟会也被陆抗牵制在襄阳。”

姜维点头,目光落在远处的阴平道:“传令下去,整军北伐。这次,我们要直取陇右,断了邓艾的粮道。”

大军开拔的那天,成都百姓夹道相送。刘禅亲自登上城楼,将象征皇权的玉玺交给姜维:“大将军,这玉玺,朕替先帝交给你,待克复中原之日,再迎回洛阳。”

姜维跪地接过玉玺,望着城楼上飘扬的汉旗,忽然想起诸葛亮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如今,刘禅亲政,贤臣在位,蜀汉终于有了复兴的希望。

北伐的大军中,木牛流马载着粮草,战象队护着两翼,磁石弩箭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姜维骑在马上,白盔缨在风中扬起,宛如当年的诸葛亮。

“出发!”他一声令下,五万汉军齐呼“克复中原”,声震云霄。

祁山的烽火再次燃起,这次,照亮的不仅是蜀汉的疆土,更是千万汉家儿郎的忠肝义胆。姜维知道,前方的路还很艰难,邓艾和钟会不会轻易放弃,北燕的威胁依然存在。但他相信,只要汉魂不灭,蜀汉就有复兴的希望。

“此身可灭,汉魂不熄。”他低声自语,目光坚定如铁。

当大军踏上北伐的道路,姜维回望成都,看见刘谌在城楼上目送,手中捧着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残页。他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是蜀汉的疆土,更是一种信仰,一种让汉家天下重归一统的信仰。

阴平道的磁石阵在阳光下闪烁,祁山堡的汉旗在风中飘扬。姜维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汉魂的光芒,将永远照亮这片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