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 > 第20章 新的线索

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 第20章 新的线索

作者:覆水芥舟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11:33:18 来源:小说旗

腊月里的第一场雪落在太极殿飞檐上时,婉儿正蹲在浣衣局后廊刷鎏金汤婆子。铜漏滴答声里,她听见西角门传来竹杖点地的响动,抬头便见个佝偻身影披着褪黑素纱披风,腰间宫绦绣着的并蒂莲已褪成浅粉 —— 是在储秀宫当值三十年的周嬷嬷,宫里老人都唤她 \"掌灯嬷\",因她曾伺候过已故的端妃。

\"小娘子手真巧。\" 周嬷嬷在青石板上坐下,袖口滑出半幅绣着云雷纹的帕子,\"这汤婆子上的缠枝纹,倒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玄灵观那位牛鼻子老道画的丹炉图。\"

婉儿的指尖猛地掐进刷毛里。自父亲被东厂劫走,她每日装成浣衣宫女穿梭各宫,此刻听见 \"玄灵观丹炉 \"二字,心跳声几乎盖过落雪声。周嬷嬷浑浊的眼睛望着远处宫墙,帕子上的云雷纹在雪光下泛着冷意:\" 那道士道号 ' 玄真子 ',总穿件绣满云雷纹的月白羽衣,太后曾让他在慈宁宫开炉炼 ' 长寿丹 '。\"

\"后来呢?\" 婉儿放轻声音,掌心的汤婆子烫得发红。周嬷嬷忽然凑近,压低嗓音:\"万历二十年中秋,道士突然失踪,连炼到第三炉的丹炉都没熄。端妃殿下那日去玄灵观上香,回来就说看见丹炉里浮着人脸,再后来... 储秀宫的井水就开始泛油花。\"

雪片落在周嬷嬷鬓角的银饰上,那是枚双鹤纹银簪,簪头缺了只鹤喙 —— 与沈砚剑鞘上的断痕分毫不差。婉儿想起地宫壁画里贤王手持的双鹤玉佩,喉间滚动着问:\"嬷嬷可见过那道士的真容?比如... 左脸有刀疤?\"

\"刀疤?\" 周嬷嬷摇摇头,从袖中摸出个漆盒,里面躺着半片碎瓷,\"他总戴着白玉面具,只露出下巴上的朱砂痣,红得像滴了血。倒是这碎瓷片,是从他丹炉里捡的,背面刻着...\" 她翻过瓷片,雪光映出三个小字:摄魂篇。

婉儿的指甲几乎嵌进掌心。这三个字,正是父亲从玄灵观账册里誊抄的核心篇章,记载着用纯阴血祭炉的邪术。她忽然注意到周嬷嬷的帕子边缘,用金线绣着极小的云雷纹与双鹤纹交织图案 —— 正是贤王旧部与东厂标记的诡异结合。

\"掌灯嬷,\" 婉儿握住对方枯枝般的手,\"您说道士失踪后,宫里开始流传怪事... 可曾听说嫔妃们看见 ' 已故亲人 '?\" 周嬷嬷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像是想起什么可怕的事:\"端妃娘娘总说看见她夭折的公主在丹炉旁玩耍,后来竟抱着香炉跳了井... 井里捞上来的尸体,指甲缝里全是朱砂粉。\"

远处传来尚宫局女官的呼唤,周嬷嬷急忙将碎瓷片塞进婉儿掌心,银簪上的双鹤纹划过她手腕:\"小娘子莫要多问,当年给玄真子打下手的道童,后来都做了东厂的缇骑... 还有这帕子,是端妃殿下临终前塞给我的,她说 ' 鹤鸣九天时,云雷自破 '。\"

浣衣局的铜铃突然响起,婉儿慌忙将碎瓷片藏进衣襟,发现帕子内侧用朱砂画着幅简图:慈宁宫熏香殿的方位,与玄灵观地宫的暗渠走向完全吻合。周嬷嬷已拄着竹杖走远,披风下摆露出半截褪色的宫绦,上面绣着的,正是母亲日记里提到的 \"双鹤绕云雷\" 标记。

申时初刻,婉儿借着送汤婆子的机会潜入慈宁宫偏殿。熏香殿的铜炉里飘着沉水香,却掩不住底下暗藏的硫磺味 —— 与玄灵观丹炉的气息如出一辙。她盯着殿角堆积的香灰,忽然发现灰堆里混着几片极小的琉璃碎屑,正是周嬷嬷碎瓷片的同款。

\"你在做什么?\"

尖利的嗓音惊得婉儿转身,崔尚宫的贴身女官正抱着鎏金香盒站在门口,袖口绣着的云雷纹银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婉儿急忙福身:\"回姐姐的话,长春宫的陆常在说近来嗅觉不灵,让奴婢来讨些新制的香粉。\"

女官上下打量她,目光落在她腰间的双鹤纹荷包上 —— 那是沈砚冒死送来的信物。\"陆常在?\" 女官忽然冷笑,\"她今早已经被送去冷宫了,说看见墙上有人影写血字,呵,怕是中了...\" 她忽然住口,甩袖走向熏香殿,\"去库房领三匣沉水香,莫要再乱跑。\"

婉儿攥紧帕子退下,发现女官腰间的钥匙串上,挂着枚刻着断刃朱砂痣的玉牌 —— 与陈墨的标记一模一样。雪越下越大,她躲在抄手游廊的朱漆柱后,展开周嬷嬷给的简图,发现熏香殿地砖的排列暗合北斗方位,中心那块砖上,竟刻着极小的云雷纹。

更夫敲梆子的声音里,婉儿忽然想起父亲曾说过,玄真子的炼丹术源自前朝邪派,最擅用 \"借魂香\" 操控人心,而配方的关键,正是需要皇室血脉的 \"引魂血\"。她摸了摸颈间的琉璃珠,里面封存着母亲的发丝,忽然明白为何东厂穷追不舍 —— 二十年前的玄真子,根本就是陈墨的师父,而所谓道士失踪,不过是换了身皮,继续在宫里做督主的走狗。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婉儿默念周嬷嬷的话,望着慈宁宫飞檐上的积雪,忽然发现琉璃瓦的排列竟与地宫壁画上的丹炉方位一致。那个曾受太后宠信的玄真子,怕是从未离开过紫禁城,他的丹炉,他的邪术,他的摄魂香,都藏在最显眼的地方 —— 比如太后每日熏香的殿中,比如各宫的井水之下,比如皇上案头的香炉里。

当她回到浣衣局,发现周嬷嬷的碎瓷片在月光下竟显出血字:\"玄真子即陈墨,断刃朱砂乃东厂暗记\"。原来,那个戴着白玉面具的道士,就是如今脸上有刀疤的陈墨,二十年前不过是换了副面容,继续在宫里兴风作浪。而周嬷嬷的双鹤银簪,还有她提到的 \"端妃抱炉投井\",正是当年贤王旧部试图揭露阴谋的代价。

窗外传来巡夜的脚步声,婉儿将碎瓷片和帕子塞进妆匣底层,指尖触到沈砚前日偷偷交给她的半幅图纸 —— 紫禁城水系图上,玄灵观地宫的暗渠正通向慈宁宫熏香殿的下方。原来,陈墨的丹炉从未真正熄灭,他不过是将炼毒场所搬到了太后的眼皮底下,用 \"龙涎香\" 的美名掩盖摄魂丹的邪毒。

雪停时,婉儿望着宫墙上的月影,忽然想起周嬷嬷说的 \"鹤鸣九天\"。双鹤是贤王的象征,云雷是东厂的标记,而她手中的线索,正是连接这两者的关键 —— 玄真子的真实身份、陈墨的邪术源头、崔尚宫与东厂的关联,都在这一片片碎瓷、一幅幅简图中渐渐清晰。

她摸了摸腕间的玉镯,里面封着父亲用鲜血誊抄的摄魂丹配方,又想起地宫石壁上的贤王血书。新的线索如同雪后初晴的阳光,照亮了紫禁城阴暗的角落,却也让她看清,前方的路比想象中更危险 —— 太后、崔尚宫、陈墨,还有那个从未露面的东厂督主,都在等着她这个 \"纯阴之体\" 去祭炉,去完成他们操控天下的幻梦。

但周嬷嬷的银簪、沈砚的剑鞘、父亲的咳嗽声,都在告诉她,真相已经近在咫尺。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雪雾时,婉儿将双鹤纹荷包系紧,帕子上的云雷纹在晨光中舒展,仿佛即将冲破积雪的禁锢。她知道,新的线索不仅是追凶的钥匙,更是唤醒皇上心智的良药,是让二十年前的冤魂得以安息的号角。

在这个新的清晨,婉儿终于明白,所谓 \"新的线索\",从来都藏在旧人的记忆里,藏在破碎的文物中,藏在每一个不甘被毒雾笼罩的人心里。而她,作为徐氏血脉,作为贤王旧部最后的希望,终将带着这些线索,走进紫禁城最危险的核心,让云雷纹下的阴影,在双鹤的长鸣中彻底消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