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 > 第7章 宫中传闻

血契轮回:从光绪之死到2026 第7章 宫中传闻

作者:覆水芥舟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11:33:18 来源:小说旗

立冬后的紫禁城飘着细雪,婉儿攥着暖炉穿行在永巷时,檐角冰棱正滴下融水,在青石板上砸出细碎的坑洼。她特意换了件半旧的月白夹袄,腕间系着寻常宫女的素色汗巾,混在端着膳食的宫娥队伍里,像片不起眼的落叶飘向储秀宫后巷 —— 那里是宫中流言的集散地,三五个值夜的老嬷嬷常坐在廊下,用针线活计遮掩着耳目的秘密。

“您可听说了?长春宫的小桃昨儿撞了邪,” 穿豆绿衫子的小宫女正给老嬷嬷递金线,声音压得比雪片还轻,“白日里好好的,夜里突然对着铜盆磕头,说看见她娘从水里爬出来,指甲缝里全是颐和园的沉沙……” 话未说完,便被老嬷嬷用银针戳了手背:“作死!沉沙二字也是你能提的?上月三顺胡同的李媒婆,不过多嘴说了句井水污染,如今还在慎刑司喝糊糊呢。”

婉儿低头装作整理裙角,余光却瞥见老嬷嬷鬓间插着朵褪色的白芙蓉 —— 正是半年前暴毙的崔尚宫生前最爱戴的样式。她故意让暖炉滑落在地,铜炉与青砖相撞的声响惊起麻雀,趁众人慌乱时,轻声问那小宫女:“姐姐可知,龙涎香究竟是瑞是邪?” 对方受惊般后退半步,绣鞋碾过残雪:“贵人说饮了能梦见老祖宗,可咱们底下人都传……” 突然瞥见拐角处有侍卫影子,立刻闭紧了嘴。

绕过储秀宫,御花园的九曲桥上聚着几个扫雪的太监。婉儿躲在太湖石后,听见年纪稍长的那个正用笤帚戳冰面:“光绪二十年闹鼠疫那会儿,太医院的王大人曾在奏折里写,龙涎香燃烟可避秽,谁料太后偏要熬成汤喝 —— 您猜怎么着?咸福宫的老福晋喝了半盏,当晚就梦见先帝爷拿金簪子戳她眉心,嚷嚷着‘还我朝政’……” 话到此处突然哽住,他惊恐地望着冰面下晃动的树影,仿佛看见某种无形的力量正拽扯他的脚踝。

最年轻的小太监忽然指着西北方:“您们瞧!颐和园方向的夜空又泛青光了,和上个月崔尚宫出事那晚一模一样!” 众人齐齐噤声,唯有冰裂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婉儿想起父亲在 Archives 室查到的记录,光绪十五年改造老井时,曾有匠人目睹井底 “龙珠” 夜间发光,“青如鬼火,照见井壁人影攒动”—— 那些人影,或许正是被用来 “养石” 的冤魂。

午后在内务府领取冬炭时,婉儿刻意撞翻了某位公公的账册。在帮着捡拾散页时,她瞥见一页密折边角写着 “引魂丹配方外泄”,抬头正对上对方阴鸷的目光 —— 正是那日在 “闻香阁” 外撞见的陈怀礼贴身侍卫。她慌忙告罪,却在转身时将半块从日记里撕下的符号纸片塞进炭筐,那是昨夜在父亲验尸报告里发现的,与崔尚宫指甲缝里的残纸纹路相同。

黄昏时分,婉儿蹲在西六宫的井边清洗帕子,忽有个面生的老嬷嬷过来打水。木桶提起时,水面倒映出对方手腕内侧的朱砂刺青 —— 三朵并蒂莲,正是日记中神秘符号的变形。“姑娘可是在找会‘见先祖’的法子?” 老嬷嬷的声音像浸了霜,“哀家当年在钟粹宫当差,见过最得宠的兰贵人喝了龙涎汤,抱着柱子喊‘皇阿玛’,可她亲爹早就在刑部大牢里烂了 ——” 话未说完,桶绳突然断裂,水花溅湿了婉儿的裙角,老嬷嬷已消失在暮色里,只留下井中一圈圈扩散的涟漪。

回到家中,婉儿将整日听到的传闻一一记在账本背面。祥瑞之说多来自各宫主子身边的近侍,强调 “太后饮后梦见圣祖爷指点迷津”;而邪祟之谈则在低等宫人中间流传,伴随诸多离奇死亡:有厨子说看见御膳房的泔水桶里漂着带牙印的龙涎香饼,有值夜的护军声称在颐和园井边听见男女哭号,更有人说上个月暴毙的崔尚宫,临终前曾抓着井栏喊 “龙珠要吃人”。

“这些传闻像张网,” 婉儿对着烛火举起账本,让字迹在光影里重叠,“说祥瑞的,是要坐实‘先祖托梦’的正当性;说邪祟的,是在警告知情者闭嘴 —— 但最奇怪的是,所有离奇死亡都与‘看见井底景象’有关。” 父亲放下手中的验毒报告,眼中闪过冷光:“陈怀礼之流,既要用幻觉控制上位者,又要用恐惧震慑下人们封口。”

更漏声中,婉儿忽然想起在储秀宫后巷捡到的半片胭脂盒,盒底刻着 “太液龙珠” 四字,与《颐和园修缮日志》里的石碑记载相符。她蘸着茶水在桌面画出传闻中的地点分布图,发现所有 “见鬼” 事件都围绕西南角老井呈放射状分布,恰似某种阵法的起效范围。当指尖落在 “长春宫小桃” 的名字上时,她忽然想起那宫女说的 “指甲缝里全是沉沙”—— 正是父亲在井底发现的混有人骨渣的毒沙。

“他们在测试药效。” 婉儿突然开口,“先用低剂量的引魂丹混入井水,让低位宫人产生幻觉,观察反应;若有人察觉异样,便制造‘邪祟索命’的假象灭口。崔尚宫之所以死得惨烈,是因为她负责调配太后的汤药,必然发现了丹丸的成分。” 父亲点头,手指划过账本上 “龙御天下” 四字:“陈怀礼袖口的五爪蟒纹,还有他急于让太后‘梦见先祖要求还政’,都是在为篡位铺路。”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像极了颐和园井壁上的血手印。婉儿摸着日记里那行 “龙涎饮之见先祖”,终于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残酷真相:所谓 “见先祖”,不过是毒剂引发的神经错乱,让饮用者在幻觉中听从施毒者的指令,而那些离奇的传闻,正是阴谋者用来掩盖罪行的迷雾。

子夜时分,婉儿忽然听见窗外传来猫头鹰的叫声,三声短,两声长 —— 这是父亲与大理寺暗桩约定的信号。她吹灭烛火,透过窗缝看见个黑影翻墙而入,腋下夹着个油纸包。展开层层油纸,里面竟是半幅残破的《颐和园水系图》,用朱砂标着十二处暗井,其中西南角老井旁画着密密麻麻的骷髅头,还有行小字:“戊戌年秋始,每望日汲水三担,供各宫熬汤。”

“从上个月开始,各宫主子的‘安神汤’里,都被掺了引魂丹。” 父亲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陈怀礼算准了太后因变法失败心力交瘁,急于寻求先祖庇佑,便借‘龙涎’之名行巫蛊之实。那些关于祥瑞的传闻,怕是他故意让亲信太监散播,好让太后对‘托梦’深信不疑。”

婉儿望着水系图上如蛛网般蔓延的暗线,忽然想起在御花园听见的 “夜空泛青光”—— 那不是什么鬼火,而是井底龙珠在特定角度反射的月光,用来制造 “圣祖显灵” 的假象。阴谋者们用鲜血、毒药和谎言编织出一张大网,将整个紫禁城笼罩其中,而那些或真或假的传闻,正是这张网上的经纬线,既迷惑着上位者,又绞杀着知情者。

“明日随我进宫,” 父亲忽然按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硌得她生疼,“去拜见太后时,记得把这半幅图缝在内衣里。陈怀礼的人今晚偷烧了内务府的贡品账册,却没料到暗桩早已将证据转移 ——” 他忽然咳嗽起来,月光下,婉儿看见他手帕上染着点点血迹,那是连日奔波熬夜留下的痕迹。

更鼓敲过三声,婉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不断浮现今日听到的种种传闻:有人说看见颐和园的石舫在深夜航行,有人说井里的水在月圆时会变成血色,还有人说已故的同治帝附身在龙涎香上,每日与太后对话…… 这些荒诞的传言,此刻在她眼中都成了阴谋的碎片,正逐渐拼凑出真相的轮廓。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棂时,婉儿摸了摸藏在衣襟里的水系图,冰凉的触感让她清醒。宫中的传闻仍会继续流传,或变成祥瑞,或变成邪祟,但她知道,在这些流言的背后,是无数人用生命堆砌的权力陷阱。而她和父亲,即将成为刺破这层迷雾的利刃,哪怕前路布满荆棘,哪怕自己也可能成为下一个 “撞邪” 的人。

雪后的紫禁城一片寂静,婉儿跟着父亲走过金水桥,看见远处陈怀礼正陪着太后在御花园散步,蟒纹袖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她深吸一口气,将所有传闻化作心中的标尺,那些或真或假的话语,终将在真相面前分崩离析。而此刻,她唯一确定的是,这场关于龙涎的迷局,即将迎来最惊心动魄的破局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