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 第172章 背信弃义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第172章 背信弃义

作者: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8:22:46 来源:小说旗

曹爽的马车碾过洛阳城的青石板路时,已是三更时分。车轮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刺耳,惊起了屋檐下栖息的几只乌鸦。马车停在府邸前,两盏褪了色的红灯笼在秋风中摇晃,将府门上的铜钉照得忽明忽暗。

他刚踏下马车,靴底还未沾地,就听见四周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那不是巡夜的更夫,而是数百名披甲执锐的禁军,正从各个巷口涌出,转眼间就将曹府围得水泄不通。铁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长矛如林,将整个府邸困在中央。

\"这是何意?\"曹爽厉声喝问,声音却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单薄。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却想起佩剑早已在入城时被收缴。

为首的校尉上前三步,抱拳行礼。他头盔下的面容年轻而冷峻,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奉太傅之命,保护武安候安全。请侯爷安心在府中休养。\"

曹爽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抬头望向府门,发现连看门的老仆都被换成了陌生的侍卫。一阵冷风吹过,灯笼里的烛火剧烈晃动,在他脸上投下狰狞的阴影。

\"好一个'保护'!\"曹爽冷笑一声,甩袖入府。朱漆大门在身后重重关闭的声响,像一记闷锤敲在他心上。门闩落下的声音格外刺耳,仿佛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接下来的日子,曹府成了一座华美的囚笼。每天清晨,曹爽都会被府外士兵换岗的声响惊醒——铁甲碰撞声、口令声、脚步声,像一把钝刀,日日割着他的神经。入夜后,火把将府墙四周照得亮如白昼,连影子都无处躲藏。

更令人窒息的是,司马懿命人在府邸四角搭建了四座三丈高的木楼,比曹府的围墙还要高出丈余。那些木楼通体漆黑,像四只巨大的乌鸦蹲在曹府四周,日夜都有士兵值守。

\"大哥,你看!\"曹羲某日惊慌地推开书房门,手指颤抖地指着窗外。曹爽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东南角的高楼上,几个士兵正拿着铜制的了望筒,直直地对着曹府内院。那冰冷的金属圆筒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仿佛毒蛇的眼睛。

曹爽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案几上的青瓷茶盏狠狠砸向墙壁。\"砰\"的一声脆响,瓷片四溅,热茶在雪白的墙面上留下一道褐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

\"司马懿老贼!安敢如此辱我!\"他怒吼着,声音在空荡的府邸中回荡。侍女们吓得跪伏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出。

最屈辱的还在后头。某日午后,曹爽心情烦闷至极,拿着心爱的金丝楠木弹弓到后园打鸟散心。园中春花正艳,他却无心欣赏。刚拉开弓弦瞄准树上一只画眉,就听见高楼上传来刺耳的喊声:

\"故大将军向东南去了!注意!\"

这喊声在寂静的午后格外刺耳,惊飞了树上的鸟儿。曹爽的手一抖,弹丸歪斜着飞入草丛。他站在原地,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瞬间浸透了全身——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司马懿的监视之下,连如厕、就寝都不例外。

远处高楼上,那个喊话的士兵正咧嘴笑着,露出一口黄牙。曹爽死死攥着弹弓,指节发白。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就像笼中的困兽,而司马懿正享受着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正始七年三月初一,春寒料峭。

烛火在青铜灯盏中摇曳,将曹爽伏案的身影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庞大。他正翻阅着一卷《孙子兵法》,竹简在手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窗外秋风瑟瑟,吹得庭院里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与室内翻书的声音混在一起。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紧接着是府门被撞开的巨响。曹爽手中的竹简\"啪\"地掉在地上,散开的简片在地上弹了几下。他心头猛地一紧,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案几边缘。

\"大哥!不好了!\"曹羲连滚带爬地冲进书房,连门都顾不上敲。他的发冠歪斜,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全是冷汗,\"廷尉...廷尉带人闯进来了!说是要拿你问话!\"

曹爽强自镇定,缓缓站起身,整了整衣冠。他刻意放慢动作,仿佛这样就能让时间走得慢些。\"慌什么?\"他的声音比想象中还要平稳,\"我乃先帝托孤之臣,他们敢拿我怎样?\"

话音未落,书房的门就被一脚踹开。一队全副武装的甲士鱼贯而入,铁甲碰撞发出冰冷的声响。为首的廷尉钟毓面色阴沉,手中展开一卷明黄色的诏书。烛光下,诏书上的朱印格外刺眼。

\"黄门张当供称,\"钟毓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曹爽与何晏等人密谋造反,证据确凿。即刻收押!\"

曹爽的瞳孔猛地收缩。他感到一阵眩晕,但很快稳住身形。\"荒谬!\"他怒喝一声,声音在书房内回荡,\"张当何在?我要与他对质!\"他的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却仍强撑着挺直腰背。

钟毓冷笑一声,嘴角勾起一个残忍的弧度:\"张当已在狱中画押。\"说着挥手示意,\"拿下!\"

两名虎贲军士上前,一左一右架住曹爽。他们的铁甲冰冷刺骨,透过单薄的官服传来阵阵寒意。曹爽本能地挣扎,却被按倒在地,脸颊紧贴着冰凉的地砖。铁链\"哗啦\"一声扣在手腕上时,那刺骨的寒意终于让他清醒过来——这不是梦,自己真的完了。

\"你们...你们怎么敢!\"曹爽的声音开始发抖,\"我要见太后!我要见陛下!\"

钟毓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怜悯:\"曹公,省省力气吧。\"他转向甲士,\"带走。\"

曹爽被粗暴地拖起来时,余光瞥见地上散落的兵书竹简。那些他熟读的兵法韬略,此刻显得如此可笑。他突然想起父亲曹真临终前的叮嘱:\"儿啊,朝堂之上,最险恶的不是明刀明枪...\"

春风从敞开的房门灌进来,吹灭了案上的烛火。黑暗笼罩书房的瞬间,曹爽终于明白——这场仗,他输得彻彻底底。

正始七年三月二十日

三月的洛水本该是碧波荡漾、游人如织的好时节。河岸边的垂柳抽出嫩绿的新芽,粉白的杏花开得正盛,空气中本该飘散着花香与青草的气息。可这一日,河畔却挤满了神色各异的百姓和全副武装的士兵,肃杀之气压过了春日的生机。

曹爽被押到河边时,镣铐摩擦的声音格外刺耳。他眯起被阳光刺痛的眼睛,看见何晏、邓飏等人已经跪成一排。何晏那一头总是精心梳理的黑发如今散乱地披散着,再也看不见往日敷粉熏香的风流模样;邓飏的官袍沾满污渍和血迹,脸上还有受刑后的淤青,嘴角残留着干涸的血迹。

\"曹爽!”杨综突然在人群中大喊,声音嘶哑得几乎不似人声,\"我早劝你除掉司马懿,你不听!今日之祸,皆因优柔寡断啊!\"

曹爽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他的喉咙干涩得像被火烧过,嘴唇皲裂出血。恍惚间,他想起出征前杨综的劝谏,那时自己是如何不屑一顾;想起司马懿病恹恹地躺在榻上,连粥都喝不进去的样子;想起自己轻敌大意,在军帐中饮酒作乐的种种...每一个画面都像刀子般剜着他的心。可惜一切都晚了,太晚了。

\"午时已到——行刑!\"

监刑官的声音像一记闷雷,在河岸上炸开。刽子手的大刀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寒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第一个是何晏,这位以清谈闻名的名士在刀落之时,竟还下意识地整了整衣襟,仿佛要去参加一场宴会。刀光闪过,头颅滚落时,围观的百姓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有人捂住了眼睛,有人却伸长脖子看得更仔细。

接着是邓飏、丁谧、华珽...一个接一个,鲜血喷溅在早春的泥土上,染红了整片洛水河岸。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泥土的腥气,令人作呕。几只乌鸦不知从何处飞来,在低空盘旋,发出刺耳的鸣叫。

轮到曹爽时,他突然剧烈地挣扎起来,镣铐哗啦作响:\"我要见陛下!我是托孤大臣!司马懿矫诏!\"他的声音嘶哑而绝望,像困兽最后的嚎叫。但很快,几个士兵就将他按倒在地,粗糙的沙石磨破了他的脸颊。冰凉的刀刃贴上后颈的瞬间,曹爽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父亲教他骑马的情景——那时阳光也是这么明亮,父亲的手温暖而有力...

那一天,洛水为之断流。数万颗头颅滚入河中,河水被染成了暗红色,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岸边的柳树新发的嫩芽上,挂着细小的血珠,在阳光下像一颗颗红宝石,闪烁着妖异的光芒。

远处的高台上,司马懿负手而立,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宽大的衣袖猎猎作响。风吹起他的白须,遮住了嘴角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的眼神深邃如古井,看不出丝毫波澜,仿佛眼前这场血腥的屠杀,不过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棋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