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 第291章 贤妻徽瑜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第291章 贤妻徽瑜

作者: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8:22:46 来源:小说旗

嘉平二年 八月

寿春城内,秋风渐起,却仍带着夏末的燥热。枯黄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地上,被来往巡逻的士兵踩得沙沙作响。大将军曹璟已连续七日未归府邸,不是在营帐中与诸将彻夜议事,就是在城头巡视士卒,连用膳都是在城楼上草草解决。

这一日,羊徽瑜早早起身,望着铜镜中略显憔悴的面容,轻轻叹了口气。她抬手抚过眼角细纹,想起丈夫临行前那句\"城中诸事,就托付夫人了\",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木梳。

\"夫人,军眷们已经到了。\"侍女在门外轻声禀报。

羊徽瑜立刻收敛心神,换上温和的笑容:\"请她们进来吧。\"

几位衣着朴素的妇人依次入内,为首的老妇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羊徽瑜连忙起身相迎,亲自搀扶老人入座。

\"老身拜见夫人。\"老妇人颤巍巍地要行礼,被羊徽瑜轻轻按住。

\"老人家不必多礼。\"羊徽瑜示意侍女上茶,\"您家儿子随军出征多久了?\"

\"回夫人,已有三月零七日了。\"老妇人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家中只剩老身和儿媳,日子虽苦,倒也能熬。只是......\"她欲言又止地搓着粗糙的双手。

羊徽瑜倾身向前:\"老人家但说无妨。\"

\"眼看寒冬将至,军中发下的冬衣单薄得很。\"老妇人终于鼓起勇气,\"儿媳日夜赶制棉衣,可这眼睛......\"她指了指自己昏花的双目,\"老眼昏花,针脚都不齐整了。\"

羊徽瑜闻言,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她伸手轻抚老妇人布满老茧的手背,触感粗糙得像树皮一般。这双手不知为多少将士缝补过衣衫,如今却连自己儿子的冬衣都做不好了。

\"老人家不必忧心。\"羊徽瑜声音轻柔却坚定,\"此事我来想办法。\"

待送走军眷后,羊徽瑜独自在厅中踱步。窗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呼喝声,她忽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案几上那封未拆的家书上——是弟弟羊祜从洛阳寄来的。她轻轻摩挲着信笺,想起弟弟常说的\"为将者当爱兵如子\"。

\"来人。\"她突然转身,声音清亮。

侍女匆匆进来:\"夫人有何吩咐?\"

\"去传我的话。\"羊徽瑜眼中闪着决然的光,\"召集城中各家妇人,明日辰时到城外旧营房集合。再派人去库房清点布料绒絮,不够的立即去市集采买。\"

侍女迟疑道:\"夫人,这恐怕要动用府中积蓄......\"

\"将士们在用性命守城,我们岂能吝啬这些身外之物?\"羊徽瑜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快去准备吧,明日我要亲自为将士们赶制冬衣。\"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羊徽瑜便带着贴身婢女来到了城外那处闲置的营房。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她不禁皱了皱鼻子。

\"小姐,这地方也太破旧了......\"婢女小声嘀咕着,用帕子掩住口鼻。

羊徽瑜却神色如常:\"无妨,打扫一番就好。\"她挽起袖子,亲自指挥仆役们清理场地。木桶碰撞声、扫帚扫地声惊起了屋檐下的几只麻雀。

日上三竿时,营房已焕然一新。羊徽瑜站在门口,望着陆陆续续赶来的妇人们。她们大多衣着简朴,有的怀里还抱着幼童,眼中带着疑惑与期待。

\"诸位姐妹,\"羊徽瑜清了清嗓子,声音轻柔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前线将士正在浴血奋战,我们虽不能持刀杀敌,但也能为他们尽一份心力。\"

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颤声问道:\"夫人,我们这些妇道人家,能做些什么呢?\"

羊徽瑜微微一笑,从婢女手中接过一件半成品的棉衣:\"如今天气渐寒,将士们最需要御寒的衣物。从今日起,我们便在此缝制冬衣、靴袜。\"她说着,熟练地穿针引线,\"针脚要密实些,这样才经得起战地磨损。\"

妇人们渐渐围拢过来,有人小声议论:\"这不是大将军的羊夫人吗?没想到她这样的贵人也亲自做针线......\"

羊徽瑜听到议论,并不在意。她耐心地示范着针法,又安排人手将布料、绒絮一一分发下去。很快,营房内便响起此起彼伏的裁剪声和缝纫声。

\"娘,我也要帮忙!\"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扯着母亲的衣角。

羊徽瑜蹲下身,将一块碎布和针线递给孩子:\"来,姐姐教你缝个简单的荷包。\"她的指尖被针扎了一下,渗出一滴血珠,却只是轻轻吮了吮,继续耐心教导。

三日后,羊徽瑜正在检查成品,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啜泣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瘦弱的年轻妇人躲在角落抹泪。

\"这位姐姐,可是遇到什么难处?\"羊徽瑜走近询问。

那妇人慌忙擦泪:\"没、没什么......只是家中婆婆病重,夫君又随军出征,连抓药的钱都......\"话未说完,又哽咽起来。

羊徽瑜心头一紧。她环顾四周,发现不少妇人都是军眷,脸上写满愁苦。当晚回到府中,她辗转难眠,烛光下反复翻看这几日登记的名单。

\"得想个长久的法子......\"她喃喃自语。

次日一早,羊徽瑜便命人扩建营房,又贴出告示:招募妇孺做工,按件计酬。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寿春城。

\"听说做一件棉衣能给五个铜钱呢!\"

\"羊夫人还管午饭!\"

\"我家丫头也能去帮忙缠线......\"

街头巷尾,妇人们奔走相告。不出几日,原本冷清的营房变得门庭若市。每日天不亮就有人排队等候,上至六旬老妪,下至垂髫孩童,都在这里找到了活计。

一个寒冷的早晨,羊徽瑜站在门口迎接来做工的妇人们。忽然,一个小男孩跑到她跟前,从怀里掏出一个还带着体温的烤饼:\"夫人,这是我娘让我给您的,她说您是天上下凡的仙女......\"

羊徽瑜眼眶一热,蹲下身轻轻抱住孩子。远处,一队士兵正列队经过,他们身上崭新的冬衣在寒风里格外醒目。

——————

一日傍晚,夕阳西沉,暮色渐染寿春城。曹璟披着一身戎装回府,铠甲上还带着几分沙场的寒意。他刚踏入内院,便见书房的灯还亮着,窗纸上映出妻子羊徽瑜伏案的剪影。

他推门而入,见妻子正凝神翻阅账册,纤细的手指在纸页上轻轻划过,眉头微蹙,似在思索什么。曹璟解下佩剑,搁在一旁,温声问道:\"夫人近日在忙些什么?怎么连晚膳都顾不上用?\"

羊徽瑜闻声抬眸,见是丈夫归来,眉眼间顿时浮起一抹柔和的笑意:\"将军回来了。\"她合上账册,指尖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道:\"不过是些琐事,妾身想着理清了再歇息。\"

曹璟在她身旁坐下,伸手替她拢了拢鬓边散落的发丝,低声道:\"府中事务自有管事操持,你何必事事亲力亲为?仔细累坏了身子。\"

羊徽瑜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又坚定下来。她微微倾身,轻声道:\"将军,妾身有一事相商。\"

曹璟见她神色认真,便点头道:\"夫人但说无妨。\"

羊徽瑜沉吟片刻,缓缓道:\"近日妾身走访军中家眷,见许多将士的孩子已到了读书的年纪,却因家境贫寒,无人教导,整日在街头巷尾嬉戏玩耍,荒废了光阴。\"她顿了顿,抬眼望向丈夫,眸中带着恳切,\"妾身想,不如效仿关陇新政,在淮南设立公学,请些士子来教导这些孩子读书识字,将来也好报效国家。\"

曹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握住妻子的手,笑道:\"夫人此议甚好!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若他们的子女能得教化,将来成才,既是他们的福气,也是朝廷之幸。\"他略一思索,又道,\"待我明日与诸将商议,尽快施行。\"

羊徽瑜见他应允,眼中笑意更深,柔声道:\"将军体恤将士,妾身代他们谢过了。\"

曹璟摇头,语气温和却坚定:\"夫人心怀仁善,才是他们的福气。\"

不久后,淮南公学设立,曹璟亲自挑选了几位饱学之士担任先生,又拨出府库银钱,购置笔墨纸砚。消息传开,军中将士的家眷纷纷送子女入学,学堂内书声琅琅,孩童们稚嫩的脸上满是求知的渴望。

前线的将士听闻家眷传来的消息,无不感激涕零。有人捧着家书,眼眶泛红,喃喃道:\"大将军夫妇如此厚待我等,若不效死力,还有何面目见家中妻儿?\"更有老兵拍案而起,高声道:\"来日战场之上,谁敢后退半步,便是辜负了大将军的恩情!\"

自此,曹璟麾下将士士气更盛,军心愈发稳固。每逢战前议事,众将皆抱拳请战,誓死效命。而羊徽瑜的善举,也在军中传为美谈,将士们提起她时,无不敬重有加,称她为\"仁德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