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海棠春令 > 第七十七章 灯光暗淡

海棠春令 第七十七章 灯光暗淡

作者:杏子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22:08:24 来源:小说旗

龙儿,此处危险,你不能多留。如果有事,去西城郊青云桥客栈找我。对了,还有孟公子,我和他住在那边。

刘文龙点点头,把脸移到安梁王的耳朵旁,压低声音说了几句话。安梁王也点了点头。

刘文龙转回身去,快步来到灯笼旁,弯腰提起了灯笼,迈开大步,继续往前面走去。

太子宫殿后面,静悄悄的。微风吹过,树影婆娑,更显得有些静谧寂寥。

安梁王又走入茂密的灌木丛里。他感觉自己肩上的胆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尤其听见刘文龙的话。为了梁国的百姓,只能大义灭亲,保社稷稳定。

青山绿水饶,红簪花朵朵。经济繁荣。安居乐业。这三条,是自己十二岁年纪时,曾经心里种下的心愿。种心愿,莫要忘,莫忘初愿,砥砺前行,这是身为皇子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自己大胆追的一个大目标。

安梁王站在树丛里,把手按在自己的胸口上,他又一次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为梁国为百姓,不怨不悔,他愿意献出自己如春般的生命。

孟安平在大殿脊顶上,迈着轻轻的脚步,从西端来到东端。他蹲下身来,轻轻抽拿出青瓦,借着大殿里的红烛光,看见太子正端坐于太子椅上,他的面前跪着罗成桓。

见此情景,他身体趴下,偷听太子和罗成桓的说话内容。

太子眯着眼。忽然,他睁开了眼睛,盯着罗成桓问:“那件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罗成桓一愣,他抬起头来问:“太子,指得是哪件事?”

太子脸上有些怒,特别的特别的大事。如果这事成了,你就是一荣俱荣的人。如果失败了的话,肯定下地狱的人是你,你知道什么事了吗?

罗成桓听见太子的话后,他的脊梁上一阵阵发冷,但他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跪在太子面前,唯唯诺诺,有点瑟瑟发抖。

他低下头,声音变小,小心翼翼说道:“太子,小的知道,是那件大事。我已经买通殿门口的两个侍卫。这个,请太子放心。”

太子又眯起眼来,微微点头。

只听罗成桓又问:“太子。那个计划的大事,我们什么时候行动?”太子站起身来,走到殿门口,身子往前倾,朝外面望去。

太子离开大殿门口,坐回到椅子上,他的右手握成拳,有些冷冷的说道:“这个月的二十二日,是老不死的五十五岁大寿。哈哈,五十五,无无无。那就这天吧,你把老不死的老东西,赶快送往西天!”

罗成桓抬起了头,连连点头。最后,只见太子挥挥手,示意他退下大殿。

孟安平看到这里,把青瓦轻轻放回原处,迅速离开此处的屋脊。

他把绳子的一端系成圆圈,把圈抛向一棵大树的树杈。他试探着扯了扯绳子,感觉树杈和圈圈能够帮助他离开大殿。

突然,他抓着绳子,纵身一跳,只见整个身体腾空而起。他像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到了大树上,他双手松开了绳子,一瞬间,他抱住了一根粗树枝。

孟安平小心翼翼的坐在树杈上,他把圈圈解开,把绳子收起来,装进了怀里。然后,他快速的滑下树干,猫着腰来到安梁王藏身的地方。

安梁王急步走出灌木丛,轻声道:“孟公子。今夜,有没有重大发现?”

孟安平双手抱拳,回话道:“有。此处不可久留,梁公子,此事回去细说。”

安梁王点点头,二人迅速离开太子殿。

突然,夜巡逻的侍卫,增加了许多。

原来,这是太子的规定,深夜至黎明时间段,增加六倍的巡逻人数,并且,队伍之间巡逻的间隔数,仅仅为悬吊的水壶,朝下滴水珠的三十下。

古代的时候,人们计算比较短的时间,用漏壶滴水计时。人们若计算比较长的时间,用燃烧的香柱来计时。

表面看来,这个梁国太子,好像个草包一样。其实,他内心非常强大,做事谨慎小心,野心特别大且贪婪权利。

看见巡逻的队伍,安梁王和孟安平急忙躲在大树后。二人蹲下身子,望着巡逻的队伍,都有些担心:侍卫增多,难道发现有人进太子府?

瞅准时机,安梁王领着孟安平,沿着一条竹林小路,赶忙来到一座木屋前。

安梁王抬手敲了一下门,正要敲第二下,门迅速的打开了,露出了刘文龙的脸:“梁公子。快进来。”

安梁王和孟安平闪身走进木屋。

孟安平看见了刘文龙,片刻的迟疑,随即惊喜道:“你是刘公子?刘公子,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你怎么会在太子府?”

弟兄两个高兴地抱在一起。刘文龙拍拍他的脊梁:“三公子,梁公子,我们的缘分才开始,怎么能断呢?我们还要一起携手,同看落英缤纷的世间繁花。”

刘文龙把脸转向安梁王,轻声问道:“梁公子。你想不想看繁花盛世?”

安梁王频频点头,繁花盛世,期盼太久了。唉,京城里的逃荒人,越来越多了。连天子脚下,都有这么多逃荒人,试想京城外的地方,一定不计其数。

过了一阵时间,二人躲藏于马车室内。刘文龙驾驶着这辆马车,急中生智,躲过衙役盘查,偷偷把二人送出了太子府。

一会儿,山顶上升起了太阳,红彤彤的。京城的大街上,行人渐渐多了。

有些乞丐,有的蜷缩在角落里,有的斜躺在路边上,呼噜呼噜的睡觉。有几个乞丐,衣衫褴褛,头发像草窝一样蓬乱,左手拄着拐棍,右手里拿着脏兮兮饭碗,步履蹒跚的沿街走着。

这些乞丐,都是来京城的逃荒者,他们多么想喝一碗热粥!多么想吃一块咸菜和一个热馒头!但是,这个简单想法,竟然是他们一个奢侈的愿望。

有几个商人,有一个官员,还有几个富家公子,都从逃荒者们的身边走过。这些人,有的捂着鼻子,有的吐一口唾沫,也有满脸嫌弃的一个表情。

这天傍晚。皇上寝宫。宫殿内,灯光暗淡。

门口外站着二十个侍卫,分立于殿门口两侧。有几个宫女,出出入入,脚步匆匆。

突然,躺在御床上的皇上,他的眼睛,慢慢的,慢慢的睁开,嘴里轻轻叫:“睿文王?睿文王,太子,你三皇弟,他回宫了吗?”

李大监听见声音,扭头看皇上,只见皇上把右手慢慢抬了起来。于是,他高兴的对外面跪在地上的人说:“皇上醒了,皇上醒了。啊,老天保佑,菩萨保佑。啊,皇上醒了。”

跪在地上的皇后,皇妃,太子,睿文王,晋阳王,以及大臣,御医,还有侍卫,侍女,纷纷叩头,嘴里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你们退下。皇后,婉妃,还有丽妃,三个人留下来。其余,你们,你们退下去。”帐幔内,皇上握着李大监的手,用劲喘了两口气,闭上了眼睛。

几个皇妃,太子,王爷,大臣,御医,侍卫,侍女,纷纷叩头谢恩。然后,立起身,转回身,轻轻地脚步,走出了皇上的寝宫。

睿文王走在人群前面。然而,太子走在了最后面。他缓缓的走下台阶,脸上露出点微笑,离开了人群,又迈着缓缓的脚步,朝东边不远处的金鱼池走去。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祝皇上的龙体,早日康复。”皇后,婉妃,丽妃,皇上的这三个女人,在御榻前跪下来,毕恭毕敬的说道。

皇上睁开了眼睛,有点疲惫:“平身。”过了一会儿,皇上喘了口气,慢慢道:“万岁?那是瞎说,人能活到一百岁,老天爷啊,那是对他格外照顾。”

一会儿,李大监转身走出了寝宫,站到了宫殿门外。

皇上的身体,日渐消瘦,体重从一百多斤,已经降到了一百斤。

御榻上的皇上,面容憔悴,神态有点呆滞,他也感觉自己的寿命,渐渐走到尽头。可是,他心里还有很多未完结的事:几十年不遇的干旱,太子不成器,也该立太子妃……

“哎吆,啊,疼,疼,疼死……”突然,皇上大喊道,“这次,太疼了。”

皇后急忙走到御榻前,跪下来,双手紧紧握着皇上手,嘴里着急道:“御医,快去叫御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