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帝谢樱传 > 第266章 层层加码

女帝谢樱传 第266章 层层加码

作者:宁栗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6 00:19:47 来源:小说旗

凡是做生意的,俱是精于计算,此刻俱在脑中噼里啪啦的打起了算盘。

有人低语道:“若说只是这一来一回的运费,自然没问题,但再加上两成的准入费,盈利可就……”

“是啊,库房里纵使有些生丝,但也占不了太多成本,万一来年有个什么天灾,也不至于断供才是,”有人摇头。

这种看似不错,实际上压根没有几两肉,犯不着费那么大周折将东西运到北边生产,就为省那点人工费。

眼见商人们积极性都不高,方才还一脸和煦的段良瞬间变了脸色:

“都说了眼下国事艰难,正是同心协力共赴国难之时,也没让你们出银子,无非是多飞些事罢了,你们一个个推三阻四,是什么意思?”

到底地位低微,一省的布政使动怒,屋内顿时鸦雀无声,商人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杨毅身上,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皇商。

段良自然也等着杨毅的表态,毕竟俗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

杨毅只觉得如芒在背,心知这一趟定是血本无归,思量了许久,还是做出一副沉稳的模样开口:“如今朝廷有难,我们能帮的自然要帮。”

还想挣扎的商人看见杨毅如此说,只能勉为其难的跟着点头。

只要运作运作,也未必会是血本无归。

谢樱依旧坐在圈椅上,不动声色。

段良自然是注意到了谢樱:“谢老板准备拿出多少生丝来共赴国难啊?”

谢樱有些歉意的说道:“我虽说做的是绸缎生意,但到底和各位老板不同。”

“大人有所不知,我只有绸缎铺子,并没有丝织作坊,自然也没什么生丝库存。”

段良笑道:“没有丝织作坊也不要紧,谢老板毕竟是李大人的侄女,在这样的家国大事面前,自然也不会含糊。”

言下之意:有没有丝织作坊,都不耽误你出血。

这样的大帽子扣下来,谢樱一时也无法拒绝。

“各位老板既然都准备了共赴国难,”段良提高了嗓音,“那就先将要拿出来的数额报上来吧,我这边也好做记录。”

段良挥了挥手,方才那收了一圈赏赐的书办走上前来,手持纸笔。

杨毅见再无回转的余地,报了个差不多的数额,其余商人纷纷效仿,报出自己要拿出来的生丝数目。

段良扫视一眼,虽说数目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但也差不了太多,打完巴掌自然该给个甜枣尝尝,当即便抚了抚官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开口道:

“各位有此大义,当真称得上义商二字,本官一定会上表朝廷,予以嘉奖。”

还不等底下人做出反应,段良接着道:

“时不我待啊,各位老板方才已然决定了拿出来的生丝数目,现在直接传唤家人回去将银票拿来,你们今儿回去就着手准备,尽量这两日就随船队出发。”

显然,在某些事情上,纵使平日里再怎么磨蹭的人,效率也高的可怕。

说完,段良看着谢樱道:“谢老板虽说没有生丝,但贡献出来的银两,就算做捐赠,本官也一定会上表好好夸夸李家这位外甥女,当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谢樱饶是心中将眼前人骂了千百遍,也只能挂起营业性的笑容:“段大人过奖了,共度时艰,本身就是我们该做的。”

“既如此,那便是再好不过。”

……

布政使衙门后堂,魏翎一脸纳闷的看着段良开口:

“大人,这完全是张党之人想的法子,咱们干吗还需要帮他们执行落实?”

段良斜眼瞧了他一眼,冷笑道:“现如今张济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夏阁老在内阁都没能拦住,岂是咱们这些人在底下能拦住的?”

“若是咱们拦了,张老贼第一刀就得往咱们身上砍。”

何况,他们还能趁机捞一笔不是?

毕竟官位和百姓是朝廷的,只有银子是自己的。

……

回到店中,云霄面呈菜色:“咱们明明知道他们这是莫须有的层层加码,为何还要给他钱?就应该抬出国公爷和李总兵的身份出来震慑他才是,顺便警告他。”

谢樱摇头:“朝堂之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虽说已经定下了平级袭爵,但京城中空有荣耀的公爵,还不如一个省布政使的实权更大,西北军营又管不到这边来,何况总兵的权力也仅仅是在军营中,而不是在地方。”

“要是李大爷还是兵部侍郎就好了,”云溪也有些难过。

“就算是兵部侍郎,该给的银子咱们也得照样给,”谢樱有些无奈,“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从根上治,再大的权力也是隔靴搔痒。”

谢樱眯着眼睛,想了片刻,画了许多图纸,叫来管事王武和李婳吩咐道:“你们将这些衣裳样式全部做出来,不要留库存,能卖多少卖多少。”

李婳不明就里,王武开口问道:“咱们这一季就上这么多衣裳,以后可怎么办呢?”

谢樱眯了眯眼睛:“不要管以后,先将眼下能赚的钱都赚了。”

李婳似懂非懂的点头:“我明白了。”

谢樱再次叮咛:“你们这段时间的任务,就是变着法子的给我赚钱,不要留库存不要想以后,不要再增加任何固定投入,能赚多少是多少。”

现在要紧的是赚快钱。

看着裁缝们将春装赶制出来,谢樱返回京城,有些事情还等着她做。

南方商人们支援的生丝,已经北上了小半个月的时间,

虽说支援的地方已经预先有了规定,不存在扎堆的情况,但运河上来来往往那么多船只,商人们总能找到谈话的时机。

“你们怎么就只用交这次利润两成的费用?”一个临省的商人瞪大双眼。

“你们不也是交两成吗?”

“我们的两成,是按照去年利润来算的,税收上去一成多,这一回又要我们出钱出人,又要我们再出两成,去年辛苦一年,我们竟然就留下了不到七成。”

账面上是收三成,但中间的损耗是要商人们自己支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