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69章 开海运,炮上船

除了一笔带过的“陛下您吃了吗?”,接下来通篇用讲故事的方法,写了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和唐朝的市舶司,给朝廷和民间,带来了怎样丰厚的税收和财富。

还拿旧元举了例子。

说旧元算是第一个由朝廷牵头,开通大规模海运的朝代,尽管因此也带来了倭寇横行,但那是旧元管理不善。

然后又是一通吹捧大明朝制度完善,不是蛮夷可比之类的,朱元璋习惯了刘基有话直说,这回拿着奏疏看了许久,才从字缝里看出刘基的目的。

“乖孙,你说海运能开吗?”

在朱元璋看来,海上贸易收上来的那些税,都不够海防修筑军事建筑用的,更别提卫兵和当地征兆民夫巡逻的俸银与酬劳。

所以,他在这一点上,与胡惟庸看法相同。

全面禁海运!

疏通内陆河流,依然能够解决旧元利用海运,南粮北运的问题,投入少消耗少回报高,至于和外国人做生意,他们想买自然会走别的路。

比如去开放海运的国家靠岸,再从内陆进入大明朝倒腾货物,商人少赚些,又不是朝廷少赚的。

“只要全面禁止,咱让‘兵仗局’把大炮调到海边去,往后再看到海上飘着长途运载的大船,管它是敌是友,先干翻了它再说,哪怕误伤……那就误伤,等消息传出去,再没有倭寇敢来犯了!”

兵仗局是专门负责火器制作的。

朱元璋成立它并花大价钱维持这个部门的运作,是为了压制蒙古骑兵。

可蒙古骑兵在西北好几千里地以外流浪,倭寇就在千里之外盯着,时刻准备骚扰富庶的东南沿地区。

短时间内不能彻底根除倭寇,也要狠狠地打他们一顿扬国威!

朱雄英听着老朱的安排,轻轻点了点小脑袋瓜。

【海运能开。】

朱元璋手心直痒痒,双手十指张开又紧握,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他真想问问乖孙:你不同意咱禁海运你点什么头?

可既然乖孙不同意,他干脆顺着乖孙的话往下说。

“咱又觉得,老先生说的有道理,那旧元朝廷都敢开海运,咱为什么不敢开,只是想到朝中的阻力,他们担心张士诚还有方国珍的旧部,会兴风作浪,到时候西北和东南一起作战,咱真是左右为难啊。”

言外之意。

乖孙你得想个办法说服咱,不然的话,这么大的事,可不是你点点头就能决定的。

【爷爷你现在手底下的强将老将那么多,你现在不把仗打完了,难道要等后世去打吗?】

朱元璋心中一震。

他苦一苦没关系,让他子孙后代跟着苦?

那不行!

【现在搞海禁,那叫饮鸩止渴。】

朱元璋心中又是一震,认为乖孙说得太夸张了。

海禁一事又不是他一拍脑袋决定的,而是权衡了利弊,认为目前来说,还是全面禁止海上贸易更合适。

他心里不赞同,但身体还是先诚实地往摇篮方向靠了靠,生怕漏听了任何一个字。

【虽然片甲不下海,除了官方朝贡不允许船只靠近沿海,再加上爷爷威名远扬,短时间里,确实打击了倭寇袭扰的次数。】

【可它会把自唐宋就开始的民间海上贸易,逼到地下,甚至许多百姓都加入到走私为倭的行动中去,亦商亦盗,恶性循环。】

朱雄英急得伸出小手,抓住朱元璋的袖口,使劲地晃了晃。

就差亲自张嘴告诉老朱。

【不能搞海禁!】

【爷爷你也不想看到你重重重孙子那一代,因为海禁导致走私泛滥,沿海一些百姓为了生计,对倭寇不抵抗不作为吧?】

朱元璋想说:谁敢当汉奸,咱就把他们统统砍了!

可转念又想到自己当年揭竿而起的原因,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与反省之中。

为了短期稳定东北沿海的局势,却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的祸患。

他和那些被他鄙视的旧元朝廷有什么区别?

“啊哈……”

朱雄英老半晌没听到老朱的动静,还以为人走了,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举起双手闭上了眼。

迷迷糊糊间,感觉满手是茧子的大掌抚摸着他的脑袋,老朱声音低沉还有些哽咽。

“唉!咱差点因为一时偷懒,耽误了后人。”

朱雄英不知道老朱是不是想开了。

但他其实也不支持刘基所说的,在旧元势力未除的情况下,大搞海上贸易。

因为这样做太心急了,海防投入会加重国家支出,而老朱是一个会打仗,却不怎么会搞钱的劳模。

尤其是战事才消停了没几年,民生还没弄好呢老是征兵打仗,百姓也不乐意啊。

毕竟许多倭寇如今还是以图财为多,肉不割在自己身上,谁也不觉得疼,自然也就没有太多将士想着一鼓作气,想把倭寇灭掉。

【要是等我长大一些,再商讨这个话题就好了。】

【到时候我先找高产农作物让大家填饱肚子,再给百姓们发放耕地,让他们积极守卫国土。】

【然后挣钱造大船,把炮架上去,一边做生意,一边打倭寇,直接打到倭国去!】

朱雄英伸了伸小胳膊,流着口水继续做他的英雄梦去了。

而朱元璋望着乖孙的睡脸,坐了足足半个时辰,理顺了乖孙的想法与用意,一拍大腿。

对!

就这么干!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海禁是不能禁的,但海运也不能一下子开个大口子,更要遏制倭寇猖獗的情况,该打的时候必须狠狠打。

一边做生意,一边打倭寇,朝中还没有如此能人,但!

他有别的法子,不用国库掏银子,达成遏制倭寇并让民间海上贸易增加的好法子!

“云奇,去工部的酿酒坊,把薛尚书请来。”

咱得勒紧裤腰带省省钱,先造几艘大船出来探探路。

“也不知道咱的酒酿得怎么样了?”

要是真能成,造大船的钱不就有了吗?

……

“哗哗哗!”

海浪拍击着礁石,卷起点点猩红滚入水中。

沙滩已经被鲜血染红,赶来的刘璟便看到上千倭寇,像狼入羊群般,赶着没能成功逃离的女人上船,青壮年被杀害,老人和孩子悉数成了刀下亡魂。

人间炼狱,不过如此。

“二公子,怎么来了这么多倭寇?”

手下亲兵惊呆了。

他们不是来抓挖祖坟的嫌犯的吗,怎么撞上大运,碰到了这么多的倭寇登陆?

上千人的战斗,已经属于小型战争了!

个人的力量在这种战争中,显得微不足道。

“二公子,你先撤,我们给你打掩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