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140章 改头换面的营销手段,胡党出手了

酒入口就涌入一股数种粮食杂糅在一起的醇香,入喉温热,酒气沿着鼻腔直达天灵盖,把自从进入酒坊后,有些昏沉的脑袋,刺激得一下子清明起来。

这杯酒咽下去以后,依旧是唇齿留香,回味绵长。

“好!好酒!”

朱元璋当贫民的时候,自然是喝不起酒的,但当上皇帝以后,宴饮时可以没大鱼大肉,但绝对少不了各种品类的酒水。

四川进贡的重碧酒,在他尝来已经是难得的好酒,再加上不知道为什么不能量产,因此市面上的价格也贵得离谱,一斤能卖到三十两银子,就这,还有价无市,让权贵富商抢破头。

谁家生了姑娘埋下十坛这样的酒,等到出嫁时拿出来喝,那指定是风风光光,能够传遍整个京城。

可他刚才喝下去的这一杯,比重碧酒口感更细腻绵柔,让人回味无穷,一尝就知道,这两种酒有相似之处,但乖孙提供的酒方酿制而成的杂粮酒,口味和口质绝对是更胜一筹!

“彦祥,你觉得这酒比起重碧酒来怎么样?实话实说,咱不怪你?”

朱元璋生怕自己太片面了,错估了杂粮酒的价值,还是要听取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

薛祥正眯着眼回味他亲手酿制而成的美酒,原以为这种浓郁的酒气,酒的烈度会犹如前朝蒸馏出来的烧酒一样辣嗓子,喝下去会觉得辛烈,适合陛下这种生性豪迈的壮汉喜好。

万万没想到,它不仅酒色清冽,口感还十分的绵密,与他以前喝过的烧酒一样能够引起微醺感,但烧酒纯靠蒸馏工艺,够劲但不够味。

杂粮酒不一样,它靠的是五种粮食经过发酵,让粮食的香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喝完以后像饥饿的时候吃了一顿饱饭,整个人得到了一种满足感,浑身舒坦。

“彦祥?你这是醉了吗?”

朱元璋觉得这酒也不烈啊,又倒了一杯一饮而尽,也没达到微醺的程度。

看到薛祥还在摇头晃脑,他也顾不得上喝酒了,推了薛祥一把。

“醒醒,天亮了!”

薛祥这才猛然从自己的情绪里回过魂来,连忙朝着朱元璋拱手一拜。

“臣失态了。”

“哈哈哈,看来还没醉,咱还担心这酒太厉害,一口下去灌醉了人,那咱卖的斤两不就要减少好几倍吗?”

薛祥心想:自己天天在酒坊里呆着,没练出千杯不醉的酒量,也能喝它两斤杂粮酒不倒。

再说了,前朝的烧酒他又不是没喝过,尤其是前朝流行喝烧酒,虽然烧钱又稀缺,但倒逼了其他酒品跟着提升烈度。

以前的斗酒诗百篇,是饮之甘甜的短期发酵酒,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变化,发酵酒都精进了工艺与时限,斗酒喝一半,手脚就要打摆子。

在经历过宋的商业快速发展后,如今的酒水主打一个精致,而不是靠量取胜,两杯酒下肚,能敞开心扉聊一聊,比喝一坛酒结伴如厕比谁尿得远更讲究。

因此,薛祥说完就立即做出了评价。

“陛下,这酒不能叫杂粮酒!”

“啊?为什么?”

朱元璋还以为薛祥会挑剔酒的问题,没想到会说酒名不行。

薛祥见陛下根本没有意识到,如今喝得起酒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叫杂粮酒虽然通俗易懂,但它没格调。

说直白些就是,想卖谁的酒就得让它全方面的符合谁的胃口,一个响亮又有格调的名字,才能让它在各种酒品里杀出重围。

“陛下,杂粮只能表现它的特性,不能体现它的价值。”

薛祥说得很含蓄,换作以前朱元璋没有这方面的见识,他是听不明白的。

可经过卖牙刷,划分等级的事以后,他马上对号入座想起了乖孙说的“营销手段”。

“啪!”

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

“咱知道了,咱得给它起个响亮又能体现它厉害的名字!让那些掏钱买酒的人觉得,喝这酒和别的酒不一样,彦祥你是这意思吧。”

薛祥激动得直点头。

“那彦祥你给咱的酒起一个名字吧。”

“……”

薛祥两眼一抹黑,差点一头栽地上,倒头就睡它个天崩地裂。

他是工部尚书又不是礼部尚书,陛下你怎么能一个人掰成两个用?

“臣觉得五粮液就挺好的。”

“不行不行。”

朱元璋一口否决。

“叫它五粮液,别人不就知道它是五种粮食做的了吗,万一把咱的方子盗了呢?”

薛祥心想:陛下你多虑了,就算别人知道是五种粮食做成的,可主料是小麦高粱,与别的酒差不多,剩余的粮食香气,就算有鼻子舌头灵敏的尝出来,一粒一粒地去配比,也要花费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做出如此地道的五粮液。

再说了。

皇家先酿制而成了,只要大明不倒,就像燕王卖的牙刷一样,谁敢冒死去仿制?

“彦祥啊……”

“陛下,臣已如期完成酿制,本次一共产出一万一千斤酒,共花费两万五千斤粮食,蒸馏酒取用了二百斤……”

没等薛祥说完成果,朱元璋大喜过望。

“出酒量这么高?”

一斤粮能产四两多的酒?

薛祥狐疑地看了一眼惊讶的陛下,心想:你给的酒方你不知道出酒量吗?

朱元璋这时候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干笑一声缓解尴尬:“哈哈,咱就是觉得出酒量这么高,卖得和重碧酒一样贵,会不会被人发现?”

“陛下放心,臣绝不会泄密,最核心的配方和工艺,寻常工匠并不知情。”

那就好那就好。

朱元璋赶紧转移话题,问薛祥每个月能产出多少斤酒。

“只要粮食充足,陛下要多少就能产多少,但首先要找到卖家,五粮液可以酿制完即刻卖出,也能窖藏多年增加风味。”

言外之意。

产酒不着急。

先把酒窖里现成的卖出去,看看有没有人买才是主要问题。

而这个问题,连名声都起不来的薛祥,自然是不可能替朱元璋解决的。

“行了,彦祥你回家歇着吧,咱再好好想想名字,再找个机会,看看怎么把这些酒全卖出去。”

一万来斤酒。

一斤卖三十两银子,那就是三十万两!

况且,乖孙还教会了咱预售制。

朱元璋为了防止老四好了伤疤忘了疼,再回来勇闯酒坊,更是为了预防别人窥探,特意让毛骧抽调了一支精锐,守在酒坊附近盯着。

他回到宫里,开始冥思苦想,如何给此酒取一个拉风的名字。

……

胡府。

陈宁等胡党众人围着八仙桌坐下,一边享受美味佳肴,一边听着胡丞相的最新指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