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179章 除了胡惟庸,大明不再需要别的丞相

“不必了,我虽然老了,但还没有老糊涂。”

李善长一直默不作声,不是因为他在纠结怎么选,而是他在验证,自己的猜测与现实之间,有多大的出入。

在来皇宫之前,他已经做足了预设。

眼前的情况,正是他预想的其中一个发展而已。

因此,没有什么好为难的。

既然二弟的死讯传来,不用再求情了,李善长站起身来,拍了拍衣摆上的尘土,目光如炬地看向上位。

“陛下,臣一定会查清楚,到底是谁教唆的秉忠,犯下如此人神共愤的重罪!”

只有李善长把罪名说得越重,旁人才不会再添油加醋。

只要参与了陪审,他曾是太子太师,又虚长刘基三岁,事后写卷宗时的用词,还不是他来敲定。

二弟的罪名可大可小,如何在青史上留名,李家该如何自处,这些事,他必须得说了算!

李善长做出了决定,淮西文官集团,就此割裂成李党与胡党。

朱元璋大喜过望。

李家能在这个时候站在他这一边,一起铲除胡党,必然事半功倍。

“咱还担心韩国公你不愿意出面呢,好好好,那这件牵动了数百官员和将领的大案,就由你们三人负责审查,子中你就别凑热闹去了,你身肩重任,之前揽的好多事还没办完呢。”

遭遇李家背叛的胡惟庸,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头干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如今是四面楚歌。

他也不想去猜,廖永忠的死,李善长到底是不是替陛下出谋划策的那个人了。

他只知道,原本一半姓胡的朝堂,如今分裂得稀碎,能够铁了心跟着他东山再起的,两只手数得过来。

眼下该怎么办?

向陛下坦白他这些年,利用手里权力得到了什么,如数奉还?

可廖永忠想要谋逆的事,也有他的手笔。

这件事只要把通倭官员全部查出来,知道他和陈东等人的关系后,就瞒不住了。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陛下,臣最近连日劳累,身体不适,想休息一段时间。”

胡惟庸沮丧的神情,好像受到了重大打击,想要激流勇退似的。

但是朱元璋知道,胡惟庸在生命力旺盛,抗击打能力方面,完全可以与自己媲美,连老先生都不及其一半。

咱倒要看看你能屈能伸胡子中,还有几步棋可以下!

“好,咱允了,虽说子中你今日出了些差错,但是瑕不掩瑜,在咱心里,丞相这个位置只能由你来做。”

朱元璋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除了你,大明也就不再需要一手遮天,与皇权抗衡的百官之首的丞相了。

其实早在老先生当年拒当丞相,提出丞相应该能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者担任时,朱元璋就觉得,他恐怕无法找到心仪的丞相,帮他治理国家,让他可以放心的去外面大展拳脚。

这些年,丞相换了一茬又一茬,哪怕是李善长,在他带兵北征之际坐守朝堂,依旧专权独断,惹出不少是非来,老先生就是在这段时期,被李善长联合淮西集团排挤走的。

找不到就找不到吧。

正好让大家先适应一下,没丞相的日子。

“子中要处理的奏疏,按轻重缓急,暂时由咱来批阅。”

朱元璋是皇帝,不是一拍脑门,就凭自己喜恶来决定国家大事的人。

丞相该撤必须撤,国事一件不能落下。

这劳模,且由咱当一段时间,慢慢摸索,少了丞相以后,该怎么让朝廷更简洁有效地运作起来。

“散朝!”

朱元璋临走之前,扫了一眼已经对上眼,彼此之间剑拔弩张的胡惟庸与李善长。

真可惜,不能留下来看好戏。

事后只能让侍卫回话了。

“咱得给未来的航海侯传旨,赶紧来京城一趟。”

内政要处理,清除倭寇,造大船去倭国搬金山银山的事也得快速推进。

也不知道乖孙之前说的老四让造的那种,能够跑遍半个世界的大船长啥样?

得利用这几天标儿身体还没好利索的机会,好好和乖孙聊一聊。

至于铲除胡党的事,随着李胡翻脸,等到调查推进后,已经是手到擒来的事了。

几乎是朱元璋的身影刚刚消失,胡惟庸就迫不及待地冲到了李善长的面前。

“丞相大人止步!”

李祺伸出长臂,拦在了两人的面前。

“砰!”

胡惟庸毫不客气地朝李祺脸上砸了一拳。

“滚开!大人说话还轮不到你这个晚辈插嘴!”

此时的胡惟庸已经不顾什么礼仪举止了,红着双眼,神情里透着一丝癫狂之色。

哪怕刘基在场,他的这番举动可能会被弹劾,会因此被朱元璋训斥,他也不在乎了。

没有人给他激流勇退的生路,所有人都在推着他往风口浪尖上走!

朱元璋这么做,胡惟庸能够理解,皇帝嘛,既希望臣子能干,又不希望臣子太能干影响到皇权统治,可李善长为什么要背叛两人当初的盟约?

“百室兄,你不会以为你这么做,你能得善终吧?”

一旦朱元璋得逞,除了胡党,下一个目标就是李家!

面对胡惟庸的威胁,李善长不为所动,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

“我得不得善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为你们这些当年一起打天下的人送终,就足够了。”

“我真是看错了你!”

胡惟庸没想到李善长不是装怂,而是真怂。

那么,他想要邀请李善长搏一搏,让大明改换天地的事,只能作罢了。

李善长知道,以胡惟庸只争一时长短的思想,理解不透自己话里的深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