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42章 携乖孙,议朝政

“咚咚!”

朱元璋看了一眼,直勾勾盯着毛骧的乖孙,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六部尚书一起来找他,绝对是有大事发生。

难道真被乖孙说中,自己给自己出了个不知道什么事的难题?

“让他们到太子的宫殿去。”

朱元璋想了想,又让宫人将摇篮抬起来,他让宫人和常氏打了声招呼,抱起朱雄英,往旁边的院子走去。

得到消息的常氏,放下手里正在贴的窗花走出来。

摇篮和儿子还有父皇,早已不见了。

跟在她身后的夏荷姑姑,故意揶揄道:“陛下连召见尚书大人们,都要带着皇孙,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孙和太子殿下一样,能帮陛下处理朝政呢。”

说者有心,听者更是面色变得微妙起来。

常氏也觉得父皇这个举动,超出了宠爱孙子的界限。

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还要照看孙子?

她实在想象不到那个画面,但,有件事她必须要说清楚。

“夏荷姑姑,外面风传父皇对英儿如何看重,甚至有些细节还说的一清二楚,这事你知道吗?”

夏荷姑姑面对着常氏探究的眼神,心中慌乱,连忙否认。

“奴婢最近没出宫,没听说。”

“没听说,以后就不要乱说,免得被人误会,是姑姑你传出去的,毕竟流言疯传的时候,只有你和本宫,会在父皇来的时候,在偏殿呆着。”

向来喜欢在常氏面前指手画脚,摆长辈姿态的夏荷姑姑,面对常氏的敲打,竟一言不发。

以前常氏不曾怀疑这个照顾过母后的郭府老人,但现在她已经确定。

夏荷姑姑有问题!

只是没有实质的证据,只能等太子殿下回来调查处置。

……

当朱元璋抱着朱雄英走进太子日常处理政务的宫殿,在此等候的六部尚书,面面相觑。

陛下怎么把皇孙抱来了?

难道陛下以为他们是来拜年的吗?

唯有戴思恭见怪不怪,率先上前请示。

“陛下要将接种之事推广至全国,臣已核算好需要的病牛数量和所需银两和人手,将详情提交到了六部衙门。”

朱元璋让宫人把摇篮放下,将朱雄英放到其中,一边摇晃着拨浪鼓,一边笑呵呵的说道:“你中午的时候不是差人来报过此事?”

戴思恭没加话,而是看向六部尚书们,往后退了半步。

上!

轮到你们扫陛下的兴了。

六人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最终还是最近倍受重用的薛祥当起了先锋。

朱元璋见薛祥站出来,心中巨石落定。

“工部在此次推广接种一事里,不是只负责运输物资的车辆和马匹,以及挫刀制作?”

工部在这件事里头,存在感很低,只是搭把手的事而已。

最重要的是。

“钱不是已经从咱的内库里支给工部了,薛爱卿还有什么问题吗?”

薛祥摇了摇头。

朱元璋哭笑不得的追问:“那你来是想说什么?”

“钱没问题,但许多村落,车辆和马匹难以运达,必须靠人抬肩扛,陛下要求一年内完成此事,难。”

其实不光是村落,连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城,运输也是极其困难的。

在元朝建立以前,除了南京和历朝旧都,向外辐射的三百里有京直道,其他地方的道路虽然差强人意,但官道四通八达。

尤其是宋朝经济繁荣,许多行业依赖于运输高效率,为此建设了不少省道乡路。

可蒙古的铁骑一来,圈了百姓的田当马场的同时,还损坏了不少道路,至今还未恢复。

因为除了道路,还有水利工程遭到了破坏,需要官府年年修缮的河堤和清淤,旧元朝廷也没多少人重视,而大明建立后,工部优先修复的水利工程,恢复正常的耕种,保证百姓有饭吃。

这才导致了眼下的难题。

当薛祥把事情缘由解释清楚,朱雄英暗叹一声。

【每次那些用奴隶制统治国家,试图给人类划分三六九等的外族,成为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时,都会让这片土地上的发展倒退。】

只有真正认同自己是华夏传人,拥有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才能肩负起国家和这片土地的未来,而不是杀鸡取卵,只顾眼前。

“这倒是咱疏忽了。”

朱元璋听到乖孙的心声,更加坚定了,要囤钱、囤粮、努力增加人口,赶紧把还占领北部,经常南下骚扰中原的蒙古铁骑,赶回雪原放羊去!

因此,向全国百姓还有那些奸商,表达朝廷对瘟疫重视,需要推广种痘,防治天花的这件事,一定得办好!

“除了薛爱卿刚才说的难题,还有别的吗?”

半年预算时间改成一年,朱元璋能够忍受。

毕竟红薯土豆还没找到呢,光靠现有的粮食不够用,五粮液没酿好,银子也没备齐。

事有轻重缓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但是时间再延长,他就等不了了!

“陛下,在兵营里推广接种的事,要徐徐图之,接种后发热发烧会使士兵失去战斗力,臣认为这件事要做得隐秘些,还要让各营地之间打好配合。”

兵部尚书刘仁,又给朱元璋泼了一盆凉水。

【哦吼!边境将士要搁的话,提前准备痘粉运送,一定会被敌国细作发现,只能把病牛先送到军营去,人力物力花费更大了,而且也更麻烦。】

但这样做,虽然低效但能保证不会被敌军趁虚而入。

朱元璋只能苦着脸点了点头:“刘爱卿说得对,你回头写个具体的章程给咱。”

这时,吏部尚书李信趁热打铁,将早已准备好凉水,泼了出来。

“陛下,太医院经过这两年的裁撤,还有之前陛下清查了一次,人手太少了,负责接种的九品吏目,仅有二百人。”

这二百人不光要负责太医院日常给皇室和功勋们抓药、送药,甚至有时候还要替各宫主子煎药,本身就是可丁可卯,每个人都用在了刀刃上。

抽调派到地方去,京城这边的功勋贵族有了毛病怎么办?

等死吗?

李信本来是暂代吏部尚书,因为这个位置,其实早就内定给吕本了。

但吕本去了趟北平,没捞到功劳被调回来还让陛下给贬了,他只能接着顶上。

作为一个代理官员,他手里权力那是临时的,指不定啥时候就被替换了,他可不想拿着几两月银,得罪一大堆惹不起的人。

朱元璋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戴思恭,你不是跟咱说,不用太医院出多少人,只要找一些会识字读书人,他们有手就能干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