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60章 扶浙东,倭寇现

“老先生确实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云奇,去搬把椅子,让老先生坐着议事。”

朱元璋的这道命令,可把胡惟庸和礼部尚书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们万万没想到刘基会来议事。

议什么?

春耕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每年都办也没什么功劳,那么刘基,一定是冲着改丧制摘桃子来的,想往里头塞浙东出身的官员,好给他们添堵!

偏偏刘基在文坛的名声,远比吕本要高,刘基真想横插一脚,还真不好拦。

两人对视了一眼,如临大敌,还是胡惟庸把这事敲定了。

“改丧制一事,是陛下交给吕佥事去办的,如今已经基本完成,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吕佥事便能回京复命,不需要别人再插手,免得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是啊陛下!”

礼部尚书见胡惟庸有了主意,紧跟着附和。

“一事不烦二主,改丧制的事能快则快,民间不少百姓都对大明朝延续旧元的制度,感到不满呢。”

根本不用朱元璋说什么。

只要刘基往华盖殿里一坐,胡党迫不及待的抢着要给他办事。

朱元璋顺坡下驴,笑呵呵的说道:“咱还好奇呢,吕本的奏疏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是怪咱因为他女儿让宫人罔顾人伦的事,特意来讨价还价的,原来是一早就和胡丞相汇报过改制的进度了,早说啊,这样礼部祭天时,还能给咱又添一条祭词。”

不好!

暴露了和吕本的亲密关系了!

胡惟庸后背出了一层冷汗,却还是硬着头皮解释:“陛下,这件事我也是年关接手李丞相搁置的事务时,才听说的。”

“没事,早晚不要紧,咱为了让吕本能安心做成这件事,已经解了吕氏的禁足,父有功女受益,免得吕本回京复命,看到他女儿犯错被罚,耽误了做事的心情。”

给皇帝办差事,要是因为心情不好耽误正事,那就丢了做臣子的本份了。

胡惟庸生怕朱元璋误会吕本,连忙澄清。

“吕佥事不知吕侧妃被罚的事,他也是爱女心切。”

一番试探下来。

朱元璋心里早已没有了任何怀疑。

吕本的奏疏,胡惟庸看过!

既然两人关系好到这种地步了,那么吕家这头驴,就交给胡惟庸去杀。

也让那些胡党想拉拢的武将们瞧瞧,跟着胡党混是什么下场。

朱元璋心里活动再丰富,面上去不显,依旧一副笑呵呵,浑然不在意这种小节的模样,潇洒地挥了挥手。

“咱信吕本才让他接手了这么大的事,不用解释,咱只看他做的如何,正好标儿也回京了,这件事就让标儿也参与一下,正好增进他们翁婿之间的感情。”

胡惟庸大喜过望,心道:果然陛下还是更看重能力。

等吕本办成改丧制的事,他再助吕本升官,把一早腾出来的吏部尚书之位,交给吕本去坐。

不论是后宫里吕氏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还是能够操控官员升迁,让前朝全部姓胡,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陛下,几时让吕佥事回京?”

胡惟庸恨不得把吕本插着翅膀飞过来。

自从乳母张氏和黄氏谋害朱雄英不成,反倒连累了夏荷被逐出宫去,吕氏宫里大换血。

他与宫里的联系就变少了。

而等吕本回京城以后,给吕氏撑腰,也能把后宫断的线,全部再牵起来,才能更加全面地掌握朱家所有人的动向。

朱元璋知道胡惟庸急着让吕本领取功劳,他顺势而为。

“择日不如撞日,传朕旨意,让吕本即刻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来!”

“陛下英明!”

“另外,限期一个月内把各项丧葬制度细则,全部给咱弄好,弄不好的话,老胡你刚才说的话,可就是欺君之罪,小心咱打你板子。”

朱元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揶揄一笑。

敢拿功劳要挟他解了吕氏的足,那么就要反受其害!

“这……”

胡惟庸可不敢拿欺君之罪开玩笑,只能连忙保证,绝对不会出现差池。

暗中则想着,回府就让那些给吕本写细则的落魄书生们加顿餐,让他们赶紧把事做成。

这样等吕本回京,只需要转手递给陛下交差,等着领功劳就行了。

“好了,改丧制的事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话锋一转,对着礼部尚书下令。

“咱和妹子去皇庄亲耕的日子,今年由老先生来选,老先生的身体没问题吧?”

“自从陛下去府上看了臣以后,臣好多了。”

朱元璋心说:咱什么时候去看你了,分明是咱的马想去的。

但以前刘基在这种事情上很矜持很高傲,如今也学会拿皇恩装点门面,让他十分的受用。

向来默契的君臣俩,只需要交换一个眼神,就能懂得彼此的用心。

刘基知道,让他来不是为了议事,而是为了利用他,促成某些事情。

偏偏胡惟庸以为是他主动凑上来的,被陛下牵着鼻子走还不自知。

而他,也甘心被利用。

因为再不反击胡党,他的门生弟子,即将在朝中没有立足之地。

哪天等他死了,即将迎来胡党的血洗清算!

两件事,朱元璋几句话就敲定了。

刘基与胡惟庸相互挟制,谁也没有反驳的意见,反倒暗中较劲,要将陛下交给他们的任务,圆满完成,绝不对对方攻讦的把柄。

“散了吧。”

刘基屁股还没坐热呢,只能站起来告辞。

出大殿的时候,胡惟庸还假惺惺的让不良于行的刘基先走。

不知情的还以为这两人之间的同僚情谊,源远流长呢。

朱元璋目送三人走远,朝着一直没开口的朱标招了招手。

“标儿,咱带你去看乖孙。”

朱标心想:英儿是我儿子,住在东宫,好像不需要父皇你带路吧。

他都一个来月没见妻儿了,小别胜新婚,还打算偷会懒,和荣姐一起吃他从滁州和扬州带回来的特色糕点,陪英儿玩会儿呢。

父皇这也太没有眼力劲儿了。

朱元璋感觉到儿子的嫌弃,可他也没办法。

自从听到乖孙说标儿会早死,他就一直没睡好觉,至今眼圈都是黑的。

“快走吧!去晚了一会儿乖孙要睡了。”

朱标磨磨蹭蹭的往前挪去。

英儿睡了,正好他还能和荣姐睡个午觉。

当然了,他会遵照戴院使的医嘱,只睡觉,不干别的。

……

俞山岛。

尽管这里是闽浙海域的咽喉要道,但由于明朝还未在此设立军事要塞,仅有来自陆上的三百府兵,轮流放哨守卫。

正午阳光明媚。

岛民们正在如往常一般,进行下海捕捞,孩童们的欢笑声在沙滩上回响,妇女老人则清理和缝补着渔网。

平和而温馨的氛围,被海岸线上浮现的几十艘挂着白底红边的船只打破。

率先发现它们的,是一个正在戏水的半大孩子。

当他像一条游鱼似的从海里跃出,看到船只上的旗帜,顾不得往海滩游,扯着嗓子大喊。

“倭寇来啦!”

“大家快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