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五福临门之杨枝栖梦,善影入情长 > 第81章 码头救人

五福临门之杨枝栖梦,善影入情长 第81章 码头救人

作者:翩翩飞不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6 00:58:54 来源:小说旗

洛阳虽以中原自居,可生活习性却更偏向于北方,平原地带官道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百姓们出门皆以车马鲜少坐船。

郦大娘终日坐在逼仄的马车中摇晃,遂带着女使出门走走、顺道瞧瞧热闹。

她们从汴京出来已经走了两日,到了汴河与洛水交汇之处的中牟县,河水宽阔、码头处许多的商船或停靠岸边、或继续赶路,十分热闹。

大的气势磅礴、直如泰山压顶,小的只有三尺宽、在河流中间穿梭如鲫,每每与大船擦肩而过,没有惊险、只让人觉得它来去自由,随心所欲。

郦大娘看的入神,沿着堤岸便越走越远。直至芦苇丛生的人烟稀少之处,渐无人烟鼎沸之声、倒传来风吹芦苇悉悉索索的沙沙响,竟忽然有种天地悠悠独我一人的萧瑟之感。

不过这种宁静只有刹那,便被前方不远处的争吵声打断。

透过芦苇看去,只见那边支流河道边上站着个扶着瞎眼老妇的年轻学子,瞧着与杨羡差不多大,虽眉清目秀,却瘦弱的紧。

似是一对母子、紧紧依偎的站在码头、与一行船上粗壮的船夫对峙。

船夫挥舞着手臂驱赶斥骂道,“没钱坐什么船?还是举子呢,我呸!”

这处不似码头繁华,既无商船、也无行人,只有他们几个,似是知道理亏,故意找的这个地方。

那船夫脸庞黑红,满面的狰狞与小人得志,似是以他这样的身份,能对着别人颐指气使是怎样的荣耀与惊喜。

老妇攥着手中盲杖、脸羞的通红,举子仍神情自若的冷笑道,“当初是你东家求着我上的船,怎的此时用完了人,竟矢口不认了?!喊他出来与我当面对峙,看无礼的到底是谁!”

此处实在偏僻,饶是郦大娘站的远,也将他们的争吵听个清清楚楚。

船夫也不听他的分辩,只嚷嚷道,“少说这些,你就说你给没给钱吧!”

那举子反唇相讥道,“收了我的公券、误了我赶考的时候,居然还敢问我要坐船资?

从江州出来时,可是有许多人看见我上了你家的船,明明号称一路不停,偏偏却没赶在二月二十之前入得汴京。

你猜若是我回江州去提举学事司中告上一状,你家主人有没有好果子吃!”

船夫应是知晓厉害,色厉内荏的支吾道,“什么公券、压根没见过,红口白牙的谁信你?我就不信了,带着你那瞎眼的娘,你还能走回江州去?

快走快走,真真晦气!”

说着收起舢板,就要开船走了。

母子两个一应行礼全无,孤身落在此处、惶惶不可终日。老妇疾行几步,想追上去阻拦,“不能走,不能走!”

可她目盲,只能踉跄两步,险些倒在地上。她身后的举子急忙阻拦,小声劝慰起来。

春来问道,“大娘子,什么是‘公券’?”

郦大娘答,“但凡贫寒举子无路资可供赶考,州府便会为其发放公券。凭这个能在沿途驿站免费吃饭,也能交于商家充抵路资。

他应当是坐这家的船进京赶考,船家收走他公券可以去驿站换取钱财。”

“呀…”春来大吃一惊,“可春闱已经过了啊!”

郦大娘叹息道,“这便是科考的艰难。本朝幅员辽阔,路途遥远的举子们一路进京,路上别说吃喝,便是饿死、病死、被山匪路霸打死的、也不知有多少。

他能带着位眼盲之人走到这里,还不知受了多少苦难,真是可怜。”

春来怒道,“这船家真无良,听那意思竟白白耽搁了他,下次可是三年后呐!瞧他穷的,可还有钱帛能等下次?”

郦大娘如何知道,只能为可怜的母子一声长叹。

老妇嘤嘤哭泣、哽咽道,“都怪我连累了你,若不是我、你也不会上了这条船。”

“分明是他们言而无信,与娘有什么相干?”学子将她扶到一处平整的石堤坐下,柔声劝道,

“上船时说好让我给他们做账,以抵您的船资,偏为了生意又在罗山县耽搁行程,这才误了时候。

他此时赶我们下船不过是怕到了汴京,我去官府告他的状,更不与您相干。”

郦大娘虽鲜少出门,也知从江州走水路到汴京,并不路过中牟县,想是那船家欺他不识路,故意为之。

可此时春闱已过,知道又有何用?

又听那举子劝道,“您今日还未吃过东西,前面码头有许多茶寮,我扶您过去坐坐?”

老妇自顾垂泪,并不接话。

学子强颜欢笑道,“总归我还年轻,今年不中、三年后再来,说不得学问深了考得更好,倒时给娘挣个诰命做。”

他本意应是想讨老妇的欢心,谁料她仍一言不发只默默垂泪,只得叹道。

“娘若是累了,就在这里歇歇,千万不要乱走,我去去就来!”

说着从怀中摸出个破旧的荷包,掏出几枚铜板,朝着码头快步走去。

老妇呆坐远处,似是倾听河水拍打码头的声音,也似在听儿子远去的步伐。然后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转了个身,竟摸索向身后石堤,抬腿要爬上去。

郦大娘暗叫不好,小跑着便绕开芦苇荡往那边冲。

春来犹还没反应过来,追问道,“大娘子,你做什么去?”

老妇目盲,摸着石堤不得章法、刚颤巍巍的爬上半个身子,便被郦大娘拦了下来。

她强硬的将人搀扶下来按回去坐好,心知这母子二人的困境皆因钱财一事。只装作路过的行人,柔声问道。

“大娘,我看您脚下有只荷包,可是您掉的?”

仗着她看不见,郦大娘掏出自己的荷包塞进那老太的手中,笑道,“出门在外,需看管好物品,切莫被贼人惦记了去!”

荷包里装着些铜板、细碎的银两和几个金踝子,加起来不过十两之数,应是够他们回乡之资。

谁料老妇摸了下荷包,反而又塞回郦大娘手里,道,“不,这不是我的东西。”

一个要寻死的人,一个因钱财陷入困境的人,竟还有这拾金不昧的品行、见财帛不占为己有的高洁,更让郦大娘觉得应该帮她一把。

随又取下只金镯子和头上的珠钗,一同塞到荷包里,笑道,“四下无人、东西又在您脚边,不是您的还是谁的?”

她见那学子远远的似是要回转,忙将荷包硬塞过去,扭身拉上春来借着芦苇的遮挡,又躲了回去。

“唉,这…娘子?娘子!这真不是我的东西!”老妇追不了人,只能停在原地茫然喊了两声。

学子听得动静,急忙赶了回来,只见母亲手中攥着一个鼓囊囊的荷包,正无措的站着。

“熙儿,你瞧这个。”老妇见儿子回转,忙将手中东西给他看。

她问道,“方才有个娘子,捡了这个非说是我的东西,你方才可看见咱们脚下有这个?”

荷包似是掺了金银丝,在阳光下泛着着璀璨的光芒、绣工精湛、布料昂贵,一看就价值不菲。内里更是装着许多值钱之物?

大吃一惊,问道,“这四下无人,她从何处来的?”

举子担心母亲一个人,脚程极快、去取就回,离开不过半盏茶的功夫,若是有人来不应当看不见。

这东西又极显眼,若是方才就掉落在此处,也决不能看不见。母亲眼睛虽不好,耳力却佳,若是知道那娘子来的方向,也能顺着追过去问问。

他心中已隐隐有了想法,却仍想确认一下。

老妇踌躇,她不想让儿子知道他前脚刚走,自己就寻死被人救下,只好唔哝说道,“风声太大,我没听清楚,应是就她一个吧。”

举子握紧手中鼓囊囊的荷包,叹道,“娘,我们不回江州,去汴京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