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85:拒当冤种养侄,宠翻四个女儿 > 第63章 实在是费工啊!

日落西山,周兴辉带着周玉梅回到光明村。

远远看见地基刚挖出浅坑,黄褐色的生土堆成整齐的几条垄,赵大壮、刘俊生和梁建国正握着铁锹蹲在坑边抽烟。

“兴辉,你可算回来了!挖到两米多时见了老黄土,发现有点松散,你说要不直接铺碎石垫层?”

梁建国直起腰,用铁锹头敲了敲边上坑壁的生土。

周兴辉听了后,只是皱着眉,并未吭声,他整个人跳下基坑。

脚踩上去会发出一丝丝的“簌簌”声,土层里确实是掺着细碎的沙粒。

周兴辉蹲下身,抓起一把土用力攥紧,掌心里立刻洇出湿痕,土团却松散得捏不成形。

“这土不行。底下有垃圾土,得清到实土层。”

梁建国在和刘俊生、赵大壮对视了一眼后,才挠着头说:“清到实土得再多挖一米二,实在是费工啊!”

周兴辉没接话,目光扫过整个坑底。

“先找平,再撒白灰夯三遍。”

这土表面看着土质坚硬,还夹杂着不少碎石,实际上挖到两米多深时,才发现内里跟掺了水的沙子半松软。

要是直接往上砌墙,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先找平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把坑底铲平。

深的地方往下挖,浅的地方接着刨,高低差不能超过一根手指的宽度。

必须得挖到下面硬邦邦的老土才行,否则等房子盖起来,一受力,墙不得裂开?

撒白灰夯土更有讲究。

白灰往土里一撒,遇水就发热,能把潮气全吸干,还能把松垮的土粒黏成一块。

夯土可不是随便砸几下就行,得一层一层来,每层土不能超过小臂那么厚,夯完一层再铺新土接着砸。

等把土夯得结结实实,踩上去纹丝不动,往后砖头垒上去,根基稳如泰山,盖出来的房子质量自然上乘。

像这种门道,学校基本上不会教,甚至连所谓的专家教授也未必摸得透。

还是周兴辉上一世在工地上摸爬滚打时,跟着砌了一辈子墙的老师傅打下手,人家叼着旱烟蹲在地基旁,用瓦刀敲着砖角一点点教的。

啥样的土该掺灰,啥样的石头得敲碎,全是真把式。

确实如此,要是图省事没清虚土,墙根是有着比较大的可能性会裂缝什么的。

赵大壮和梁建国跟过一段时间的工程队,因为这一层身份,平时村里盖房什么的,都会习惯性地喊他俩过去帮忙。

像三七灰土、大放脚这样的行内词儿,随口都能蹦出几个,让行外人是摸不着头脑。

可今儿瞧周兴辉,才知道啥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两人有些自行惭愧。

梁建国凑过去,“辉哥,你这本事……咋没听你提过?”

周兴辉拍拍裤腿站起来。

“这算啥本事?盖房的老师傅最爱吹牛说笑了,耳朵放尖点,脑子转快点,把他们说的话学以致用,动手时多琢磨,哪有学不会的?”

赵大壮和梁建国老脸都要红透了,两人开始抄起铁锹就开干。

在铲到西南角时,铁锹撞上硬物,明显是旧墙基回填的虚土。

“都停下!这是早年的房基,底下指不定还有多少碎砖烂瓦。”

“今儿把虚土全清了,去拉些生石灰,重新回填三七灰土,夯结实了再砌大放脚。”

梁建国当即开口应下。

在村里一片荒坡,生产大队旧时留下的石灰窑就有好几个,窑壁上还留着曾经烧窑时的焦黑痕迹。

虽然生产大队现在没了,可石灰窑还是归属村委会所有,所以想要生石灰,根本犯不着去别的地方去买,在自家村里就能解决,还能省下不少钱。

曾几何时,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说村里的白石灰拉去抹墙,十年都不掉皮,比灰水泥还要顶用。

周兴辉冲梁建国他们喊:“走!去村委会找黄主任开条子!”

梁建国等人扛出两根扁担,一边走一边说:“村委按担算钱,一担生石灰才三毛钱!”

周玉梅也跟着去。

一行人风风火火赶到村委会,找到了黄志刚。

“黄主任,开个条子,拉两车石灰盖房用。”

黄志刚听闻,很是爽快地在登记簿上唰唰写下几行字。

“后山窑场,凭条挖灰。记着别刨太深,安全第一。”

周兴辉应了一声“好咧”后,就带着梁建国等人往着后山的那一片荒坡走去。

村后的石灰窑场飘着淡淡白烟,数个窑坑错落分布。

周兴辉在其中一个窑坑停下,蹲下身用手捏了捏表层的生石灰块。

根据他的过往经验,像发白带蜂窝眼的,就代表着灰越是烧得透,细腻滑溜。

周兴辉嘴里低声念叨着:“地基长十米宽六米,铺二十公分厚的灰土垫层……”

很快,周兴辉就得出了一个大概数字。

“十担石灰打底,掺上三十担粘土,够夯两层的。多备两担,以防万一。”

梁建国听了后,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得嘞!十担就十担,省得来回跑!”

赵大壮和刘俊生也咬着牙卷起袖子开干。

“注意!大块的得敲碎!”

周兴辉一边叮嘱,一边用木筛子筛灰,细白的粉末簌簌落在桶里。

看着就跟白面一样。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有多久,十担生石灰整整齐齐码在空地上。

周兴辉掏出三块钱递给守窑人:“总共十担,这是三块钱。”

守窑人接过钱数了两遍,咧着嘴笑了笑。

众人挑起扁担往回走,扁担吱呀吱呀地响。

足足来三四趟,这才把这十担生石灰给全部挑完回家。

天色开始暗淡下来,可为了赶工程,赵大壮等人依然坚持把剩下的功夫给干完为止。

“把石灰铺在坑底,掺土前先洒水!”

听着周兴辉这话,梁建国将生石灰均匀铺在坑底,像撒芝麻似的,又拎着水桶来回泼洒。

白雾哗啦哗啦地腾起,还裹着一股呛人的碱味,熏得人眼睛想要流泪。

众人分站四角,铁锹翻飞间,灰白与土黄渐渐交融成均匀的赭色。

灰三成、土七成,按照这样比例拌匀出来的,便是三七灰土。

每夯完一遍,周兴辉就会用瓦刀戳戳密实度,发现松垮处立刻补上几锹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