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 > 第443章 大夏古今革新之优劣

大夏。

九辰山脉。

紫薇殿内。

此刻大夏文武百官汇聚于此,怔怔的看着坐于上位的秦天纵。

就在刚刚。

秦天纵宣布了了大夏接下来的方针政策。

从与秦小真商议后,秦天纵也越发感觉到了为大夏军工赋能的重要性。

正如前世所言:“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如今虽然是修炼文明,但这句同样适用。

他看过了“星门”的强大,自然是越发的明白,古今结合的迫切。

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很多,他从不认为其他都是一些扶不起的阿斗。

自己能够建立大夏,其他人也同样能够建立另外的王朝。

而且说不定比大夏更强。

作为一个蓝星现代人,他也决然是不会固步自封的,相比于较为死板的古人,实际上大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优势。

其一,便是大夏重视教育的风气。

一直以来,大夏都奉行着“以军立国,以工振国”的基础方针。

这一点在每年耗费极为巨大的教育中便能体现出来。

除了幼学外,大夏其他阶段的学制都能看到“工”学的影子,大夏对于“工”之一字的教育多是从初学开始抓起。

一旦步入初学的阶段。

大夏的适龄人口便会学习各种初级的实用技能。

例如打造武器、炼制丹药、建造房屋,甚至耕田种地等等。

其几乎大夏的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涉及。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夏的工匠数量多是呈现几何式的增长,短短数年时间内,在籍的工匠数量,早已经突破到了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

这也是为什么,大夏能够极快的产出军备的缘故。

有这些工匠的存在。

大夏几乎拥有着目前东西两境乃至于周边数境最为完善的军工体系。

其二,便是大夏重视工匠的风气。

大夏一直以来对于“工”都是极为看重的。

大夏四阁。

炎黄、军、神工、万仙。

“工”独占一阁。

如此便可窥见大夏工匠之地位。

而且大夏除了设置待遇极为优厚的军户外,还设置了“工”户。

如此足以见到大夏各方面对于工匠的优待。

如此浓厚的重视工匠氛围也造就了大夏独特于其他势力的特点。

这也是为什么,大夏在短短的三年内便是成为了东西两境第一势力的原因。

没有工匠提供大量的军备,那这个时间可能会延长两倍不止。

更为重要的是。

大夏军在面对人数优势不那么明显的战斗时,将显得力量捉襟见肘。

毕竟大夏王朝迎战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异族势力,而是一个异族势力的联合体,在人数上,大夏是远远落后的。

也幸亏他当年知道“科学技术乃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

若是不然如何会有大夏的今天?

也正因为如此。

如今大夏想要“古今结合”,走出一点独特的修炼之路,那这良好的改革氛围便会成为大夏改革的助燃剂。

只是这还远远不够。

大夏如今的工匠体系,多是停留在“应用”方面,对于其中的真实原理,却也无人能够说出个所以然。

就拿“星门”来说。

大家都知道“星门”可以传送,但为什么能够实现空间传送,实现空间传送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却是少有人能够说得出来。

众人对于三维、四维空间的说法更是一窍不通。

若非是达利安的解释,恐怕大多数人还蒙在鼓里。

再有便是大夏目前的军工结构。

从目前来看。

如今的大夏走的是一条极为“传统”的路。

其大夏军工的推进,多是以军器监神工为主体,几乎都是朝着一条既定的路来探索。

就譬如。

正因为有了符文技艺的出现。

才造就了大夏符文箭矢、符文炸弹之类的玩意井喷出现。

但也只是停留于此了。

除了一些威力和功能上的更新迭代外,便也没了其他形式的军工发明出现。

故他如今必须将这一问题摆在明面了。

只有这样才能将大夏军工的路扶正,避免其走了弯路。

只是饶是如此 ,大夏对于这样的改革,依旧是出现了多种不一样的声音。

从他宣布此事以来。

就听到了数种说法。

第一种,便是极为顽固的传统派。

这些传统派系的工匠认为,达利安所提出的一些理论不过是危言耸听,其“星门”之所以能够实现飞舟的传送,那还是因为所谓的“传送阵”的出现。

而不是如达利安所言的那般打破空间壁垒,进行空间折叠,从而实现空间传送。

至于秦小真之前说的人体五行说。

那也不过是歪门邪道罢了。

在这些人看来,工便是工,不涉及修炼,只涉及器物,至于如何修炼,那是个人的事与他们何干?

他们顶多是炼制丹药的罢了。

而丹药如何使用,那就得看个人情况了。

第二种,便是标新立异的革新派。

在时代融合的大背景下,不是所有古人都是固步自封的,自然还是有一部分人秉持着极为开放的观念。

其中孟胜、欧冶子、孙思邈便是其中的典型。

这些人算得上大夏高层的一员。

自然接触的东西,也往往比一些底层的工匠接触得更多。

他们十分清楚大夏目前所拥有的这些东西来自于何方。

其中一部分,乃是由他们那深不可测的王上提供,那些层出不穷的图纸、详细至极的炼丹手法和丹方便是其中一方面;另外一部分便是他们各自的奇遇。

也正因为如此。

这些人对于革新的要求也越发的急迫。

毕竟他们都是第一手的接触人,自然知道大夏目前已经到了一个不算是瓶颈的瓶颈之中。

一旦他们王上不提帮助亦或者他们脑海中的东西也用得差不多了,那后续又该如何发展呢?

大夏每年花费大量的钱财养工匠,可不是让他们原地踏步的,而是需要不断的革新,不断的助力大夏崛起的。

随着天地异变的加深,如今大夏的平均境界越来越高,面对的敌人也是越来越强。

若是还如同以前那般,说不定大夏今后再也用不到这些军备了。

毕竟当人力大于物力的时候,又有什么人愿意用物力呢?

故。

以欧冶子等人为代表的神工对于“古今结合”一事的态度却是极为的鲜明,那就是不遗余力的探索。

也正因为如此。

秦天纵才感觉到阻力倒是不算太大。

毕竟这些人占据了大夏神工的半壁江山,有他们的支持,这革新倒也没那么难以推动。

当然了。

除了这涉及工匠的两派外,还有着另外一派。

那便是大夏官吏这边的一些不算阻力的阻力。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钱”之一字。

改革是需要用钱的,而不改了才有钱。

因为大夏将沧溟界域划分为四府两王国之后,大夏目前的财政状况倒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毕竟沧溟界域这块地方本就一穷二白,如今又接纳了这么多异族。

那花钱的地方可就多了去了。

“工”本来就是极为耗钱的存在,其甚至能够比拟大夏军的花费。

若非一系列的“捞钱”措施,恐怕如今的大夏神工阁依旧是入不敷出的局面。

“刘尚书,你就跟孤透个底,户部到底能拿出多少钱来?”秦天纵看向了掌管钱袋子的刘成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