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 > 第448章 百官请辞,朝野震动

这话一出。

顿时在紫薇殿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能够说出如此“毒辣”的话,这到底是接受了大量儒家教育百官们显得有些微微不适。

这与他们之前接受的大夏观念不同。

此前都是百姓为本,尽全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使得大夏屹立于气运之巅。

但如今听到桑弘羊这般说。

这对于众人的冲击可不是一星半点。

其中作为老儒生出身的刘成彦反应最大。

他一直以来秉持的观念便是为民做主。

他能够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兢兢业业,也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但现在却是有人让他“苦一苦”百姓,这如何使得?

在桑弘羊说完这话的第一时间,刘成彦便是站出来质疑道:“桑弘羊,老夫敬重你是前朝之人,但你如今所言,却是荒谬至极。

我们非但不能提高百姓的待遇,还要苦一苦他们,你让老夫如何同父老乡亲交代?老夫拉不下这个脸!我等为官,目前情况特殊,虽不能让百姓更加安居乐业,但也绝不能让百姓雪上加霜!”

“没错!刘尚书此言有理,我等为官,本就是为民做主,若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又何故在此?”

“就是。若是这般逼迫百姓,那辞却老夫好了。这些年来,百姓本就经历了异族的掠杀,如今我等还逼迫他们,这不是将他们往绝路上逼吗?”

......

一名名官吏高声呼喊。

其中以御史台、都察院、礼部等中低层官员为最甚,甚至还有一部分军方将领。

然而。

最上面的一群人却是眉头紧皱,无人说半句话。

三公三省六部四府两国一城。

这些主要的高层官员皆是出奇一致的保持了沉默。

当然。

除了唯一站出来的户部尚书刘成彦除外。

这也是唯一一个公开反对的桑弘羊的大夏高官,其他皆是大夏的中低层。

但是有些犹豫的,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御史大夫包拯便是其中之一。

见此一幕。

魏宗贤适时喊道:“肃静!”

轻飘飘的声音。

使得百官顿时安静了下来。

一个个将目光投向了坐于主位的秦天纵。

当双方有巨大分歧的时候,如今唯一能够拍板的也只有这位了。

然而,此刻的秦天纵却是如同老僧坐定一般,全然没有半分反应,但那双还算清晰的眸子却是让在场人心里不觉的“咯噔”了一下。

若是要反对,上面这位恐怕早就叫停了,就如此前削减大夏军费、科研费那般。

但现在却是显得如此平静。

按说明这位对于此事没有反对。

如此一幕。

使得刘成彦等反对之人,皆是心里升起了一股莫名的酸楚。

王上?变了吗?

当年那个带领他们建立炎黄村,成立大夏王朝的英明帝王,那个将百姓之忧、人族之命挂在嘴边的天骄变了吗?

到头来,或许屠龙勇士,也终将成为恶龙了吗?

一股难以言明的情绪在众人心里升起。

与这些人不同的是。

大夏最高层,却是显得安静的极为可怕。

诸葛亮手持羽扇,轻轻摇晃着,眼睛也不看秦天纵,只是自顾自的看着龙壁上的金龙。

张良双手插于袖袍之内,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包拯神色复杂,时而阴,时而晴,似乎有什么事一直没想通。

三省主官也同样如此。

唯有兵部尚书贾诩面带笑意,似乎想通了什么。

紫薇殿内以极度诡异的气氛度过了约莫片刻。

秦天纵方才有了些动静。

只见秦天纵微微扭动了一下身子,靠在蟠龙鎏金椅上。

“还有人反对吗?”

声音如同压垮众反对官员的最后一根稻草,瞬间使得在场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不反对的人一个个像入了定,没有动静。

反对的人却是一个个“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面带凄然看向了秦天纵。

“王上,三思啊!!!”

“王上,大夏如今已经有这般盛况了,实在没必要再苦一苦百姓,还望王上三思。”

......

众人哭求。

但秦天纵却还是如同全然没听到一般,没有半分动静。

一直挺拔如松的刘成彦取下了官帽,一脸正色的看着秦天纵。

“若王上执意如此,老臣愿乞骸骨,以事农桑!”

此言一出。

紫薇殿内哗然。

就连诸葛亮等人脸上都有了这么一丝变幻。

这是大夏成立以来,第一次主动请辞,而且还是这般高官。

炎黄阁协办学士、户部尚书、开国文渊侯,妥妥的正二品官吏,如今竟然请辞。

这若是传出去,恐怕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这对于大夏官场而言,不亚于一场八级地震。

毕竟刘成彦乃是大夏最老的老人之一,是炎黄村走出来的幸存者,还是当今王上最为信任的钱袋子。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今竟然主动请辞了。

还是在朝会之上。

这要传到民间,恐怕当即会有说书人说出一篇大夏官场巨着。

“刘尚书,你这是干什么?不至于!不至于!”六部直属上级尚书令姚崇连忙站出身劝阻。

“刘尚书,莫要意气用事,您这是何必呢?户部还需要您主持大局呢。”户部左侍郎刘晏也连忙道。

众人纷纷出来劝阻。

然而下一刻,却是被一股力量拉回到了原位。

一时间。

众人的目光皆是投向了龙位上气势隐隐散发的秦天纵。

一时间。

众人哑然。

“还有吗?”秦天纵扫视了那些跪在地上的一眼。

跪地的众官员相互对视一眼。

便是有人脱去官帽,将其双手捧上。

但也有少部分人悄然起了身,退回到了一旁,似乎并没有执意跟着刘成彦一条路走到黑。

然而,多的还是脱下官帽之人。

“臣等请辞,还望王上成全!”

声音响彻紫薇殿。

大夏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辞官事件发生了。

站立在一旁记录的新任大夏太史监监正司马迁似乎捕捉到了“大新闻”,顿时奋笔疾书着。

霎时间。

在场的百官皆是噤若寒蝉,一个个皆是不敢吭声。

然而下一刻。

秦天纵说话了。

“吏部尚书,没听到吗?这些人请辞,还是说你要让孤来一个个处理?”

此言一出。

一直不说话的范仲淹心里微微一叹,站出声:“王上,这...若是真批准了,那...”

范仲淹话还没说完。

秦天纵冷冽的声音再度响起:“怎么?你在教孤做事?”

闻言。

范仲淹连声回应不敢,随即也只能让人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

半晌后。

一份名单递到了秦天纵面前。

秦天纵扫视了一眼,便是将其放在一旁,随即道。

“即日起!刘晏代行户部尚书事,桑弘羊任户部右侍郎,主改革事宜,可面孤!”

“退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