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 > 第450章 经改措施,启迪童智

气运金池亭阁边。

五人双腿盘坐于蒲团上,面前皆是立着一根鱼竿。

秦天纵居于中间。

其余四人分坐于两侧。

魏宗贤立于一侧,随时准备策应。

秦慕云坐在秦天纵身后,帮着合钓鱼饵料打下手,但一对小耳朵却是竖得老高,认真的听着。

边钓鱼,边谈事。

这是秦天纵这些日子以来养成的一些习惯。

做了这么久的夏王。

他现在倒是发现了,为什么蓝星华夏那些大佬喜欢开小会了。

朝会除了定基调外,想谈事,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也难怪有人说: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要事不开会。

垂直领导下的王朝就该是如此。

若是事事都朝会商议,那等落实了,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你一言我一语也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会加剧矛盾。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让其他人入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人多了,根本不顶用。

上面的人定调子,定目标,下边的人执行,这才是高效运转的正确打开方式。

“桑大人,说说吧!”秦天纵看向桑弘羊。

桑弘羊会意,甩了一杆将其抛入金池内。

“大夏目前的面临的状况,除了经济疲软外,便是进取不足。我也查阅了炎黄村以来的一些记载,那发展速度是极快的,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但自从成立了大夏王朝以来,大夏的步调便是慢了下来。

而且这种情况,在大夏统一沧溟界域以来更是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夏万民的感受不到危机了。”

说着。

桑弘羊看向了诸葛亮。

“丞相大人,应该也注意到了大夏万民修为增长的情况了吧?”

“嗯!”诸葛亮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每一段时间,便有大夏修士修为增长情况送到他的案牍上。

而且因为丞相府处理杂事的幕僚有许多现代人士的缘故,丞相府的这些公文也渐渐引用了蓝星现代才会用到的曲线图。

从图上他一眼就能看出大夏百姓的修为增长情况。

最快的自然是炎黄村、镇时。

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不少的人进展神速。

这也容易理解。

毕竟那时候才来到气运世界,沧溟界域的这些土着都是百姓的梦魇,百姓自然是奋发修炼,生怕有一天被异族屠杀。

其次,便是大夏王朝发布“屯田令”的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里,因为修为关联分发田亩一事,百姓修炼热情高涨,一个个生怕落后,少分了地。

然而,最慢的却是统一沧溟界域了。

大夏王朝统一沧溟界域后,国力也不断提升,甚至有君临东西两境的趋势,这自然使得百姓没了危机意识,认为大夏天下无敌,他们也能高枕无忧了。

如此之下,修炼又如何会卖力呢?

再有便是大夏如今绝好的福利之下,修炼资源很大程度上都是大夏官方承担,百姓只是付出了较小的代价,便能获得这些玩意。

然而。

这若是放在大夏外,一枚中阶丹药那必然都是打得头破血流的。

更别说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高阶丹药了。

然而这在大夏内却是没有这个忧虑。

只要随意干点活,猎猎凶兽,那便能获得外界修士拼命才能得到的东西。

如此大的差距下。

让众人忘记气运世界本就存在的危机,也使得许多百姓不愿意再辛苦的修炼,打磨武技,进行生死历练。

修为的进展自然是越来越慢了。

饶是摒弃了修为境界高低的影响,也同样是如此。

毕竟同样阶段修炼,大夏王朝的进展竟然不如炎黄镇时期,这不是荒谬是什么?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没有了外界逼迫,大夏百姓缺少危机意识,自然没有了以前那般拼命了,这是人性的缺陷,也是必然要发生的。

大夏目前的情况,若是放在成为万族之首时,还能够让大夏百姓舒坦一世,毕竟世间再无敌人,那自然也无需担忧生存了。

然而现在却不是如此。

大夏不过是东西两境的势力,这外面还有数不清的大势力,不排除有一天大夏会被人打上门来。

与此如此。

我等自然是需要逼迫一番百姓。

苦一苦他们,也免得有一天一个个倒在异族屠刀之下。

咬钩了!”桑弘羊猛扯了一把鱼竿,一条锦鲤被其拔起。

桑弘羊将中的锦鲤再度放入金池内,继续道:“而此次经改,便是为了苦一苦他们!邓老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与其以政令的形式约束,倒是不如以经济来逼迫。

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大夏财政之事,更为重要的是逼着百姓往前面走。

还有便是王上此次所提出的古今结合之事。

此算得上一箭三雕。

对于此。

我决定将其分为几步。

第一,便是提升物价。

这一方面主要涉及到修炼资源和民间武器的供应上。

在这一点上,除了极为重要的一些修炼资源外,我建议将一部分交给民间自我调节,依照商人逐利的特性,这些原本就极为紧俏的修炼资源,自然会被拔高物价,而官府只要保证其在合适的区间便可。

例如一些房产,也可以交由民间自我调节,而官府就只需要在里边作约束便可。

除了这些,衣食住行方面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二,限制土地分配。

大夏目前的土地分配,还是依照曾经的‘屯田令’来了。

但现在大夏粮食已经严重过剩。

根据户部司得来的信息,目前大夏九十九城中,总共有超大型粮仓十座,大型粮仓三十座,中型五十五座,小型一百一十二座。

其所存储的粮食已经达到了就算是大夏十年不种粮,都能够供给大夏这七千万人及其牲畜使用。

而且现在还有大量的粮仓待建,巨量的粮食等待入库。

如此存量之下,大夏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种田。

微臣建议,不但接下来要限制土地分配,还要进一步降低粮食价格。

虽说谷贱伤农,但依照如今的谷物价格,将会催生大量的百姓种田,毕竟人均几十亩地,依照天灵稻的特性,其出产量本就大。

就算这些百姓每季只收割一次,那他们所得到的也能比前去外边出生入死冒险来得好。

当然了。

除了削减普通的天灵稻价格,可以适当拔高品质天灵稻的价格。

如今市面上的普通天灵稻每石的价格在四百大夏币。

依照五十亩良田计算,一季天灵稻种植可产生价值六十万大夏币的谷物,扣除气运之力的消耗,以及其他一些消耗,其纯利也达到了三十万大夏币上下。

这还不算如瓜果等价格较为昂贵的果蔬种植。

可以说,如今这些所谓的农户,其能够获得的利润,甚至于超过了大夏官吏和将士。

城东王氏米行。

其名下有良田千亩,其皆是从百姓手里以适当的价值租来的。

每亩的价格在四万大夏币\/年上下,依靠每人两亩田,就算是早期的大夏百姓什么都不干,将其租出去,一个三口之家,其一年也能够获得十二万大夏币。

这虽然不及出征的将士,但要知道,这些百姓可是什么也没做,丝毫未创造价值,便能够生活得极为滋润。

而那王氏米行可想而知每年能从粮食上赚得多少?

这还只是一家中型米行,那些大一点的,其能够获得的利润更是极甚。

所以微臣强烈建议降低普通天灵稻的价格,提升高品质天灵稻的价格,毕竟如今大夏早已经过了饿肚子的时候,更高品质的天灵稻米才是真正大夏目前所需要的。

如此一来,也能抵消部分户部用来稳定市价带来的损失。

而且还可以使得好米驱逐劣势,渐渐的普通天灵稻便会被品质天灵稻所取代,只留少部分普通天灵稻备不时之需,如此百姓生存成本有了提升,使得他们手里的大夏币有所消耗,其次也能依照高品质的天灵稻改造他们的身体,提升修为。

第三,提升修炼资源的价格。

依照目前大夏的丹药价格来看,这完全就是获利甚微。

丹药本就是暴利行业。

但如今看来,这些丹药所能创造的价值却是肉眼可见,除非一些高阶丹药上方还收效可观。

微臣知道王上是想要提升大夏百姓的修为,但微臣却是认为,低阶丹药的价格可以维持不变,但中高阶丹药却应该有所提升。

能够使用到中高阶丹药的,这在大夏是最有钱的一批人。

若是想要维持大夏这般状况,除了从这部分人身上弥补一些,补贴那些低境界的百姓了。

还有。

这群人才是大夏的主体。

一旦中高阶丹药价格上升,那势必会引起这些人去创造财富,如此大夏经济也能进一步动起来。

第四.....

桑弘羊说的头头是道。

听得诸葛亮等人连连点头。

在座的各位都是人精,如何不理解桑弘羊的一些做法。

这相当于人为的趋势大夏百姓奋发修炼了。

毕竟生活成本的提高,必定要让这部分人越发努力的做任务,猎杀凶兽,甚至于投入到其他事情上。

如此一来也就能够提升这些人的修为了。

只是相对于清晰的三人,旁听的秦慕云却是显得一头雾水。

他有经略学老师,其便是稷下学宫经略院院长、大夏首席经济学家邓老。

若是往常。

他倒是能够听懂一些,但今日似乎谈论的东西,是邓老从未告诉过他的。

一旁的秦天纵似乎注意到了自己儿子的状态。

便是笑着转过头看向了秦慕云:“慕云,邓老常说你聪慧至极,经略科常常能够得到‘优秀’评分,那你可听明白适才说的意思?”

原本他没想着让秦慕云这么早接触到经略学,毕竟这玩意有些晦涩难懂,除了极为复杂的知识外,还需要阅历才能体悟其中之关键。

就算是他。

若非在这个位置坐了这些时间,恐怕也不明白这经略学到底学的什么。

但看到秦慕云心智越发的成熟,其本就是天生神童的份上,他倒也许可了。

若这小子有这天赋,倒是让他早一点接触也不是不可以。

今日他倒是想要看看,邓老口中“天资聪慧”的秦慕云到底能够理解到哪个份上。

秦慕云沉吟了片刻,看了看几人,随即起身道 :“父亲,我能够听懂一些,但里边还有许多东西我不是很清楚,甚至还听出了一些似乎与大夏观念背道而驰的话,我也不知理解得对不对。”

“哦?”秦天纵来了兴致,“说说!”

他从不压抑秦慕云的天性。

父子之间的相处方式本就亦亲亦友。

虽说孩子还小,但他依旧愿意以看一个小大人的眼光看秦慕云。

而且如今本就是为了拓展这孩子的视野,他自然没理由压制其心中疑惑。

“书中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我大夏一直以来秉持的都是以百姓为本的理念,但今日之所言,好似有些...有些如各朝各代那般盘剥剥削了。

提升基本物价,降低粮价。

一升一降,其中就有不少百姓会受到影响,而这样的影响非是天灾,而是‘**’。”

说到此处。

秦慕云微微一顿,略带抱歉的看向秦天纵:“父亲,孩儿用词不当,还望父亲勿怪!”

“继续!不怪你。”秦天纵笑着点了点。

“这场‘**’将造成百姓过得越发辛苦,如此岂不是违背了大夏的初衷?然而,实际上大夏是有能力处理这样的局面,为何还要将其加在百姓身上?

若兴,也是百姓苦。

亡,也是百姓苦。

这又于历朝历代何异?”秦慕云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或许是看到了秦慕云的天真。

几人相视一笑。

不过,秦天纵却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能够懂得思虑民生之多艰了,这经略课倒是没白上。

只是孩子没有太多阅历,显得天真了许多。

这倒也是人之常情。

“殿下,王上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夏万民,可非是个人私欲啊。”桑弘羊笑道。

“我知父亲是为了百姓。但我却是不明白,为何要这般做?这般做的依据又是什么?若不这么做,那又有什么后果?

而且这些政令一出。

民心绝对会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对于父亲也是有不小影响的。”

秦慕云双眼中露出了极为浓烈的求知欲。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