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暴风篮徒 > 第109章 试训资格

暴风篮徒 第109章 试训资格

作者:末隐于世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5-27 17:41:39 来源:小说旗

清晨五点的篮球馆空旷得能听见呼吸的回声。司马宇站在三分线外,汗水已经浸透了训练服。球从他指尖滑出,划过一道弧线——

\"砰!\"

第487次投篮,第213次打铁。篮球砸在篮筐后沿弹出,在地板上弹跳几下,最终滚到场边。

司马宇弯腰撑着膝盖,喉头涌上一股铁锈味。夺冠已经过去两周,按理说他应该享受这段难得的休息时光。但每天清晨四点,他还是会准时醒来,像上了发条一样走向篮球馆。

\"姿势太僵硬了。\"

声音从看台阴影处传来。司马宇眯起眼睛,看到庄伟教练拎着一个运动包走下台阶。

\"教练?这么早?\"

庄伟把包扔在替补席上,发出沉重的闷响。\"职业球员没有休假概念。\"他走到场边捡起球,随手一抛——球空心入网。\"你父亲当年夺冠后第三天就开始训练了。\"

司马宇捡起球,指尖摩挲着皮革纹路。\"我只是...不知道接下来该练什么。\"

\"所以就像个机器人一样投500个三分?\"庄伟从包里掏出一台平板电脑,\"李明下午两点到,他会在职业队试训前给你做特训。\"

屏幕上是份训练计划表,密密麻麻的小字看得司马宇眼花缭乱。最上方写着\"职业球员转型90天计划\"。

\"李明?前国家队的李明?\"

\"你父亲的老队友。\"庄伟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他看过决赛录像,说你有潜力,但技术粗糙得像初中生。\"

司马宇感到一阵刺痛,但随即是更强烈的兴奋。他翻开计划表第一页:晨间训练-基础体能;上午-专项技术;下午-实战模拟;晚上-恢复训练...

\"每天训练8小时?\"

\"嫌少?职业球员平均训练10小时。\"庄伟收起平板,\"现在,去跑20组折返跑,李明最讨厌体能差的球员。\"

***

下午一点五十分,司马宇已经完成了晨间训练和午餐。他的肌肉酸痛得像被卡车碾过,但精神却异常清醒。篮球馆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黑色训练服的光头男人走了进来。

\"迟到了八分钟。\"李明的声音像砂纸般粗糙。他看上去比电视上瘦小许多,但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像钢筋一样分明。\"热身了吗?\"

司马宇点点头。

\"那就开始。\"李明从包里拿出几个奇怪的设备,\"先测基础数据。\"

接下来的半小时像场噩梦。司马宇在各类仪器上完成跳跃、冲刺、变向测试,同时戴着特制眼镜做反应训练。李明全程面无表情地记录数据,偶尔发出不满的咋舌声。

\"垂直起跳68cm,勉强及格。\"李明看着平板上的数据,\"变向速度比楚星河慢0.3秒,爆发力差一截。\"

司马宇握紧了拳头。全国大赛决赛他打爆了楚星河,现在却被说成一无是处?

\"不服气?\"李明突然把球砸过来,司马宇仓促接住。\"用左手突破我。\"

司马宇压低重心,尝试用左手运球突破。但李明的防守像堵墙,第三次变向后,球被干净利落地切掉。

\"就这?\"李明捡起球,\"职业联赛的后卫能把你防到哭。\"

\"我右手突破...\"

\"所有人都知道你要走右路!\"李明突然提高音量,\"从今天开始,禁止在训练中使用右手突破。\"

第一天的专项训练让司马宇怀疑人生。左手运球训练、非惯用手上篮、反向撤步跳投...每个动作都笨拙得像初学者。更可怕的是投篮机测试——在高速移动后接球投篮,他的命中率从比赛的42%暴跌至23%。

\"垃圾。\"李明关掉机器,\"知道为什么职业球员年薪百万吗?因为他们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

训练结束时已是晚上八点。司马宇瘫坐在地板上,看着自己发抖的左手。李明的车声远去后,篮球馆的门再次打开。苏梦拎着两个饭盒走了进来。

\"听说你被虐得很惨。\"她打开饭盒,香气立刻充满了球场。

司马宇狼吞虎咽地吃着,连话都顾不上说。苏梦拿出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李明带过的所有球员数据。

\"李明教练的训练死亡率是60%,\"她翻着页面,\"但他带出来的球员80%都打上了职业联赛。\"

司马宇停下筷子:\"死亡率?\"

\"坚持不下来的意思。\"苏梦笑了,\"不过我相信你...\"

\"我可能高估自己了。\"司马宇盯着肿胀的左手,\"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差劲。\"

苏梦没说话,只是从包里拿出一个旧笔记本。封面上写着\"司马峰训练日记1998\"——这是他父亲的名字。

\"这是...\"

\"你妈妈让我转交给你。\"苏梦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训练计划和自我批评,\"看看你父亲21岁时的记录。\"

司马宇读着那些褪色的字迹:\"7月12日,连续投丢27个三分,右手食指抽筋...7月13日,加练200个三分,命中率终于回到40%...\"

\"职业球员不是不会失败,\"苏梦轻声说,\"而是失败了会继续练习直到成功。\"

那晚司马宇抱着父亲的笔记本入睡,梦里有个人在无尽的球场上投篮,背影既熟悉又陌生。

***

第二周开始,训练内容升级了。李明带来了高科技设备——运动捕捉传感器、智能护腕、压力感应鞋垫。司马宇的每个动作都被分解成数百个数据点。

\"看这里,\"李明指着屏幕上定格的投篮画面,\"出手时肘部外翻5度,导致球旋转轴偏移。\"他调整了一下模拟图像,\"这样修正后,命中率能提高7%。\"

上午的训练专注技术细节:三分投篮时脚尖的角度,突破时第一步的步幅,甚至呼吸的节奏。下午则是对抗训练,李明雇来了三名职业青年队球员轮番防守司马宇。

\"再来!\"李明看着司马宇第N次被撞倒在地,\"职业联赛的对抗比这激烈十倍!\"

第四周,变化开始显现。司马宇的左手突破不再笨拙,三分命中率稳定在37%。但最大的突破发生在雨天的一次特殊训练。

体育馆外暴雨如注,李明突然关掉了所有灯光。

\"篮球不只是用眼睛打。\"他在黑暗中说道,\"现在,蒙上眼睛完成10次运球后投篮。\"

前九次尝试全部偏得离谱。第十次,司马宇深吸一口气,回忆肌肉记忆中的动作——运球三次,后撤步,起跳,出手...

\"唰!\"网花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

\"记住这种感觉。\"李明打开灯,\"职业球员的肌肉记忆要精确到毫米。\"

***

第六周,庄伟来观摩训练。司马宇正在完成一组高强度间歇训练:30秒极限运球突破,30秒罚球,循环20组。他的球衣能拧出水来,但动作没有丝毫变形。

\"进步不错。\"李明难得地点头,\"左手突破合格了,但防守还是漏洞。\"

庄伟递给司马宇一瓶运动饮料:\"京都师范附中邀请你去参加友谊赛,楚星河点名要和你对位。\"

司马宇看向李明,后者耸耸肩:\"去检验训练成果吧。\"

友谊赛更像是一场私人对决。楚星河的状态比全国大赛时更可怕,但司马宇的防守让他打得异常艰难。最终司马宇砍下28分7助攻,虽然球队输了比赛,但他用一记左手突破后的暴扣震惊全场。

赛后楚星河主动找他握手:\"暑假特训了?\"

\"嗯,准备职业试训。\"

\"我也要去美国特训。\"楚星河眼中闪着光,\"希望职业联赛还能做对手。\"

回程的大巴上,司马宇发现自己不再为失败懊恼。他翻看比赛录像,分析每一个失误,像职业球员那样思考。

***

最后一个月是最残酷的。每天500次投篮,200次突破上篮,100次防守滑步。李明加入了心理训练——在极度疲劳时完成技术动作,模拟比赛最后时刻的状态。

\"职业球员和业余的最大区别,\"李明在司马宇完成第8组训练后说,\"是当身体到达极限时,职业球员的技术动作不会变形。\"

试训前最后一周,李明带来了终极测试:连续三小时高强度攻防演练。司马宇需要对战不断轮换的防守者,同时完成指定的技术动作。

当最后一组结束的哨声响起时,司马宇直接躺在了地板上。他的视野边缘发黑,但嘴角却在上扬。李明蹲下来,递给他一份数据报告。

\"三分命中率47%,左手突破成功率68%,垂直起跳提升到75cm。\"李明难得地露出笑容,\"恭喜,你现在勉强算个职业水准的球员了。\"

司马宇坐起身,发现庄伟和苏梦站在场边。苏梦举着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

\"试训是什么时候?\"司马宇问。

\"下周一。\"庄伟递给他一封信,\"三支职业球队的邀请函。\"

那天晚上,司马宇独自留在球馆加练。不再是出于迷茫,而是纯粹的热爱。篮球与地板碰撞的声音,球刷过篮网的轻响,这些声音组成了他最熟悉的乐章。

苏梦推门进来时,他正在练习一记后仰跳投——和父亲当年的招牌动作一模一样。

\"要锁门了。\"她说。

司马宇接住弹回的篮球:\"再投十个。\"

苏梦走到篮下帮他捡球:\"紧张吗?关于试训。\"

\"有点。\"司马宇接球出手,\"但更多的是期待。\"球划过完美的弧线,空心入网。\"就像我父亲笔记里写的——篮球是条没有终点的路,但每一步都值得享受。\"

他们并肩走出球馆,夏夜的风带着微微的凉意。司马宇回头看了一眼空荡的球场,灯光下的木地板泛着温暖的光泽。这不是结束,而是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