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大反派 > 第41章 遍地开花

三国大反派 第41章 遍地开花

作者:竣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6 10:53:25 来源:小说旗

山上本就不缺石头,刘昊特意安排将生石研磨成细小颗粒的碎石子,再混合水泥施工,将会事半功倍,正式投入使用后,果然印证了他的说法。

经过半个月的建设,泰山周遭的矿场率先完成建设,水泥彻底硬化之后,矿场周围百余米都十分平整,山道也修整完毕,宽敞且平坦。

这些日子,山里还下了几场大雨,人们惊讶的发现,这新铺的路面竟然还防水。

再也不见道路的泥泞,众人都兴奋不已,直呼刘昊是天神下凡。

水泥路竟然修到了东汉末年,如此惊天的创举足以堪称神迹了!

刘昊又趁着夜色将冶金高炉也从系统仓库里召唤了出来,立在了铁矿厂外,相对于烧制研磨装置,这冶金高炉明显要小得多,但也高出不少。

这个时代铁器尚不成熟,大多还是青铜器,有这冶金高炉势必会颠覆人们的观念,大幅提高铁制品的产量。

刘昊倒也不急,等一众矿师彻底熟悉高炉的用法之后,第三天才起火生炉,开始也不过只冶炼半炉而已。

很快,第一炉终于炼成,乌黑的铁矿石粉末掺拌煤灰经过整整一昼夜的熬炼,竟然融化成了滚烫的铁水。

哗!

待铁水倒进刘昊事先准备好的磨具之后,足足又冷却了半天,这才浇水起模。

待成品出世之后,无人不为之欣喜疯狂。

只见一副巨大的牌匾出现在众人眼前,琅琊郡三个大字印在中间,在刘昊的示意下,有士兵好奇,抽出朴刀狠狠的砍了上去。

崩!

牌匾丝毫无恙,可战刀却崩断了。

经过半个多月的休养,张俊也终于能下床了,或许是担心刘昊对他心有芥蒂,不顾众人阻拦,还是要坚持随刘昊下山,此时正好亲眼见证了这一幕,更是满脸的惊骇。

“好硬的材料,若是以此锻造兵器,我军的战力必能提升十倍不止。”

十倍他是有点夸张了,提升几倍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刘昊之所以摆开这么大的阵仗,大肆开矿炼铁,自然不仅仅只是为了铸造牌匾的,量产兵器装备才是最终目的。

黄月英早在招人的时候就登记好了,如今留在冶炼厂的无一不是熟练的铁匠,根本不需要刘昊刻意安排,他们自己便去准备铸模去了,只等再次开炉,他们便能够大干一场了。

又过了十天,官道终于彻底联通,从泰山到海曲全都平整完毕,铺上了厚厚的一层水泥路,海曲的制盐厂也早已完工,源源不断的煤炭也被送到了这里。

为此刘昊还特意走了一趟,将细盐结晶装置落在那里,在糜芳的安排下,第一批海盐也成功生产了出来。

细如砂砾,晶莹如雪的盐粒抓在手心,糜芳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

“不苦不涩,咸味纯粹浓厚,堪称极品啊!”

糜芳激动不已,兴奋的大笑着。

唯一担心的就是产量问题,试产了一天,产盐足有1千石,换算下来一个月便可以获得细盐3万石,比刘昊预估的产量还要高上不少。

如此质量和产量,代表着无与伦比的利润,饶是糜芳经商多年,也从未见过利润这么大的生意,不由得对刘昊佩服的五体投地。

“公子真乃天人也!”

所有产业逐渐都步入了正轨,刘昊便重新调配了人力。

海曲!

制盐厂留下1万工人从事日常生产,1万工人继续扩建厂区,周仓亲率3千士兵驻扎。

按刘昊的设想是要将厂区四周数里外筑满厚重的城墙,以防日后有人偷袭抢盐毁厂,同时还要建几千间房舍,一方面供人居住,另一方面用作储盐之用。

泰山!

冶炼厂留下5千民工用于开掘铁矿,3千民工用于开炉冶炼,2千铁匠用来锻造兵器。

水泥厂留下5千民工继续开采石头,5千民工继续烧制水泥;

煤矿用量较大,特意留下1万民工用于开矿,另外1万民工专司原料搬运和后勤保障,用于泰山各厂区间的原料调配运输以及各类生活保障。

另外又抽调 3万民工,在泰山脚下大兴土木,在所有进山入口构筑围墙,新建仓库料场用于储藏水泥和煤炭。

并分给裴元绍5千士兵,负责护卫整个泰山上上下下的安全。

这样算下来,民工总共抽走了9万人,抽走军士8千人。

其余百姓,糜芳征调1万,跟随糜氏商队向各地贩卖细盐。

陶商抽走5万,在琅琊郡大兴土木,修筑城墙、堤坝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张闿又从中募兵3万,皆是青壮之士。

剩下的数千人便都被刘昊带回了郡守府,在张用的指挥下,重修府邸,更重要的是修建更大的府库。

经过这一系列分配,才终于将20余万百姓安顿好了。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便快到了,刘昊也准备回城了,随行的还有张俊的2千兵马,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拉着那块铁铸的巨大牌匾一路招摇过市。

刚进郡守府,张俊便被张用叫走了,见到那块天公将军的令牌之后,张俊吓得直接跪在了地上。

劈头盖脸的一通训斥,骂尽了张俊的祖宗三代,要不是刘昊嫌吵,随口说了一句,估计张用杀了他心思都有。

“就凭你这么个玩意,也敢对少爷出手?若不是少爷说话了,我非把你千刀万剐,五马分尸不可,从今天开始,你小子就跟着我,我亲自调教你。”

留下一句话,张用便愤然而去。

只留下张俊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心里一阵后怕。

“我算是知道了,为什么裴元绍和周仓如此心甘情愿的跟在公子身边,甚至连张闿都要奉之为主,症结原来在这里。”

昔日黄巾领袖都是人家的仆人,他们这帮黄巾旧部,谁敢不忠心?

自此后,张俊彻底收起了其他心思,忠诚度直接拉满。

忙碌了将近一个月,刘昊好不容易回到郡守府休息,直接便闭门谢客,在府上与黄月英等人玩闹三日。

翌日一早!

郡守府议事大堂,琅琊郡一众文武均已列席。

就连称病的临沂令尹礼,也被刘昊派张俊请了过来,说是请,实则跟拘押也没有区别了。

此刻,刘昊坐在堂中,身后是虎皮青铜座,身前是雕龙青铜案,还是从泰山军的寨中搬下来的。

得知刘昊的身份之后,张俊更是震惊不已,于是自作主张,率领人马连夜上山将青铜座和青铜案搬下山来,怕刘昊坐着不舒服,还不忘给青铜座包了一层虎皮,甚至还将整个郡守府的正堂都重新装饰了一番。

更加威武气派,他美其名曰这才更符合刘昊的身份。

对于这一做法,刘昊却并不在意,不过张用却暗自竖起了大拇指。

“孺子可教也!此子……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