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大反派 > 第208章 隔江传信

三国大反派 第208章 隔江传信

作者:竣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6 10:53:25 来源:小说旗

看到孔明狼狈的样子,鲁肃不禁大笑了起来。

“那刘昊与家师有旧,在下有幸,曾与其有过几面之缘。放眼当今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勇无敌,智无双,战不败,治不乱,日后天下所属,必归琅琊。

孔明你身怀经国济世之才,为何要屈身刘备?殊不知逆天而行,早晚必受其所累!”

此刻孔明也放下的茶碗,叹了口气。

“那么子敬你呢?既已勘破天命,为何还要选择孙仲谋呢?”

鲁肃淡然的笑着,沉声道。

“实不相瞒,在琅琊之时,那刘昊也曾出言招揽,只可惜在下身负恩师遗命,只好拒绝。

不过那刘昊随口也说到了你,当日他出山之时,便有意招揽,不过当时他无意仕途,并无片瓦遮身之地,再加上孔明你言辞拒绝,因此不曾为难。

我看那刘昊似乎对你势在必得,况且凭他的手段,也不会坐视为刘备所有,想来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鲁肃的话听的孔明汗毛倒竖,心里忐忑不已。

似乎也看出孔明的担忧,鲁肃不禁又笑道。

“有令师妹在,想来日后琅琊必有你一席之地,孔明又何必担心?”

无奈的叹了口气,孔明心里似乎也有些后悔。

或许长时间的接触以来,刘备并非他心目中期待的主公。

“刘昊乃是仙师弟子,自然文武盖世,力压众生,可却唯独输了一分气运,如今汉室衰而为亡,气运汇聚当在汉室后裔,若非如此,那刘昊在冀州之时,也不会甘愿与那曹操定下城下之盟。”

在孔明看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借的乃是献帝的气运,因此能够成势;

而江东孙氏,借助乃是传国玉玺的气运,因此能够坐镇江东,当然这气运明显不够,否则孙氏父子也不会先后惨死了;

至于刘备乃是大汉外室最后一丝气运,以皇叔之名,聚拢天下汉臣,亦可成就不朽功业。

相较之下,刘昊虽为仙人弟子,根脚终究差了一些,气运远不如刘备,不过以智取胜,以武成势,持续不了多久的。

鲁肃虽然勘不破所谓的气运,听到孔明这么一说,又不禁嘲笑了起来。

“孔明大谬也,你自知其师承,却不晓其身世。”

“哦?愿闻其详!”

“昔日我在琅琊之时,民间便已有传言,那刘昊乃是灵帝与宋皇后之子,只因何氏乱政,灵帝才不得已将宋皇后打入冷宫。

宋皇后诞下幼子后不久,便被何氏害死,为保幼子,灵帝遵从宋皇后遗愿,将幼子送到攻离山南华老仙座下收养,并赐下金匮玉碟,以待将来回归正统。”

鲁肃的话让孔明惊愕不已,满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子敬此话当真?说到底大汉动荡的根源便在于何氏,若非那何进引董卓入京,又怎会有如今的乱局,少帝也好,献帝也罢,终究身负何氏的血亲,自然要承载这乱世的因果。

可宋皇后不同,那可是一代贤后,受奸臣迫害而死,若那刘昊当真是灵帝与宋皇后之子,势必比灵帝更得民心,当为大汉正朔。”

看到孔明激动的样子,鲁肃不禁笑道。

“传闻那证明刘昊身份的信物,便在令师妹黄月英的手中,孔明若是不信,只需一封书信,想来便能验证真伪。

只是眼下大敌当前,你我还需联手渡过当下的难过才行啊。”

“那是自然!”

孔明尴尬一笑,便继续品起茶来。

想到这里,鲁肃急忙又嘱咐道。

“孔明须谨记,到了江东面见吾主,切不可说那曹操兵多将广!”

“子敬放心,在下明白!”

二人对视一笑,一切了然于胸。

突然!

驾船的船夫突然近乎了起来,二人抬眼望去,只见江面上到处都飘满了竹简,顺流而下,一眼望不到边际。

鲁肃命船夫打捞了一卷上来,翻开看了一眼,不禁脸色大变。

【孤承皇命,奉天伐罪。旌旗所向,刘琮束手,荆襄九郡,望风而归。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盼将军莫要自误,曹操奉上!】

“这是……檄文?”

鲁肃满脸惊愕,嘴角不住的抽搐着。

“如今江面上漂流的檄文何止十万卷,要不了多久,江东军民都会收到消息,到时局面恐怕会更加复杂了。”

“子敬现在知道曹操的厉害了吧,未出兵,先诛心,此去江东怕是再难平静了。”

二人无奈的叹气,脸色都有几分阴沉,鲁肃当即下令船夫全速开船,尽快返回江东。

直到傍晚,船只方才靠岸,鲁肃请孔明先到馆驿中歇息,自己则连夜去见孙权了。

此刻吴侯府中,前厅聚集一众文武官员,正在焦急的争论着,几乎人手一份曹操的檄文,鲁肃顿感大事不妙,急忙入内堂去见孙权。

内堂中,孙权手里也拿着一封竹简,正看得出神。

“回来了?可曾见到刘备?”

“禀主公,在下船只一到,便马不停蹄的来见主公,此去江夏,在下顺利见到了刘备,还带回了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主公只需召其一见,便可知曹军虚实。”

鲁肃躬身回禀,倒是十分恭敬。

眼下孙权不过二十五岁而已,长相稍显稚嫩,心性却无比沉稳,胸中也颇具韬略。

孙权没有要急着召见孔明,而是将手中的竹简递给了鲁肃。

“昨日曹操派人送了檄文,今日沿江上下便飘满了竹简,子敬可知这竹简里写了什么?”

“禀主公,在下已经知晓,只是不知主公如何决断?”

孙权将手中的竹简放下,慢慢的背过身去,不觉一声长叹。

“子敬,实不相瞒,这檄文我已经看了十余遍,想来江东的官员也都看了数遍,眼下文武意见相左,未有定论,本公也不知该如何决断,还请子敬教我!”

鲁肃急忙行了一礼,急忙回道。

“主公天纵之才,子敬岂敢言教?昔日伯符将军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主公何不召此二人商议一番,不过在此之前,在下觉得不妨召孔明一见,先探听曹军虚实也并无不可。”

孙权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

“你说的对,是应该见上一见。”

就在这时,内府侍卫前来传信,太夫人召孙权前去,孙权应了一声,这才转身对鲁肃交代道。

“子敬,你去传讯孔明,明日侯府一见,另外告诉外面那些人,事关我江东兴亡,本公定会三思而决,让他们先回去吧,明日大堂陪孤一同听听那孔明的高见。”

“在下领命!”

躬身送走孙权后,鲁肃便也走出去传令去了。

此刻为首的老臣走了上来,冷冷的瞪了鲁肃一眼,恶狠狠道。

“鲁子敬,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在玩什么把戏,纵然那孔明本领通天,那也要先过老夫这一关。”

“张昭大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