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孔明狼狈的样子,鲁肃不禁大笑了起来。
“那刘昊与家师有旧,在下有幸,曾与其有过几面之缘。放眼当今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勇无敌,智无双,战不败,治不乱,日后天下所属,必归琅琊。
孔明你身怀经国济世之才,为何要屈身刘备?殊不知逆天而行,早晚必受其所累!”
此刻孔明也放下的茶碗,叹了口气。
“那么子敬你呢?既已勘破天命,为何还要选择孙仲谋呢?”
鲁肃淡然的笑着,沉声道。
“实不相瞒,在琅琊之时,那刘昊也曾出言招揽,只可惜在下身负恩师遗命,只好拒绝。
不过那刘昊随口也说到了你,当日他出山之时,便有意招揽,不过当时他无意仕途,并无片瓦遮身之地,再加上孔明你言辞拒绝,因此不曾为难。
我看那刘昊似乎对你势在必得,况且凭他的手段,也不会坐视为刘备所有,想来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鲁肃的话听的孔明汗毛倒竖,心里忐忑不已。
似乎也看出孔明的担忧,鲁肃不禁又笑道。
“有令师妹在,想来日后琅琊必有你一席之地,孔明又何必担心?”
无奈的叹了口气,孔明心里似乎也有些后悔。
或许长时间的接触以来,刘备并非他心目中期待的主公。
“刘昊乃是仙师弟子,自然文武盖世,力压众生,可却唯独输了一分气运,如今汉室衰而为亡,气运汇聚当在汉室后裔,若非如此,那刘昊在冀州之时,也不会甘愿与那曹操定下城下之盟。”
在孔明看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借的乃是献帝的气运,因此能够成势;
而江东孙氏,借助乃是传国玉玺的气运,因此能够坐镇江东,当然这气运明显不够,否则孙氏父子也不会先后惨死了;
至于刘备乃是大汉外室最后一丝气运,以皇叔之名,聚拢天下汉臣,亦可成就不朽功业。
相较之下,刘昊虽为仙人弟子,根脚终究差了一些,气运远不如刘备,不过以智取胜,以武成势,持续不了多久的。
鲁肃虽然勘不破所谓的气运,听到孔明这么一说,又不禁嘲笑了起来。
“孔明大谬也,你自知其师承,却不晓其身世。”
“哦?愿闻其详!”
“昔日我在琅琊之时,民间便已有传言,那刘昊乃是灵帝与宋皇后之子,只因何氏乱政,灵帝才不得已将宋皇后打入冷宫。
宋皇后诞下幼子后不久,便被何氏害死,为保幼子,灵帝遵从宋皇后遗愿,将幼子送到攻离山南华老仙座下收养,并赐下金匮玉碟,以待将来回归正统。”
鲁肃的话让孔明惊愕不已,满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子敬此话当真?说到底大汉动荡的根源便在于何氏,若非那何进引董卓入京,又怎会有如今的乱局,少帝也好,献帝也罢,终究身负何氏的血亲,自然要承载这乱世的因果。
可宋皇后不同,那可是一代贤后,受奸臣迫害而死,若那刘昊当真是灵帝与宋皇后之子,势必比灵帝更得民心,当为大汉正朔。”
看到孔明激动的样子,鲁肃不禁笑道。
“传闻那证明刘昊身份的信物,便在令师妹黄月英的手中,孔明若是不信,只需一封书信,想来便能验证真伪。
只是眼下大敌当前,你我还需联手渡过当下的难过才行啊。”
“那是自然!”
孔明尴尬一笑,便继续品起茶来。
想到这里,鲁肃急忙又嘱咐道。
“孔明须谨记,到了江东面见吾主,切不可说那曹操兵多将广!”
“子敬放心,在下明白!”
二人对视一笑,一切了然于胸。
突然!
驾船的船夫突然近乎了起来,二人抬眼望去,只见江面上到处都飘满了竹简,顺流而下,一眼望不到边际。
鲁肃命船夫打捞了一卷上来,翻开看了一眼,不禁脸色大变。
【孤承皇命,奉天伐罪。旌旗所向,刘琮束手,荆襄九郡,望风而归。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盼将军莫要自误,曹操奉上!】
“这是……檄文?”
鲁肃满脸惊愕,嘴角不住的抽搐着。
“如今江面上漂流的檄文何止十万卷,要不了多久,江东军民都会收到消息,到时局面恐怕会更加复杂了。”
“子敬现在知道曹操的厉害了吧,未出兵,先诛心,此去江东怕是再难平静了。”
二人无奈的叹气,脸色都有几分阴沉,鲁肃当即下令船夫全速开船,尽快返回江东。
直到傍晚,船只方才靠岸,鲁肃请孔明先到馆驿中歇息,自己则连夜去见孙权了。
此刻吴侯府中,前厅聚集一众文武官员,正在焦急的争论着,几乎人手一份曹操的檄文,鲁肃顿感大事不妙,急忙入内堂去见孙权。
内堂中,孙权手里也拿着一封竹简,正看得出神。
“回来了?可曾见到刘备?”
“禀主公,在下船只一到,便马不停蹄的来见主公,此去江夏,在下顺利见到了刘备,还带回了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主公只需召其一见,便可知曹军虚实。”
鲁肃躬身回禀,倒是十分恭敬。
眼下孙权不过二十五岁而已,长相稍显稚嫩,心性却无比沉稳,胸中也颇具韬略。
孙权没有要急着召见孔明,而是将手中的竹简递给了鲁肃。
“昨日曹操派人送了檄文,今日沿江上下便飘满了竹简,子敬可知这竹简里写了什么?”
“禀主公,在下已经知晓,只是不知主公如何决断?”
孙权将手中的竹简放下,慢慢的背过身去,不觉一声长叹。
“子敬,实不相瞒,这檄文我已经看了十余遍,想来江东的官员也都看了数遍,眼下文武意见相左,未有定论,本公也不知该如何决断,还请子敬教我!”
鲁肃急忙行了一礼,急忙回道。
“主公天纵之才,子敬岂敢言教?昔日伯符将军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主公何不召此二人商议一番,不过在此之前,在下觉得不妨召孔明一见,先探听曹军虚实也并无不可。”
孙权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
“你说的对,是应该见上一见。”
就在这时,内府侍卫前来传信,太夫人召孙权前去,孙权应了一声,这才转身对鲁肃交代道。
“子敬,你去传讯孔明,明日侯府一见,另外告诉外面那些人,事关我江东兴亡,本公定会三思而决,让他们先回去吧,明日大堂陪孤一同听听那孔明的高见。”
“在下领命!”
躬身送走孙权后,鲁肃便也走出去传令去了。
此刻为首的老臣走了上来,冷冷的瞪了鲁肃一眼,恶狠狠道。
“鲁子敬,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在玩什么把戏,纵然那孔明本领通天,那也要先过老夫这一关。”
“张昭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