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婿 > 第982章 《反七步诗》

帝婿 第982章 《反七步诗》

作者:蜀中布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圆月如盘,穿梭云海,犹如披上轻纱的仙子一般皎洁生姿,直看得人生出了几分心醉神迷之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大唐皇宫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晚宴。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两宋,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望着玉盘中的月饼,余长宁目光幽幽凝神,不由起了几分思念家人之情,当然,他并非是思念余家之人,而是身在二十一世纪的父母、妹妹。

坐在一旁的长乐公主很敏感地察觉到了余长宁的落寞之情,她自顾自地的揣测了一番,轻声问道:“驸马莫不是想起了远在漠北的甄云?”

余长宁一愣,却是默然苦笑,漠南虽远,然而毕竟能够相见,而父母妹妹却是自己永世的遗憾,再见永远不可能。

此际,李世民正在与群臣们举杯共饮,大殿里面一片其乐融融,丝竹管弦之声悠悠然响起,殿中歌女轻舞羽扇,蛮腰款摆,绰态弄清影,丽姿动人间,一曲白纻舞直看得人眼睛都移不开。

一曲方罢,李世民放下酒杯,笑问道:“今日中秋月色皎洁,不知哪位爱卿有佳句唱和啊?”

众大臣尚在沉吟,魏王李泰已是起身拱手道:“启禀父皇,儿臣有诗歌献上。”

说罢李泰悠悠踱步行至殿中,举步咏颂道:“此夕来奔月,前年复历春。林亭临别处,未醉是今辰。”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赞叹之声,李世民捋须笑道:“魏王诗句颇有魏晋洒脱不羁之风,的确是一首好诗。”

见父皇当众褒奖自己,李泰心里止不住有些得意,拱手一礼道:“父皇过奖了,儿臣自幼跟随父皇耳濡目染,所以才有几分诗才,今日殿前献丑也是为了歌颂中秋佳节而已,不过说起诗词,儿臣却是远远逊于太子,当不得如此奖掖,不如请太子赋诗一首,庆贺佳节?”

众臣皆知李承乾不学无术不善诗词,李泰此话可谓绵里藏针明褒暗贬,借此机会故意让李承乾在大殿群臣面前出丑。

闻言,李世民眉头微不可觉地皱了一下,他虽然有些不喜欢李承乾的人品,然而李承乾现在毕竟是大唐太子,如果丢脸人前,到头来蒙羞的也是他李世民而已,然而倘若现在出言阻止,太子岂能咽下心头这口恶气?

李承乾忿忿不平之下正欲起身,突然一个人影陡然闪出,众人定眼一看,竟是国子监祭酒,驸马都尉余长宁。

只见他走至殿中笑着拱手道:“陛下,相传三国曹植才高八斗,被誉为一代英才,更做《七步诗》讽刺曹丕对自己的迫害,然而兄弟之间本应和睦相处,即便曹丕再是不对,为君为臣的曹植当时换一首诗词自保便可,何必作那‘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以至于让后人看他们兄弟萧墙的笑话!所以臣今日斗胆献上一首《反七步诗》,斥责骨肉相残,歌颂兄弟友爱。”

李世民眼见余长宁出面化解李承乾的尴尬,不由欣慰一笑,也对他那《反七步诗》心存几分好奇之感,笑着说道:“好,余卿吟来便是。”

余长宁右手一甩背在身后,举步风流不羁地吟咏道:“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是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此诗之意乃是说:锅里煮着豆子,豆茎在锅下燃烧,等豆子熟透了的时候,豆萁早已化为了灰烬。熟了的豆子变成席上的佳肴,变成灰烬的豆萁则成了田中的肥料。如果不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怎么会愿意牺牲自己呢?

清朗的声音落点,大臣们全都忍不住高声叫好,李世民更是拍案赞叹道:“好一句‘不是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将兄弟萧墙的诗意改为兄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牺牲,这首《反七步诗》的立意的确高《七步诗》多矣,来人!赐酒!”

内侍立即捧着一个银质酒壶轻步而至,余长宁端起酒爵仍由内侍注满杯中美酒,仰头一饮而尽之后这才抱拳谢道:“多谢陛下赏赐。”

挑起事端的李泰脸膛上不由青一阵红一阵,敢情这余长宁是将自己喻为了迫害手足的曹丕,更用《反七步诗》狠狠地教育了自己一顿,让自己出丑于大殿之前。

李承乾颇有些声泪俱下地感叹道:“余驸马说的的确不错,父皇,儿臣甘愿做兄弟之间的田中肥,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李泰闻言更是气的差点吐血,只得狠狠地压下了心头的恶气。

李世民轻叹一声道:“国之根本在君臣同心同德,家之和睦在兄弟互助互爱,中秋节属意团圆,更是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人世亲情的美好,望诸位爱卿能够铭记。”

众大臣立即起身称是,余长宁心道:陛下有意罢黜太子,李泰更是咄逼人过甚,他日若李泰荣登大宝,李承乾必定难逃一死,这东宫倒也挺可怜的,身在其位未有其能,即便神仙也难救啊!”

重新落座,长乐公主乘没人注意的时候,埋怨地低声道:“驸马,为何未经本宫允诺,你就一声不响地跑出去了,而且还惹恼了魏王。”

余长宁叹息道:“本驸马急公好义,正义感极强,看到有些小人得势喧嚣尘上,所以忍不住前去化解了那份咄咄逼人的气焰,公主放心,我知晓分寸。”

长乐公主微微蹙眉,半响才是轻声一叹。

紧接着,又有不少名臣贤能献上佳句,一时间殿内竟是高声吟哦之声,大显大唐文华鼎盛之风,直看得前来出席晚宴的外国使节们敬佩不已。

李世民捋须一笑,言道:“这次为了中秋佳节,教坊司不仅排演了不少精彩的歌舞,余长宁驸马更是亲自指导了一场戏剧,余卿,不如就由你来向各位大臣详细介绍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