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顾靖流年笺,官凡舒岁箓 > 第48章 “辞旧迎新”

顾靖流年笺,官凡舒岁箓 第48章 “辞旧迎新”

作者:哆啦P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6 12:32:45 来源:小说旗

春节的喜庆氛围仍在空气中萦绕,新的一年工作已然稳步推进。开工仅一周,人事调动相关事宜便正式落定。

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决定对官耀善同志的职务作出调整,其不再担任市委组织部部长,转而担任市委副书记,同时保留市委常委、委员身份。

刘冬同志,此前担任市委常委兼月河区委书记,经省委组织部批准,免去其月河区委书记职务,现正式出任市委组织部部长。

章贵江同志,现任市政府副市长,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兼任月河区委书记。

莫宇达同志不再担任维湖县委书记、维湖经济试点开发区工委书记,经省委组织部同意,任命为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周平山同志不再担任月河区区长、区委副书记,经市委常委会讨论并报省委组织部批准,担任维湖区委书记、维湖经济试点开发区工委书记。

顾有为同志,现任月河区委副书记、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其月河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职务,任命为月河区委副书记、常委,担任代区长(副处级),继续为月河区发展贡献力量。

次日一早。

顾有为早早来到区府大楼,为刘冬和周平山送行。

虽说是一个派系的同志,抬头不见低头见。但该有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

晨曦初破,天际还泛着淡淡的鱼肚白,顾有为便早早来到了区府大楼。他身着笔挺的正装,神色间透着几分庄重与关切,站在大楼前的台阶上,静静等待着。今天,他是来为刘冬和周平山送行的,这两位即将奔赴新岗位的同志,与他同属一个派系,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工作上也多有交集。

虽说大家同属一个阵营,情谊深厚,但在这样的场合,该有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官场往来,礼数周全方能彰显气度。不一会儿,刘冬和周平山的身影先后出现在视野中。顾有为立刻迎上前去,脸上绽放出热情的笑容,双手紧紧握住刘冬的手,用力地晃了晃,说道:“刘部长,恭喜您高升啊!这一去市委组织部,可是肩负着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任,往后可得多关照咱们月河区。”刘冬笑着回应:“顾区长客气了,都是为了工作,咱们月河区的发展有目共睹,以后还得大家一起努力。”

随后,顾有为又转向周平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真诚地说:“周书记,维湖那边可是潜力无限,您这一去,肯定能带领维湖开启发展的新篇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周平山感激地点点头:“多谢顾区长,我一定全力以赴,也希望咱们两区日后能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寒暄过后,车辆缓缓启动,顾有为站在原地,目送车辆远去,直至消失在道路尽头。他长舒一口气,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大楼,新的一天,对于他这位代区长而言,也意味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他深知,自己要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干出一番新的成绩,不负组织的信任与同志们的期望 ,此刻,他的脑海中已然开始谋划起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蓝图。

送走刘冬和周平山,顾有为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这几天,他总在办公室里对着文件发呆,一想到新书记章贵江即将上任,思绪就飘远。虽说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可面对新领导,他心里还是没底。

但他知道,自己背后站着官耀善,他们不仅是上下级,更是将来的亲家,这层关系就是他的底气。

迎接新书记那天,顾有为天还没亮就到了区府大楼。他站在台阶上,看着陆续赶来的同事,表面镇定,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市委官耀善副书记率先下车,顾有为立刻满脸堆笑迎上去,双手紧紧握住官耀善的手,声音热情得有些刻意:“老领导,一路辛苦了!您亲自送章书记来,月河区上下都感受到组织的重视!” 官耀善微微用力回握,两人对视,眼神中传递着无需多言的默契与信任。

这时,章贵江从另一侧下车,顾有为马上松开官耀善的手,转身走向章贵江,笑容满面:“章书记,可把您盼来了!月河区就等您大展拳脚,带着我们往前冲!”章贵江礼貌地回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可那笑容里透着距离感,让顾有为心里一紧。

全区干部大会上,官耀善宣读任命文件,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顾有为盯着官耀善,两人眼神交汇时,顾有为心里踏实不少,他看到官耀善眼神里的笃定,像是在告诉他“稳住,按计划来”。

会议结束后,官耀善留下顾有为和章贵江。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官耀善语重心长地交代工作,顾有为一边点头,一边悄悄观察章贵江的表情,想从他细微的反应里摸清这位新领导的脾气。

当天下午,顾有为主动去章贵江办公室商讨工作。章贵江坐在办公桌后,神色淡然,听顾有为汇报时,脸上没什么表情,偶尔提问,语气也是公事公办。顾有为心里越发没底,只能小心翼翼地回答,尽量顺着章贵江的意思。

一次关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讨论会上,两人的矛盾终于爆发。章贵江主张加快进度,好出政绩;顾有为担心质量和财政压力,提出反对意见。会议室里气氛紧张,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顾有为心里着急,他知道不能和新书记正面冲突,可又不想放弃自己的想法。

会后,顾有为赶忙联系官耀善,在一个隐蔽的茶室里见了面。官耀善听完情况,思索片刻说:“别硬来,找机会和章贵江再谈谈,把利弊说清楚,我在背后帮你周旋。” 顾有为点头,有官耀善支持,甚至还有高平川书记,他只需要按领导的意思开展工作便可。

顾有为调整策略,再次找章贵江沟通。这次,他准备了详细的数据和案例,从民生、财政、长期发展等多方面分析,言辞恳切:“章书记,我理解您想尽快出成果的心情,但咱们得为月河区长远考虑,质量和财政平衡是基础。” 章贵江听着,脸色逐渐缓和,最终接受了顾有为的方案。

日子一天天过去,顾有为和章贵江之间的关系慢慢有了改善。而顾有为和官耀善,因为这层特殊关系,在工作上相互扶持,越发紧密。顾有为明白,在这个官场的棋局里,有官耀善这个盟友,自己的路或许能走得更稳更远。

......

章贵江心里门儿清,自己初来乍到月河区,就像闯进了一片盘根错节的权力丛林。高平川身为市委书记,稳坐权力中枢,官耀善作为专职副书记,在市里也是一呼百应,刘冬掌控着组织部,管着干部的提拔任用,再加上顾有为在月河区深耕多年,这几人形成的政治集团,势力错综复杂。虽说自己背后有省里领导站台,但在这月河区的地盘上,“县官不如现管”,高平川、官耀善和刘冬的面子,他是无论如何都得给,更不能跟手握实权的区长顾有为闹得太僵。

上次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讨论会上,章贵江主张大干快上,快速出政绩,可顾有为却搬出工程质量和财政压力,跟他据理力争。当时,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章贵江看着顾有为不卑不亢的模样,心里明白,他背后肯定有官耀善等人的支持。散会后,章贵江独自坐在办公室,眉头紧锁,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桌面。他清楚,要是为了这事儿和顾有为彻底闹掰,往后在月河区,他这个区委书记怕是政令难行。

思来想去,章贵江决定主动缓和关系。没几天,他拨通顾有为的电话,语气热情又亲和:“顾区长啊,上次老旧小区改造那事儿,多亏你提醒,让我考虑得更周全了。我想着,咱一块儿去几个改造中的小区转转,实地了解下情况,你看啥时候方便?”顾有为一听,心里虽有些诧异,但还是痛快答应了。

到了小区,章贵江一改往日在办公室里的严肃刻板,满脸笑容地和居民们唠家常,耐心询问大家对改造工程的想法和需求。有位大爷皱着眉抱怨进度慢,章贵江立马握住大爷的手,诚恳地说:“大爷,您放心,我们一定合理安排,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让您和大伙早日住得更舒坦!”顾有为在一旁看着,暗自对章贵江的转变感到意外,也不禁佩服他的应变能力。

从小区出来,两人坐在车里。章贵江主动打开话匣子:“顾区长,我刚到月河区,很多情况还在摸索熟悉,以后工作上还得多多仰仗你和各位同事。咱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月河区发展,有不同意见是好事,只要能把事儿办好,我都欢迎大家提出来。”顾有为听出了章贵江话里的诚意,赶忙回应:“章书记太客气了,您有啥想法和要求,尽管吩咐,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之后,但凡碰上重大决策,章贵江都会主动召集顾有为等主要领导,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有一回讨论招商引资方案,市委组织部部长刘冬也来参会。刘冬提出和一家大型企业合作,这方案要是落地,月河区未来的产业布局得大调整。章贵江听了,心里犯起嘀咕,可一抬眼,瞧见顾有为和刘冬都对方案表示支持,他心里一掂量,还是选择妥协。

章贵江笑着表态:“刘部长这个方案很有前瞻性,虽说实施起来挑战不小,但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把项目落地。就按这个方向先推进,有问题随时沟通调整。”会后,刘冬找到章贵江,拍了拍他肩膀说:“章书记,你这人明事理,以后咱们一起把月河区经济搞上去。”章贵江笑着回应,心里却清楚,这不过是权力博弈中的一次妥协,他是为了往后能有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又过了些日子,市委书记高平川到月河区调研工作。调研结束后,高平川看似随意地对章贵江说:“贵江啊,月河区这几年发展得不错,可不能因为人事变动就掉链子。顾有为和官耀善他们都是踏实干事的人,你要多和他们配合,把月河区的工作干得更出彩。”章贵江连忙点头,心里明白,这既是提醒,也是敲打。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章贵江慢慢适应了月河区的工作节奏,和顾有为、官耀善等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表面上,他们为了共同目标并肩奋斗,可私下里,每个人都在不动声色地维护自身利益和权力边界。在这片充满政治博弈的舞台上,章贵江知道,自己得借顾有为他们的力量推动工作,同时还得时刻保持警醒,不被他们的势力裹挟,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官场环境里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随着时间推移,月河区各项工作在章贵江与顾有为的“默契配合”下稳步推进。又到了常委会讨论干部任用的关键时刻,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每个人都清楚,这是权力与利益的微妙博弈场。

当讨论到几个关键科级岗位的人选时,章贵江率先发言,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初步考量,推荐的人选都是他经过长时间观察与权衡的,对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有着关键助力。

顾有为微微皱眉,随后不紧不慢地抛出不同观点,列举出几位候选人在基层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优势,暗示这些人选更适合相应岗位。章贵江一听就明白,这些人背后大概率有高平川政治集团的影子。

章贵江神色未变,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思索片刻后沉稳开口:“顾区长提到的这几位同志,基层经验确实丰富,在民生工作推进上想必能发挥不小作用。不过,咱们当前经济发展任务艰巨,像经济发展科这类关键岗位,还是需要专业能力突出、能对接大项目的干部。”说着,他详细阐述自己推荐人选在经济领域的亮眼成绩与资源优势。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双方各让一步,达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干部任用方案。章贵江并非无原则妥协,他保留了关键岗位的话语权,确保核心工作不受影响。

会后,顾有为主动找到章贵江,递上一杯茶,笑着说:“章书记,今天常委会上,多亏您理解支持,这些干部到岗后,一定能为月河区的发展出力。”章贵江接过茶,笑容和煦,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顾区长客气了,干部任用关乎发展大局,我们都是为了月河区好。以后有不同意见,咱们敞开了说,只要方向一致,总能找到最优解。” 两人相视一笑,看似简单的对话,却暗藏着官场的微妙平衡。

日子一天天过去,顾有为在工作中越发得心应手,他提出的一些民生项目和经济发展计划,章贵江在权衡利弊后,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支持。而章贵江也在暗自布局,他利用自己在省里的人脉资源,为月河区争取到了一些特殊政策和资金扶持,在政绩上也逐渐站稳了脚跟。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依旧涌动。有一次,市里下派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巨额资金和政策倾斜,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角逐。顾有为的政治集团自然希望能将项目引入月河区,从中获取发展契机;而章贵江背后的省里领导,也希望他能在这个项目中有所作为,为自己增添政绩。

在项目申报的筹备会议上,双方的矛盾再次凸显。顾有为提出了一套符合月河区实际情况的申报方案,强调月河区在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章贵江则认为,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突出项目与省里整体发展战略的契合度。双方僵持不下,会议气氛陷入了僵局。

章贵江敲了敲桌面,提高音量说道:“顾区长,咱们的目标都是拿下项目,为月河区谋发展。但省里对这个项目有明确导向,我们的方案必须紧密贴合,才能争取最大支持。你的想法可以融入其中,作为特色亮点突出。” 顾有为听后,心中暗自佩服章贵江的强势与策略,于是双方再次展开协商,最终形成了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申报方案。

随着这个项目的顺利推进,月河区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高峰。顾有为和章贵江在这场权力与利益的博弈中,逐渐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们表面上一团和气,共同为月河区的发展努力;私下里,却都在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利益谋划着下一步棋。而高平川政治集团,始终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背后影响着月河区的政治生态,让这场官场博弈更加复杂和精彩 。

会议室里,常委们依次落座,气氛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今天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议题,是讨论顾有为提出的推荐财政局长、副区长张红贤进入区常委会的提议。

顾有为率先发言,他腰杆笔直,神色镇定,目光扫视着在场众人,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常委,张红贤同志在财政和区域管理工作上的能力有目共睹。这些年,在她的努力下,咱们区财政运转平稳,各类项目资金保障有力,为区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让她进入常委会,能更好地发挥其专业优势,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章贵江坐在主位上,听完顾有为的话,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他心里清楚,张红贤是顾有为的铁杆心腹,这一任命一旦通过,顾有为在常委会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决策空间很可能会被压缩。这可是一个常委名额,分量极重,他实在不愿意轻易松口。

章贵江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脑海中迅速权衡着利弊。这时,一位常委提出了质疑:“张红贤同志的工作能力确实值得肯定,但进入常委会毕竟是大事,咱们得从多方面综合考量,不能仅仅依据过往工作成绩。”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顾有为早有准备,他微微向前倾身,补充道:“这位同志的担忧我理解,但张红贤同志不仅业务能力强,在团队协作和沟通协调方面也表现出色。过往多个跨部门项目中,她都能有效整合资源,推动项目顺利实施。而且,当下我们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进入常委会,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精准的财政视角。”

章贵江心中烦闷,他明白顾有为这是志在必得。就在他思索如何回应时,顾有为话锋一转:“当然,章书记以及各位常委的顾虑我也考虑到了。为了咱们区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在接下来工商和城建部门的人事安排上,我愿意充分尊重组织的决定,积极配合工作。”

听到这话,章贵江心中猛地一动。他太清楚不过,顾有为在工商和城建领域深耕已久,人脉盘根错节,想法独到且强硬。要是顾有为真愿意在这两块的人事安排上放权,那无疑是给自己后续的工作布局打开了一扇关键的门,能让自己在这两个重要领域顺利嵌入自己的人,进一步稳固权力根基。

可,这毕竟是常委会的关键人事变动,他的犹豫并非毫无缘由。一旦让张红贤进入常委会,顾有为在常委会的话语权必定大幅提升,自己的决策空间势必被挤压。

正纠结时,刘冬的脸猛地在他脑海中浮现。他瞬间回过神,张红贤入常委会这事儿,背后大概率是高平川或者官耀善点头同意的,再不济,刘冬也一定参与其中。这几人在市里的能量,他不敢小觑,自己实在没必要去触这个霉头,平白无故给自己树敌。

又想到自己的后台曾隐晦提醒,市委书记高平川很快就要兼任副省长了。副部级高官的分量,压得他心头沉甸甸的。在这权力的棋局里,与高平川这样的人物闹不愉快,无疑是自断前程。他可不敢冒这个险,毕竟自己的政治前途还长,不能因一时意气,毁了多年的努力。

一番权衡后,章贵江清楚,妥协或许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

章贵江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定了。权衡再三,他意识到,在当前的局势下,勉强同意或许是个更明智的选择,既能避免与顾有为等人的直接冲突,又能在后续的人事安排上获得一定的主动权。

“各位常委,顾区长的提议有一定的道理。张红贤同志的工作能力和贡献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既然顾区长在其他人事安排上愿意积极配合,为了区里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看可以考虑将张红贤同志纳入常委会。”章贵江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沉默,虽然语气尽量保持平和,但其中的无奈还是隐约可闻。

随后,在章贵江的带头下,常委会进行了表决。最终,张红贤进入区常委会的提议获得通过。会议结束后,章贵江独自坐在会议室,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常委会上的妥协只是官场博弈中的一个小插曲,未来,在这片权力的舞台上,还有更多复杂而艰难的挑战在等着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