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顾靖流年笺,官凡舒岁箓 > 第57章 乡村前线

顾靖流年笺,官凡舒岁箓 第57章 乡村前线

作者:哆啦P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6 12:32:45 来源:小说旗

官凡舒乘坐的的士缓缓驶入维湖县,一路的颠簸并未削减她眼中的期待。作为一名怀揣着理想与热情的年轻人,她即将在这里开启一段充实的假期实习生活。

早在她出发之前,市委副书记、市长官耀善就已经和维湖县委书记、维湖经济试点开发区工委书记周平山通好了电话。周平山对这件事十分上心,早早地便开始筹备各项事宜,力求让官凡舒在维湖的实习经历充实又难忘。

当官凡舒从的士上走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宏伟庄重的维湖县委县政府大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衣物,带着一丝紧张与兴奋,朝着大楼走去。

这时,周平山早已等候在大门口,远远地就看到了官凡舒的身影,连忙热情地挥手打招呼,声音洪亮地喊道:“凡舒姑娘!”

官凡舒闻声快步迎上前,礼貌又恭敬地回应:“周书记好。”

周平山笑着摆了摆手,语气亲切和蔼:“闺女,这么见外可就生分啦,叫叔叔就行。” 说着,便走上前,像是迎接自家晚辈一般,领着官凡舒往大楼里走去,一边走一边耐心地介绍接下来一个月实习的安排和注意事项,官凡舒听后感觉斗志满满。

周平山亲自领着官凡舒,一路来到县委招待所。

周平山亲自帮官凡舒将行李箱提到了房间,安顿仔细后,周平山满脸笑意,双手往腰间一叉,和声细语地说道:“凡舒姑娘,这儿就是你的房间啦。要是有啥需求,不管是大是小,尽管给周叔叔打电话,或者直接找孙秘书,千万别客气。”

县委书记秘书孙奇赶忙凑上前,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忙不迭地补充道:“凡舒姑娘,您可千万别跟我见外。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您有问题,随时打我电话,我保证24小时待命!”

官凡舒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容,脆生生地回应:“那就太谢谢周叔叔和孙哥啦!”

周平山像是对待自家闺女那般,亲昵地拍了拍官凡舒的肩膀,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关怀。

等一切安置妥当,周平山和秘书孙奇踏出招待所的大门。一跨出门槛,周平山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他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低声对孙奇吩咐道:“凡舒是耀善市长的独生女,这次假期来咱们这儿,主要是想参与‘新农业转型’的实践实习。市长特意叮嘱我,别给她任何特殊待遇,就当她是个普通干部,让她实实在在地融入项目实践。话是这么说,但你要清楚,官凡舒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明白我的意思吧。”

孙奇神色一凛,连忙点头应道:“周书记,您放心,我一定把这事儿办好。”周平山微微颔首,目光望向招待所的方向,若有所思道:“这孩子年纪轻轻,就有这般上进心,市长培养得好啊。”

夜幕笼罩着招待所,官凡舒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丝毫没有睡意。她心里清楚,远在军校的顾靖有着严格的纪律约束,这个时间肯定无法给她回复消息。可那些在心底翻涌的话语,像决堤的洪水,让她忍不住拿起手机。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打下一行行文字:“顾靖,我心里慌慌的,紧张得不行。”

“这和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太不一样了,我有点手足无措,总担心自己做不好。”

“对了,我好想你呀,嘿嘿。” 发完这些,她抱着手机,嘴角微微上扬,仿佛顾靖就在身边,能马上看到她的心声。

......

第二天清晨七点半,阳光才刚刚洒落在招待所的走廊,孙奇已经准时敲响了官凡舒的房门,声音里带着几分朝气:“凡舒,时间到啦,咱们准备出发咯!”

其实官凡舒早就完成了洗漱,精神饱满地在房间里等待。听到孙奇的声音,她立刻应了一声,打开了房门,元气满满道:“孙哥,走吧!”

随后,孙奇驾驶着车,一路驶向了上湖镇。抵达目的地后,孙奇带着官凡舒来到一处办公地点,指着一位身姿挺拔的年轻人介绍道:“凡舒,这位是上湖镇党委副书记,同时也是前流村驻村第一书记,马诞同志。”

官凡舒落落大方地伸出手,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马诞也迅速伸出手,握住官凡舒的手,热情说道:“官凡舒同志你好,孙主任之前跟我详细介绍过你的情况。从今天起,你就跟着我一起开展工作!”

说完,马诞微微一顿,脸上笑意更浓,补充道:“对了,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我去年刚从A大农学院硕士毕业,这么算,我还是你的学长呢。”

马诞年纪轻轻,浑身散发着蓬勃的活力,基层工作的历练让他的脸庞染上了一层健康的棕色,显得格外精神。

孙奇的车影逐渐消失在远方,马诞便跨上那辆略显斑驳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小电驴,热情地招呼官凡舒上车。伴随着电驴轻快的启动声,两人朝着前流村进发。一路上,微风轻轻拂过,官凡舒好奇地四处张望,眼中的景象渐渐从镇里的热闹繁华过渡到乡村的质朴宁静。

“马哥,这前流村看着各项条件一般。”官凡舒忍不住开口,声音在风中微微飘散。她看着周围略显破旧的房屋、蜿蜒不平的小路,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马诞稳稳地把控着车把,笑着回应:“没错,凡舒。前流村确实基础条件不算好,但它可是市里县里重点关注的‘新农业转型’试点单位。现在村里已经开始发展集体化种植蔬果然后搭建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进行分销了。”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继续说道:“虽然目前困难重重,但只要成功了,就能给其他村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彻底改变咱们这片乡村的面貌。”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前流村的村口。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农田,田垄间依稀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马诞停好车,带着官凡舒走向村子中心。一路上,不断有村民热情地和马诞打招呼,眼神中满是信任与尊敬。马诞一边回应着,一边向官凡舒介绍:“这些都是村里的老把式,种了一辈子地,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过去靠传统种植,收入一直不高,现在大家都盼着新农业能带来新希望。”

来到村委会,马诞翻开一本厚厚的资料,向官凡舒详细介绍村里的规划:“我们引进了一些高附加值的蔬果品种,还请了农业专家定期来指导。网络销售渠道也在逐步搭建,已经和几家电商平台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不过,目前村民们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物流配送也存在一些问题……”官凡舒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马诞耐心解答,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

讨论正酣,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扛着锄头走进村委会,扯着嗓门就喊:“麻蛋书记,你可算回来啦!” 马诞闻声,立马起身迎过去,笑着说:“李大爷,您这是刚从地里回来?快坐快坐!”李大爷把锄头靠墙一放,一屁股坐下,眼睛瞅向官凡舒,问道:“这姑娘是谁呀?”

马诞连忙介绍:“李大爷,这是来咱们村实习的官凡舒同志。凡舒,这是咱们村的种植高手李大爷,有啥不懂的,你尽管问他。” 官凡舒礼貌地打招呼:“李大爷您好!”李大爷乐呵地回应:“好闺女,一看就机灵!” 随后又看向马诞,“麻蛋书记,你上次说的那个啥新种植技术,俺回去想了想,觉得挺有道理,就是俺年纪大了,怕学不会。”

马诞拍了拍李大爷的肩膀,安慰道:“李大爷,您可是种地的行家,学新技术肯定一学就会。到时候您学会了,还得给其他村民做示范呢!”李大爷被逗得哈哈大笑:“行,有你麻蛋书记这话,俺就放心了,俺肯定好好学!” 看着两人交谈,官凡舒真切感受到村民对马诞的信任。

马诞硕士毕业于名校农学院,本有很多更好的选择,但他毅然投身基层。村里网络信号差,他四处奔走协调运营商,让网络覆盖全村;为了让村民接受新种植技术,他挨家挨户做工作,还亲自在自家地里做实验,用成果说服大家;物流配送困难,他一家家拜访物流公司,谈合作降成本。

皮肤晒黑了,双手变粗糙了,他却从不抱怨。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新农业转型逐步走上正轨,村民的生活也有了盼头。此刻,看着马诞和村民交流,官凡舒对未来在村里的实习工作充满期待,也从马诞身上看到基层干部的担当与力量 。

吃完午饭,稍作休息,马诞便带着官凡舒朝着村外的农田走去。阳光炽热,脚下的土地散发着温热,混合着泥土与庄稼的气息。一路上,不断有村民跟马诞打招呼,言语间满是亲切与信任。

“麻蛋书记,又带着小同志下地啦?”一位正在路边整理农具的大叔笑着问道。

马诞笑着回应:“是啊,带她熟悉熟悉咱们的‘宝贝’农田。”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片广阔的农田。眼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油油的蔬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凡舒,这片地有300多亩,是咱们村集体耕种的核心区域。”马诞一边说着,一边指向远方,“那边种的是新品种的番茄,这边是黄瓜和辣椒。”

他们沿着田埂走进农田,马诞蹲下身子,仔细查看番茄的生长情况,轻轻捏了捏果实,转头对官凡舒说:“这些番茄采用了无土栽培技术,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1万斤左右,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每斤能卖到3元,光是这片番茄,就能带来近900万的收入。”

接着,他们又来到黄瓜地。马诞顺手摘下一根黄瓜,擦了擦递给官凡舒:“尝尝,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咱们村的黄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年都供不应求。这片黄瓜地有100多亩,每亩产量大概8000斤,保守估计能收入240万。”

官凡舒一边品尝着清甜的黄瓜,一边认真地听着马诞的介绍,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着关键数据。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辣椒地。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像一串串喜庆的小灯笼。马诞介绍道:“辣椒是咱们村的特色农产品之一,这片辣椒地有80多亩,主要种植的是线椒和螺丝椒,亩产量能达到6000斤左右。线椒可以做成辣椒酱,螺丝椒则直接供应给各大超市和菜市场,预计能带来144万的收入。”

在田地里,马诞还向官凡舒介绍了灌溉系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不知不觉,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官凡舒收获满满,对村里的新农业发展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而马诞,这位年轻的高学历基层干部,在田间地头挥洒着汗水,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乡村振兴描绘着一幅美好的蓝图。

官凡舒望着眼前大片的蔬果田,心中疑惑丛生,忍不住向马诞发问:“马哥,既然咱们要搞新农业转型,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什么不选择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呢?像一些稀有花卉、名贵药材,它们的市场价格可远高于这些常见蔬果。”说罢,她一脸求知欲地看向马诞,眼中满是对答案的渴望。

马诞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神色,耐心解释道:“凡舒,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看得出你思考得很深入。选择种植作物不能只看表面的经济价值,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从气候和土壤条件来说,咱们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是偏酸性的砂壤土 ,虽然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但像那些名贵药材,比如人参,它喜冷凉湿润气候,对土壤肥力和透气性要求极高,咱们这儿的环境并不适宜,强行种植不仅产量低,品质也难以保证。”

他弯腰随手拔起一株杂草,继续说道:“再从市场角度来看,稀有花卉、名贵药材市场波动大,销售渠道也相对狭窄,需要专业的销售团队和稳定的客户群体。咱们村目前的电商销售网络才刚起步,难以支撑这类作物的销售。而且,常见蔬果市场需求稳定,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必需品,只要保证品质,根本不愁销路。从技术层面讲,咱们村的农户世代种植蔬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起来容易。要是换成那些复杂的经济作物,种植技术难度高,农户们短时间内很难上手,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可就大了。”

官凡舒听得十分专注,不时点头,还拿出小本子快速记录要点。听完马诞的解答,她恍然大悟,由衷感叹道:“马哥,太佩服你了,考虑得这么全面。我之前想得太简单了,只看到了高经济价值,却忽略了这么多关键因素。”马诞笑着摆摆手:“这都是在基层工作慢慢积累的经验,以后你接触多了,也能很快做出判断。”

官凡舒微微蹙着眉,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好奇地向马诞发问:“马哥,刚刚咱们预计的收入感觉只是理想化的状态呀。前期能不能达到这个预计水平本身就存疑,毕竟农业受天气、市场波动影响太大了。而且前期引进技术、购买种苗、搭建销售渠道,肯定投入不少,这样刨去成本,农民最后实际能到手多少呢?”她眨着眼睛,一脸期待地看着马诞,渴望从这位经验丰富的前辈那里获取答案。

马诞赞许地看了官凡舒一眼,心中暗自佩服这个小姑娘考虑问题的周全。他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目光望向那片充满希望的农田,缓缓说道:“你这个顾虑很实际,凡舒。确实,农业生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就拿天气来说,要是遇到暴雨洪涝,蔬果可能减产甚至绝收;市场价格也瞬息万变,一旦供大于求,价格就会大幅下跌。”

他从兜里掏出一支笔,蹲下身,在田埂边随手捡起的纸片上写写画画:“前期投入主要集中在种苗、肥料、设备采购以及技术培训上,每亩成本大概在5000元左右。按照咱们之前预计的产量和价格,扣除成本后,每亩的纯利润能达到2 - 3万元。但这只是理论计算,实际操作中,我们还要预留一部分资金应对突发情况,比如购买农业保险,防止因灾受损。”

马诞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接着说:“为了提高收入稳定性,我们一方面和保险公司合作,为农作物投保;另一方面,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和更多的超市、批发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而且,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和规模效应的显现,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官凡舒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在交流中,官凡舒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马诞也为能有这样一位好学善思的伙伴感到欣慰,他们深知,乡村振兴之路任重道远,但只要不断探索、积极应对,就一定能让村民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