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 第11章 指北针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第11章 指北针

作者:大雨天天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12:48:27 来源:小说旗

立政殿。

李二见了李恪后,便是直接问道:“恪儿,你的高度酒换粮食计划可以开始了吧?”

“阿耶,很着急吗?若是着急,也不是不可以,但还差一人参与进来。”

“还差谁?几名重将的参与还不够?”

李恪一翻白眼,程处默等人的参与,是李二背后推动的,便也直接说道:“阿耶,孝恭伯父,仙人醉换粮食还需要水师的参与。”

“水师?嗯,你是想让水师来运高度酒吗?”李二有些吃惊说道。

“嗯,阿耶,高度酒可是罐装的,陆上运输颇为不便,若是通过海上,比如登州,不仅运输上更为便利,而且也能大量运输前往高丽等国。”

李二有些皱眉,大唐水师此时走的多是内河,走海上贸易却是不多,想了想道:“宣河间郡王李孝恭前来议事。”

河间郡王李孝恭是李二堂兄,因为功劳太大等缘故,已是半退休状态,平时不上朝,不理政,只是代皇室掌控天下水师。

李孝恭收到李二宣召,也是惊疑不定,匆匆来到立政殿,施礼后问道:“陛下有何要事?”

“孝恭,登州水师现在可有开往高丽等国的商船?”

“什么?陛下这是要开通海上贸易么?我朝沿袭前隋旧制,海外贸易以朝贡为主,登州开往高丽的商船也还是有的,只是贸易量不大,而且颇有风险。”

“什么风险?”李二不懂就问。

“陛下,登州水师还是前隋的,船只老旧,运载量不大,若是碰上海上不确定的风暴,便是有倾覆的风险,若不是急需不建议此时开展海外贸易。”

这话听得李二和李恪都是大皱眉头。李恪是心里明白李二为何皱眉的,但大唐此时的水师只是走走渤海海峡也会有风险?

李二不由苦笑道:“孝恭,恪儿,以下之言,仅出得了我口,入得你耳。这次我大唐关内道会有蝗灾,粮食会吃紧,饿殍遍野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这么严重?”李孝恭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李恪对于蝗灾却是心知肚明,但也是装作一脸诧异。

“嗯。司农寺官员已在各地轻易地就找出大量蝗虫卵,会有大灾,这是肯定的,只是大到什么程度,目前无法断言。”李二交了底。

“那个,伯父,船队只是沿着海岸走也会有很大的风险?没有海图吗?

父皇是想运一批高度酒去高丽换取粮食,简单来说,就是海上运高度酒过去换粮食,陆路运粮食回幽州、营州等地。”李恪不由问道。

“高度酒?就是那个风靡长安的仙人醉了,唔,以高丽世家之奢糜,这倒是一个可行之计,只是恪儿啊,我们的海图甚是粗略,出海贸易风险颇大啊。”李孝恭听了不由皱眉沉思。

“没有航海司南吗?或者叫做罗盘什么的?”

“司南?罗盘?恪儿,你也知道这个?但这个只是用于堪舆风水啊,海上行船暂时没有用上这个的。”

李恪也想了一下,貌似史上用指南针航海还是宋朝,隋唐时期,尤其此时初唐,海外贸易其实以朝贡为主,主管部门是鸿胪寺。

而朝贡制度历来都是中原王朝吃亏的贸易,比如对方拿些价值一千贯的贡品来进贡,中原王朝都爱面子,赏赐时都是双倍甚至多倍返还,也就是赏赐二三千贯才行。

这种朝贡制度需要中原王朝以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此时的大唐还不具备。

而且此番需要以高度酒换取粮食,高度酒是罐装的,运输时容易碎裂,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走水路。

“为何不用呢?航海有了罗盘,就有了方向了,多走几次,就会走出安全通道的啊。”

呃,这个,好像还真是这样,只是为何不用在航海中呢?李孝恭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没有用于航海。

李恪想了想,别的现在也理会不来,还是先把指北针制作出来才行,制作指北针需要磁铁。

“父皇,伯父,你们可曾见过一种陨铁,刀剑靠近,会被吸引过去的那种?”李恪不由问道。

“这种陨石宫中就有,此乃前隋时天降陨铁,如你所说的,能吸引刀剑,地方官便当作奇物献了上来。怎么?这种陨石有何作用?”李二、李孝恭有些奇怪地问道。

“这种陨铁可以制作出指北针,也就是一种非常小巧的司南,一只手便能掌控,用于航海最是便利,能大大提高安全性,当然也能用于运仙人醉。”李恪道。

“若是如此,这块陨铁交给你,恪儿速速制作出来指北针便是。”李二连忙说道。

“嗯,此事还需要工部协助,父皇,你让工部来几个人,我与他们商议一番。”

“还有,仙人醉可是一门大生意,不仅于国,于已也是有利的,伯父在东市或是洛阳、杭州可有酒楼,可以酒楼入股,程大将军、尉迟大将军等人可是十万贯钱拿了酒楼的一成五份子。”

“哦,程大将军他们入股了?这个倒是可以,我在东市有一间客栈,皇兄若是没意见,改改就可以成为酒楼,回头 我们细细相商。”

李二倒是无所谓,河间郡王做点生意,顺便还能扩大高度酒的名气,再说高度酒自己也入股了。

“是,恪儿定会登门拜访。”

李二的动作很快。

李恪回府后,李二便将一块巨大的陨石送了过来。

估摸能有上千斤,测试了,确实是磁石,可以磁化钢铁的。

正在琢磨如何打造出指北针时,将作监大匠阎立德亲自带着几个工匠过来了。

阎立德乃是当朝工部尚书阎立本的弟弟,这哥俩仿若孪生兄弟般,兴趣爱好大致相同,对建筑、绘画、书法、桥梁、战舰等各个方面都有研究。

只是相对而言,大哥阎立本绘画更擅长些,乃是被后世誉为“丹青神化”的存在,贞观年间的大事记,诸如《步辇图》等,绘画者基本就是阎立本。

而阎立德却是对战舰制造更有研究些,此时听说航海指北针的事情,便是亲自带人来了。

阎立德如史书说的,是一美髯大汉,见了李恪后。

李恪的要求也很是简单,画出了图纸,阎立德看了看,图纸并不复杂。

只是要求工部制作出一些针形铁片,铁片两端再涂上黑色和红色,再用透明琉璃作为外部护罩。

阎立德却是盯着外部护罩的琉璃说道:“蜀王,这个,铁片倒也罢了,工部可以制作,琉璃要透明度高的,这可都是西域商人贩卖的,价格甚是高昂啊。”

“哦,要多少钱财?”李恪心中有了一种不好感觉。

“这个琉璃,透明度越高越是昂贵,估计制作一个的成本不下于十贯,多制作能便宜些。”阎立德无奈说道。

十贯?怎么不去抢,这些西域商人太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