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 第83章 父皇,儿臣反对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人,少丧父,寡母抚养长大,本来没有求学的机会,但寡母愣是变卖了陪嫁首饰后,送他进入学堂。

成年后,仗着一身武艺,从地方折冲府进入长安千牛卫,磨砺四五年后,积军功升至中郎将。

中郎将为从四品,在旁人眼中已是不错,但若无军功,身无任何背景的刘仁轨心中明白,中郎将会是自己的天花板。

只是今日中午时被大将军秦琼召见,宣布他的组织关系转至蜀王府时,拿着介绍信的刘仁轨却是一脸懵懂。

这是怎么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自己已快臻而立之年,这几年正是关键的时候,要是蹉跎个几年下来,估计只能回地方当个将领了。

秦琼见他懵懂,不由站起来,拍了拍他肩膀,哑然失笑,说道:“正则,放心,是好事,直接去蜀王府报到便是。”

秦琼可是知道眼前这小子是蜀王亲自向陛下要的,这是绝对要大用的啊。

刘仁轨没入李二法眼,但作为直接上官的秦琼,却是明白的,知道刘仁轨早晚要出人头地的。

“是,多谢大将军。”

有了大将军的说明,刘仁轨抑制住内心的思绪,来到蜀王府:“未将刘仁轨拜见蜀王殿下。”

刘仁轨此时大概二十**岁,正是最好的年龄,这可是李恪内定的水师统领,而且刘仁轨能文能武,史载可是做过宰相的。

李恪哈哈大笑,把刘仁轨扶了起来,泡上茶水,开始与他细谈起来,

随着谈话,刘仁轨但心知此次是遇上贵人了,正是自己施展胸中所学的良机,尽力详尽地回答李恪的各种问题。

“正则,可知水性?”

“嗯,未将小时在黄河边长大,精通水性的。”

“对于水战可有看法?”

“水战常规作战还是弓箭和跳邦,未将以为弓箭的作战有几种较为有效...”

与刘仁轨谈完后,李恪让钱管家给刘仁轨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小院。

数日后,蜀王府里又来了五十名工匠,为首工匠叫云谈。

李恪把此前画出来的楼船、车船、海鹘等设计图纸和云谈等为首的众多工匠传阅,工匠都感觉甚是稀奇,尤其这些战舰都是尖底船,大唐此前从未见过。

李恪准备讲解,想了想,命人把刘仁轨也请来旁听,却没想到旁边的蓝天说到:“殿下,属下妹子喜好工匠,是否可以听听?”

蓝天兄妹,便是李恪从霍王李元轨手中救回来的兄妹,李恪收留他们后,发现哥哥蓝天武艺高强,妹妹蓝月却是精擅工匠技艺。

李恪听了一乐:“没问题,让她过来便是,她要是喜欢,去造战舰都行。”

从后世过来的李恪却是对女子工匠没有什么偏见,蓝月要是对造战舰感兴趣也是没问题的。

刘仁轨、蓝月等人都过来后,云谈对着设计图问道:

“殿下,这个船底真得能制作成这个尖尖的样子吗?”

云谈问出了众工匠共同的疑惑,毕竟大家都没见过啊,心里有些没底。

“可以的,你们平时制作的平底船,适合在内河航行,但海上航行风浪大,平底船是不行的,越是体积庞大的越是容易倾覆于万倾波涛之中。”

“战舰中楼船是主力战舰,车船速度快,可以海面上快速移动,是辅助战舰,海鹘体量小,却具有很好的抗风流性,外形上模仿的是海上一种叫海鹘的生物,乃是天生的斥候舰。”

李恪开始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但工匠们的问题实在太多:

“这个战舰的风帆为何要用三根,”

李恪详细解释:“这是三桅风帆设计。能达到什么目的呢?既可以顺风航行,一定程度上也可实现逆风航行,嗯,当然不是完全逆风,但可以利用65度角以内的风了。”

“什么是65度?”

...

这一天晚上,

李愔来李恪书房时,李恪问道::“小弟,刑部可是有官奴售卖?”

“有,不仅刑部,长安、万年两个县也有,现在正好是年初,会把结案的官奴售卖,怎么?哥,你可是要买官奴?”

官奴是被抄家的官员家属,此时的大唐犯事的官员家属成年男子会被判刑罚,成年女子被判入教坊司,只有未成年的孩子,判为官奴,向外售卖。

“嗯,小弟,你去,不管刑部、还是两县,去买些回来,十岁左右,看起来伶俐些的,哥有大用。”

“好”

接下来的十多日,李恪一直在蜀王府中与工匠们上课、沟通,问题很多,一个个解决,当把设计中的问题全部解决时,李恪和工匠们都有了虚脱般的感觉。

谁说教学相长的,现在只是讲制作,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双方都很累了,学的累,教的也累。

当冯智戴再次来到蜀王府时,李恪心中虽有些疲惫,但内心中却颇为振奋,相信很快,大唐的专业水师战舰就会出现在大唐的海域上。

“你这几天和父皇辞行吧,父皇同意了就带着这些工匠、图纸,以及那些银子回去岭南。我会和孝恭伯父打个招呼,你们坐水师战船的回去。”

冯智戴又惊又喜,前段时间,李恪一直在和工匠讲解,他着急也没用,现在终于讲完了。

“另外,登州水师还有十五名工匠,杭州水师还有二十名工匠,他们会自己前往岭南,战舰制作出来后,我会前往岭南参加试航。”

“好,哈哈,真希望马上就把这些海上战舰制作出来,把那些海盗全打到海里喂王八。”

“就是这话。”李恪微笑说道。

“对了,妹夫,你这段时间在府里时,吐番来使了,带了不少金银珠宝土特产,向我们大唐和亲,求取公主呢,陛下好似有些意动。”

“什么,吐番来使?”窝草,史上李二正是听信了吐蕃人的花言巧语,把文成公主嫁过去了。

史册把这次和亲吹得天花乱坠,却不知文成公主和吐番和亲,给自己带来了一个纠缠二百多年的敌人。

文成公主进入吐蕃后,吐蕃统治者松赞干布借此迅速稳定国内统治,同时,陪嫁过去的种子、种植、冶炼等技术,让吐蕃得到了更多的粮食和铁器,国力突飞猛进。

和亲的效果只是持续二十年,此后二百多年都与大唐作战状态,安史之乱后,更是多次攻占长安,掳掠财货,杀害无数大唐子民,乃是大唐的掘墓人啊。

这种傻事怎么能干,必须阻拦下来,否则对不起自己穿越回来的这具灵魂。

心中想着,来到一个单独的院子,院子里有二十名十岁左右的少年男女,这是李恪发现和这些工匠上课沟通很是费劲的情形下,让李愔购买回来的官奴,都是一些犯官的子女。

这些少年男女,李恪打算从小培养,成为自己以后的左膀右臂。

看着甘草在督促这些少年男女学习,心中很是满意,便没有进去教室,转身回了书房。

次日,李恪起了个大早,参加了早朝。

朝中大臣也是有些纳罕,李恪可是很少参加早朝,说是自己学习,需要与国外用高度酒兑换牛马羊和粮食。

李恪大大咧咧在往李承乾身后一站,开始听朝臣们上奏。

不习惯早朝的李恪,还是缺觉啊,正迷糊间,突然一个声音响起。

“尊贵而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我吐蕃国,与您统治下的大唐帝国,分列东西方,都是当世强国。此番,我吐蕃之赞普怀揣着最真挚的诚意,向陛下提出联姻之请,愿以此举象征两国间永恒的和平与友好。”

连忙举目望去,果然一个脸上有着明显高原红的吐蕃人在殿中侃侃而谈。

只听这位使者继续胡说:

“我等来了长安半月有余了,希望皇帝陛下能尽快答应我国请求,我们的赞普将献上丰厚的聘礼。”

殿内群臣开始窃窃私语,李恪看殿中群臣反应,半晌,鸿胪寺一位官员出班奏道:

“臣崔斯年恭为鸿胪寺卿,觉得我大唐与与吐蕃和亲有利于传播圣人教化,两国和平友好,自此两国边疆再无战事,符合百姓利益,故臣认为可以同意吐蕃的要求。”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殿内顿时出来了不少大臣,都是表示同意的。

嘿,李恪暗惊同意和亲的卖国贼还真不少,看来吐蕃使者没少给朝臣们送礼啊。

看了半天,怎么没人反对?

李恪一脚踏出,来至殿中朗声说道:“父皇,儿臣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