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 第85章 父子谈心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第85章 父子谈心

作者:大雨天天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12:48:27 来源:小说旗

退朝后。

程咬金一拍李恪,“还是你小子要得,否则我大唐要成为笑话了。”

李恪揉揉肩膀,这程老魔的大力金刚掌还是一如既往的了得,半边身子都被他拍麻了,还未出声,周围的一群武将齐齐看向他。

“各位叔伯,这是鸿胪寺失职,否则何来这种笑话?”

秦琼、牛进达等人人齐齐点头,一齐步出殿外。

李恪刚出殿外,王福已经拦在路上了,只是说了句“陛下有请。”

李恪知道刚才在殿内自己说出的消息信息量有点大,李二必然要问明的。

进入立政殿,只见李靖、李绩、房杜、长孙、魏征等重臣都在。

见李恪来了,李二给众人分了茶水,接着说道:“吐蕃狼子野心,幸好恪儿识破其奸谋,让我大唐不至于蒙羞。”

李二向李绩道:“茂功说说这两年我大唐与吐蕃的一些重要冲突。”

“是。

贞观一年底,二年五月,十一月,吐蕃军队在大非川下山劫掠,被我守军反击,以上战端共造成我方伤亡百多人,吐蕃伤亡三百余人;

贞观二年四月,七月,十月,吐蕃军队在松州强行叩关,被松州守军反击,几场战端下来,我方伤亡上百人,吐蕃伤亡二百多人;

以上是这两年与吐蕃的冲突情况,整体呈上升态势,看来吐蕃人越来越不甘于呆在高原上了。”

李二待大家消化这些消息后,看向李恪问道:“恪儿,你是如何了解那个什么尺尊公主的?还有什么消息么?”

李恪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刚才太极殿内说的话有点多了。

放下茶杯,说道:“父皇,你去东西两市问问一些吐谷浑、西域来的商人,他们多数都是知道的啊。吐蕃赞普可是有妻室的,叫尺尊公主。”

众人闻言,不由有些羞赧,这可是大马路上的消息,他们却是不了解,还在考虑是否把公主嫁过去。

李恪接着说道:

“尺尊公主来自一个叫泥婆罗的国家,这个国家位于吐蕃以南,听说松赞干布正是借着娶了尺尊公主后,从泥婆罗借兵统一了吐蕃。”

“借兵?借多少兵?”众人不由问道。

“这个不太清楚,那些商人也不懂,但估计不会多,毕竟泥波罗只是一个小国,吐蕃借兵后,目前勉强统一了全国。”

“勉强,吐蕃国内还有什么势力吗?”李二抓住关键问道。

“当然,吐蕃国西部的大勃律国,国内还有羊同国、东女国的残余势力,他们还在不断和吐蕃干架呢,估计他们此次来求娶我大唐公主,也是为了借我大唐威势,熄灭国内的这些反抗势力。”

殿内众人闻言不由一阵恍然。

李二不由沉声说道:“对吐蕃,众卿可有何应对之策,不妨各抒己见。”

众人沉默下来,吐蕃即将统一,他们会越来越强大,他们往后若与大唐交恶,两国冲突或是战争必然会越来越多。

李恪见殿内众人都沉思起来,便说道:“父皇,吐蕃有一种酒,叫青稞酒,不知在座各位是否喝过?”

“嗯,吐蕃往年有送来过我大唐,长安城里也有售卖这个酒,口感还好。”

“据我所知,吐蕃贵族对于我大唐的茶叶、瓷器、布帛、丝绸等物品需求极大,我大唐不妨在边境卖给他们,就换他们的青稞酒。”

“换青稞酒?这个,蜀王殿下这里有什么说法么?”魏征不由问道。

“郑国公,酿酒是要大量消耗粮食的,听说吐蕃国内的粮食便是这种青稞,产量也不多,勉强够他们果腹,但他们的贵族要享受,会把青稞拿来酿制青稞酒。

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多酿制这种酒,我们用茶叶、瓷器等换走他们的青稞酒,高价换,只要吐蕃贵族见到利益,便会拿出更多的粮食来酿酒,他们的赞普也拦不住的,

只要吐蕃国内一直缺粮,估计想出兵打我大唐也不容易了。”

众人听了眼前一亮,不由微笑起来,此前李恪用高度酒去高丽等国换粮食,现在茶叶瓷器去换青稞酒,都是同样的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蜀王殿下,你的高度酒也能用来换吐蕃的粮食吗?”

“可以试试,但估计有难度,毕竟他们的粮食有限,管理可能严格。”

“嗯,多管齐下,尽力削弱吐蕃,抵制他们的崛起势头。”

李恪的讲话开了头后,其余众臣也纷纷进言:

“陛下,此前我大唐与吐蕃接触不多,蜀王殿下提供了一个消息来源便是来长安的突厥、吐谷浑等国商人,我们要重视,另外,我们需要派遣人员前往他们境内实际探察。”

“臣觉得要把工匠和技艺都保护起来,各道各州查验时,严禁我大唐匠人出国。”

“应该下令松州、大非川守军加强戒备,若吐蕃有骚扰劫掠之举,狠狠打回去便是,哼,胆敢欺我大唐。”

...

会议结束后,李恪回府不久,便听闻李二把崔斯年的鸿胪寺卿给免了,理由是遇事不明,有辱国体,免去鸿胪寺卿职务,永不叙用。

李恪听闻暗叹,这崔斯年可是出身博陵崔氏,家族为了把他抬上鸿胪寺卿的位置,必然花了不少资源,看来这次要大大得罪博陵崔氏了。

但没办法,不得罪也不行,要是让吐蕃和亲大唐成功,才是大唐的灾难。

数日后,冯智戴回岭南的奏折获批,有李恪出面,李孝恭安排水师全程护送冯家一行返回岭南。

灞河。

李恪来此相送冯家回岭南,包括行李,工匠、护卫等足足二百多人,在河上的船队一眼望不到头。

冯智戴与冯兰若在河边准备与李恪告别。

冯兰若有些羞涩地说道:“期待三郎早日前来岭南。”

李恪呵呵一笑:“放心,战舰试航之日,便是我前往岭南之时。”

冯兰若跺跺脚便上了船,冯智戴哈哈大笑。

李恪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小娘子怎么就有些生气了。

想了半天,不太明白,刚回府里,一名内侍已在等候,说是李二有请。

来到立政殿,见李二还在批阅奏章,便安静地等候。

半晌,李二手头奏章处理完,王福泡上茶来。

李二有些渭然地看着他:

“恪儿,时间真快啊,转眼你就十一岁了,阿耶还记得你当年出生时只有一个手臂这么长。”

李恪嬉嬉一笑:“阿耶,小孩子都长得快,昨天还在摇摇晃晃地走路,今日身高就超过了父母腰际了。”

李恪脸上笑着,心里却是微沉,李二看来要和谈什么大事情了,要不然不会摆出这副父子谈心的语气。

“恪儿,你的岁数可以出外就藩了,你有想过去哪个地方就藩吗?”

“啊,这个,阿耶,我不太在意的,哪里都行。”

李恪心里明白,自己毕竟是庶出,好的封地不会给自己的,而且皇子的封地一般都远离长安,自己还真没什么可选的。

“恪儿,你英明果决,遇事颇有见地,大有阿耶的风格,若是让你任选十数州作为封地,你会选哪里?”

“无所谓的,山东、淮南等地,还有扬州、越州等南方繁华之地,虽然基础好,但世家势力强,西部我大唐边关之地,民生可能较为艰难,但世家势力较为薄弱,或许更为容易治理。”

李二听罢,眼中泛出一缕奇光,喊道:

“好。我儿见解颇为精奇,如此,阿耶也不满你,朝中一些重臣觉得应该把你放在剑南,协助应对吐蕃,更能发挥你的作用。你可有异议?”

果然,李恪微叹了一口气,朝中一些重臣,估计就是长孙阴人吧。

“没有,剑南也不错的,基础甚好,只是交通差了些。孩儿没有意见。”

“好,如此,你且回府等消息,不日会有会旨意下发与你。”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