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云的归途是故乡 > 第9章 陈书记的陨落

云的归途是故乡 第9章 陈书记的陨落

作者:庄子蝶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7 12:48:31 来源:小说旗

十一月,凛冽的北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如同一头猛兽,抽打着县委大院里光秃秃的梧桐树。王晓东站在办公室窗前,神情凝重,眼睁睁地看着陈书记的专车缓缓驶出县委大门。尾灯在暮色中拖出两道暗红的痕迹,恰似两道未愈合的伤口,刺痛着他的心。

“就这么走了?”王晓东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窗框上剥落的油漆。三天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常委会,如今回想起来,仍像一场荒诞不经的噩梦。当时,陈书记关于教育改革的汇报刚进行到一半,市委组织部的通知就到了——陈书记即刻平调至邻县任政协副主席,看似升迁,实则被边缘化。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一阵冷风裹挟着几片枯叶闯了进来。宣传部的张雯抱着纸箱,静静地站在门口。她身着黑色呢子大衣,愈发衬得脸色苍白如纸。

“档案室已经给你收拾好了。”张雯顿了顿,犹豫了一下说道,“李副部长让我转告你,明天上午九点,召开全体科员会议。”

王晓东默默点了点头,开始收拾桌上零散的物品。钢笔、笔记本、那本被翻得破旧的《县域经济研究》,每一样物品都带着陈书记批注的痕迹。三个月前,他还是县委书记身边最受器重的秘书,可如今,连这间办公室都保不住了。

“听说新来的县长是省里空降下来的,还是位女性,才三十五岁。”张雯靠在门框上,声音压得极低,“陈书记走前特意嘱咐我,让你最近少说话,多观察局势。”

王晓东的手瞬间停在半空。陈志明临走前,甚至没来得及和他单独道别,只通过张雯转交了一本《曾国藩家书》,扉页上写着“守拙”二字,这两个字,仿佛是陈书记对他最后的忠告。

走廊尽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说笑声,财政局的马局长带着几个人大摇大摆地晃了过来。看到王晓东时,马局长故意提高了音量:“哟,咱们的大才子还没搬呢?档案室那边都催了好几遍了。”

张雯迅速向后退开两步,脸上挂起了客套的微笑。王晓东抱起纸箱,纸箱并不重,可不知为何,却压得他肩膀生疼。当经过马局长身边时,对方突然伸出脚,狠狠绊了他一下。纸箱里的书哗啦一声散落一地。

“不好意思啊,王科员。”马局长假惺惺地俯身捡起一本《教育改革纲要》,随手翻了两页,脸上露出一丝嘲讽,“啧啧,这些理论在咱们这小县城根本行不通。年轻人,还是得多向老同志学习学习实际经验。”

王晓东蹲下身,一本本地拾起书本,后槽牙咬得发酸。他心里清楚,马局长是县委副书记周国泰的人,而周副书记一直将陈书记视为眼中钉。如今,靠山倒了,这些人积压已久的敌意,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回到临时分配的单身宿舍时,已是深夜。这间不到十平米的房间,位于县委大院最角落的平房区,暖气时好时坏,窗户还漏风。王晓东刚放下行李,手机就震动了起来。

“晓东,你还好吗?”李丽玔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带着明显的鼻音。

“我没事,就是搬了个办公室。”王晓东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一些,“你感冒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李丽玔带着哭腔说道:“我爸来县里了,刚走。”她的声音渐渐哽咽,“他说如果我不回省城,就……就和我断绝父女关系。”

王晓东紧紧握住手机,指节泛白。窗外的雪下得更急了,簌簌地扑打在玻璃上,仿佛无数细小的叹息,也如同他此刻破碎的心情。

“丽玔,你听我说——”

“我不回去。”李丽玔打断了他,声音突然变得坚定起来,“但我需要见你,现在就见。”

二十分钟后,王晓东踩着厚厚的积雪,匆匆来到县委大院后门。李丽玔静静地站在路灯下,黑色长发上落满了雪花,怀里抱着一个保温桶。看到他的那一刻,她小跑着过来,军靴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急促的脚印。

“给你带了羊肉汤,我妈的配方。”李丽玔掀开保温桶盖子,热气裹挟着香味扑面而来,“我加了白胡椒,能驱寒。”

王晓东接过保温桶时,碰到了她冰凉的手指,心头猛地一颤。才两周没见,她眼下的青影明显加深了,嘴角还起了个火泡。宣传部的工作本就不顺利,再加上家庭的巨大压力,这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女孩,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寒冷的冬天。

“你爸说什么了?”王晓东轻声问道。

李丽玔别过脸,看着飘落的雪花,缓缓说道:“老一套。说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说你不自量力……最后通牒是元旦前回省城报到,否则就停掉我的信用卡,注销我的户口。”她突然笑了起来,笑容里带着王晓东从未见过的倔强与锋利,“他不知道我早就自己开了工资卡。”

王晓东舀了一勺羊肉汤,浓郁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可此刻,他却尝不出丝毫香味。他想起陈书记临走前的叮嘱,想起马局长得意洋洋的笑脸,想起自己档案室里落满灰尘的办公桌。曾经引以为傲的京华大学文凭,县委书记秘书的头衔,在真正的权力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也许你爸是对的。”王晓东放下勺子,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我现在自身难保,更别说……给你一个美好的未来。”

“王晓东!”李丽玔猛地站起身来,保温桶被打翻,汤汁在雪地上洇开一片污渍,“如果我想听这些,刚才就跟我爸走了!”

她的眼眶通红,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一字一顿地说道:“我放弃省电视台的offer跟你来这个破县城,不是为了听你劝我回去的!”

王晓东愣住了。他从未见过李丽玔如此激烈地爆发情绪。在他的印象中,她永远是那个穿着白裙子,在未名湖畔静静读诗的温柔女孩,而不是眼前这个在暴雪中愤怒怒吼的战士。

“对不起。”王晓东伸手想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却被李丽玔躲开了。

“我不要道歉。”李丽玔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我要你看着我,认真回答——你还相信我们能走下去吗?”

雪纷纷扬扬地落在她颤抖的睫毛上,融化成水珠滑落。王晓东突然想起大三那年暑假,他们去爬香山时遭遇暴雨,两人挤在一把伞下,踉踉跄跄下山的情景。那时的她,也是这样倔强地抿着嘴,雨水顺着发梢不断往下滴。

“相信。”王晓东听见自己坚定地说道,“但前路会更加艰难。陈书记调走了,我在县里……”

“我不在乎你是什么职位。”李丽玔再次打断他,目光炽热而坚定,“我在乎的是你还有没有当初在讲台上批评教育不公的那股冲劲。”

王晓东胸口一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他想起自己初到红星小学时,发现贫困生连课本都买不起,当即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用来买教材;想起自己熬夜撰写的教育改革方案得到陈书记赞赏时,那种想要改变世界的热血沸腾。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思考的更多是派系斗争、职位升迁,而渐渐忘记了最初的梦想?

他正要开口,手机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县委值班室发来紧急通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县普降暴雪,清水乡多处民房倒塌,要求各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

王晓东看完通知,抬头与李丽玔对视一眼。两人几乎同时开口:“我去!”

“你凑什么热闹?”王晓东皱起眉头,“宣传部又不用上一线抢险。”

“我是县电视台特约记者,有采访证。”李丽玔已经掏出手机开始拨号,“而且我参加过红十字急救培训,能帮上忙。”

半小时后,县委应急小分队在大院里集结完毕。出乎王晓东意料的是,新任县长林雅竟然亲自带队。这位传闻中的“空降兵”身着利落的黑色冲锋衣,正和应急局长认真核对受灾村庄名单,语速飞快且条理清晰。

“王科员?”林雅突然抬起头,目光如炬,精准地锁定了人群中的王晓东,“陈书记提过你熟悉清水乡的情况,你跟我一组。”

王晓东这才注意到,林雅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齐耳短发被风吹得有些蓬乱,可眼睛却明亮得惊人,宛如雪地里燃烧的火炬。她说话时习惯微微抬起下巴,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车队在能见度不足十米的暴雪中艰难前行。王晓东和林雅、李丽玔同乘一辆越野车,车厢里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沉默。收音机里断断续续地传来灾情更新:电力中断、道路封闭、疑似有人员被困……

“陈志明是个好官,就是太理想主义了。”林雅突然打破沉默,眼睛始终盯着前方白茫茫的道路,“他在常委会上公开批评周国泰亲戚承包的校舍工程,第二天调令就下来了。”

王晓东紧紧握住安全带,心中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陈书记曾私下对他说过,清水乡中心小学新建的食堂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他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您认识陈书记?”王晓东试探着问道。

林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党校同学。他临走前给我发了条短信,就三个字——‘王晓东’。”

越野车突然剧烈颠簸,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前方出现了塌方,车队被迫停下。林雅迅速跳下车查看情况,积雪瞬间没到了她的小腿。

“只能步行了。”林雅指着远处隐约闪烁的灯光,“那边应该是清水乡的张家沟村,报告说有五户房屋倒塌。”

抢险队分成两组,一组留守疏通道路,另一组徒步进村救援。王晓东主动请缨带路,他在红星小学支教时,几乎走遍了清水乡的每一条山路。

暴雪中的山路比想象中更加难走。狂风卷着雪片,如刀片般抽打在众人脸上。李丽玔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王晓东身后,呼吸越来越急促。突然,她脚下一滑,整个人向路边的陡坡栽去。

王晓东反应迅速,转身扑过去抓住她的手腕,可自己却失去了平衡,两人一起滚下了斜坡。天旋地转中,王晓东死死地将李丽玔护在怀里,后背接连撞上岩石和树根,最后重重地落在积雪覆盖的沟底。

“晓东!晓东!”李丽玔颤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终于唤回了王晓东的意识。他试着动了动手脚,除了后背火辣辣的疼痛,似乎没有骨折。

“我没事。”王晓东撑着坐起来,突然倒吸一口冷气——李丽玔的额头被树枝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

李丽玔胡乱抹了一把脸:“皮外伤,不碍事。你的背包呢?”

王晓东环顾四周,背包在滚落时不知去向,里面装着急救药品和对讲机。更糟糕的是,暴雪掩盖了所有的痕迹,他们完全迷失了方向。

“得找个避风的地方。”王晓东脱下羽绒服,裹在李丽玔身上,“失温比伤口更危险,我们得尽快取暖。”

两人相互搀扶着,在雪中艰难跋涉,终于发现半山腰有个废弃的炭窑。窑洞低矮阴暗,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但至少能挡住风雪。王晓东用打火机点燃几根枯枝,微弱的火光在黑暗中摇曳,李丽玔的伤口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

“得先止血。”王晓东撕下衬衣较干净的一角,蘸着雪水,小心翼翼地擦拭伤口。李丽玔疼得直吸气,可始终紧咬着嘴唇,没有吭一声。

“怕吗?”王晓东轻声问道。

李丽玔摇了摇头,火光在她的瞳孔里跳动,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比坐在宣传部听那群人阴阳怪气强多了。”

王晓东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笑,扯得肋间一阵剧痛。他可能断了一两根肋骨,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我记得你说过,最讨厌我当老师时穿的格子衬衫。”王晓东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为什么后来又喜欢了?”

“因为你讲课时眼睛会发光。”李丽玔靠在他肩上,声音轻柔而温暖,“就像……就像你现在这样,眼里有光,心中有梦。”

王晓东低头看着她。血迹、污泥和融化的雪水,把她精致的脸蛋弄得一团糟,可却丝毫掩不住她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光彩。他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古希腊人认为爱情是一种疯狂——只有疯子才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还想亲吻眼前的人。

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这个带着血腥味和羊膻味的吻,比他们第一次在未名湖边的初吻,更加真实,也更加刻骨铭心。

“我们会没事的。”分开时,李丽玔轻声说道,“林县长不是傻子,她肯定派人来找我们了。”

王晓东点了点头,往火堆里添了几根树枝。奇怪的是,此刻被困在雪山之中,他反而比过去几个月在县委勾心斗角时更加平静。陈书记的离开、职场的失意、李父的反对……所有这些曾让他辗转反侧的烦恼,在生死考验面前,突然变得微不足道。

“等出去后,我想重新写那份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王晓东目光坚定,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不管有没有人看,我都要写完,为了那些孩子,也为了我的初心。”

李丽玔微笑着看着他,眼中满是爱意:“这才是我认识的王晓东,那个心怀梦想,永不放弃的王晓东。”

凌晨三点,救援队的哨声终于隐隐传来。当手电筒的光束照进炭窑时,王晓东正用身体为李丽玔挡风,两人相互依偎着打盹。带头搜救的竟然是林雅本人,她的冲锋衣结满了冰碴,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看到两人安然无恙,眼中闪过一丝释然。

“活着就好。”林雅简短地说道,转身对队员下令,“准备担架,女同志头部受伤,男同志可能有肋骨骨折。”

回县城的路上,林雅坐在副驾驶座上,一言不发。直到车队驶过县委大门,她才回头对王晓东说:“下周一早上八点,到我办公室报到。带上你那篇没写完的教育改革方案。”

王晓东愣住了:“我现在在档案室……”

“我知道你在哪儿。”林雅打断了他,目光如炬,“陈志明说得没错,你是个有想法的人。而我需要能做事、敢担当的人。”

车停在县医院门口,医护人员迅速围了上来。林雅最后看了他一眼,眼神锐利如刀:“别让我失望,王秘书。”

担架上的李丽玔悄悄勾住王晓东的手指,两人相视一笑。暴风雪尚未停息,但某种比冰雪更坚韧的东西,已经在这个漫长的冬夜悄然成形。它将支撑着他们,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一切挑战,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