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冰轮长安:唐门逆子称霸商途 > 第162章 只会傻笑的村妇

刘有福忙不迭整衣作揖,袖口的米糠扑簌簌掉落:\"多谢壮士搭救!不知壮士高姓大名?\"

\"胖墩。\" 胖墩挠着后脑勺,铁门闩在肩头晃出破空声,\"您这斗没问题,是那汉子的米袋漏了。\" 他忽然瞥见内堂门口,有个身着靛蓝围裙的妇人正蹲身收拾碎碗,围裙上绣着的几何纹在阳光里忽明忽暗。

\"巧儿,快给壮士沏碗枣茶!\" 刘有福擦着额角的汗。

妇人抬头时,胖墩猛地怔住 —— 圆圆的脸盘上嵌着双杏眼,鼻尖点缀着几点淡褐色雀斑,笑起来时眼角微弯,竟与王清华长得七分相似。尤其那双眸子,映着阳光时泛起的暖意,像极了那小子收到商盟分红时的模样。

\"壮士请用茶。\" 刘王氏捧着粗陶碗走近,腕间银铃随着步伐轻响,惊飞了檐下打盹的麻雀。

胖墩接过茶碗,忽然想起王清华打制马掌时,总爱用铁锤在掌心画几何纹的习惯:\"娘子... 可是随夫家姓刘?\"

刘王氏的手猛地一抖,滚烫的茶水溅在靛蓝围裙上,晕开小小的深色圆斑:\"小女子刘王氏,随夫家在铺里帮衬。\"

\"巧儿!\" 刘有福突然重重咳嗽,浑浊的眼睛紧盯着内堂木梯,\"后仓的米袋该挪挪了,别让潮气沤了新米。\"

胖墩望着刘王氏转身的背影,靛蓝围裙在穿堂风里扬起一角,腰间布囊晃动的弧度,竟与王清华弯腰打铁时的姿态如出一辙。他忽然压低声音,粗粝的手掌遮住半张脸:\"刘老板,咱是唐府冰轮卫的人,您这米铺,可是归冰轮商盟的王清华管?\"

刘有福的瞳孔骤然收缩,随即堆起笑脸:\"正是贵盟的王管事签的供货单。\"

\"那便是自家兄弟!\" 胖墩的目光落在内堂门框上,刘王氏正踮脚取高处的米袋,靛蓝围裙绷出利落的线条,\"不瞒您说,尊媳和我一兄弟长得,简直像从同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刘有福手中的茶碗 \"当啷\" 坠地,琥珀色的茶汤渗进青石板的细缝,洇出不规则的纹路:\"壮士说笑了,巧儿自小在陇右长大,嫁来长安不过半载...\"

是夜,铁匠铺的炉火映红半面墙。王清华来到店里。胖墩坐在门槛上,望着天边一弯月牙,忽然开口:\"今儿在西市,瞧见个奇人。\"

王清华走到在他脚边:\"胖哥又在哪家酒肆遇见泼辣小娘子了?\"

\"比酒肆娘子奇十倍。\" 胖墩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凑近,声音压得极低,\"靛蓝围裙,腕挂银铃,那眉眼啊 ——\" 他忽然伸手比画,\"活脱脱从你脸上揭下来的皮!\"

王清华怒斥:\"胖哥喝多了吧?妇道人家的,哪能和爷们儿相像。\"

\"不信你去瞧瞧?\" 胖墩盯着好友突然绷紧的脊背,\"那布囊的系法,竟和你一模一样...\"

\"够了!\" 王清华猛然转身,炉膛里的火舌照亮他发烫的耳尖。胖墩望着好友发颤的背影,嘴角悄悄勾起 —— 他早瞧见王清华掌心的几何纹,和那妇人围裙上的绣样,分毫不差。

而在鳞德殿的烛影里,秦正明捏着内廷司的密报,\"丰年米铺刘王氏 \"几个朱砂字在黄绢上格外刺眼。他摸出暗格里的半块云雷纹玉佩,内侧浅刻的\" 明 \" 字与密报上的墨痕重叠,在烛火下拼成完整的纹样。二十三年前的桂花香忽然在鼻尖萦绕,他仿佛又看见陇右农舍里,王绣娘系着靛蓝围裙的身影 —— 那时的她,腕间也挂着这样的银铃,笑起来时,和密报上的画像,像极了。

暮春的柳絮飘进西市时,秦军的马车停在丰年米铺后街。他刻意换了青衫布履,腰间只别着枚不起眼的铜佩,却在袖口藏了半幅陇右地图——那是秦鸿书房里偷来的,边角还留着\"桃花驿\"的朱砂标记。

米铺后堂弥漫着新米的清香。刘王氏正踮脚整理货架,靛蓝围裙上沾着星点米糠。听见脚步声,她转身时腕间银铃轻响:\"客官是要籴米还是粜米?\"

秦军的目光扫过她圆脸上的雀斑,忽然想起秦鸿说的\"民间遗孤\"。\"听闻娘子是陇右来的?\"他随手拨弄着货架上的米斗,铜佩在指缝间转出微光。

\"是,嫁来长安才月余。\"刘王氏低头擦拭木盘,\"客官去过陇右?\"

\"早年随商队走过几回。记得陇右有种桂花香米,娘子可曾见过?\"

刘王氏的手顿在木盘边缘:\"娘家村里种过金桂,米倒是没听说过。\"她抬头时,恰好有柳絮落在睫毛上,\"客官若想买稀罕米,明日辰时去码头,说不定能遇上波斯商船。\"

秦军盯着她的眼睛,试图捕捉一丝慌乱。可那双杏眼里映着的,只有西市正午的阳光,澄明如陇右的溪水。他忽然想起贤妃说的\"市井妇人最会装糊涂\",便从袖中摸出半块碎玉——那是从刘公公枕头下顺来的。

\"娘子可认得这纹路?\"他将碎玉推过木桌,云雷纹在米糠间若隐若现。

刘王氏凑近了些,银铃蹭到木盘边缘:\"像是哪家的护身符吧?俺们乡下人只认米粮。\"她忽然指着碎玉内侧的\"明\"字,\"这刻的是'明'字?倒是眼熟,不过应该不会一样,公子这等尊贵物品,我怎么会见过。\"

秦军的瞳孔骤缩,指尖不自觉按上剑柄。可眼前的妇人正捏着碎玉傻笑,雀斑在阳光下泛着暖意,怎么看都只是个认不得字的村妇。

\"碎玉而已,娘子喜欢便留着。\"秦军起身时,袖口的地图滑出一角。刘王氏弯腰捡拾时,看见图上\"桃花驿\"的红圈,指尖突然一抖。

\"客官的图...\"她将地图递还,指尖在\"陇右\"二字上多停了一瞬,\"俺娘家就在陇右桃花驿,那儿的老槐树可粗了,能藏下三个壮汉!\"

秦军接过地图,忽然注意到她围裙上的几何纹——竟与地图边缘的暗纹一模一样。可不等他细想,刘王氏已捧着米斗去了前堂,银铃声渐渐淹没在市井喧嚣里。

\"殿下,该回府了。\"暗卫在耳边低语。秦军望着妇人忙碌的背影,想起秦正明案头的《永徽实录》——那上面记载着景云十七年陇右围猎,却独独缺了三个月的记录。

马车驶离西市时,秦军摸着袖中碎玉,忽然轻笑出声。一个只会傻笑的村妇,一个刻着\"明\"字的护身符,如何能威胁到东宫之位?他掀开窗帘,看见刘王氏正站在米铺门口,靛蓝围裙被风吹得扬起,露出腰间褪色的布囊——里面装着的,不过是个乡下姑娘的零碎罢了。

而在米铺后堂,刘王氏摸着碎玉内侧的\"明\"字,想起出阁前自己缝在内衬的半块。窗外的柳絮扑在窗纸上,恍惚间,她又看见那个穿青衫的贵人,在雨幕中向她挥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