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冰轮长安:唐门逆子称霸商途 > 第49章 此等大功,应当重重赏赐

晨光穿过雕镂精美的宫窗,洒落在金銮殿的金砖之上。鎏金烛台闪烁着柔和光芒,将殿内雕龙画凤的梁柱映照得金碧辉煌,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然而,殿内气氛却如暴风雨来临前般压抑沉闷,一场激烈的明争暗斗,正悄然拉开帷幕。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鸿胪寺官员拖长的高呼,户部尚书王大人率先迈出步伐。他身形肥胖,走起路来像一座移动的小山,官服上绣着的云纹随着动作上下起伏,仿佛活过来一般。王大人脸上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启奏。近日听闻二皇子麾下的沈正武将军,在边境军备采购中,收受商人贿赂,致使军备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我军战力。此等行径,实乃误国之举,恳请陛下彻查!”

这番话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朝堂上瞬间议论纷纷。官员们交头接耳,声音此起彼伏,一道道目光像探照灯般投向秦军一方。沈正武气得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像一条条蚯蚓,正要出列反驳,却被秦军抬手制止。

秦军神色冷峻,不紧不慢地向前几步,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如炬。他声音洪亮,在殿内回荡:“王大人,空口无凭,怎能随意污蔑他人?沈将军一心为国,在边境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若仅凭几句毫无根据的谣言,就对功臣进行污蔑,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为国家效力?依臣看,倒是王大人主管户部,账目混乱,漏洞百出。听闻前些日子,有一笔巨额款项去向不明,王大人是不是该给陛下,给满朝文武一个合理的交代?”

王大人脸色骤变,原本红润的脸庞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他支支吾吾道:“二皇子莫要血口喷人!那笔款项…… 那笔款项是用于紧急赈灾,账目正在核对之中。”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吏部侍郎赵大人快步出列。他身形消瘦,像一根竹竿,眼神犀利如鹰。赵大人拱手道:“太子殿下,近日您门下户部侍郎谭波广结党羽,排除异己。不少忠良之士,只因不愿依附,便被打压排挤,导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如此行径,实乃扰乱朝纲!”

太子秦鸿冷笑一声,衣袂飘飘,向前一步。他语气冰冷,带着一丝嘲讽:“赵大人,说话可得讲证据。谭波虽是我门人,但他同样是父皇的臣子,一心辅佐父皇,为国家选拔人才,何谈结党营私?倒是赵大人,与礼部过往甚密,是不是在背后谋取私利?”

两派官员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吵声越来越大,几乎要掀翻金銮殿的屋顶。坐在龙椅上的皇上秦正明,微微眯着眼睛,看似昏昏欲睡,实则将一切尽收眼底。他轻抚胡须,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个儿子,一个势力庞大,党羽众多;一个手握兵权,战功赫赫。若任由他们争斗下去,朝堂恐将大乱。但此时贸然出面制止,不仅难以平息纷争,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就在众人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卢国公杨贤微微点头示意,御史中丞袁又得心领神会,站了出来。袁又得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高声道:“陛下,依臣之见,朝堂之上应以和为贵。如今国家内忧外患,强敌环伺,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们更应齐心协力,而非相互指责。不如先搁置争议,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秦正明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他声音低沉却威严:“袁爱卿所言有理。今日之事,就此作罢。诸位爱卿,当以国家为重,莫要再因一己私利,扰乱朝堂。”

太子秦鸿和二皇子秦军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不甘。这场朝堂争斗,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金銮殿内,鎏金烛台散发着柔和而温暖的光芒,将殿内雕龙画凤的梁柱映照得金碧辉煌。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龙袍上绣着的金龙仿若活物,在光影交错间若隐若现,好似下一秒就要破空飞去。

秦正明身姿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仿若出鞘的利剑,缓缓扫过还未散尽的朝臣,紧接着,他清了清嗓子,醇厚且威严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悠悠回荡:“今日朝堂之争暂且按下。朕听闻,有一个叫唐文远的人研制出青霉素,救治了西北虎威军众多将士,可有此事?”

这话仿若一颗巨石,“咚” 地砸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朝臣们先是一愣,随后交头接耳起来,一道道目光如探照灯般,齐刷刷聚焦到李弘义身上。

李弘义身形笔挺,犹如苍松般屹立,他迈着稳健的步伐上前一步,身上的铠甲随着动作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李弘义声如洪钟,一字一句地说道:“陛下,确有此事。西北前线战事胶着,伤员因伤口感染生命垂危,形势十万火急。唐亦晨听闻消息后,带着青霉素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到城郊军营。在救治过程中,他全然不顾自身安危,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从伤口的清洗、消毒,到青霉素的注射,都做得一丝不苟。在他的妙手施治下,众多将士转危为安。如今虎威军士气大振,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在战场上愈发勇猛无畏。”

杨贤紧接着满脸堆笑地出列,他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活脱脱一尊慈眉善目的弥勒佛。杨贤双手抱拳,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唐文远此举,恰似冬日暖阳,不仅拯救了将士的生命,稳固了我朝的边防,更是为天下人树立了榜样。此等大功,应当重重赏赐,封官进爵。如此一来,必能激励更多有才之士投身报国,我朝也将人才济济,国势蒸蒸日上,永享太平。”

秦正明微微颔首,看似神色平静,波澜不惊,可深邃的眼眸中,却隐隐透露出对亦晨事迹的赞赏。他目光威严地在殿内扫视一圈,高声问道:“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其他官员见状,纷纷出列,你一言我一语,异口同声地附和。刹那间,称赞亦晨、支持封赏的声音在大殿内此起彼伏,如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拍打着海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