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汉之乱世黄巾 > 第79章 善解人意的陈奚

东汉之乱世黄巾 第79章 善解人意的陈奚

作者:用户140784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21:19:36 来源:小说旗

宁苏四人协助陈奚做好了丰盛的晚餐,桌子上摆放的是根据武临口味烧的家常菜。

宁苏自告奋勇的表示请武临回来用餐。

她此举本意是积极展示,自身的身段吸引他的注意。

为了达成目的还特意换上了一套深紫色的撒花烟罗长裙。

粉色的绣花鞋踏过穿过青色的石板,洁净红润的脸上带着欢快的笑容,路上哼着轻快的民谣。

可在她准备转身踏入高高的府衙门槛进入时,一墙之隔的大堂内一道女子,哽咽哭泣的声音传来。

她脑海中感觉轰隆一声巨响,心中掀起轩然大波。

此情此景令人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她默默停留在屋外驻足倾听。

从断断续续的对话中,也推测出此人是圣女身边的丫环。

武临与张宁好似出现隔阂,正劝说他前去探望自己小姐的事情。

得知事情的原委,不禁感到十分的气馁。

她们费尽心思做好的佳肴怕是无功而返,她精心打扮的美貌也落得无人欣赏的地步。

为了守护陈奚的幸福,也为保护自己的未来稳定美好的生活。

她一刻也不敢停留的跑回去,把此事告知自家小姐。

正当她耐心等待武临前来,并沉浸在团聚一堂共进晚餐的幸福幻想时。

收拾的花枝招展的宁苏,急促的脚步声戳破了她的幻想。

望着肌肤白脂身姿起伏高挑的女子,她在心中比较自身一番过后顿感自卑。

只听见对方口中重复着说着一句话:

“小姐,大事不好了,将军应该答应过会儿前去看望圣女,怕是没有多余的时间过来陪伴你了!”

陈奚闻言顿感失落,当她仔细了解完事情的原委后。

对张宁萎靡不振忧虑的状况,颇为感同身受。

当初她被黑山军裹挟时,也渡过一段灰暗的日子,当时她好歹有家人陪伴。

如今的张宁不仅孑然一身,还陷入危机重重的纷争中。

她对几女果断的说道;

“你们先带我过去看看这位姐姐,她或许有大部分原因在我身上。

同为武哥身边的女子,肯定可以友好融洽的相处。”

宁苏等人对她天真幼稚的想法深感震惊。

同时也为自己处心积虑,吸引武临的做法有些无地自容。

但也不算太多,毕竟在她们心中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好的异性并非十恶不赦的大罪。

五人顾不上吃饭匆匆的朝着,张宁所居住的院落而去。

当然,此地也是她们的住所。

张宁心中苦闷毫无食欲,刚刚不久前离去的丫环,突然推开房门欢快的跳了进来。

她稍微露出一角瞧着一脸喜悦的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好事让她变化之大。

知道自家小姐无心关心外面的事情,便迫不及待而自言自语的说道:

“小姐,将军很快就会来探望你了,还不快起来收拾打扮一下。

难道你想让将军瞧见你,如此凌乱憔悴的样子吗?”

还在猜测丫环身上发生的事情时,被连珠带炮的质问带回了现实。

话中的平常而普通的词语,在她耳中格外的敏感醒目。

她大叫着噌的一下从温暖的被窝中奔了出来,

嘴里自顾自的嚷嚷着:

“时间完全来不及了,我还没梳洗打扮呢!绝对不能让她见到我现在难看的样子。”

主仆两人慌慌张张的开始收拾屋子了起来,不过一会儿到来的人怕是出乎其所料。

武临正伏倒在案牍上埋头审批着军报,屋外几道女子急促的身影一闪而过。

府衙内除了陈奚几人再无其他女性了,他一脸疑惑的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

完全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摇了摇头后继续处理起军务了。

一封来自恒山县的密信吸引他注意,熟练的拆开信件,其中的内容令人心惊胆战。

根据潜伏的暗探描述,曹操在当地几大世家的全力支持下,不仅大肆征召了近三万兵马。

还选择提前举兵,今日清晨就率军前来。

从曹操大军的行军速度,预料明日傍晚即可抵达滋水。

他心中充斥着急迫感,“高阳方面也有四万大军,此次围城的汉军总计超过七万兵力。

还有一旁虎视眈眈的西凉骑兵,

加之身旁不还好意的八千多黑山军,可谓是我起兵以来首次感到手足无措。”

西凉军已经全部渡过了滋水,他不能轻易领军出城对峙。

城外一片坦途,极为适合骑兵作战,他那八百多骑兵恐怕撑不过一个回合。

原本前去淮河渡口阻止高阳军,过河的方校尉迟迟未到指定位置部署部队。

他也不敢分兵出去占领渡口,董卓还记恨这昨晚被他歼灭的近四百飞熊军呢!

通过这段时间的夜以继日的修筑城墙,此地已经被他们经营的如同铁桶。

各类石料、滚木、以及杀伤力极大的床子弩、三矢弓弩等守城物资一应俱全,

他其实很想使用滚烫的火油的。

可惜人吃的还不够用,哪能挤出多余的提供给军队守城。

情不自禁的感叹了一声,

“真是时不待我啊!路途遥远,时局变换之快真让人猝不及防。”

暗付道:“为今之计,只能凭借坚固的城墙阻挡汉军进攻。

双方兵力接近四比一,只有在变化中抓住战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旦陷入消耗战,冀州地区的世家和州府,必然会源源不断的赶来支援。

此消彼长下,他们这点人将会困死在城中。

如果不需要护送近十万百姓,他早就远遁而去了。”

打消这类不现实的念想,他不断在脑海中构思可行的方案。

曹操领军三万正直奔唐县而来,大军行至一处宽阔的田野时。

眼见天色渐暗,便让全军原地驻扎。

他带领曹仁等几位族将进入大帐商议军务,恒山县的世家子弟中皆为领兵打仗的人。

只有宁家派了自己的小儿子宁平随军督战,他们手中也聚集了三千多兵马前来。

曹仁、夏侯渊对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嗤之以鼻。

要不是看着对方倾其所有协助他们扩充部队。

带着几千毫无战斗力的新兵,来抢士兵们辛苦打下的战功。

要不是曹操竭力劝说阻止,说不定反手就一刀把其头颅剁碎了。

宁平等世家子弟不懂带兵打仗,对于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与人情世故,那是耳熟能详信手拈来。

这些饱读诗书的人深谙为官作为之道,非常有眼力见的默默陪同。

军中将领见对方俯首做小如此识时务,也渐渐忘记之前在粮草上被刁难的事情,两方人马算是勉强和睦相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