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汉之乱世黄巾 > 第167章 董卓拉拢武阳城、中山城

东汉之乱世黄巾 第167章 董卓拉拢武阳城、中山城

作者:用户140784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22:02:15 来源:小说旗

天色昏暗,乌云密布,宛若漆黑墨玉,朝苍茫白雪笔直镇压下来。

风雪飘过密密麻麻军帐,吹得帐篷鼓鼓,露出丝丝微光。

几道嘲笑声从一顶军帐中传来,董卓稳坐主位,环视案牍下众将,

面带嘲讽道:“曹操兵马尽失,不足五千残兵,即使回到高阳城,也无力组织人手。

世家均是见利忘义之辈,一群败兵,毫无建树,灰溜溜逃跑,失去立足之本了。”

众将闻言皆是面露嘲笑,华雄说道:

“想当初,曹操兵强马壮,丝毫不把我等放在眼里,还傲慢无礼,趾高气昂。

如今,风水轮流转,如丧家之犬般落魄。

若不是其识时务,跑得太快,必然狠狠踩上一脚,一泄心头之恨。

”董卓捋了捋胡须,满面喜悦,颔首赞同,其他人也跟随附和。

待将军们吃饱喝足,一脸惬意十分放松。

堂下舞女翩翩起舞,纱衣轻薄,皮肤白脂,舞姿优美。

众人推杯换盏,相互恭维,每人怀中均有貌美女子。

这些女子本身就是世家从四处购买,经过几年训练,送给宾客维系关系。

在这个时代,不如说,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些常识之事。

场中一片载歌载舞,十分热闹,一片欢庆之色。

如果此处不是军营,还以为是那处花红柳绿场所,天下太平,十分祥和惬意。

酒过数轮,见众人兴致十足,吃饱喝足了,便开始商议军事了。

董卓大手一挥,笑道:“宴会至此,你们先下去吧,给每位将军送到军营中。”

所有人兴高采烈,响起一阵欢呼声。

久居军营,忍耐了许多时间,自然按捺不住,同时对自家主公满怀感激。

董卓环视全场,见他们都感恩戴德,一副誓死效命模样,感到很是满意。

但目光移动至左首位,一道儒雅书生,身前菜肴未动,酒杯部举。

却是愁眉苦脸,情绪消沉,眉头紧皱,仿佛有万千担忧。

此景与众人热情洋溢异常分明,面色有些不悦,

沉声问道:“军师何故愁容满面,苦大仇深模样。

难道是佳肴不可口,红颜衰落,难以入目。

或者...是因为佳酿苦涩,还是对曹操远去感到惋惜?”

说到此处,声音陡然森严,众人闻言有些诧异,齐齐凝视李儒。

李儒身躯一震,有些心惊,没想到他只是愣了愣神,就遭到无妄之灾。

急忙恭敬鞠躬,

回复道:“主公,属下并非对曹军遭遇感到可惜,而是对接下来战局深感担忧。”

“哦?原来如此,文优果然深谋远虑,那你细细说来,为大军攻城提供建议。”

得知不是曹操一事,听闻对方顾虑战场,也是放下了质疑。

要知道,李儒对驱逐曹操这件事,是持反对意见。

还提出挽留对方,巩固军心,拉拢河间世家,与之缓和关系。

不过这番谋划,却被董卓直接拒绝了,其中自然是涉及到朝中权力斗争。

他寻找到新靠山何进,以及十常士骞硕,打算与以汝南袁家为主世家,正式做出了切割。

现在,汉灵帝病危,时日无多。

立储之争尤为激烈,他已经站好队伍了,自是毫无顾忌。

李儒深吸一口气,面色有些犹豫,停顿许久,又瞥了对方一眼,这才娓娓道来。

说道:“今早两军对峙,声势浩大,刀兵交锋,气氛极为紧张。

可曹操三万大军几乎全灭,他又借助闹事,信誓旦旦且万分气愤,把责任推给我军。

其他城主肯定早就获悉了,必然心存忧虑,接下来战斗。

肯定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出兵,保存各自势力。

毕竟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其中原委,定然引人深思。

叛军心思缜密,如果获悉此事,兵锋直指我军,敌军凶悍,怕是独木难支啊!”

李儒声音有些无奈,又有些担忧,几次交手。

虽然西凉军没有多大损失,可也未曾占到上风,叛军反而越战越勇了。

董卓闻言陷入沉默,眼睛眯起,看向帐外,手指握紧酒杯不断打磨,明显是神游天外。

董卓叹息道:“唉!曹操此人极为奸诈,又属于不同阵营,他与袁绍关系密切。

此事后果严重,可兵权尤为重要,比起剿灭反叛,发展势力才是首要。”

说到此处,叹息一声,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也是十分无可奈何。

李儒点头赞同,其中利害关系,与权利争斗,自是非常清楚。

提议道:“主公,如今军中损失极大,各部均有折损。

为今之计,就是拉帮结派,迫使其他城主站队了。”

“嗯!此言不差,朝中势力分为两派,很多人依附世家,却有些人不得其门,遭到排斥。

据我所知,武阳城属于幽州,公孙世家地处偏远,远离朝廷中心。

其境遇何其相似,虽然势力雄厚,前路曲折,的确可以拉拢。”

董卓思虑此处,十分感慨,往日艰辛与屈辱,皆历历在目,眼中浮现阵阵杀机。

见董卓这般深思熟虑,李儒极为欣慰,再次提议道:

“主公,我听闻一个小道消息,肯定对我军十分有利。”

董卓眼见一亮,好奇道:“军师请说?”

李儒并未着急说出,而出整理了一番言辞,

缓缓道出:“中山城主似乎对此战极为着急,流出一则信息。

据说,中山甄家鼎力支持此次出战,十分急切,好似有什么人落入叛军手中。

我军短暂居住于高阳城,听闻有数百人世家人被敌军俘获,押送到了安平城。

在此之前,甄家大小姐甄姜,曾经与恒山城宁家,又一笔粮草交易。

由于遭到黑山军抢夺,最后无疾而终,大军封城,甄家大小姐无法逃脱。

据我推断,如果我军提议,与叛军交换俘虏,以此作为筹码。

加上中山甄家本为商贾,在朝中无权无势,而且还是粮草大贾,值得拉拢。”

“哈哈哈!

妙啊,此计十分巧妙,就按照你所言安排,本刺史亲自修书一封,送往城中叛军处。”

董卓显然接受此建议,迫不及待展开行动。

就这样,董卓、曹操两人,先后送出两封信,不多时,便放置在武临案牍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