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许大茂 > 第51章 你们听说了吗 二大爷今天在工厂向柱子下跪认错的事

经过一天辛劳的人们,无不期待着回家休息,享受家庭的温馨时光,并将厂里的所见所闻讲给家人听。

人群逐渐散去,只剩少数几个零星的工人还未离开。

直到此刻,二大爷刘海中才神情落寞地走出工厂。

他低头快步前行,唯恐碰到熟人。

偏偏事与愿违。

刚出大门,他才敢抬头,迎面便看见一个优雅的身影——是秦淮茹。

二大爷心中一震,忙减缓脚步。

“二大爷,这么晚还没回去?”

话音未落,身后又传来声响,是三大爷家的阎解成。

“嗯,有点事情耽搁了。”

三大爷察觉到阎解成眼神中的调侃意味,只希望他能尽快离去,以免陷入尴尬局面。

却不料阎解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跟上来与二大爷并肩而行。

前面的秦淮茹听到动静,回头望了一眼,竟然停下脚步等待他们。

二大爷愁上加愁。

原本普通的事情,现在怎么看都像是特意安排好的。

---

四合院内,一如往常,除了做饭的人外,其余人都聚集在院子里聊天。

只是今日的人数似乎比平日更多了些。

这些妇女们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想知道院里第二任一大爷今日会表现出怎样的状态。

前院,三大爷本该与二大爷立场一致,可不知为何,内心深处还是忍不住想要瞥一眼二大爷。

他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借口,说是去安慰二大爷。

“爹,这份差事不好干哪,不如咱们回去继续当三大爷,我觉得这样也不错。”

---

三大妈得知二大爷的经历后,整日忧心忡忡。

\"这可不行,好不容易升了一级,不然还得等一大爷去世。

看他那身体状况,猴年马月啊!\"

\"可是我觉得大家都对我有些不服气,连带的也不太搭理我了。\"

\"你这是自己心里没底。

你要给大家一个适应的时间。\"

中院人最多,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洗衣服,水池边围满了人。

\"你听说了吗?二大爷今天在工厂向柱子下跪认错的事。\"

\"真的假的,我怎么听说他在厂里欺负小姑娘,被风纪组的人抓了?\"

\"这种话你也信?他是风纪组的主任,难道还能自己抓自己?\"

\"他主任的职位还能保住吗?\"

\"谁知道呢,我倒想知道一大爷的名号最终会落在谁头上?\"

\"我对易大爷有些看法,但说实话,还是易大爷当一大爷更靠谱些。\"

\"这个柱子真让人头疼,我发现不管是在院里还是厂里,都没人能治得了他。\"

\"可不是嘛,再过几年,这‘一大爷’的位置怕是要被他占了,谁都争不过他。\"

二大爷故意放慢脚步,想独自一人走。

可秦淮茹和阎解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走得慢她们也慢,他走得快她们也快,始终陪在他的身边。

本来离家不远,很快便到了院门口。

二大爷咬咬牙,迈进了院门。

人不少啊,二大爷第一次觉得院里这么多人。

平时他总觉得人太少,没法施展自己的管理才能。

今天却特别希望院里的人越少越好,最好是空无一人。

可惜事与愿违,今天的人格外多,而且特别热情。

不管是人是鬼,都抢着跟他打招呼,非要停下来说几句闲话。

你们这些人啊,难道不知道二大爷急着回家休息吗?

二大爷没想到第一个碰见的就是三大爷。

这老家伙还真不地道,也跑来瞧自己的笑话。

二大爷脸色都黑了,他有点担心三大爷会趁机落井下石,抢自己的位置。

不过还好,三大爷只是闲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从前院走到后院,本该两分钟的路,今天二大爷却走了十几分钟,感觉院里的人都出来跟他打了招呼。

累死了!

刘光福家传来摔东西的声音,他懊恼地说自己已经很没面子了。

二大爷安慰他时得知翠花提出分手,这让刘光福十分伤心。

二大爷听到这个消息,情绪激动,突然吐血晕倒。

在送父亲去医院的路上,刘光福遇到了许大茂。

许大茂拿出十块钱表示关心,并要求刘光福找来贾张氏。

经过检查,二大爷只是气郁攻心,休息后情况好转。

何雨柱和娄晓娥度过愉快的一天,回家途中却发现娄家附近停着一辆卡车,有人正在搬东西,疑似搬家。

娄晓娥顾不上避嫌,拉着何雨柱一起过去查看。

娄母站在门口,脸色沉重,对女儿的出现并未表现出异常。

娄晓娥询问母亲原因,得知娄父因涉嫌受贿,家中资产已被冻结,财产被查封。

娄晓娥意识到事情严重,娄父作为钢铁厂董事,曾与李副厂长合作,改制后失去实权。

如今娄父也被限制自由,家人忧心忡忡却无计可施。

娄晓娥的房间。

执行查封的人已经离开了。

在这种状况下,何雨柱也不便立刻离去,于是留下来陪伴娄晓娥。

饭后,何雨柱与娄母、娄晓娥一同坐在客厅里。

何雨柱向娄母询问具体的情况。

原来,李副厂长在1949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策划对娄家财产的夺取。

只是娄父行事谨慎,始终未给李副厂长可趁之机。

没想到在即将离京之际,李副厂长可能得知了一些消息,竟采用栽赃的方式诬陷娄父,打算直接将其查办。

“现在还有办法挽回吗?”

“很难了,除非能取回那些栽赃的证据,而且上面有人愿意帮忙说话,不然这次恐怕九死一生。”

娄母早已得知消息,尽管内心痛苦,但在外人面前仍能勉强控制情绪。

娄晓娥之前只知道要离开京城,并不清楚家里面临的严重危机,一时难以接受。

原本活力四射、无所畏惧的她,此刻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令何雨柱心生怜惜。

何雨柱沉思片刻说道:“晓娥,先别急躁,我认识原钢铁厂的一位大领导,我去拜访他,或许能有所帮助。”

“哦!”

娄母眼睛一亮,钢铁厂由大领导负责,她自然了解这位人物。

这位大领导地位显赫,虽已退居二线,但门生众多,此事若能传达上去,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娄母一向对何雨柱印象不错,只是因娄父反对,她才一直保持冷淡态度。

如今发现事情有了转机,当然不会再摆出冷脸。

“晓娥,你去送送何先生,若是能救出你父亲,你们之间的事情或许也会有所进展。”

娄晓娥听后脸上难得露出笑容。

何雨柱也不推辞,时间紧迫,他直接前往大领导家。

大领导虽被软禁在家,但并未完全失去自由,只是不能工作罢了。

何雨柱之前常来,所以无人阻拦。

大领导见到何雨柱非常高兴,拉着他就要下棋。

何雨柱急忙说明来意,大领导听闻是正经事,立即带他去了书房。

大领导与娄父关系颇熟,他主管重工业多年,而娄父旗下的红星钢铁厂在京中赫赫有名,自然备受关注。

大领导对娄父印象尚佳,得知其被陷害后,立刻拍案而起。

冷静下来后,他意识到即便愤怒也无济于事,毕竟他自己也曾面临类似困境。

两人商议片刻,大领导的态度与娄母一致:此事虽不至于闹大,但也绝非小事。

对方的真正目的仍是娄家财产,不会过于刁难娄父。

最终,大领导答应帮忙施压,但涉及材料的具体问题,还需何雨柱自行解决。

何雨柱表示可以。

离开大领导家后,何雨柱立即赶往红星钢铁厂。

对他而言,这里如同自家后院一般熟悉。

然而,此次无法走正门,他只能从后院翻入。

正值初八,厂内一片漆黑。

幸好何雨柱对路径了如指掌,凭借直觉迅速找到李副厂长的办公室。

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铁丝,对折并在前端弯成钩状,插入门锁。

这时刻便显现出何雨柱勤学的必要性。

他平日有个习惯,无论遇到何种人,总喜欢模仿对方技能。

开锁技术便是从街边配钥匙师傅那里习得。

锁应声而开。

如今小偷小摸现象不多,像马华、刘岚等人从后厨拿食物,大家心照不宣。

真正的隐秘 ** 极为罕见,所以人们缺乏防范意识。

何雨柱轻易地在李副厂长的抽屉里找到了娄父的相关黑材料。

他知道这些资料伪造起来对李副厂长来说并非难事。

于是他想起小说中的计策,尝试一下是否有效。

他在桌上取来纸笔写信留给李副厂长,最后将信插在办公室墙上——寄柬留刀!

信中写道,娄董是他的恩人,这次娄董遇险,钱财之事他不予过问,但必须放人,否则后果自负。

完成这一切后,何雨柱原路返回,将门锁复原。

随后,他再度回到娄家。

娄母和娄晓娥都没有休息,仍在等待何雨柱的到来。

何雨柱表示事情已经办好,成功几率很高。

娄母这才放下心来,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欣喜之下,她亲自下厨为何雨柱和娄晓娥熬制了银耳羹。

虽然多年未掌厨,但她的手艺依然如故,更重要的是这份心意。

何雨柱的行为深深打动了她。

但她也清楚,即便如此,两人要走到一起仍面临不少困难。

目前的情况是,只要娄父一出狱,全家很可能很快离开北京。

娄晓娥拉着何雨柱上楼,希望他能多陪伴自己一会儿。

娄母看了一眼客厅的挂钟,稍作迟疑后并未阻止。

作为经历过旧社会的人,她对这类事情并不十分看重,但看到女儿可能受到伤害,内心还是有些复杂。

那一夜,何雨柱没有回去,但他并未趁机占便宜,而是穿着衣服休息,整夜陪在娄晓娥身边。

次日清晨,李副厂长刚打开办公室门就差点被吓得心脏病发作。

办公桌上的一摊血迹让他极度恐慌。

然而,他不敢声张,读完信件后立即将其焚烧。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年代还会遇到这样的义士。

门锁完好无损,不知对方是如何进入的。

尽管如此,他内心充满恐惧。

李副厂长本就贪图钱财,只是担心留下后患,才打算将人杀害以灭口。

如今发生此事,只能选择释放对方。

在此之前,他曾探望过娄父,两人直奔主题,完成了所有交接手续。

娄父早已将可转移的财产转移完毕,剩下的本就不打算带走。

能够保住性命已属意外之喜,自然不会在意那些遗留的财物。

回家后,娄父动用自己的人脉网络,迅速规划行程,争取尽快离开北京。

另一方面,李副厂长仍不死心。

他知道娄父还藏有一些家族珍宝,但此时不便亲自出马,于是让李主任想办法。

李主任随即联系了许大茂,后者建议由二大爷派儿子出面处理此事。

李主任听后非常高兴。

这种方法最为稳妥。

贾张氏经历了人生中最痛苦的时期。

自幼她便痴迷于钱财,年轻时便成了寡妇。

从此,她每日所想便是攒下一笔足够的钱作为棺材本。

年轻一代或许无法理解她的行为,但老一辈中许多人抱有这种观念。

家中条件允许的,大多会在生前准备好棺材,以备身后之需。

这是因为那时人们普遍贫困,有些人去世后只能裹着破席草草埋葬。

即便有些家庭富裕,若子女不孝,也可能遭此待遇。

因此,即使是富裕之家,也会提前多年备好棺材。

贾张氏辛苦积攒的几百元,一部分用于养老,另一部分当作棺材本,然而最近却被挥霍一空。

她感到极度失落,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时刻关注秦淮茹,担心她会被别的男人吸引。

这天,她正躺在院子晒太阳,回想着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

忽然听见有人在院门口呼唤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