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亮剑:执笔人,兵王连夜改战局 > 第117章 行动

亮剑:执笔人,兵王连夜改战局 第117章 行动

作者:拂雨见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7 23:32:21 来源:小说旗

蜿蜒的山路上,**团的两千多名官兵正行进着。

李云龙、赵刚,乃至团部的厨子、马夫也在队伍里。

根据上级指示,当天下午三点之前,三十多个主力团必须抵达正太铁路沿线的日军控制区外围并隐藏待命。

随后,在夜晚悄悄潜入敌占区。

在午夜零点前,所有主力团都必须到达指定地点。

过了零点,三十多个参战的主力团将按营为单位,向一百多个小型据点发起突袭,并在天亮前完成任务。

傍晚时分,**团的大部队已悄然进入隐蔽地带。

休息了两个小时,夜幕降临,也是该分散兵力的时候了。

**团的任务是四个小型据点:长店、小王庄、曹家集以及刘家峪。三个主力营和团直部分别负责其中一个。

李云龙让警卫员张凡召集几位营连长。

很快,张大彪、沈泉、王怀保、孙得胜、王承柱等人都赶到了。

“大彪,你的一营去攻打长店;沈泉,二营负责小王庄;王怀保,三营的任务是刘家峪。记住,速度一定要快,越快越好!”

“零点开始进攻,务必在天亮前结束战斗!”

“炮连分成四组,每营带一组81毫米迫击炮排走,剩下的90毫米迫击炮排随团部行动。”

“重机枪连也分成三组,每个营配一组随行。”

张大彪忍不住开口问:“团长,这样团部的火力岂不是削弱了?”

“这无需担忧。”李云龙挥挥手,“团部还有六具掷弹筒,火力强度比你们三个主力营只强不弱。”

三位营长迅速分头行动。

李云龙则率领骑兵连、警卫连、90迫击炮排,连同马夫班、通讯班、供给处、炊事班以及各科室干部,共计四百多人,在夜色掩护下移动至封锁沟外。此时,五分区的一支民兵小队早已在此等候。

凭借扎实的基层组织,展现了卓越的组织力与动员力。

仅仅不到三天,就调动了太行根据地的数百支地方武装和民兵,并对具体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

民兵队伍提前配备了所需物资。

在民兵协助下,该团顺利跨越封锁沟,随后展开急行军,至深夜九点多抵达曹家集。

对于曹家集的敌军部署,王野早已详细侦察。

曹家集作为外围一百多处据点之一,规模较大,驻扎有一支日军小队,加上伪军一个连,总人数接近两百,装备有三挺机枪。

李云龙正在考虑由哪个连担任主攻任务,

孙得胜与徐有耕便争执起来。

徐有耕坚持主攻任务应由警卫连承担。

孙得胜却认为有骑兵连存在,警卫连根本轮不到主攻。

“老孙,你们是骑兵,骑兵的优势在于高速机动和冲击力,但这次是攻坚战,你们并不适合。”

“胡说八道,骑兵为何不能攻坚?”

“难道用马刀去砍碉堡不成?”

“所谓攻坚,无非是迅速接近敌人,接着摧毁碉堡罢了。我骑兵凭借战马,速度肯定比你们步兵快。”

不料这话惹怒了李云龙,他劈头盖脸地训斥道:“孙得胜,你逞什么威风?好钢得用在刀刃上,像这种小据点的战斗,哪里轮得到你们骑兵连冲锋陷阵?”

孙得胜顿时闭口不言。

李云龙接着吩咐徐有耕:“这次主攻的任务就交给你连了,90迫击炮排以及几个掷弹小组会尽量给予炮火支持。”

徐有耕挺胸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答完,他立即返回指挥位置。

四周陷入沉寂,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缓缓推进。

忽然,赵刚抬头看了眼腕上的罗马表,说道:“老李,时间到!”

李云龙立刻举枪扣动扳机,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夜空。

立即,埋伏已久的各直属小队一齐开火,一阵猛烈的射击瞬间撂倒了炮楼外站岗的伪军哨兵。

配合作战的民兵正准备架设器械、拆除铁丝网。

此时,炮楼与碉堡里的日军和伪军被枪声惊醒,开始还击。

大批日军与伪军从炮楼和碉堡中涌出,进入外围散兵坑,向我方阵地发起反击。

扛着器械前行的民兵成了日军的重点目标,接连倒下几人,剩余的民兵赶忙趴下,不敢再动弹。

李云龙大声命令:“迫击炮排和掷弹组,开火!”

跟随团部行动的90迫击炮排和六个掷弹筒随即发射。

一串榴弹砸进据点,硝烟散去后,一股刺鼻的辛辣气味弥漫开来,外围散兵坑中的日军和伪军开始剧烈咳嗽。

此团所用炮弹与手榴弹,皆经由水腰子兵工厂改良。改良之法,是先取下引信,再从中抽取部分物质,换入辣椒粉,最后重新装回引信,便成为化学弹。

此类化学弹兼具榴弹之力与辣椒的刺激效果,某种程度上甚至胜过催泪瓦斯。

几轮“辣椒化学弹”发射后,曹家集据点被辣味弥漫。

不仅隐藏在散兵坑里的日军,就连藏于堡垒中的敌人亦开始剧烈咳嗽。

趁敌人因咳嗽弯腰难支、双目难睁之际,徐有耕立即指挥警卫连发起冲锋。

目标是外围一号堡垒。

曹家集据点外有三座双层堡垒环绕中央主楼,犹如众星捧月。

仍有少数日军负隅顽抗。

一名机枪手双眼被烟雾熏得通红,仍用肩顶着歪把子机枪狂扫。

不过歪把子持续力远不及改进版的拐把子,火力常有中断。

警卫连早有准备,尤其前排突击队员胸前均绑了五毫米厚钢板,制成简易防弹衣。

子弹打在钢板上,发出清脆声响。

但钢板只能防护躯干,无法顾及四肢与头部。

冲在最前的战士突然脚下踩滑,重重摔倒。

子弹呼啸而出,从炮楼三层的射击口贯穿了一位战士的头颅,他倒下后便无声无息。

战争就是这样无情。

生死往往就在刹那间!

身后的战士没有片刻迟疑,依旧高声向前冲锋。

三名战士相继倒下后,最后的突击队员终于接近了一号堡垒。

随即,他将手中的炸药包,从射击孔扔进堡垒,并迅速拉动引信。

然而,堡垒内的敌人很快将炸药包推出了射击孔。

这位突击队员急忙再次拾起,试图塞回堡垒内部。

但炸药包仅塞入一半就被卡住,因为里面有敌人阻挡,就在这一瞬间,炸药包猛然爆炸。

堡垒瞬间崩塌。

突击队员也英勇殉国。

“铁牛!”徐有耕怒吼一声,随后举起驳壳枪大喊:“第二队,出击!”

紧接着,另一支突击小队从刚刚由民兵清理出的战壕跃出,前面三人充当人盾,掩护最后一名队员向前推进。

这名队员并未携带炸药包,

但怀中却抱着一捆手榴弹。

因缺乏平射炮支援,八路军的攻坚方式有限。

除了挖掘地道进行爆破,就只能依靠近距离投掷集束手榴弹。若时间充裕,可以慢慢挖地道,可如今为抢时间,只能用人命填。

即便**团装备较为精良,也只能用人命填。

再次付出三名队员伤亡后,最后一名突击队员终于抵达据点的大炮楼前。

艰难地攀至射击孔底部,最后一名冲锋队员毫无迟疑,立刻拉动集束 **,随后将其塞入射击孔。

炮楼内部的空间较为宽敞,射击孔的数量也多。为了避免敌人将集束 **从其他孔洞推出去,这位冲锋队员在塞入后并未立即放手撤离,而是紧紧握住不放。

炮楼内顿时传来敌人的惊呼。

果然,有敌人试图抢夺 **。

冲锋队员依旧牢牢抓住 **不松手。

随即左臂一阵麻木,失去了对指节的控制。

冲锋队员闷哼一声,他明白自己的左手已被敌人用 **斩断,即便如此,依然用唯一完好的右手紧握集束 **。

紧接着右前臂也失去知觉。

冲锋队员面容悲怆,双手均已遭敌割断。

就在这一刻,集束 **终于剧烈爆炸。

十几枚 **同时释放出巨大的冲击力,将本就不甚结实的炮楼瞬间撕裂成碎片,挂在射击孔上的冲锋队员也被炸得支离破碎。

“杀!”徐有耕高声呐喊,从战壕跃起向前冲刺。

徐有耕身后,警卫连的上百名战士如潮水般涌出。

藏匿于主炮楼里的敌伪人员要么被炸身亡,要么被掩埋致死,然而另外两座碉堡以及外围散兵坑中的敌人却未受到波及。

伪军已被彻底吓破了胆。

“我投降!八爷,我投降!”

一名伪军率先跪下,举起武器投降。

随之,其余存活的伪军纷纷跪倒一片。

不过是混碗饭吃罢了,何至于跟八路军拼个你死我活?

剩下的二十多个鬼子依然在负隅顽抗,他们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从战壕和碉堡里冲出来,与八路军展开了贴身肉搏。

乒乒乓乓的刀剑交击声中,不断有鬼子倒下。

这次的鬼子算是碰上了硬茬,警卫连的战士不仅刺杀技巧精湛,而且身材魁梧,完全不同于以往他们所遭遇的那些软弱无能的部队。

激烈的白刃战很快就结束了,这些小鬼子全都被戳死了。

李云龙一个活口都没抓到,气得他直跺脚破口大骂。

“徐有耕,你怎么下手这么快?”

“没办法啊,小鬼子太不经打。”

“再仔细搜搜,说不定还有活着的。”

“报告团长,这里发现一个。”

“妈的,留给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