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诛明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病相怜 城外百态

诛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病相怜 城外百态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3:32 来源:小说旗

“你们以为接下来都会这么乱吗?这是你们的错觉,鞑子已经走了,官府和官军马上就要回来,世道还会变得太平,你们回去还能好好过日子,不要痴心妄想了。”

当朱达坦诚说出自己判断之后,跪在地上的两个年轻人明显开始迟疑,朱达在马上笑了笑,又是说道:“如果鞑子还在,哪能容得下这么多人在官道上,你们没看到这周围一切还算完好吗?”

逃难几日,看到了无法无天的乱局,又体会到了弱肉强食的恐惧,经历过死亡就在身边的危险,自然把勇猛甚至凶猛的朱达和周青云当成依靠,更可能是一时冲动和热血上头。

朱达判断的很清楚,当把道理和因果讲明白后,这两个年轻人就知道自己何去何从了,和他判断的差不多,跪着的李得贵和张进北已经迟疑犹豫,甚至有些尴尬,毕竟刚刚跪在地上求恳,马上不理会,未免羞刀难入鞘。

“回去吧!爹娘家人还等着你们,好好过日子。”朱达明明比跪着那两人都小,可教训的口气却像是长者。

可他安抚这句后,却发现敦实的李得贵和瘦高的张进北脸上居然有差不多的表情变化,先是错愕,然后悲伤,随后却变得坚定起来。

“老爷,俺愿意跟随!”这次是张进北抢先。

“俺也愿意跟随!”李得贵随后说道,两个人的语气和神态却比刚才要坚定了许多。

朱达和周青云对视一眼,有瞥了眼站在旁边的李和,他们都觉得诧异,但朱达心中也有几分火气上来,声音略抬高了些说道:“你们愿意,你们爹娘家人怎么办,你们就这么不管了吗?”

游侠闯荡,热血少年,这些表象下却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这两个人冲动下不管不顾,朱达没想着能多两个手下,他也没想着去收什么手下,却对这两人的凉薄和不负责任生气,简直是荒唐,因为朱达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和师父,就是几天前的样子......

张进北“老爷,我没爹没娘......”

“老爷,我爹娘死在鞑子手里了......”李得贵。

张进北说话的时候表情漠然,李得贵则是眼圈发红,咬牙切齿,他们说出这个理由之后朱达倒是理解不少,无牵无挂的人自然敢去冲动。

朱达原本不想在这件事上耽搁太多,交代几句就准备离开,可听了这两人的情况,莫名有几分同情涌上心头,松开缰绳又劝说道:“你们两个都这个年纪,看着身体也不错,种地做工都能好好过日子,何苦要投靠为奴,你看我们的样子,将来少不得要出生入死的,大好性命,你们就这么舍得?”

这番话说完,略年长些的李得贵又是沉默,犹疑神色重新浮现,而张进北却向前膝行一步,又是磕头下去,斩钉截铁的说道:“老爷,爷爷奶奶养小的到十二岁,二老病死之后,家产就被叔叔抢去,把我赶出了门,在小的十五岁的时候,叔叔全家又被卫所的老爷弄死,田地也被吞了去,要不是小人跑了出来,只怕也性命不保,这几年小的给人做佃户帮工,受尽了白眼,受尽了欺负,小的不怕死,小的只想痛快些,腰杆挺直,不被人欺负,二位老爷能让小的这样,小的愿意跟着!”

话说了大通,尽管有些颠三倒四,却坚定的表明了心意,一直没表明态度的周青云看向朱达,尽管周青云没有开口,可朱达却明白身边人所表达的意思。

听张进北说完这句话之后,李得贵没有沉默多久,神情也变得坚定许多,也是磕头下去,闷声说道:“二位老爷,看你们做事痛快,也能让小的们痛快,这窝囊日子小的过够了,家里什么人都没了,小的接下来不想那么窝窝囊囊的活着,要跟着你们学!”

“朱.......”

周青云开口说了一个字,朱达就笑着打断,盯着马前那两人说道:“既然你们想的这么明白,那就跟着好了。”

跪着的两个人都惊喜抬头,朱达笑着继续说道:“先别定什么主仆,跟着我们进城,等安顿安稳下来,咱们再定不迟,路上要有什么变故,我们到要紧关头不会管你们,要是你们自己想走,我们也不会留你们,一切等安顿后再说,这是我们的结拜三弟李和,现在你们听他来管,跟上来吧!”

朱达没征询他们的意见,说完之后就拨马前行,张进北和李得贵倒是看着李和脸熟,却没想到会是朱达他们的结义兄弟,怎么结义兄弟两个骑马一个步行,而且这个三弟看着年纪比马上两位年纪还大。

疑问归疑问,从前面追过来,恳求又被拒绝,好不容易被答应收留后,张进北和李得贵正是高兴,也就不太在意这些不对的地方了,乡下出来的两位年轻人虽然经历坎坷,心思倒还简单,都抢着帮李和背行李,张进北还提出要帮朱达背筐。

“要怎么安置他们?”两骑慢慢走在前面,周青云忍不住问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手里有银子,安置不愁!”朱达简单的回答说道。

路上再没有什么耽搁,尽管走得不快,可还是在天黑之前到达了怀仁县城的东门,不出意外的是,城门已经关闭。

各处城池都是在太阳落山前就要关门,朱达他们对这个倒不意外,可这么多难民赶来,东门外却不见什么聚集宿营的人群,虽说城外也有些院落民居,但没道理都已经收容投宿,在这等状况下,谁还有胆子住在城外。

疑问很快就有了解答,有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吆喝说道:“打听到了,这几日只有南门会开,每天开两个时辰,大伙都在那边等着进城。”

以城池位置来说,南门是相对安全的方位,后来难民听到这个之后都向那边绕过去,朱达一行人也是跟上。

绕着城墙前进,没走多久就看到了大片的人群,从某种意义上说,倒也是热闹非凡,远远的就听到叫骂、吵闹以及哭喊。

县城的居民并不仅仅都在城内居住,城外宅院房屋什么的都不少,这些人想必第一时间逃进了城内,留在外面没有遮蔽,只有死路一条。

这些宅子自然最适合居住,但朱达他们来得晚了,这里面早就被人抢占,当他们到来的时候,还能看到有人在宅子门内外叫骂,后来者想进去,里面的人不让,可里面的也不是屋主,做不到理直气壮,大家就只能吵架甚至动手。

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宿营,天光仍在,不过大家都准备点燃篝火,熬过这个晚上,不少房屋能被拆下来的都被拆了,用作柴禾燃料。

宿营过夜的难民中界限分明,那些有财有势的大户人家自成一体,护卫家仆什么的招呼着,不让闲人靠前,他们尽管晚来,可靠着花钱或者威逼动手,居然也能住进那些宅院里,至于其他平民百姓则是按照同族和同乡各自聚堆,彼此戒备森严,各不往来。

像是朱达这样的小队伍在这么多人中显得特别,但也不是孤例,除了他们之外,也有些三五人甚至一两人的队伍,有的看着畏缩可怜,有的则是尽可能的隐蔽,而且低调隐蔽的这些,往往都是骑马带刀的。

那些畏缩可怜的想必是逃出大难的普通百姓,但身边人都遭了秧,至于那些低调隐蔽的,他们在这次的灾难中逃出来的可能最大,但身份有些不方便,所以不张扬了。

朱达他们在明面上倒是不需要遮掩,不过凑在人群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隐患,就只在边缘区域开始休整,让秦琴洗漱和方便,一个小女孩此时最需要谨慎和保护,然后开始准备生火做饭。

“城外也不会超过三千人,怀仁县没那么多人,周边的难民也未必要朝着县城来,他们可以进山,可以去大同。”朱达下了判断。

尽管是天色渐黑,可朱达还是大概清点了有多少人,这是夜不收观军估数的手段,是袁标的传授,而且朱达还有个根据,那就是李和他们搜罗到足够的柴禾没有花太长时间,如果城外人太多的话,一切吃用的东西都会被搜**净。

到了城池这边,携带的干粮就没必要太省着用,朱达和周青云很大方的拿出来和大伙分享,吃到粗细粮混合的饼子和肉脯,以及盐管够的热汤之后,李得贵和张进北都很是兴奋,颇有些跟对了人的意思,这年头随时能吃这等粮食和肉脯盐货的,寻常百户村庄的地主都未必能做到,何况这两人身上的装备,那更不是寻常人会有的。

新投靠的两人除了能吃愿意干活之外,倒没有体现太多长处,反倒是李和拿了些散碎银钱出去转了圈,居然还给坐骑弄来了些草料,也打听回来了消息。

“进城恐怕会有麻烦,有人已经四天没进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